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作品的读后感范文

发布时间:2017-02-16 07:38

莫言在自己的小说里大量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包括内心独白、多视角叙事、慢镜头描写、意象比喻、自由联想等等,大部分小说有一种神话般荒诞的特质。下面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莫言作品读后感,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莫言作品的读后感范文

莫言作品的读后感范文1

《红高粱》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那就是“我奶奶”。在莫言的感觉世界中,“我奶奶”首先是一个充溢着生命活力与性的诱惑的风流女子。她十六岁出嫁,憧憬着能颠倒在一个强壮男人的怀抱里,殊不知,贪财的父亲把她嫁给了一个麻疯病人,只因为单家是个百里首富,只因为单许给他一头骡子。“我奶奶”绝望了,死而后生,她不顾一切,顺从自然地接受了高梁地里与余占鳌的野合。小说运用感觉的笔触,描写了这场野合的亢奋场面。一个是拦路劫持,身强力壮,后来成为土匪司令的余占鳌;一个是被礼法世界推向火坑,而又绝处逢生、情欲之血沸腾不已的妙龄女子,他们狂欢做爱,他们精神契合,此时此刻,传统的伦理道德荡然无存,生命之火一浪高一浪地燃烧。“我奶奶”那红高粱一般通红的性格也由此成形。

“我奶奶”这一形象,完全不是传统美学的善男信女形象,而是一个有着女性身躯,充满生命活力,洋溢着风流情性,以义气为热血的形象。有人认为,这一形象具有某种西方的审美特征。其实,这一形象的文化底蕴依然渊源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我国广大农村,保存与流传着一种具有原始意味的,常与礼教相对峙的俗文化方式,在这一文化方式中,人们以求生为第一愿望,以男女相交为本性常情,以忠义相助为处世原则,以敢做敢为为英雄豪气。“我奶奶”这一形象,充分体现了这一俗文化的如许特征。

小说以一幅幅独特的感觉画面构成莫言的感觉世界。无边际恍如血海的红高粱,高粱地里狂风疾雨般地男女做爱,“我奶奶”那风流的充满诱惑的形体与肉体,刘罗汉大爷被活剥后仍然痛骂不休的令人颤栗的场面,奶奶临死前对天理的种种发问与骄傲的自我伸张,无一不是充满激情的感觉投身。莫言的感觉与众不同,他的感觉除排斥了传统伦理与理性教条的制约外,更重要的是,他的感觉具有北方农村那种土生土长的,具有原始意味且发育不全的质朴而又充满灵气的农民式的感觉心态,具有浓郁的我国民俗文化的认知特征。为恰切地表现这一感觉心态,莫言的小说总是习惯以“童年视角”为感觉本体。《红高粱》就是以十四岁的豆官的感觉记忆作为线索,另加上“我”的感觉补充组合而成的。

在《红高粱》中有一个鲜明的意象就是红高粱,它代表着莫言所向往的洋溢着生命力度的充满狂欢色彩的酒神精神,是生命强力的象征。作品中多次写到高密东北乡人的生命强力。这部作品以红高粱为名,而且第一章也以红高粱命名,开篇就营造了一个红高粱世界,到处弥漫着红高梁的气息,他们都是活生生的灵物。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喜食高粱的乡亲们也都具有了高粱般鲜明的性格:挺拔、坚韧、坚固、团结、伟岸、生气蓬勃、狂放不羁、英勇无畏。作者结合情节的发展,人物命运的变化,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重点来突出、渲染象征本体的寓义,使之紧密结合作品的思想内容并形成更多更深的联系,从而也使象征体发挥更大的作用。作者除相当静态地描写了那些景致之外,还把象征景物的描写同人物、情节的发展变化节奏结合起来,从而使象征寓义表现得丰富充沛、多姿多彩、酣畅淋漓。

莫言作品的读后感范文2

莫言的作品大多数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环境基础之上的,就如他的《蝗虫奇谈》,这篇文章虽然简短,但却将百姓精神层面的变化通过他们的行为表现出来:从遭遇蝗虫时,高密东北乡乡民或为蝗虫表演戏剧,以为可以通过这种形式让蝗虫感到他们的真诚而自动散去;或祭拜刘猛将军,让驱虫将军显灵除虫。这时的人民精神停留在封建迷信的层面上,遇事就只能通过求神显灵来求得解决。当然,这些行为是没有任何成效的,因为蝗虫是将高密东北乡吃成‘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才迁移走。但这并非结局。当秋收在望之际,蝗虫卷土重来,这时,人们不再依赖神灵,而是积极采取活动来消灭它们。如:‘村人们惊魂稍定之后,纷纷跑到自家的庄稼地边,敲打着铜盆瓦片,挥舞着扫帚杈杆,大声呐喊,希望蝗虫害怕’,‘村民们打蝗虫充满了杀生的快乐,充满了报仇雪恨的快乐’。这时的人们不再任其欺辱,因为他们深切的体会到自身利益受到威胁,这其中我读到了旧中国国人的消极面世观,只要生存不受威胁,一切与之无关。这大概就是清末中国被侵略者欺辱的缘由吧,着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人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人情冷漠。当共同生存环境遭到威胁,大家才会团结抵抗吧,这大概是一种难以消灭的奴性吧。

我不知道莫言写这篇文章的本意是什么,但我想他绝不会是单纯的记录1927年高密东北乡的蝗虫灾害,也不会是就中国1927年的蝗虫灾害作一个历史记录。我想他是想通过这篇文章记录什么的吧,而就我而言,我将这篇文章与中国政治发展联系在一起了。1927年的中国发生了许多政治上的大事,如:四一二政变,马日事变,八一武昌起义等等。而文章中也有这些时代动荡的事件的记载,如:“时当1927年5月18日,中华民国战火连天,弹痕遍地;官僚成火打劫,贪赃舞弊;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土匪风起云涌,兵连祸结,疫病流行;老百姓在水深火热里挣扎。”而文章中也说“蝗虫,这肮脏的昆虫,总是和腐败的政治、兵荒马乱的年代联系在一起,仿佛是乱世的一个鲜明的符号。这里同样隐藏着发人深思的道理。”在这篇文章的背景下,人们是处于苦难之中的,是处在社会动荡的危难之中的,他们的日子过得提心吊胆,他们的日子过得艰辛苦楚。这是我所认为的动荡时局带来的苦难人生。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观点。 据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的论文,这是一篇描写艰难的乡村生活的文章。她说莫言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感受着民族的苦难和困惑,并把这种情感幻化到故乡的人和物之中。莫言通过对高密东北乡人的自然生命状态的描绘,展示了他们艰难的生存状态。它世世代代都充满了苦难与艰辛,每个生命在苦海中挣扎着走向灭亡。这块土地上演绎着的苦难震撼着作者的心灵,由此有了莫言笔下一曲曲高密东北乡的生命悲歌。她文章中提到物质匮乏对百姓生活的极大影响是那个年代的苦难原因,我认同,但我认为莫言并不是仅仅描绘那个层面上的问题,因为在莫言对于蝗虫的描写是淋漓尽致的,如果仅仅是描绘百姓艰难的乡村生活,那不必对蝗虫如此浓墨重彩的描绘。对于她说的这是表现人民对天灾的无奈与无能为力,我并不否认,在这篇文章中我的确读出了人们无收获时的深深绝望,所以文章读出自己的东西最重要吧,当然,莫言的用意估计连自己都说不清吧。

不过,结合作者的生平,我估计我的观点有部分站不住脚。当然我只是将读文章时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而已。

其实,现在的很多学生看名家的作品不是想得浅了,就是想得多了,所以很多的时候得依靠什么教授等等的研究来读,读完这些人的导读,才知道名家们写了些什么。这大概是高考时阅读理解机械式的训练造成的,可这还是自己的阅读吗?至少我的所认为的阅读不是这样的,我的观点虽然站不住脚,可我就读出了这些内容,这就是我的感受,我心中的莫言作品,所以,这就是我的读后感,真实的感受。

莫言作品的读后感范文3

莫言获得诺比尔奖,让我见识到什么叫“人怕出名猪怕壮”的场景。获奖前,那书,在最不显眼的货架上,基本处于少人问津的状态。获奖后,出版社大量印刷,国人疯狂抢购,甚至还有人要去修建他的故居。这个,应该是一种常态,社会的常态,具体是好是否我也不好做评价。因为,我也媚俗了一把,虽然没有去当当抢购,但是也在手机上下载了三篇小说,《蛙》、《檀香刑》、《红高粱》。不是个文人,没有舞文弄墨的酸臭味,纯粹是想提高下自我的总结能力。于是乎,为这三篇文章写个读后感。

按理来说,读后感应该是针对每一篇文章的。不过,看完了这三篇文章,我突然觉得,完全可以整合在一起,去写这样的一篇读后感。首先,文采有限,无法针对一类的文章去写三类的读后感;其次,时间不允许,最近读书速度太快,而且此前很多本书都想写读后感,所以能够整合的,或者是共性的,都是可以整合的理由;最后,比较不喜欢坐在电脑旁,因为,对着电脑就像购物。综上所述,我说服了自己,用整合的方式,完整这三篇小说的读后感。

最先看的是《蛙》,没有什么原因,就是随便点击,就先

莫言作品的读后感范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