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政治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2017-06-17 07:41

大学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政治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大学政治论文篇一

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把新一代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面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呈现出的新情况和新特点,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确立新的工作理念、探索新的工作思路,才能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

教育理念主导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资源的优化。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树立新的工作理念,以此来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1.树立“育人为先”的工作理念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新世纪高等学校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社会主义的大学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1]从总体上看,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新世纪国际国内局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面临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也对大学生思想产生着不利影响,致使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存在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民族精神对于日益强大的中国显得尤为重要。要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使大学生深刻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为人类文明作出的杰出贡献,懂得中国共产党是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和创造者。要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结合起来,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认识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性进步和光明前途,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是高等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个人教育利益多元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促成的客观结果,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弘扬。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关键要有两种意识:一是要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要牢固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选准教育引导的切入点。要把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内在的强烈需求,按照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发挥好学校教育引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二是要有服务学生的意识。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要从消极防范控制转向积极引导和真诚服务上来,与帮助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意识,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往、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以父母之心兄妹之情关心、爱护学生,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办学生之所盼,把注意力放在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成长成才上。把以学生为本与以教学为中心统一起来,真正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到为教学服务,加强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上来,落实到大力加强德育,推进素质教育上来,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学生心坎里,进一步提高思想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实效性。

3.树立“合力育人”的工作理念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高校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德育工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要确立合力育人的工作理念,要树立大德育观。当前在高校,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绝大部分学科都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广大教师要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品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此外,还要发挥好学术论坛、学生讲座、社团活动在育人中的作用,并通过加强校园规划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为育人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同时,社会和家庭也要关心和支持大学生的成长,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学院各项管理工作应主动发挥德育工作的组织协调作用,为德育工作创造物质条件和制度环境。加强作风建设,把管理与育人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学院各项服务工作人员同样负有育人的责任,具有相应的德育功能,应当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优质服务,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才环境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广大学生在接受服务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团结互助、敬业爱岗、讲求公德等教育。

二、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紧紧抓住主阵地建设、载体构建、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等环节,突出重点,不断创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新台阶。

1.进一步巩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方法比较简单、针对性时效性不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要针对存在问题,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一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特别要在进头脑上多下工夫。二要认真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坚持内容的与时俱进,吸收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紧密联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坚持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要加强队伍建设。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教书育人是大学教师的神圣职责,尤其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神圣职责。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建设是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关键。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强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着力拓展他们的理论广度与深度,积极引导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同时要建立政策保障机制,及时解决他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2.进一步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

近几年来,高校的校园网络发展迅速,高校学生正在步入以网络为主体集无线通讯与远程教学于一体的“数字化生活”时代。网络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显而易见,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既为信息的发布和传输提供了迅捷的通道,又给错误思潮和观点的渗透、有害信息的传播以及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滋生蔓延提供了便利,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方法、生活态度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使之成为高校思想教育的新载体,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我们要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一要利用好网络,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体教育网站和主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过网络这一师生沟通的新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回答和解决学生提出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把主流思想贯穿于网络。二要加强管理,坚持网上网下两手抓。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校园网的管理,采取措施规范“网上行为”,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通过讲座、论坛、对话、培训、报刊、广播站、黑板报等宣传教育,加强对上网大学生的自律教育,努力增强大学生网上行为的法治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三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掌握网络思想教育的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阵地。

3.建立健全高校“全员育人”的新格局

建设一支以专职为骨干,兼职为主体专兼相结合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是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 长期以来,这支队伍辛勤工作,无私奉献,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高校的改革和发展,维护高校的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目前这支队伍,存在着数量不足,队伍不稳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高校扩招,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素质上都不适应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当看到,这支队伍既是学生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培养人、造就人的工作,又是高校党委培养高素质的业务骨干和党政管理干部的后备力量。这支队伍的建设具有“双重效应”。要坚持专兼结合的原则,按照高标准、严要求、重培养、优发展的思路,通过理论培训、攻读学位、挂职锻炼、学习考察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能力。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让其中一部分优秀分子走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努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同时,要在广大教师和职工中深入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建立健全三育人工作制度,把三育人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去, 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齐抓共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格局。

4.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环节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实践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2]采用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积极参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用实践教学形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多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加强课堂教学实践的同时,还在课外实践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搞得丰富多彩,深受学生的欢迎。第一,组织第二课堂。这是引导学生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的有效形式。其基本要求是在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利用学生业余活动,开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关的有意义的活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到学生社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尝试之一,也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让学生接触社会,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第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的最重要环节。这种模式主要是在理论教学基础上,以社会为课堂,安排学生参加社会的各项活动。因为可以和社会广泛接触,所以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也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具体形式如参观考察。这种形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随机不定期地进行,可以组织学生或集中或分散地开展。博物馆、纪念馆、大型工矿企业、新型村镇等都可作为参观对象,教师可运用丰富生动的现实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也可以通过参观考察,接受革命传统、劳动观念等方面的教育。假期社会调查。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服务,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4.

[2]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6.

大学政治论文篇二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提高他们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要大力提 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切实有效的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作用,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提 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各大高校展开的一系列关于爱国主义、正确的政治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学习工作。它渗透到高校的各个层面,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的指导,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胡锦涛同志曾明确指出提出的“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高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机制”,是政治教育的关键。本文将在讨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前梳理一些基础性的概念和命题,然后结合网络社会化等特殊形势,描述其现实状况,最后,通过与理论的贯通,提出思考的方向和解决的途径。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现状

在新的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在转型期社会文化、社会意识的震荡和重建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特点和积极面与消极面共生的现象,分析归纳现代大学生现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时代感增强,责任意识减弱。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勤奋学习,追求新知,独立思考,锐意进取,成为我国改革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同时也出现了缺乏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的精神等责任意识明显减弱的现象。

2、进取心强,辨别能力弱。大多数大学生思想进步,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有着强烈的进取心。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不少大学生缺乏辨别能力,难以自我把握。

3、社会认同感强,实践能力弱。大多数大学生的认识与社会主流是相符的,愿为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但他们往往忽略了自身素质修养,缺乏认真履职的精神,认识与实践容易脱节。

4、主体意识强,集体观念弱。大多数大学生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是他们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了从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转移的偏向,往往强调自我的意识较强,集体观念较为淡薄,全局意识更为缺乏。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措施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单纯为了教育而教育,其目的主要是要在提高大学生思想认识的同时要达到长效性、有效性、实效性,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各高校的教育 理念、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基本素质等方面有所差别。因此,就需要不断探索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 近几年的实践,学院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全员、全程、全方位、多维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第一,完善制度机制建设,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长 效性的基本保证。在注重制定完善各种制度机制建设的同时,紧密结合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等载体,在深化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创 新,总结凝练出了符合学院实际的“一二三四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制度化、系统化、常态化、规范化[11]。同时结合目前大学 生的自身情况和实际情况,形成了以“搭建三个平台,坚持四个原则”为品牌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管理工作水平,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第二,科学合理制定规划,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首要前提。在重点抓好政治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适应大学生活教育、道德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的同时,根据不同年级以及学生所处的各阶段特点的不同,做好教育规划,如对一年级学生以抓适应大学生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主;二、三年级以理想信念为核 心,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同时注重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和成才意识教育,着力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和观念,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和增强学生成才、发展的内动力和后劲;四年级着重加强择业观教育,进一步帮助毕业生认清形势、认清自我、树立新观念、调整预期值,树立创业思想、拓宽就业方向,适时有效地融入社会。

第三,分层分类开展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覆 盖面的重要途径。以“满腔热情引进门、认认真真送一程”为教育理念,坚持“党建带动团建,团建促进党建,党员带动团员,团员监督党员”的分针,以党团组织 为主体,按照“广泛动员,积极开展,层层深入”的工作思路,分别以“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和“团委-公寓团总支-团支部”方式层层推进,同时注重发挥 学生组织作用,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努力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第四,促使教育合力形成,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方法。在坚持专题教育的同时主要通过“六个合力”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各个层面,落实到教学、科 研、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的良好氛围。一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改变了家庭教育处于被动状态的局面;二是“教学工作”与“育人服务”形成合力,更好地发挥了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三是“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形成合力,通过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方法改革等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四是“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形成合力。通过构建与 专业相关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对专业的热爱,进一步理解专业学习的意义、社会的需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五是“激励赏识”与“批评引导”形成合力,除了对 学生进行物质激励外,更注重目标激励、情感激励、赏识激励和相互激励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也有效的改变了只看缺点而无视优点的片面状态;六是 “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形成合力,充分发挥网络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觉悟,是一项复杂而又富于挑战性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者时刻保持高度的紧迫感,把握时代性,明确责任,与时俱进,且行且思考,积极探索和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孙体楠:新时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7(8)

[2]胡军良: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转换[J].教育评论,2007(4)

大学政治论文格式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