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夜晚随笔,中秋节夜晚心情随笔
中秋节夜晚,大家赏月吃月饼,聊聊家常。除了这些大家还有什么中秋节心情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中秋节夜晚随笔,希望你喜欢。
中秋节
中秋节夜晚随笔篇一
夜晚,我遥望着深蓝色的夜空,夜空中挂着一轮圆月。我不禁想起了去年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
那天一大早,妈妈才发现今天已是中秋节,开始忙和起来。妈妈一会儿去街上买月饼、水果,一会儿准备在晚上赏月时搞的活动。爸爸和妈妈把下面的圆桌搬到了阳台上,桌子的周围摆了三把椅子,桌子上摆满了水果,都是我爱吃的。
随着夜幕的降临,一轮圆月正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羽毛般的轻云,美妙极了。徐徐的晚风载着一股浓浓的情思,又送来一个温馨的夜。过了许久,一轮黄色的圆月高高地悬挂在天空,向大地洒下皎洁的月光,多么温柔,像轻纱一样。
我低头看见了月饼,就忘了那天上的月亮。我抓起一个月饼就吃。这是什么馅呀?哦,原来是哈密瓜馅儿的,可真好吃呀!我还没吃完,爸爸对我说:"铃铃,你先别吃完,等你猜出我这个自创的谜语再吃也不迟:什么东西有时候是圆的,有时候是弯的,还会发出光?"
我想了想,看了看天上的月亮,心里想:该不会是月亮吧?我看着爸爸,说:"爸爸,是月亮吧!"爸爸笑眯眯地点点头,表示猜对了,这才准我吃这个月饼。吃完哈密瓜月饼后,我又拿了几个月饼吃起来。爸爸妈妈见我吃得那么开心,也吃起了月饼。
再这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我偎依在妈妈的坏里,甜甜地睡着了。
中秋节夜晚随笔篇二
中秋节到了,家家户户团圆了。每家每户都可以听到鞭炮声。
爸爸骑着摩托车,载着我去奶奶家过节。叔叔和爸爸、奶奶在厨房里准备丰盛的晚餐,他们煮的菜散发着浓浓的香味,真叫人嘴馋。
吃完了晚饭,快七点半了,许多人给我们送月饼。有各种各样的口味,有草莓味、菠萝味、香蕉味等。我迫不及待地想尝尝。可是要等到月亮出来才可以赏月哦!
我和妹妹站在门外放烟火。烟火有的像波浪,有的像太阳花,有的像满天星,还有的像降落伞。
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升上了天空,照得大地亮堂堂的。圆圆的月亮像个大玉盘,远处的星星像一颗颗珍珠。我们坐在大榕树下,边赏月边吃月饼,不由得想起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古诗。
时间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我该回家睡觉了。临走时,奶奶送给我一盒我最爱吃的草莓月饼,我高兴地和奶奶告别。爸爸骑着摩托车回家了。
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中秋节夜晚随笔篇三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夜晚随笔相关文章:
1.中秋随笔
2.中秋节随笔
3.中秋随笔600字
4.2016年中秋节随笔
5.高中中秋节随笔
中秋节夜晚随笔,中秋节夜晚心情随笔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