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演讲稿3篇

发布时间:2016-12-20 06:01

强军是保证中国实现从大国向强国跃升的战略支撑。军人也有梦,他们的梦就是强军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演讲稿3篇,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演讲稿3篇

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演讲稿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战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宁安农场的一名基干民兵,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演讲题目是:《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

“我们迎着胜利向前方,振兴中华是我们理想,我们迈着坚定的步伐,中国屹立世界的东方。

前进 前进 向前进,排山倒海不可阻挡,前进 前进 向前进,走向复兴 创造辉煌。”

作为一名中国人,每当听到《走向复兴》这首歌 ,我便会激情涌动,热血沸腾,浑身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正是无数先烈的流血牺牲, 才赢得了今日之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的振兴。也正是一代代人执着坚韧地传承“中国梦”,才铸就了神九飞天,航母入海,奥运夺冠这个华夏大地感人的辉煌。

中国梦首先是一个强军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梦想,“强军梦”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源动力。“强军梦”支撑“强国梦”“

强国与强军相融共生。

古语说:“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历史的教训和当前西方列强对我国的虎视眈眈和不断挑衅的事实告诫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有一支强大军事力量为我们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保障。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每个人都会有梦想,每个从都会为追梦做出艰苦的努力。正是因为有梦想,人们才会在曲折的道路上攀登不止,才会在充满坎坷的环境下创造奇迹。然而,我们应该明白,个人的梦想是深深植根于“民族梦”“国家梦”这个土壤之中的。习近平主席说“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国家梦”与个人梦唇齿相依。

民兵是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常备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肩负着建设祖国,保卫祖国重要职责。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青年人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希望所在。我是一名在北大荒这片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热血青年和基干民兵,黑土地的乳汁造就了我强健的身体,北大荒精神铸成了我坚定的信念,面对祖国和人民的呼唤,我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同时也感受到了身上沉甸甸的责任,中国梦,强军梦就是我的梦。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为了履行好我们职责和义务,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练好思想,练好身体,练好本领,以最好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准备,去迎接历史和时代的挑战。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做到“召这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青年朋友们!民兵同志们!路漫漫,任重道远,奋发努力,光明在前,战鼓已雷鸣,号角已吹响,时不我待,让我们团结起来,用奋斗去练就我们坚硬臂膀,用雄心去实现我们的理想,携手同心,并肩前进,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过程中,为北大荒这片神奇的土地,再写一段光辉灿烂的历史,再奏—曲感天动地的乐章。

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演讲稿篇2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之青春无悔》。

有很多人说,我们90后是一个总是谈论梦想的群体。但我想说,梦想,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份遐想,是一份憧憬,是一份激情,是一份理想融于现实的真情流露和对未来的动力源泉。

翻开中国厚厚的历史书卷,我们会发现,那,是一部血泪史,但那更是一部奋斗史,一部梦想史。

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英帝国用“坚船利炮”,击碎了“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的“天朝上国”迷梦;

1900年,八国联军拼凑起来的不足两万兵力便打开了中国紧闭的国门,持续腐败的清政府扔忍屈求全,一群义气之士抱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开展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然而终究无法救中国于水火之中。 从1840到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与列强先后签订了900多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和约”越签越多,而和平与安全却越来越少。 百年屈辱,百年渴望。当中华民族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华儿女就萌生了一个执着的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而今天,这个梦想和我们息息相关。

或许,那段令国人为之愤恨的历史对于我们来说太过久远,但我们不能不清楚的认识到,当今中国同样需要梦想,需要富国梦,更需要强军梦。需要我们新一代的军人为这个梦想的实现而奉献我们的青春,血汗甚至生命,以史为鉴,让那段历史成为我们圆梦的动力所在。而这,只因为我们是军人,是“强军梦”赋予我们的责任所在。军人的眼界,注定超越传统疆界;军人的担当,必须着眼强军目标。实现“强军梦”,永远是当代中国军人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更是我们对青春最无悔的诠释。这个梦想必将与我们息息相关。

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演讲稿3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