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今读》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2017-03-31 07:42

《论语今读》把现代社会跟论语相结合起来,我发现原来我们是需要论语这个指导思想来帮助我们学习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却又所缺失的一些精神。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今读》读后感1000字,欢迎阅读!!!!!

《论语今读》读后感1000字篇一

早在中学时就学过论语,但当时也只是应付考试,虽然在添鸭式的教育中我背会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在其位,不某其政”“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琅琅上口的句子,可自问心里对这些话的理解却是肤浅和随意的。

《论语今读》把现代社会跟论语相结合起来,我发现原来我们是需要论语这个指导思想来帮助我们学习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却又所缺失的一些精神。孔子在几千年前就受到社会的关注,人民的爱戴,那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为什么,因为他有着高尚的情操,有着小人所没有的想法。

其一,人与他人的关系,特别是人与自己家庭的关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情。在人情的种种关系(亲子、君臣、兄弟、夫妇、朋友)中,孔子特别强调的是忠和孝。孔子甚至认为忠孝为人之本。学而第一篇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政第二篇中,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其二,主张个人的修养,也就是后世儒家所推崇的“内圣外王”。在这里孔子重点强调了君子行礼尽义,提高自身素质。例学而第一篇中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为政第二篇中,子曰:“君子不器。”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孔子对于“信”是非常重视的。学而第一篇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为政第二篇中,子曰:“人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其三,孔子主张君主要仁义爱人,同时主张恢复周力。一方面孔子从正面强调作为君主应该如何做才能使民信服。为政第二篇中,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曰:“道之以政,齐民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而另一方面孔子又从反面说君主不应倒行逆施,违背周礼。论语八佾篇中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子曰:“禘自既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孔子儒学的博大精深不是读论语就可学会的,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还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但也不要拿《论语》或者孔子来掩盖、冲淡和转移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最基本的东西。读《论语》更重要的是落到实践上,落实到自己的身心上。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论语今读》读后感1000字篇二

孔子的论语已不只是一些颇富哲理的话,其内在的含义已不是耐人寻味那么简单。孔子的儒家思想,在中国两千年来的历史进程中,渗透在各种制度礼仪规范中,也深刻的影响着塑造着中国人的思想与人格。

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涵盖了二十篇的内容,有解释和注和他个人的见解。其涉及了学习、为政、做人、治国以及生活的各方各面。有些内容和观点并不大理解,只选出一些有些体会的部分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关于学习

孔子一直十分重视学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表明着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默默的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推崇的,所适应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所必须具备的。孔子对于学习也提出了很多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些话已是我们从小背到大的名言名句了,其所蕴含的道理已不用多说。子曰:“我非生而知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李泽厚在记中重点说了这个“敏”,体现了孔子对于知识对于学习的渴望,不断努力追求的精神也一直被中国文化所赞赏和实践。

——关于孝道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

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章虽说得是正直,也颇有争议,但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氏族、家庭的敬重,“孝慈”居首,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对于孝的定义,孔子也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都是一种绝对敬重,服从于当时严格的礼教,与当今的所倡导的自由民主的家庭相处模式是有天壤之别的,但是从很多流传下来的风俗中也可以看到当时伦理思想遗留的痕迹,“不孝”之罪也依然是遭世人所唾弃的。

——关于仁礼

“仁”是论语中一个核心的概念。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这几个字算是对“仁”的一个大致的定义。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礼是一种客观的约束,即李泽厚所说的外在社会政治体制,是一种公共奉行的社会性道德仁义,如同现在的法律法规及道德守则。约束自己符合礼制,即可仁。仁是一种个人内心的道德,它不受外界左右,但对外界对社会却有着深远影响。如同当今的社会,我们有着法律的强制,有着道德的谴责,但是最终我们社会的美好和谐需要的是每个人内心强大的力量,对善与恶的分辨,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只有内心对仁的极度肯定,才能真正的克已复礼,天下归仁。当然,过去的封建谨慎的礼制观念是应摒弃的,我们要的是平等的法制。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这种看法似乎与死板的礼制有些差异,其所强调的是一种真感情,内心真实的东西才是真正重要的。这在当下依然被我们所倡导。比如有些富豪们婚礼的奢华程度令人咋舌,又如几十万一顿的年夜饭,太过张扬。婚礼的意义在于真爱的彰显,年夜饭重在合家团圆的美好,那些表面的东西只是些过度的无谓的包装罢了。回归真性情的东西才真动人。

——关于中庸

一直说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就是一种“中庸”之道。“中庸”也是论语的一个核心问题。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李泽厚指出,中庸即为有普遍妥当性的行为,重视的是日常生活实践中的人道。中国人说话做事的风格都较含蓄,有分寸感。“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就是中庸所体现的“度”。既是一种生存之道,又是一种生活态度。当然,这种所谓的分寸感也很难把握,并非人人都可做到,也并非人人都想去做。但对中庸之道的认可与推崇,中国文化中所体现的中庸,依然是可以发觉的。

——关于宗教

中国大部分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古代人们相信鬼神之说,如今科学可以解释一切。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如李泽厚所说,孔子对这个问题所采取的是“存而不论”的态度。“孔子不谈怪异、暴力、叛乱、鬼神。”说的即如此。儒学似乎已成为一种类似宗教的东西,但却和其他宗教有着本质区别。其强调的是在这个世界上的仁义道德,人活在此生中,在此生中实现价值。但这个世界不可能满足于每个人,当绝望痛苦时,信仰的作用便得以体现。宗教信仰

绝不是封建迷信,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宗教信仰的缺失,终会让人们缺乏些凝聚力,心灵上存有些缺憾。虽然我并不信基督教,但当走进教堂,那份肃穆与纯净,似乎是对人的洗礼,让人心灵不禁为之触动。

孔子儒学的博大精深不是读论语就可学会的,论语也不是读一读就可领会的,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还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

《论语今读》读后感1000字篇三

最近读了《论语今读》,因对其中的一些解释有些感想,同时感觉有点疑惑,一句话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解读起来居然有如此的韵味!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的多个译注版本在最后一句“传不习乎”产生分歧。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传不习乎”应该翻译为“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我更倾向于李泽厚先生的理解:“所传授给别人的东西,自己实践过吗?”这种理解的源由出自郭翼《雪履斋笔记》:“曾子三省,皆指施于人者言。传亦我传乎人。传而不习,则是以未尝躬试之事而误后学。”

此外,对“吾日三省吾身”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三省”与后面自我反省的三个方面刚好对应,“每天都要自我反省,这三个方面我都做到了没有?”另外一种理解,“三”是泛指,言数量之多。“吾日三省吾身”是说每天多次反省。一般认为后一种解释更合理。

李泽厚先生认为,人处于与他人共在的“主体间性”之中,反省自身对“主体间性”的忠诚度,具有极高的宗教情怀;“主体间性”在这里即是上帝,对它的反省即是面对上帝的悔忏。我以为,李泽厚先生的观点略显牵强,不敢苟同。首先,儒学具有半哲学半宗教的性质。就其半宗教性而言,儒家思想中并没有类似“上帝”的神的概念。况且,“子不语怪、力、乱、神”(出自“述而第七”);其次,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所谓“仁”者,二人成仁,即表明了“仁”是人与人之间的理想化的关系。曾子所说的“三省”,“我”这一主题是动作的施发者。这一段的目的是告诉我们如何处理好“我”与别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这里的“三省”与宗教无关,更与上帝无关。 同时孔子本身并不是一个文弱书生,孔子是一个崇文尚武的人,孔子乃一神箭手,他的很多治国理念很不合适宜,不然他自己的祖国(鲁国)怎么会被灭掉呢!对于孔子,当时的国君尊敬他不行,得罪他也不行.

《论语今读》读后感1000字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