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让数学教学取得真正的实效

发布时间:2017-03-13 16:40

[摘要]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教学首次提出了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来刻画学生的数学活动。可见转变教师教的过程为学生主动的学的过程已刻不容缓。本文旨在让数学与生活结伴同行,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如何让数学课活起来,如何让数学教学取得真正的实效。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实效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新的课堂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作为教材、教学、学生学习评价的重要依据,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无论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还是实施建议中都力图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因而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体验、情感及个性化的教学已成为教学中所不可忽视的一个闪光点。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成了目前教学改革中重视的一个问题。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如何让数学教学取得真正的实效,以下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做法。

一、优化师生关系,才会乐于学习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老师与学生是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极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教师就与学生一起玩,一起学,互动互学,知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学生所忙。在课堂里,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这时,教师才真真正正地成为学生的良朋知己。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

二、通过合作交流、主动探索,使到学生不但增长知识

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习的个体,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因此,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虽然学生要学的数学都是已知的知识,但对学生来说仍是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来形成。而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强调让学生“做数学”,通过做数学让学生来体验、理解数学的内容、思想与方法,通过让学生亲身自参与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从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合作探索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个课堂形式,通过合作交流、主动探索,使到学生不但增长知识,而且在从事数学活动中,对动机、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得到提高。合作探索的形式是多种多样: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组实验,通过讨论、交流、探索、总结出数学的计算方法、规律、性质等。也可以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通过模拟情境,学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正由于课堂上,组织了学生大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不局限于以往的听、想、看、算,更重要的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对数学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更使到课堂的学习气氛生动而活泼。

三、创设各种良好地教学情境氛围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实践证明,创设各种良好地教学情境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反之,教师若不注意思维情境的创设,师生便不易进入“角色”,教师的导学过程和导学效应便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从而导致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欠佳。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经验和心理特点,人为地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最佳心理环境和行为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不仅能轻装上阵、毫无顾虑,而且能彻底地放飞自己的思想,解放自己的行为,积极地投入一种自主的学习状态;从而产生积极的体验,并在体验和感悟中,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发现、去创造。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的引入时,可以提问学生:不过河,如何测量河对岸的树高?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意向,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欲望。

浅析如何让数学教学取得真正的实效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