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学校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发布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以及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2010年,国务院批复武汉市为中部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中部地区学校心理健康论文相关范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中部地区学校心理健康论文全文如下:
1、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自编问卷,对两个中部地区地级市的中小学生进行全面调查,了解中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和评价。
1.1研究工具
本研究在访谈法的基础上,参照教育部颁布的《纲要》精神和内容,自编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中小学校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情况、中小学生对学校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包括对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评价、对心理辅导教师和心理健康课程教师的评价、对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的评价等),最后还包括中小学生对本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1.2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山西省某市和河南省某市中小学生作为调研对象,选取小学二、四、六年级,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共九个年级11338名学生为被试,回收有效问卷11027份,回收率为97.3%。其中农村中小学生4453人,占40.4%;城市中小学生6574人,占59.6%,符合当地城市和农村学生比例。在所有学生中,小学生4495人,占40.8%,初中生3408人,占30.9%,高中生3124人,占28.3%。调研数据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录入和分析。
2、研究结果
2.1城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城市中小学在设置心理辅导室和心理健康课程开设方面较好。但整体来看,初中和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相比相对薄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设置心理辅导室整体来看,城市中小学中有88.7%的学校设置了心理辅导室,4.3%的学校没有设置,7.0%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学校有没有设置心理辅导室。其中,城市各级学校心理辅导室的设置情况如表1。卡方检验发现,小学、初中、高中心理辅导室开设置情况有显著差异(χ2=802.8,p<0.001)。初中学校相对较少,只有80.7%的学校设置了心理辅导室。
2.1.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城市中小学中有89.8%的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5.8%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4.4%不知道学校是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经卡方检验发现,不同阶段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情况有显著差异(χ2=192.1,p<0.001),其中高中和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比例占90%以上,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初中学校占83.9%。
2.1.3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或其他活动情况整体上,城市中小学中,有66%的学校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或其他活动,12.7%的学校没有此类活动,21.3%的学生表示不知道学校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或活动。其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讲座及活动较多,占85.7%,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及活动的中学刚过半,30%左右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学校有没有心理健康讲座。经卡方检验,不同阶段学校在开设心理健康讲座方面有显著差异(χ2<701.6,p<0.001)。
2.1.4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城市中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满意度为:67%的学生表示很满意,24.8%的学生认为一般,8.2%的学生不知道。具体来看,小学生的满意度为85.6%,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满意度较低,分别为58.4%和53.1%。经卡方检验存在显著差异(χ2639.6p<0.001)。整体看来,中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低于小学生。
2.2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通过农村中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认知与评价发现,农村中小学在硬件设施、心理健康教师水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与城市中小学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农村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更是没有得到落实。具体调研结果如下。
2.2.1设置心理辅导室与城市相比,农村设置心理辅导室的学校较少,尤其是高中。整体来看,66.5%的学校设置了辅导咨询室,13.7%的学校没有心理辅导室,19.8%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在学校有无心理辅导室。其中,小学有81%的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初中和高中比小学少(见表4)。经卡方检验发现,小学、初中、高中心理辅导室设置情况有显著差异(χ2=932.1,p<0.001)。
2.2.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农村中小学中,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学校占70.7%,没有开设的占16.0%,不知道自己学校是否开设的占13.4%。其中,小学开设情况较好,在90%以上,初中有75.4%,而高中仅有27.3%(见表5)。经卡方检验,不同阶段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情况有显著差异(χ2=1414.8,p<0.001)。
2.2.3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整体来看,农村中小学中有45.3%的学校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及相关活动,30.2%的学校没有相关活动,24.4%的学生表示不知道自己所在学校有心理健康讲座或相关活动。小学中有76%的学生回答举办过心理健康讲座,初中为58.5%,高中最少,只有25.1%。经卡方检验,农村中小学之间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的情况有显著差异(χ2=767.7,p<0.001),小学心理健康讲座的开设情况明显好于初中和高中。
2.2.4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整体来看,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低于城市。其中对心理健康教育表示很满意的学生占45.3%,表示一般的占30.2%,表示不知道的占24.4%。小学生满意度最高,其次是初中,高中生满意度最低。经卡方检验发现,农村中小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程度呈显著差异(χ2=881.6,p<0.001)。
2.3城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比较
如上所述,城市和农村中小学基本上都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相关讲座。这里,通过比较城市和农村中小学生对学校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满意程度,以期了解城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质量的差异。
2.3.1心理辅导的态度与评价在所有参与调查的11027名中小学生中,去学校做过心理辅导的学生为3592人,占全部被调查对象的32.6%。其中,小学生1480人,占辅导总人数的41.2%,初中生1520人,占44.6%,高中生592人,占19.0%。整体来看,做过心理辅导的学生中,初中生最多,高中生最少。
(1)对心理辅导教师的评价城市和农村中小学生对心理辅导教师辅导水平的评价存在差异。城市学生认为辅导老师很有水平的占74.3%,而农村学生认为辅导老师很有水平的为68.9%。整体来说,城市和农村心理辅导教师水平之间存在差异,经卡方检验发现这一差异显著,χ2=35.8,p<0.001。城市学生对心理辅导教师水平评价更高。
(2)对心理辅导效果的评价整体来说,心理辅导对中小学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接近四分之三的城市和农村学生都认为心理辅导对他们心理问题的解决很有帮助,仅有3.5%的学生认为心理辅导没有帮助。城市和农村中小学生对心理辅导效果评价差距不大,认为心理辅导“很有帮助”的分别占74.5%和74.4%,表示一般的分别占20.8%和23.2%,表示没有帮助的分别占4.8%和2.4%。
(3)对心理辅导的态度城市和农村中小学生对心理辅导的态度比较接纳。整体上看,79.1%的学生表示接受心理辅导,20.9%持不确定或比较排斥的态度。具体来看,对心理辅导表示“比较接受”的城市和农村学生分别占79.2%和79.0%;表示“不确定”的城市和农村学生分别占17.7%和19.1%;表示“比较排斥”的城市和农村学生分别占3.1%和1.9%。由此来看,城市和农村学生对心理辅导的态度上略有差异,但相差不大,整体呈接受态度,仅有极少部分学生表示对心理辅导持排斥态度。
2.3.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在参与调查的中小学生中,学习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有8721人,占79.1%。这里主要分析农村与城市中小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兴趣、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和课程效果评价。
(1)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兴趣城市和农村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兴趣表现出差异,城市中小学生中有73.3%表示很有兴趣,而61.1%的农村学生表示很有兴趣,接近40%的农村学生表示对心理健康课程兴趣一般或毫无兴趣。经卡方检验,城市和农村对心理健康课的兴趣差异显著(χ2=160.8,p<0.001)。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城市中小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符合自身特点和需要的占79.4%,这一比例在农村中小学生中只占64.8%(见图5)。在授课内容上,城市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更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需要。卡方检验发现,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城市和农村学生的评价差异显著(χ2=233.4,p<0.001)。
(3)授课教师水平的评价城市中小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教师的评价更高,认为心理健康教师授课很有水平的城市学生占79.7%,而这一比例在农村学生中只有62.5%(见图6)。近40%的农村学生认为教师授课水平一般或水平不高。卡方检验,在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授课水平的评价方面,城市和农村学生之间差异显著(χ2=330.6,p<0.001)。这说明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水平上,农村和城市之间有差距。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的评价城市和农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的评价差距不大。具体来说,城市和农村学生认为心理健康课程“很有帮助”的分别占74.3%和73.3%,认为“一般”的分别占22.6%和24.1%,认为“没有帮助”的分别占3.1%和2.5%。这表明,近四分之三的城市和农村中小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很有帮助。虽然农村和城市在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教师资源上有差距,但城市和农村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整体评价没有显著差异(χ2=4.729,p=0.094),说明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都是很有必要的。
3、教育成效与建议
3.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自教育部发布《纲要》以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已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广泛重视,受到中小学生的热烈欢迎,并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效。从本次调研结果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基本普及至所有城市中小学和大部分农村中小学。与十年前相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对象不仅仅是面向少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是开始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跟学习相关的心理问题,而是促进中小学生在认知、情绪、动机、人际关系、自我认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人格健全发展,帮助学生实现个人成长,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第二,随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家长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态度的改变,心理健康教育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中小学都取得了良好成效。从本次调研数据看,中小学生对心理辅导呈接纳态度,心理辅导室取得了良好教育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健康讲座活动得到广泛普及,极大部分农村和城市中小学学生对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课程表示很有帮助。
第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和硬件设施比《纲要》颁布初期有了明显改善。相比2005年对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本次中部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室的开设情况都有明显改善。2005年中部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率仅有38.1%,全国范围内47.3%的中小学没有心理咨询室。这说明近十年来,随着教育部《纲要》的颁布和中小学校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和兼职教师的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已得到广泛普及,正在逐步向深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3.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虽然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势头很好,但就本次中部地区的调研结果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首先,城市与农村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相对落后。由于农村中小学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和硬件设备上存在差距,而且农村学校比城市学校更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导致农村中小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相对落后。而农村高中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灾区,在升学压力面前,心理健康教育常被搁置,“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因此,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投入,在尊重农村学校现状的情况下,监督和敦促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帮助农村中小学,特别是中学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让现有的心理健康教师参加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掌握心理健康课程的授课方法和心理辅导技巧。
其次,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不符合农村中小学生需要,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农村中小学生的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与城市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不能与城市一概而论。农村和城市中小学生有共性也有区别,农村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与城市相比相对匮乏,升学压力更大,心理健康教育对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要有针对性。而且农村中小学生中的特殊群体需要特别关注。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增多,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推算,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的37.7%。这一部分学生有更多心理孤独感,其同伴关系、自尊、情绪调控等方面常存在问题。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更要符合农村中小学生心理特点,特别是一些特殊群体更应该有针对性。再次,初中、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对薄弱。从调查数据看,城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存在差距,农村更甚。在心理辅导工作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和讲座活动的举办上,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都远少于小学生。在中学,即使是有心理辅导室的学校,辅导室也常沦为摆设。究其根源,初中和高中课程增多,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心理健康课程常常被其他课程占用。然而,初中生和高中生都处于儿童心理发展阶段中的关键时期———青春期,这一时期也是儿童发展中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期之一。初中生一般刚进入青春期,心理和生理上都发生巨大变化,心理辅导和心理调适需要紧跟初中生成长的步伐。
高中生则面临更大的学业压力和应试压力,同时在人际关系、自我认同方面也更容易出现问题,以往研究发现,高中生的心理问题更多也更为严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人格发展、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创造社会价值以及收获幸福感都有重要意义,因此,中学生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服务对象,未来应重点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对初中、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力监督。例如,教育部门应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内容标准,保证心理健康课的课时。最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中的专职教师比例较低,心理健康教师常由班主任或其他代课老师兼任,而心理健康课与学科教学之间差距较大,因此,一些教师在心理健康课的授课方式上难以转变。
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需要与儿童的心理特点相结合,小学生心理课程以活动和游戏为主要方式,中学生课堂以体验和活动为主。从本次调研数据看,心理健康课程授课方式建议使用讲授与活动/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多样化。纯讲授的心理健康课堂,比较枯燥,难以取得心理成长的效果。只有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则容易偏离心理健康教育本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把讲授与活动相结合,按照“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参加心理健康活动———掌握保持心理健康方法”这三个相互联系、逐步递进的逻辑思路,提高学生参与兴趣,通过活动助力心理成长,并在教师的讲授中获得升华。未来中小学校应引进更多专业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并定期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经验丰富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
中部地区学校心理健康论文范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