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触碰影评3篇

发布时间:2017-03-19 12:59

无法触碰影评1

看多了法国轰轰烈烈浪漫至死的爱情片,这样一部讲述友情的温情片无疑是给人新鲜感的,尤其是,这种友情还是跨越了种族、阶级和年龄的限制。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白人富翁和黑人陪护,原本不应该有任何交集的两个人,在短短一个月的相处中,成为一生的至交。

他是贫民区的一名刚出狱的黑人,身负家庭重担,一心只想得到一封辞退信以获得退休金。他是家缠万贯却因为一次跳伞事故而瘫痪的白人,想要招聘一名全职陪护。在众多应聘者中,他一眼便选中了这位一无经验二无爱心的黑人Driss,他说“我看中的就是他没有同情心这一点”。作为一名全职陪护,Driss帮Philippe洗澡、喂饭、拆信件,甚至是穿丝袜、灌肠。他性格直率,毫不遮掩。躺在浴缸里塞着耳机大声嘶吼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在Philippe的生日宴会上将古典音乐换成摇滚乐并带着一众仆人尽情跳舞。他会说着恶毒的话语嘲笑Philippe的残疾,并且张大嘴巴笑得停不下来;会在剧院看着自己欣赏不来的舞台剧,大声讲着台上的演员有多滑稽; 会对着一件艺术画大笑说这一摊血迹也值3万欧?会因为Philippe没有知觉而故意将开水浇到他腿上只是觉得好玩。他也会在夜里听到Philippe快要窒息时推着他出去透气,会在他难受时给他吸一口烟却绝对不准他多吸,会带着他半夜超速奔驰并让警察为他们开路。他不让Philippe如往常一样躺在面包车的后座上,而是让他坐着副驾驶座。他说“即使你是我老板,我也不能把你像马一样把你放在后车厢里”。他没有同情心,因此也并不像一般人那样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Philippe,没有怜悯同情,只有朋友般的关心。难怪Philippe会说,我就是要他没有同情心。

他们太不一样,种族、身份、年龄、爱好、教育。他们也并不完美,Driss甚至有很多毛病。可是在长期的理解和相互信任中,他们终成了彼此的灵魂伴侣。最后Driss给Philippe刮胡子的那一幕,如同两个久别重逢的故友,两人欢声笑语即使互相捉弄着开着玩笑心底里也是欢喜的。

电影取材于真实事件,因此每一个情节都简单平淡,可是在这慢慢展开的平淡当中,静静流淌着温情。

另外一个吸引我的亮点,无疑是影片的多首背景钢琴曲。都是简单流淌的曲调,配合着影片中细细流淌的温情,犹如暖流一样直流到人的心底。影片最后,Driss帮助Philippe勇敢地见到自己的笔友后挥手离去的那一幕,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终于让人忍不住落下一滴泪。他为他克服自卑勇敢找到幸福,终于也可以笑着离场。

这就是朋友,他可以有很多缺点,甚至可以跟你没有任何共同点,可是你们一起相伴着度过了最平淡无奇却最快乐的时光,你们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懂得对方要什么,懂得给对方制造简单的快乐,这就足够了。

无法触碰影评2

无法触碰也译作触不可及,妙在触,不可及。世间什么东西无法触碰,触不可及?。反差,对比,天壤之别。德瑞斯、菲利普两个角色,一黑一白,地位、财富、身体、一切对比因素在影片中贯穿始终,旋律之高雅,节奏之通俗。 黑人德瑞斯那一口雪白的牙齿在画面中很醒目,在整体黑白灰基调中起着高调的作用。冬日里甚至两人最溶恰时节在放进一段夏季的触碰。最不可触碰也许是最高级的触碰,最遥不可及时正是触手可及之时。这个影片让我第一次全方位感受到电影的形式真的是大艺术。背景、灯光、色彩、音乐,一切因素都是全息一体的出现,细密层叠递进。我确信一个人在自己的困境中努力挣脱时,一个梦想成真正在向他走来。法国人对待孤独的态度如此真实,那也许因为他们更懂得自由的真谛。 那幅油画在A的眼里是情感,在B的眼里是潮流和谈资,在C的眼里是不会买来的趣味,在D的眼里是貌似有章法可循的习作。 这个普遍浮躁惰性的时代,不管是小说也好,电影也好人都只能在其中各取所需。电影作品尽可能呈现均衡完美,最重要的是人是否发出属于自己的真诚敏锐的善意。终究会有些他人,能穿透这些形式,引起触手可及的共鸣。 一一一感谢徐教授带来的电影给《读瘾》的朋友用心欣赏艺术的机会。

无法触碰影评3

也许只需要简单的一句话或者几个词,就能很好地把这部电影概括出来:尝试,和改变。

菲利普,一个因意外的跳伞事故而导致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的富豪,在招聘私人助理的时候,见到了刚从监狱出来,只为领取国家给予的失业保障金而来开取证明的塞内加尔青年德瑞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却谱写出了生活和生命的崭新的乐章。

不同于很多大众电影一贯强调精彩的对决,矛盾的激化,大片绚丽的色彩和激烈的动作,这部法国影片从故事的展开,拍摄手法到配乐和色调的选用,都非常具有特色:细腻,温情,没有用力过度的渲染,保持了平稳的基调和顺理成章的高潮。菲利普一开始的冷漠和绝望几乎充斥在自己的眼神和动作里——尽管他坐在轮椅上,从脊柱之下完全无法移动,但高高在上的气息在无声之间清楚地表现出来。而德瑞斯,这个因抢劫珠宝店而入狱,刚刚重获自由的塞内加尔青年,却在招聘会上与所有人的表现都不同。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参加过招聘面试”的签字以领取失业补助。夹杂在一群衣冠整齐的、口口声声“具有丰富经验”、为了钱或是为了所谓的人道主义而来应聘的人当中,他格格不入。粗鲁,豪放,口头禅是“我靠”,穿着廉价的休闲裤和皮夹克,喜欢随着嘈杂喧嚣的流行音乐摆动身体,出身于贫民区,这样的人却被菲利普录取并且试用。与其说这是菲利普的一个玩笑,我更愿意说这是他的一次尝试,带着心底最细微的期盼和愿望,希望这样的一个充满着犹如非洲识别部落的生命力的人能够改变自己死气沉沉的生活,改变这整个空荡大宅子里的每一个人。

电影刚开始,德瑞斯变把固有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试验菲利普的腿是不是真的没有感觉,他可以好奇地用滚水淋在皮肤上;替菲利普清洗的时候分不清脚部的香膏和洗发的香波;把菲利普从床上抱到轮椅上的时候动作粗鲁毫不注意,差点儿让菲利普再一次摔倒;言语粗俗,对擅闯领域的人毫不犹豫地动手;喜欢刨根问底,不给人一丝一毫婉转和隐瞒的余地。最重要的一点:他时常忘了菲利普是一个残疾人。影片中的某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观看画展的时候,菲利普向德瑞斯要巧克力豆,德瑞斯却说了一句在任何人看来都带有对残疾人深刻嘲讽的法国谚语:“没有手臂,就没有巧克力。”——显然,菲利普无法伸出他的手臂。当然菲利普最终得到了巧克力,只不过是在德瑞斯好好大笑了一次之后。

德瑞斯的特别,也许就在于此。当所有人把残疾的菲利普当做一个宋朝的花瓶,小心翼翼地想要保持他易碎的自尊心,言语和动作之间尽可能避免他的痛处时,德瑞斯却把菲利普看做了一个“完整”的人:有自己的个人爱好,对于爱情有渴望,存在着家庭生活和孩子教育的烦恼,甚至是最私密的,情欲。

毫无疑问地,观众看到了菲利普的改变,他开始有了幽默感,能和德瑞斯一起在交通违规之后涮警察;他开始尝试释放自己骨血里寻求刺激的天性,飙快车,用私人飞机带着德瑞斯一起跳伞场地,再次体验在空中飞翔的感觉;他听从了德瑞斯的劝告,开始管教自己年仅16却打扮得花枝招展,频频和男孩出约会的养女;对于爱情,因为德瑞斯的坚持和自作主张,他不得不与女性笔友开始了电话,交换照片,甚至在最后,终成眷属。他用人性代替了眼中曾有的冷漠,因为德瑞斯。

当然,交融永远不是单方面的。德瑞斯也开始重拾他的责任感。他能够细心照料菲利普,虽然伴随着一些并非恶意的小玩笑,他的关心与照顾永远不会在口中说出来,他没有那么多的文艺细胞陪同菲利普听4个小时的德语歌剧,他只会哈哈大笑让所有人犹如到了菜市场。他不能欣赏菲利普生日宴时请来的古典音乐乐团,他说那是Tom and Jerry。但菲利普烦躁是他能提供几小口香烟,当菲利普因药物的副作用而半夜透不过气来时,带着菲利普夜游巴黎,看到菲利普花4万欧元买下一幅“画家在画布上流了点儿鼻血”的画作而自己开始绘画,以及离开时,用温和的言语与私占停车位的司机交流……种种迹象都可以表明,德瑞斯走到了一条正轨上,他也开始管理和改变自己的人生。

法国电影总是在细节之处动人心弦。整部电影的色调都是一种清晰的明快,镜头时常对准两位主演的眼睛和脸部细微的表情,配乐始终给人安静的感觉,似乎两位主人公无论是烦恼或是喜悦,音乐都能够调和这一切过激的情绪,并带领着整个故事走向他预定好的结局。

不同世界的两人就如偶尔交织的异色的线条,交点的颜色浓重而带着奇异的美,然后拖着这样淡淡的痕迹,在离开后的时间一如既往地前行。德瑞斯不可能一辈子做菲利普的私人助理,他有自己的人生要经营,菲利普也需要尝试面对别人,但他们之间的相识无疑让两人的色彩都发生了改变。

影片的每一句对白,每一个动作都十分自然,带着强烈的给人希望的感觉,时而让人捧腹大笑,也让人在最后笑着泪流满面。

整部影片最让我心安的一句话——尽管很奇怪——是“本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这让我至少知道,世界上有这样的两个人,他们确实在各自的生命一团糟的时候遇到了对方,确实在之后梳理了自己的生活,让自己更加快乐,让生活更加有意义,确实在分开后还保持联系,接受这对方的调笑,诉说着自己的近况,也确实,能得到一个很好的结果。

生活有时,总不是那么让人失望的。

无法触碰影评3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