心绞痛用药原则

发布时间:2017-02-20 17:09

心绞痛是由于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心绞痛的感觉并非胸部真像刀绞一般疼痛,而是胸部有憋闷、堵胀、发热等感觉或是有压榨或紧缩样疼痛,部位在心前区、胸骨后,发病过程往往会持续1至5分钟,很少有人超过15分钟,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心衰等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心绞痛用药原则都有哪些呢?

心绞痛用药原则

心绞痛用药原则

心绞痛发生的主要原因

冠状动脉是为心脏供应血液的血管,如果冠脉的供血不足无法满足心肌代谢的需求,心肌缺血缺氧就会引发心绞痛。最常见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是由于冠状动脉内堵塞了粥样硬化斑块。但是,临床中还有不少这样的病人,通过各种检查如心电图、彩超,甚至冠脉造影并未发现冠脉堵塞的现象,也没有心肌缺血,但就是经常心绞痛,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比如气温过高或过低、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刺激后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痉挛是血管短暂的收缩,这样也会造成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血管痉挛的发生多是血管内皮已受到损伤,当有急剧的血流冲击或者外在因素的刺激时,就容易痉挛。

服药和介入治疗后许多心绞痛仍不缓解

心绞痛的治疗药物有很多种,最常用的就是硝酸酯类(比如硝酸甘油)和钙通道阻滞剂(比如合心爽)。硝酸甘油类药物是通过松弛血管平滑肌,特别是小血管平滑肌,使血管扩张而达到缓解心绞痛的目的。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尽管该类药物能扩张血管,但对血管的病变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善作用,况且,扩张只是一时性的,所以有些患者服药后心绞痛依然发生。

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绞痛症状明显、心肌缺血严重、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狭窄大于70%的患者应该进行介入放支架治疗。介入的成功率达90%以上,不过有些患者介入治疗以后依然发生心绞痛,究其原因,可能是介入后又出现了冠状动脉的再狭窄,据临床统计发现,有25%~35%的患者介入治疗3~6个月内会发生再狭窄,心绞痛复发。另一个原因就是冠状动脉受气温、运动、情绪等因素刺激后发生血管痉挛。

通络可以疏通冠脉堵塞解除血管痉挛

冠状动脉堵塞和冠状动脉痉挛是心绞痛发生的主要原因,所以治疗的关键在于疏通堵塞、解除痉挛,而中药通络药物同时具备了疏通血管和解除痉挛的两种作用。如通心络胶囊选用了化瘀通络的水蛭、土鳖虫、赤芍等药物通过降低血脂、减少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防止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通过消融斑块疏通冠脉血管堵塞起到治疗心绞痛的作用。

通心络胶囊最大的特点是选用了搜风解痉通络的全蝎、蜈蚣、蝉蜕,它们合用的最大优势是解除冠脉痉挛,解除痉挛的机理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降低缩血管物质内皮素(ET)水平,升高扩血管物质一氧化氮(NO)水平,从而起到调节血管舒缩功能的。

通络不仅能疏通冠状动脉堵塞,并且能解除血管痉挛,所以治疗心绞痛一定要选择中药通络药。

心绞痛用药原则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