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源流与真谛

发布时间:2016-12-26 16:19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而又古老的武术,在历史的发展中,太极拳流派有很多,当今人们习练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的源流与真谛。欢迎阅读!

太极拳的源流与真谛

太极拳的源流与真谛

太极拳是中国独有武术,在中华武术史上已有几百年的时间,被现代人用作养生拳术,习练太极拳具有历史性意义。

太极拳创自张三丰之说,没有史料可证,根据唐豪、顾留罄的考查,张三丰只是一个丹士,根本不会打拳。这是古代民间祟拜神仙、英雄、名人的心理使然,喜欢把一种拳依托他们为名,如太祖拳、燕青架、纯阳剑等。

现代流传最广的杨式太极拳,第—代宗师杨露禅是向陈氏十四代陈长兴学的太极拳。这是杨家人说的,所以最有说服力。我们说太极拳是陈长兴首先教出来的,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陈式太极拳是太极拳流派中起源较早的门派,对太极拳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常练太极拳能提高健康水平。

拿陈式一、二路拳谱与杨式拳谱对照,一路83式和杨式85式顺序大致相同。

陈式一、二路的拳式名称与杨式完全相同的有单鞭、白鹤亮翅、十字手、肘底捶、闪通背、云手、高探马、撇身捶、野马分鬃、玉女穿梭、金鸡独立、自蛇吐信、转身摆莲、指裆捶、上步七星、退步跨虎等。

古代教拳都是口授,不给拳谱,所以陈、杨拳谱中有文字各异、声音相近、动作相似的拳式如懒扎衣与揽雀尾,六封四闭与如封似闭,斜行拗步与搂膝拗步,抱头推山与抱虎归山,搬拦肘与搬拦捶,伏虎与打虎势,倒卷肱与倒撵猴,左右擦脚与左右分脚,蹬一根与左右蹬脚。

太极拳对未来发展有重大意义,习练太极拳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更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

从陈长兴追溯到陈氏第九代陈王廷,根据他的遗词“闲来时造拳,忙寒时耕田”唐豪、顾留馨认定太极拳是陈王廷所创造。但是造拳不等于造太极拳。

戚继光综合各家拳法编了《拳经三十二势》,陈王廷晚戚半个世纪,陈王廷的《拳经总歌》和陈氏一O八势长拳很受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势》的影响。

一O八势长拳在陈家沟早已淘汰,但是在山西洪洞还可看到,毫无太极拳的内涵。可能陈王廷造的是一O八势长拳,他的后人编了太极拳一至五路与炮拳。从陈王廷到陈长兴,这期间是何人在陈家拳中注入了太极的内涵,那就不得而知了。

再说说太极拳的真谛。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已经具体地阐明了太极拳的真义。由于文中还引用别人的字句,我们还不能说王宗岳是创造太极拳的人。

他是精通太极拳理论的高手。唐豪、顾留馨因乾隆时人佚名氏《阴符花谱序》中提到友人山右王先生著有《阴符枪谱》而断定王宗岳是乾隆时人,这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山右王先生不一定是王宗岳,而且有人考证《阴符枪谱》没有太极的内涵。

太极拳的功效能强身健体,怡情养性,但是终究是一种武术,训练武术是要想战胜对手的。中国拳术不下数百种,每种拳都是想取胜的,各有各的办法对敌,不外乎从加大力气,加快速度,或者设计致命的绝招,加以训练。

但是你追我赶,力气大的还有大的,速度快的还有快的,招数凶的还有狠的。太极拳创造者独辟蹊径,不与对手争强手快,领悟太极阴阳之理。“无过不及,随曲就伸,沾粘连随,不丢不顶,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这就要求锻炼我们的感觉,才能四两拨千斤。“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不是太极功夫。

“舍已从人”后发先至,才能借力打人,你有一百斤力。我借你的加上一斤,就是一百零一斤,我就可以胜你。太极拳的阴阳互变,就是中国哲学的辨证理论。老子说:“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不争而善胜,不召而自来。”太极拳绵绵不断,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才能做到《拳论》上的“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立如平准,活似车轮”才能做到不前俯后仰,不左右摇摆。

陈长兴号称牌位先生,可见立身中正之重要。现在有些人打太极拳的某一动作,有意俯身弯腰,岂非背离了陈长兴宗师了吗?

太极拳养生意义

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观

太极拳“道法自然”,人身为一“小太极”,自然为“大太极”。当你练完了一套太极拳,到户外、旷野、树林、草地上,无拘无束,“全身处处毫无牵掣”, “动静作势、纯任自然”,呼吸自然,心胸开阔,“随天机而动宕”,也无意追求蹬腿有多高,架势有多美,姿势有多规范,以顺乎自然、天人相通的观念来行拳走势,与大自然静静地交流、交融,将自己融入大自然之中,天人一体,生机无限。

热爱自然、热爱人生之情油然而生。忘却烦恼,忘记忧愁,进入一种恬淡自然的境界,那份紧张烦恼之外的宁静,那种置身世外桃园般的好心境,难道对你的健康无益?

体现了人与人和谐的伦理观

现代人工作中、商务中的激烈竞争,使人与人的关系紧张,甚至白热化,由此引来嫉妒、烦恼、仇视;现代科技又给人创造了网上聊天的环境,减少了人与人的接触和交流。

人们聚在一起练习太极拳,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环境,随着音乐舒拳走势,或两两推手“随曲就伸”、“舍己从人”,“回转绵延”,成为一种融洽感情、乐此不疲的交流情感的活动。

正如《大趋势》一书中提到的“每当一种新技术引进社会,人类必然要产生一种加以平衡的反应,也就是产生一种高情感”。太极拳以静心养性,动中求静的运动方式,做为一种高情感活动是非常可取的。

尤其是在外国,老年人、妇女平日较为孤独,提供一种场合使人们在一起练拳、交流、说笑,相互尊重,其乐融融。太极拳以其绵缓斯文的运动风格,尤其容易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不少发达国家,太极拳爱好者聚集一起,无欲无争,怡情养性,不失为凝聚人类情感的“魔杖”。

被誉为“终身不尽之艺”

太极拳和其他武术拳种一样,在练拳中追寻和谐,上下、身步、手眼、内外,处处和谐,可谓“终身不尽之艺”,也就是人们说的“终身体育”。太极拳对老年人十分有益,可以摆脱人们的寂寞和孤独,天天练习,天天都会有新的感受。

太极拳不同于其他拳种的一点,是它更重视内在的养气。“以虚灵之心,养刚中之气”。“气”被中国人视为生命之源,养生在于养气,养气必须修心,修心即要修德。人不为物所累,不为利所谋,才能恬淡自如,养好精气。太极拳正可以宁静其心,使精气浩然平和。

概括地说,太极拳的健身是在绵缓不断的运动中,把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人生哲学连在一起,相互作用;把心态平衡、延年益寿、生活情趣融为一体,兼而得之。太极拳的特殊功效,才会得以充分显现。

正如国际上一位著名的营养专家在《松弛的艺术》一书中说:“除非你能够松弛,否则,全世界所有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都不能帮助你。”

放松身体,放松心情,太极拳的优秀之处恰恰就在于此。愿更多的人练习太极拳,愿太极拳为人类生存做出更大的贡献。

太极拳的源流与真谛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