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茶论的茶道精神_大观茶论的介绍

发布时间:2017-06-12 20:47

在大观初年,宋徽宗身为当朝天子却精心论述,御笔亲书了一部约3000字的《茶论》,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大观茶论的茶道精神,一起来看看。

大观茶论的茶道精神_大观茶论的介绍

大观茶论的茶道精神

1.首先茶具有保健作用,常饮茶能强身健体。“身心健康”,首先强调的是“身”,身体健康,是“怡情养性”的前提。其次,茶道的主要目的是修身、怡情、养性,人们以茶悟道,从而怡然自乐,得到人生境界的升华,提高生活的质量。

2.与儒学,道家的主题一致。

3.与前面各家提出的“融”“性”“伦”“乐”“美”相通。清为道家的代名词。

1.清苦,清心,清寂,清净,茶清如露。

2.为人清廉,清正,清心寡欲,清心健体。

3.与前面各家提出的静,理,廉,俭等相通。但“清”与传统文化“道家”一脉相通,让人一目了然。

儒家思想的主要体现。

1.礼,义,仁,忠,孝,以“和”为核心,中华民族向来崇尚中庸之道,以“和”为贵。

2.以茶交友,以茶待客,以茶联谊等,是茶人,茶事活动中儒家思想“和”的体现。

3.与前面各家提出的“美”,“敬”“圆”等相通。

道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体现。

1.返璞归真,宁静致远,道法自然,守真养真的哲学思想。

2.真茶真水,真情真意,真善真美,真诚守信,不虚假,应是茶道和茶人精神。

3.与前面各家提出的“廉”“理”“融”“性”“美”“静”“正”“敬”等相通,但“真”更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所以从中国传统文化儒道来说,中国的茶道精神是“怡,清,和,真”。

大观茶论的介绍

宋代的历代当权者对茶都情有独钟。宋太祖赵匡胤饮茶成癖,从宋朝建国开始,宋代宫廷嗜茶的风俗就有力地推动了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到了宋徽宗时期,宋代茶文化登上了极尊显的圣坛。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是北宋的第八个皇帝,他18岁登基成为万乘至尊。在政治上赵佶是个无能的昏君,对内他重用蔡京、童贯等奸妄之臣,官逼民反,引发了方腊、宋江等农民起义。对外,他荒于朝政,遇敌无方,造成了靖康之耻,使自己成了金国的囚徒。但是,赵佶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书法家、画家、诗人和茶人,在文化艺术方面他以旷古绝今的“瘦金体”书法和一本《大观茶论》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年,大观是宋徽宗的年号。在大观初年,宋徽宗身为当朝天子却精心论述,御笔亲书了一部约3000字的《茶论》,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该书以陆羽《茶经》为立论基础,结合宋朝茶叶生产的发展和茶文化的提高与普及,详述了茶叶的种植,及北宋蒸青团饼茶的产地、制作、鉴别、烹试、斗茶等内容。《大观茶论》内容丰富,论述得体,造诣精深,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可靠的资料。

大观茶论的茶道精神_大观茶论的介绍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