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快练还是慢练
练太极拳,只要是习练者都知道怎么练。可是说起太极拳的快与慢好多人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到底是该速战速决还是慢而习之?有人说应该快练,“动急则急应”,也有认为该慢练的。但究竟是慢练还是快练?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太极拳快练还是慢练。供您阅读!
太极拳快练还是慢练
太极先贤用“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来形容太极拳。那么,怎么掌握练拳的度呢?首先要以阴阳变化而动。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开宗明义:“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动静之机也。”又说:“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动分阴阳,可见快练慢练都不能离开阴阳之道,即“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习拳者在练拳过程中,按太极拳阴阳学说反复演练,可从阴阳变化之中受益匪浅。但在技击时,周身上下则要阴阳对应,也就是拳家所说的“以静制动”,引进落空的一刹那,合即出。即先探知对方劲力,在对方旧力刚过、新力未生之时,抓住瞬间即逝的战机,发劲打之。
太极拳快练还是慢练
慢练太极拳适于健体、养生及慢性病康复者,但是单以慢练去演绎太极拳是言犹未尽,是松柔慢练,用意慢练,还是用力慢练,僵紧躯体亦可慢练?“慢练”二字似有含糊之嫌,太极拳在松柔状态下慢速练太极拳是有益的。若欲进一步向高层次去修炼,则慢练二字难以包容太极拳掤、捋、挤、按、采、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等八门五步十三势之传统功法。太极拳讲究阴阳、虚实、开合及用意不用力。因此,练太极拳应以“关节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穿、虚灵在中”为标准。单纯地慢练难以达到以上要求,也难以体验到太极拳之博大精深。
太极拳大师杨禹廷在传授拳艺时,要求学生在松、柔、圆、缓、匀的状态下慢练,以体验阴阳变化。在阴阳的变动中,拳势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独立存在,又在一阴一阳相互转化中运行。如“玉女穿梭”一式在拳套里共出现过20次,是套路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势子,其中有10个势子是“阴动”,10个势子是“阳动”。阳动的起点接阴动的止点,阳动的止点又是阴动的起点,阴阳变化循环往复如此,绝不是单纯慢练所能体验的。
太极拳快练还是慢练
慢练太极拳须规范动作,循规蹈矩地将拳之特性融入习练之中。即慢练中有阴阳变化,慢练中有松柔,慢练中虚实变转,慢练中有一开一合,慢练中要轻灵。拳论云:“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说明了轻灵的重要性。慢练时应用意,不能用拙力。武禹襄在《十三势说略》中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前进后退,乃能得机得势。”在这里,先贤告诉后来学子,手上不着力,这是历代前辈在习练太极拳中逐渐摸索出来的结论。所谓手上不着力,是手掌、掌根及五指指根不能用力,所有指关节亦要放松,在意念中达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境界。只慢练是难以循道而修的。慢练如上下四肢松不下来,只是板腰抡着两“肉棍子”,不如去做体操。因为太极拳也有自身的韵味。
其实,太极松柔就是用意不用力,指不着力便是通常说的意练。如何做到指不用力呢?在练拳时,意念以食指轻轻扶着空气就可以了。久而久之,即在意念中,以食指轻轻扶着所练拳套的行进路线。如“云手”,左手从右手勾(阴动)的止点为阳动的起点,顺势从右向正中到左止,习拳者食指轻轻划弧,似行云流水般缓缓运行,即为轻扶弧形线(八方线)。如此循环往复,可体验到太极拳阴阳变化的道,太极功夫也自然上身,即可尝到其妙无穷的滋味。
太极拳拳理博大精深,绝对不是一个“慢练”就可达其深邃的拳理,须用心去深深体验阴阳变化的内涵。如果只是单纯慢练,就难以体会到阴阳、虚实、开合、轻灵、用意不用力等拳之境界,有的习拳者只是慢练,不管阴阳变动,不顾轻柔、虚实,不问开合、轻灵,不闻用意不用力,练来练去,十年八载过去了,只是练了一套太极操!
故而,在习练太极拳是也不只是单纯的只有我们日常所听到的慢练,其实是在慢练的基础上用意念去控制力的收发。先贤们的“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可以想象:太极拳就犹如长江大海的水一样,那气势磅礴壮观,水的流速相当之快,但表面又有滔滔不绝的柔和之情。
修练太极拳要循太极阴阳之道、松柔开合之理、虚实变化之法,习拳明理方克有成。
太极拳快练还是慢练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