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学学术论文结构
心理学是一个与时代发展和社会文化紧密联系的学科,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心理学学术论文结构,仅供参考!
关于心理学学术论文结构篇一
中国心理学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摘要:本研究是对2005—2006年间CSSCI所收录的2633篇心理学学科论文标引的关键词以及这些论文引用频率较高的论著的分析成果。通过对两年中论文高频关键词统计分析,总结了该学科研究热点,通过对年度关键词数量上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本学科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关键词:心理学;研究热点;研究趋势;CSSCI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2-0070-04
一、引言
心理学是一个与时代发展和社会文化紧密联系的学科,近十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心理学研究得到迅速的发展。对于这样一个变化巨大、发展迅速的学科来说,如何把握它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心理学领域的每个学者都必然高度关注。长期以来,中国的心理学研究热点和趋势主要依赖于该领域专家的直觉判断,而本文将另辟蹊径,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有关数据,即分析被引用最多的论著主题和被标引最多的关键词来讨论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与趋势。从本文的分析结果看,其分析思路合理有效,提供了从另一视角探索学科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的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心理学研究几乎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基础心理学到应用心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主题不断推陈出新。分析心理学研究热点,有助于看清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学者所关注的心理现象和问题,同时也部分折射出该时期人们的心态、价值取向以及心理问题等等,从而明晰当前心理学发展的脉络。
二、中国心理学研究热点分析
2005-2006年间,中国心理学学科有了长足进步,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研究成果颇丰。为了客观地反映心理学学科的热点研究领域和研究发展趋势,CSSCI将2005-2006年间所收录的心理学论文中的关键词抽取出来并进行频数统计,将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列出,形成表1。
表1集中体现了近两年来中国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所在。如前所述,中国心理学研究机构主要是各大高等院校,研究者对身边人群——大学生的敏感度相对较高,这不仅说明大学生一直是心理学家关注的重要群体,而且也是最容易获得数据资料的群体;其次是对儿童的关注,其关键词标引论文篇数为120篇,接下来是以心理健康、横断面研究、中学生、心理理论、青少年、心理咨询、心理学、幼儿、人格等等为关键词的研究。可以说,中国心理学学科的覆盖面较广,既包含抽象层面的理论探讨,也涉及具体层面的社会实践生活。
三、中国心理学研究形式分析
随着心理学在改革开放后的长足发展,国内许多新的研究单位应运而生,逐渐形成强弱、新老合作互助模式,推动中国心理学向横向与纵向双轨道发展。这既是学科发展的必然性,又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从学科专业划分来看,中国心理学发展方向分为基础与应用两大领域;从学科研究视角与路径来看,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时存在一定的交叉学科的渗透。
本部分关于心理学研究的形式分析,仍然建立在对CSSCI收录论文中的热点关键词的基础上。从表1可以看出,有些关键词的出现次数在这两年中有着明显不同,我们将以这些词汇的变化趋势作为分析今后中国心理学研究走向的基础。
表1中,2006年与2005年相比,出现次数明显增加的标引关键词中占据首位的是“儿童”一词,加上同样大幅增加的“青少年”,表明了社会对下一代的高度关注。这种关注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进一步研究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正视和解决青少年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如心理障碍、网络成瘾、社会适应不良等。中国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核心家庭大规模出现,独生子女数量剧增,父母将所有的热情和希望都倾注在唯一的孩子身上,这一方面导致了当今的儿童养育方式同传统社会有重要的区别,另一方面也使得儿童早期教育和引导逐渐成为社会热门话题,于是引起了心理学界对该领域的关注。另外,由于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将来的命运,因此,国家研究基金对此也有较大的投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对下一代成长的重视。
“心理健康教育”一词呈上升趋势,表明人们对寻求科学手段来达成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的重视。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同时,社会竞争也日益激烈,各式各样的生活、工作、事业等压力扑面而来。在这种状况下,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成为一种内在的迫切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育”重在“教育”二字,即预防为主,应区别于与以治疗为主的“心理咨询”、“精神卫生”、“心理治疗”和“精神分析”等。
对“心理理论”研究的热度有增无减。2000-2004年间标引篇数由3篇上升到16篇。继续攀升至2005年和2006年的24篇。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心理知识发展研究的新思路,目前已成为认知发展领域里一个新的研究热潮。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如意图、愿望、信念等的认识和理解,并据此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的能力。与“心理理论”相关的二级概念“错误信念”也崭露头角。这说明认知发展领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细化,“认知发展”关键词由2000-2004年的第17名降至第37名也提供了佐证。
“工作记忆”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领域。“工作记忆”关键词由2000—2004年的第25名,跃居第15名。关键词标引论文篇数由2000年的l篇激增至2006年的15篇。自1974年Baddeley提出了工作记忆的概念,指出工作记忆包括中央执行系统、语音环路和视空间模板三部分之后,工作记忆领域的研究不断推进。2000年Baddeley等人在原来工作记忆模型的三成分外提出了工作记忆的第四种成份——事件缓冲器的概念。工作记忆是人类信息存储和加工的低层支撑系统,在许多复杂的认知活动中都起着
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推理、语言理解、问题解决等。
“主观幸福感”主要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主观幸福感研究成为热点,与积极心理学于20世纪末在美国的兴起有关。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流派,积极心理学主要是对最理想的人类机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其目标是发现使得个体和团体、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这对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心理学体系首当其冲的论题是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实际上,主观幸福感研究领域是在消极心理学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积极心理学的种子,与健康心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的心理健康研究与评定实际上是一种消极取向模式的心理学,主要研究“不健康”或者病态的心理与行为。而主观幸福感则是从相反的方向,也即从积极的层面来研究与探讨心理
健康问题。早期被认为是对传统 心理学目的的补充和附属,后来逐渐 发展成为心理健康研究新方向乃至主流。
在标引量明显减少的关键词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横断面研究”、“横断面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三个词。这里涉及到一个研究方法的问题,“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都隶属于观察性研究。它们是 医学心 理学中一种具体的研究技术,特别适用于对少见病的研究。而2005年之前,SARS和禽流感疫情的发生,为这种技术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随着疫情的逐渐平息,该技术的受关注程度也将下降。
与心理疾病相关的词汇呈普遍下降趋势,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卫生”、“心理卫生”等等。其中的原因不能排除心理治疗之类的研究处于一种较重复性的评介水平,其操作性与创新性都暂无进展。而随着对“心理健康 教育”的日益关注,人们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以预防为主的教育环节。
四、中国心理学研究趋势分析
纵观国际心理学和中国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对比中国和欧美国家的心理学教学特色,我们面临着艰巨的任务。为了较准确地估计中国心理学研究的未来,我们根据上述 热点,进行试探性的讨论。
对心理学研究趋势的分析,至少得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从学科内部而言,心理学研究自身的特点转移和西方心理学的强势对中国心理学界的影响;二是学科外部的影响因素,如 社会的发展、国家及其他研究基金的政策或激励导向等。同时,还得指出的是,趋势只代表着一种可能,它与事实之间还会有一定的距离。
第一,心理学研究方法越来越多元化,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研究优势领域。但实证主义的取向仍然是心理学研究的主流方向。自冯特开创了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之后,目前尚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与其抗衡,无论如何,人文取向的方法只能是一种补充。尽管后现代心理学对此有所批判,但在没有找到一种更好的方法之前,其地位是难以撼动的。
第二,由于西方心理学在世界心理学领域的强势地位,无论西方心理学界出现什么新的动向,都会对中国心理学界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在近20多年的发展中,中国心理学在基础与 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某些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际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心理科学的总体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1998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心理科学的发展水平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心理科学的人力资源主要分布在工业化国家。在发达国家,每百万人大约有500位从事研究的心理学家:在发展中国家,每百万人约有心理学家100名,而中国每百万人中只有心理学家3名,这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极不相称。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希望中国的心理学学科的发展水平也能有一个飞跃。
第三,在可预见的将来一段时间内,在无突发事件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科学技术将越来越发达,人们的学习、 工作、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有了更多选择时的烦恼和冲突,且潜伏着更多的对失败的恐惧和焦虑。这些心理压力,是心身疾病越来越多的根源。可以预知,人们对自身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的关注仍将继续保持较高要求。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是保持体格、心理、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评估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因此,衡量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不仅要看它的国民生产总值(GDP),还要看该国人民的生活质量。
另外,对认知神经科学的关注将一如既往。21世纪被世界科学界公认为是生物科学、脑科学的时代。在20世纪末欧美“脑十年”和日本“脑科学时代” 计划的推动之下,对人脑 语言、记忆、思维、学习和注意等高级认知功能进行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已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而认知神经科学的根本目标,就是阐明各种认知活动的脑内过程和神经机制,揭开大脑一心灵关系之谜。它高度融合了当代认知科学、计算科学和神经科学,把研究的对象从纯粹的认知与行为扩展到脑的活动模式及其与认知过程的关系。认知神经科学学的特点是强调多学科、多层次、多水平的交叉。它把行为、认知和脑的机制三者有机结合,试图从分子、突触、神经元等微观水平上和系统、全脑、行为等宏观水平上,全面阐述人和动物在感知客体、形成表象、使用语言、记忆信息、推理决策时的信息加工过程及其神经机制。近几年认知神经科学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利用神经影像技术,对正常人进行某种认知操作的脑活动模式进行无创伤性的功能成像。
但是,在另一个层面还可以预期的是,最早由潘菽等心理学家倡导的,后来以中国台湾的杨国枢带头发起的心理学本土化问题将继续成为一个持久地引起部分心理学家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中国内地由于受西方心理学的强势影响暂时还不会有大的推进,但也会有一定的特色。总体上看,倡导性论文的削减和研究型论文的增多将是一个趋势。另外,受这一导向的影响,也许在华人心理学界还会出现一种非本土的但又具原创性的研究,特别是一些受到西方心理学训练的中国学者也许会在国际心理学界提出一些重要而普适的新观点。另一个预计是在后现代主义和本土化的双重影响下,人文取向的心理学有可能抬头。自心理学成为一门正式的科学伊始,科学取向就一直是心理学所追求的目标。但在近年来,科学取向的心理学遭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无论科学心理学自身的反思,还是后现代主义对它发起的攻击,都会促使人们对何谓科学心理学的发展产生疑问,对实验和问卷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准确地描述和预测人的心理提出质疑。这些为另一种类型的心理学成长提供了机会,但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机会将导致两种取向的心理学的严重分裂,一种是通过对脑的科学认知来解开人类思维和行动之谜,另一种是在 文化和观念方面对入的价值、思想和行动进行研究。或许科学取向心理学的统治地位仍不会发生动摇,但人文取向的心理学则有了自己比较明确的研究方向和领地。
最后一个趋势是,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同应用将结合得更加紧密,成为 管理、商业、教育、选拔特定人才、心理咨询和治疗等方面的重要知识保证。心理学科专业划分既有基础科学,又有应用科学,它与各行业的结合非常紧密。由于各相关行业的发展中与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使得心理学在多个领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甚至关键的作用
。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既可以从事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也可以进入航天、军事、管理咨询和 软件开发领域,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工作者的身影。
五、结束语
利用论文关键词的频率和变化趋势来讨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过去未见有相关成果,这是我们的初次尝试,其目的是希望抛开人们的主观意识,根据客观的数据来展现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并不是否定人们对学科研究热点和趋势的主观判断,而是希望能够找到更加客观、准确的方法。我们相信,随着关键词标引的更加准确规范,该方式将会更加科学、有效、准确地反映出中国心理学发展的轨迹与特征。
关于心理学学术论文结构篇二
当代中国心理学的现状与展望
摘 要:中国心理学会于2007年11月8—11日在七朝古都开封召开了由河南大学承办的第11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2000余名与会人员就各自的研究内容充分地进行了学术交流。这次会议通过交流从教育心理、发展心理、普通心理与实验心理、理论心理与心理学史、工业心理、医学心理、生理心理、心理测量、法制心理、学校心理、体育运动心理、社会心理、临床与咨询心理、军事心理、人格心理学15个方面,充分展示了中国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体现了我国未来心理学研究的3大趋势:(1)国际化水平逐渐增强;(2)本土化特色日益突出;(3)应用性研究明显增多。
关键词:第11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8)03-0147-07
作者简介:李永鑫(1974—),男,河南信阳人,河南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所博士后。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把西方心理科学的发展历史概括为“有一个长远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如果我们用它来形容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可能也同样确切。虽然中国先哲们的心理学思想可以上溯至春秋时期楚国的老聃,而老聃与古希腊的心理学先驱柏拉图相比要早一个多世纪,并且国际心理学界都已普遍认可我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无论是在丰富性还是其科学性方面都胜过同时期的西方;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并未能直接演变为现代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众所周知,1889年由颜永京翻译的美国海文撰写的《心灵学》(原书名《心理哲学:包括知、情、意》)的出版,标志着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的“移植”开始。曾留学德国并听过心理学开山鼻祖冯特讲授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民族心理学等课程的蔡元培先生在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于1917年支持该校哲学门(系)的心理学、哲学教授陈大齐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中国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虽然中国科学心理学的历史只有90年,但其发展的道路却是几经曲折。对于1949年之前的中国心理学的发展,燕国材教授归纳为3个特点:一是依附发展,缺乏独立人格;二是思想杂呈,没有形成学派;三是学术研究,取得一定成就。对于解放以后的我国心理学发展,燕国材教授则归纳为6个阶段:一是奠基时期(1949年—1957年),主要表现是全面学习苏俄心理学,采用马克思主义与巴甫洛夫学说来改造基于西方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的心理学;二是受挫时期(1958年—1959年),主要表现是心理学被视为资产阶级伪科学而受到严重批判,教学与研究工作也被迫停顿;三是恢复时期(1960年—1965年),主要表现是开展了心理学问题的讨论和学术活动,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也逐步得到恢复;四是重挫时期(1966年—1976年),主要表现是心理学遭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五是重建时期(1977年—1980年),主要表现是心理学在政治上得到了解放,开始着手在思想、学术与组织等各方面的调整与清理工作,以便为下阶段心理学的大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六是大发展时期(1980年以后),主要表现是心理学无论在教学、科研或为社会服务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进人大发展时期以后,中国的心理学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1985年初,时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的荆其诚教授召集中国心理学界老、中、青代表举行春节座谈会,畅谈中国心理学的未来,当时全国高校只有4个心理学系,全国会员不足1000人。而到21年后的2006年荆其诚教授召集举行中国心理学会会士论坛时,我国高校已有100多个心理学系(研究所),全国会员约6000人。在这期间,1999年国家科技部将心理学列入18个优先发展的基础学科之一,2000年心理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国家一级学科,而在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心理学的主干学科内容“脑科学与认知科学”被列入国家8个科学前沿问题之一。
2007年11月8—11日,中国心理学会在七朝古都开封召开了由河南大学承办的第11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该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与胜利闭幕,既是对新世纪中国心理学学术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对中国心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更高、更新的阶段的有力推进。笔者的目的就在于对该次会议的举办情况作一简要介绍,对该次会议学术交流的成果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第11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概况
2005年,中国心理学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了第9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0次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此次会议决定,以后每4年召开一次全国心理学会员代表大会,每2年召开一次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河南省心理学会理事长河南大学副校长赵国祥教授代表河南大学和河南省心理学会提出了承办第11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的申请。最终,河南大学在参与竞标的多所高校中脱颖而出取得举办权。
中国心理学会和河南大学对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非常重视。2006年4月底,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张侃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副秘书长韩布新教授亲自到河南大学商讨会议的准备事宜。此后,在中国心理学会和河南大学的大力合作下,迅速成立了第11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的组织机构,确定由前国际心理学联合会副主席、前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张厚粲教授担任此次会议的名誉主席,赵国祥教授担任此次会议的执行主席,另外还成立了此次会议的顾问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组织委员会等机构。2006年底,大会的会议网站成功开通,与此同时,心理学的各家学术刊物陆续刊登了有关召开第11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的通知,号召大家积极踊跃投稿,由此正式拉开了第11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的帷幕。
第11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共收到提交的论文摘要2731篇。根据中国心理学会的决定,各专业委员会对论文摘要进行了初步筛选,后经第11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审定,共遴选出口头报告论文1442篇、展贴论文683篇。
中国心理学会还确定了大会特邀重点报告7篇。根据各专业委员会提交的口头报告论文数目,大会筹备委员会设置了33个分会场,具体是: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4个分会场,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6个分会场,普通心理与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4个分会场,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1个分会场,工业心理专业委员会3个分会场,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1个分会场,生理心理专业委员会1个分会场,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1个分会场,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1个分会场,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1个分会场,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1个分会场,社会心理专业委员会4个分会场,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个分会场,军事心理专业委员会1个分会场,人格心理学专业委
员会2个分会场。各专业委员会分别确定了分会场主题报告,共计68篇。这样,大会会议中的特邀重点发言、各分会场主题报告、小组口头报告以及展贴论文构成了此次会议多样的学术交流形式。这些与大会在会前举办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培训班、ERP技术应用研讨班和进化心理学学术沙龙,会议期间举办的研究生之夜——青年论坛、各专业的工作坊、心理学出版物及心理学实验仪器展销活动一起共同构成了此次大会的学术图景。
全国第11届心理学学术会议的与会代表2000余人。大陆有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与会,港、澳、台地区也有不少代表与会,仅以台湾辅仁大学教务长刘兆明教授为团长的台湾地区的代表就多达30人。刘兆明教授的报告《心理学多元范式的发展》还被列人大会的特邀重点报告。以侯杰泰教授、张雷教授为首的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学系的师生除参加会议的学术交流之外,还在会议之前与河南大学心理学系合作举办了心理学研究方法培训班。此外,不少海外的华人学者也专门回国参加了此次大会。本次会议还受到国际心理学同行的关注,国际心理学联合会主席Bruce Overmier教授、国际心理学联合会前主席Gfiry d’Ydewalle教授、国际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Kurt Pawlik教授、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haron Brehm教授、英国心理学会主席Pam Maras教授等国际知名学者也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分别作了《Basic and applied psychologycontribute to a harmonious society》、《Is a happymarriage between basic and applied psychology in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at internationalcongresses possible》、《Regional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psychology:the Europeancase》、《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American psychology》、《Psychology and education:addressing anti-so-cial behaviorand raising achievement》等报告。
二、第11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学术交流的内容
在第11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的日程安排中,以各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为依托进行的分会场主题报告和小组口头报告是本次大会的重点。
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主题报告6篇,分别为:Sharon的《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American psychology》、侯杰泰的《亚洲学生学业成就与学习动机》、张向葵的《自尊研究现状与趋势》、岑国桢的《品德心理研究前瞻》、周宗奎的《童年后期同伴关系的发展趋势及社会行为的影响:3年追踪研究》和伍新春的《青少年科技馆学习效果及其与亲子互动类型的关系》。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小组口头报告166篇,内容涉及问题解决、学习迁移、学习动力、学习策略、学习能力、学业自我、考试焦虑、课堂教学、教师学习、课文阅读、学生心理健康与幸福感、学生学习情绪、学生人际交往与关系、学习困难与适应、教学方式、知识学习、网络学习与网络成瘾、教师压力与职业倦怠等。
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主题报告7篇,分别为:陈会昌的《大学生亲子依恋、分类:个体化与自我同一性关系》、杨丽珠的《儿童自我控制发展与促进的研究》、张文新的《3—9岁儿童攻击的发展模式、轨迹与性别差异》、桑标的《情绪调节内隐态度的发展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富熹的《童年早期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研究》、陈英和的《儿童数学认知策略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和朱莉琪的《5—13岁儿童对惯性运动的认知发展》。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小组口头报告200篇,内容涉及算术认知、数能力与问题解决、语音意识与阅读、汉语阅读、攻击行为、攻击与问题行为、青少年自我、自信与自尊、亲社会行为、依恋、网络与心理、青少年成瘾行为、推理、儿童朴素理论、阅读中的认知加工、语言理解、儿童发展与父母教养、青少年自我与适应、青少年情绪与情感、箱庭疗法、婚姻及师生关系、留守儿童心理特点、流动儿童心理特点、心理理论、儿童创造力、创造与兴趣、儿童童社会能力、儿童社会行为、青少年自我概念、青少年自主性、特殊儿童心理、环境作用与少数民族、婴幼儿认知、儿童决策、认知老化及认知障碍、性别认知与性别差异、情绪与自我调节、价值观及人际关系等。
普通心理与实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主题报告2篇,分别为方方的《Viewer-centered facerepresentation in the human visual system:evi-dence from psychophysical and fMRI adaptations》和李武的《知觉学习的神经机制》。普通心理与实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小组口头报告130篇,内容涉及文本阅读与眼动、字词加工、跨文化认知、空间认知、时间认知、记忆、汉字学习、判断与推理、情绪与认知、想象、各种认知活动的神经机制等。
理论心理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分会场主题报告5篇,分别为:伍麟的《现象学对理论心理学的贡献》、燕良轼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君子”人格的社会建构》、杨莉萍的《我们究竟为什么要研究心理学》、谢立平的《理论心理学的健康发展:元理论的视角》和孟娟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新发展》。理论心理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分会场小组口头报告41篇,内容涉及著名心理学家的理论述评、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发掘、现代心理学的最新思潮评介、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的研究范式、心理学发展的理论反思等。
工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主题报告5篇,分别为:葛列众的《手机可用性研究》、刘永芳的《内隐与外显态度预测消费行为的一致性研究》、龙立荣的《组织公正研究》、何贵兵的《认知取向的管理决策研究》和谢晓非的《风险认知与沟通》。工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小组口头报告95篇,内容涉及可用性测试、交通与安全行为、决策研究、两难问题与博弈、消费与投资行为、人事选拔技术、职务胜任力、员工培训与职业发展、绩效管理与公共管理、员工关系与工作满意感、领导的有效性、工作团队、组织公正与组织公民行为、应激与工作倦怠、组织文化与气氛、情绪智力与工作关系、工作及其影响因素等。
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主题报告4篇,分别为:姚树桥的《青少年抑郁易感模型研究》、杨彦春的《强迫症的成人依恋研究》、姜乾金的《压力系统
理论与心理干预策略》和高文斌的《中国农民工子女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研究》。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小组口头报告28篇,内容涉及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与心理健康、抑郁的生理与神经机制、不同疾病的神经机制、网络成瘾、心理护理和医护人员职业特点与自身健康等。
生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主题报告4篇,分别为:葛鉴桥的《推理他人信念的认知神经机制》、亓晓丽的《慢性游泳应激对大鼠脑cAMP反应蛋白元件结合蛋白磷酸化水平及行为的影响》、李敏的《条件恐惧消退与大鼠边缘下区突触结构可塑性变化》和李新旺的《吗啡诱导的空间记忆能力不同小鼠的敏感化》。生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小组口头报告17篇,内容涉及认知活动的脑机制、测谎、生物反馈、神经递质、应激及其生理和认知反应等。
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分会场主题报告7篇,分别为:朱建军的《韦氏智力测验的理论与实践》和《测验编制中的常见问题及CTT解决办法》、杨志明的《现代测验理论与题目组适应性测验》和《测验编制中的常见问题及IRT解决办法》、李毓秋的《大规模抽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陈海平的《言语测验修订中的几个问题》和车宏生的《心理测验开发与规范管理问题》。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分会场小组口头报告44篇,内容涉及多种量表的编制修订与结构探索、量表使用的元分析、测量指标的选取、不同测量技术的方法学基础以及心理测量技术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性报告等。
法制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主题报告8篇,分别为:宋胜尊的《职务犯罪心理结构模型》、康杰的《系列杀人案件心理分析的实证研究》、姜丽娜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保护性价值观研究》、王春光的《劳教人员态度调查问卷的编制》、郑莉芳的《成年人犯罪动机研究》、张春妹的《青少年感受到同伴压力和支持对犯罪行为影响》、宋志一的《监狱化进程对男性罪犯人格的影响研究》和梅祎玮的《社区矫正公众观调查——以上海地区为例》。法制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小组口头报告11篇,内容主要涉及罪犯的认知特性与自我评价、服刑人员的心理特征、犯罪心理机制的形成、侦查人员的心理品质、公安干警的心理健康、审讯中的心理问题等。
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主题报告15篇,分别为:杨文娴的《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生心理气氛的相关分析》、诺敏的《大学生性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王东华的《大学生与初中生自感健康状况比较研究》、陶新华《聋生心理健康与成就动机、行为方式的相互影响》、原军超的《大学生人格特征与考试焦虑及心理健康的关系》、张豹的《中学生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郝若平的《亲师互动与学生心理健康、学习品质的关系》、文书锋的《当代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王金良的《家庭环境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关系研究》、许存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吕玲的《国外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进展》、李子辉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中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戴艳的《贫困大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复原力关系研究》、王胜男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确定水平的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和王晓刚的《西部地区青少年学生抑郁障碍的现状调查》。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小组口头报告43篇,内容涉及不同层次学校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及其相互关系、不同层次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相关因素、学校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策略、不同层次学校学生的消费与就业心理、大学贫困生心理以及教师职业心理等。
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主题报告1篇,即刘淑慧的《射击比赛的“瓶颈效应”分析》。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小组口头报告18篇,内容涉及不同项目运动员的心理品质及其培养策略、比赛心理、运动心理测评、运动与身心健康、教练员心理等。
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主题报告4篇,分别为:金盛华的《精神健康的缺失与精神健康的提升》、侯玉波的《京港中学生对压力应对方式与其自身及父母因素关系》、辛志勇的《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保护性价值观研究》和郑全全的《城市居民的城市认同与排外倾向研究》。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小组口头报告171篇,内容涉及领导过程与领导魅力、文化取向、团队凝聚力、组织气氛、劳动情绪、工作压力、恋爱心理、婚姻关系、价值取向、择业动机、消费心理、网络心理、进化心理、应付方式、投资决策、偶像崇拜、人际信任、生活满意度、人际关系模式、刻板印象、社会认知、思维方式、宗教心理、民族认同、污名、心理预警等。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主题报告6篇,分别为:钱铭怡的《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的建立与实施》、樊富珉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的伦理问题思考》、侯志瑾的《职业生涯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新进展》、江光荣的《心理求助行为:阶段一决策模型及其研究》、韩布新的《美国家庭与婚姻治疗应用研究进展》和岳晓东的《培养幽默品质——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小组口头报告74篇,内容涉及价值认同、完美主义、述情障碍、自我同一性、心理弹性、偏执观念、心理咨询的专业化与职业制度、团体辅导、考试焦虑、孤独感、职业辅导、幼儿心理干预、箱庭疗法、消极情绪与健康、各种心理疗法的原理与运用、家庭关系、网络成瘾、艾滋致孤孤儿心理等。
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主题报告8篇,分别为:武国城的《空军心理卫生工作特点与发展》、王京生的《美军作战心理研究》、刘志宏的《军车驾驶员安全适应性检测与安全管理》、苗丹民的《全国征兵心理检测系统建立》、严进的《美军军事应激对策》、汤家彦的《军人心理教育模式与教育效果》、张倩的《社会认知偏离两半球协同功能特征》和董燕的《临床心理工作军事斗争准备》。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小组口头报告19篇,内容涉及军人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心理应激、个性特征、军队士气、胜任特征、军事心理学体系构建等。
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主题报告5篇,分别为:赵国祥的《员工对领导者信任的结构研究及心理学扩展》、许燕的《个体类属思维的加工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游旭群的《航线飞行员选拔人格量表的编制》、朱瑞玲的《人际关系中的情绪表现》和陈红的《胖瘦负面身体自我大学生认知加工偏好实验研究》。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场小组口头报告65篇,内容涉及乐观、坚韧性、自立、自谦、自信、自我价值感、自我和谐、心理弹性、成就动机、时间洞察力、中国人人格评定、人格测验的编制与修订、心理健康、幸福感、自我效能感、网络心理、学习倦怠、内隐与外显自尊、身体自我、学业归因等。
三、中国心理学研究的未来趋势
诚如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张侃教授在开幕式上
所言:“第11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是中国心理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第11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的成功召开与胜利闭幕,既是对中国心理学学术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心理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更高、更新的阶段。从这次会议学术交流的主题和具体内容来看,中国心理学的研究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国际化水平逐渐提高
诚如前文所言,我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并未能直接演变为现代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我国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从一开始就在走国际化道路,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条与国际接轨的道路是从“移植”西方心理学开始的,这导致我国的心理学研究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直到1980年7月12日,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在德国莱比锡举行了第22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会议期间(7月9日)陈立和荆其诚作为中国代表出席国际心联代表大会,大会讨论并一致通过接纳中国心理学会加入国际心联,成为其第44个国家会员,中国心理学开始真正走向国际化。此后,我国心理学界大批学者走出国门,努力吸收西方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充实我国心理学的研究力量。这些努力缩小了我国心理学工作者与西方学者在研究水平上的差距,为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末,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国际化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不仅许多中国学者的研究主题直奔国际前沿,与国外学者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也日益增多,而且在国际权威的心理学刊物上中国学者名字出现的次数也与日俱增,在多种高层次的学术会议上来自中国心理学研究者的声音日益为国际学者所关注。特别是借2004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心理学大会之机,我国心理学界集中展示了一批在国际心理学前沿领域上的研究成果,吸引了国际学者的目光。正因为如此,第11届全国心理学大会在其筹备阶段就受到了国际同行们的密切关注,在前来与会的代表中不仅海外中国学者的数量较多,而且国际学者的数量也蔚为壮观,其层次与规格达到了国际顶级水平:国际心理学联合会的现任主席BruceOvermier教授及前任主席G6ry d’Ydewalle教授、国际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Kurt Pawlik教授、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haron Brehm教授、英国心理学会主席Pam Maras教授等的同场出席盛况在以往的国内学术会议上是从未出现过的。他们的到来不仅从一个角度体现了中国心理学研究国际化的特色,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中国的心理学研究已经引起了国际心理学界高层的密切关注,而这种关注背后的基础则是中国心理学研究国际化水平的日益提高。
第11届全国心理学大会的国际化水平还表现在学术交流的主题上。在这次会议上,不仅国际学者的重点发言、主题报告和小组讨论彰显了学术交流的国际化水平,而且仅就国内学者的交流主题来看,不少都属于国际学者关注的前沿领域。以工业心理学领域为例,国内学者所提交的会议交流报告许多都属于经济心理学(行为金融学)范畴,如张红涛等的《三种权重赋值方法下项目的权重决策》、饶俪琳等的《规范性和描述性风险决策理论的检验:期望价值理论和齐当别抉择模型》、王大伟等的《决策过程中时间压力效应的实验研究》、苗玲玲等的《回报决策中的资源禀赋效应》、林晓梅等的《跨期决策结果序列偏好研究》,而这个范畴目前正是国际心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这些研究成果无疑展示了中国心理学研究的国际化水平。
第11届全国心理学大会的国际化水平也表现在我国学者所交流的论文的研究方法上。科学的方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从心理学研究的历史来看,每一次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变革,都是与新方法的出现和应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近年来,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和方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多种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与技术并存,学者们依据研究领域的差异,针对具体的研究问题,选用最为适应的研究范式、方法和技术。这次会议上,我国学者所交流的论文的研究方法几乎涵盖了现代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所有种类,既有量的研究方法,也有质的研究技术;既有传统研究方法的运用,也有新兴研究技术的尝试。
(二)本土化特色日益突出
本土心理学是一门描述和解释当地人心理及行为的学问。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也称之为心理学的中国化,是指起源于西方文化的现代心理学通过向中国文化吸取思想精华,从而克服其西方化背景所带来的弊端,走向健康发展的科学之路。本土化的目的在于强调心理学的发展应该消除西方心理学的霸权,寻求和确立本土文化的根基和建立本土的心理学,从而从根本上促进中国心理学的科学化。其实,早在中国学者引进西方心理学之初,我国心理学界就关注到了本土化问题。如1922年出版的中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心理》的宗旨就要求会员从三方面研究心理学:一是阐明国内旧有的材料;二是考察国外新有的材料;三是根据这两种材料来发明自己的理论和实验,并要求内容尽量求适合国情,形式尽量求中国化。
杨鑫辉教授认为心理学的中国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从我国古代文化思想中提炼出适合科学心理学要求的理论或概念,如中国古代的“人贵论”、“习与性成”等观点,使心理学能够在东西方文化的浇灌下健康成长;二是继续鼓励心理学各个领域的本土化研究,使我国各领域的心理学在研究思路、研究对象和研究手段等方面摆脱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的消极影响,积累反映中国人心理特征的素材,形成代表中国文化的心理学理论。葛鲁嘉教授则将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划分为两个水平和阶段,一是保守的本土化研究阶段,二是激进的本土化研究阶段。前者的特征是在研究的内容上进行本土化转换,但在研究的方式上仍未能超脱西方心理学的制约;后者的特征则是试图拓展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方式,力图彻底摆脱西方心理学,完全舍弃西化心理学,以建立本土心理学。另外,在本土心理学的研究问题上,杨国枢教授还提出了“本土性契合”的标准,所谓“本土性契合”,是指研究者的研究活动及研究成果与被研究者的心理和行为及其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呈现脉络密切或高度符合、吻合及调和的状态。
我们通过对第11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中交流的论文进行分析,就能明确地说,无论是上述哪位学者的论文,都能从中窥见中国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特色在日益突出之一斑。会议上不少学者所提交的论文都是对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发掘和整理,如燕良轼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君子”人格的社会建构》、高峰强的《过程心理学与中国道家思想》等。会议上所交流的论文中绝大多数实证研究的被试都是中国人,并把中国人的心理行为置于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来进行考察,符合葛鲁嘉关于心理学本土化中之保守的本土化研究阶段的特征。当然,也有一些研究体现了激进的本土化研究的特色,如景怀斌的《儒家的人格结构及心理学拓展》、李敏
荣等的《道家人格结构及测量》、夏凌翔等的《自立人格对认知影响的眼动研究》等。虽然我们没有一个“本土性契合”的操作性标准来对此次会议交流 论文的“本土性契合”水平加以测定,但部分研究具有“本土性契合”的特色却是毋庸置疑的。如, 发展 心理专业委员会分会场主题 报告“留守儿童心理特点”主题下的一系列论文围绕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而导致的留守儿童现象,从 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日常烦恼、孤独感、抑郁、问题行为、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得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具有契合被研究者的心理和行为及其生态、 经济、社会、 文化、历史等方面的本土化研究特色。
(三) 应用研究明显增多
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所谓基础研究,是以发现自然规律和发展科学理论为目标的研究。科学史已经证明,一旦基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就会推动整个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突飞猛进。而应用研究则是为特定的应用目的而进行的技术发展性研究,具体地说,应用研究就是把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新工艺等问题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人类的科学研究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互为依托的。
遗憾的是,在西方现代心 理学的发展道路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一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认为,实验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所以不主张应用研究。他的弟子铁钦纳则把这种观点带到了美国,认为心理学的应用属于技术范围,而非心理学本身。在这些注重基础研究倾向明显的心理学家看来,心理学的应用研究是商业性质的、唯利是图的和非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分歧导致了美国心理学会在1917年和1938年的两次分裂,一些应用心理学家退出美国心理学会,建立了自己的学会 组织。二战以后,美国的应用心理学家日益增多,基础研究倾向的心理学家越来越担心心理学学会将变成一个非学术性的 职业组织。这种担心最终酿成了美国心理学学会组织1988年的第三次分裂。所不同的是,这次分裂的挑起者不是应用心理学倾向的一方,而是具有基础心理学倾向的一方。
我国心理学的发展深受西方心理学的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占据主导地位。虽然陈立等心理学家在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早期就积极投身于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但总体上看,我国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相比,无论是在研究的选题、研究设计、研究技术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近10余年来,我国的应用心理学研究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基础研究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从第11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交流的学术论文来看,应用性研究的比重有了大幅度的上升。不仅心理学各应用性领域的论文数量不少,就是在传统的基础研究领域范围内,也有不少研究者尝试把基础性 工作与应用性探索结合起来。
心理学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应用,心理学就无法走向社会,为社会所接受;而在另一方面,忽视基础研究势必使心理学的应用缺乏可靠的基础,会损害心理学的科学地位。因此,两者应相互兼顾,任何偏重一方而忽视另一方的做法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都会对心理学的发展造成危害。应用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关注。能否紧跟时代潮流,服务社会发展趋势,是衡量一个学科应用研究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心理和谐的概念并阐述了社会和谐与心理和谐的关系后,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撰文《“心理和谐”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明确提出“心理和谐要求心理学工作者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关注中国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并专门强调心理学工作者要对留守儿童青少年、流动儿童青少年、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贫困儿童青少年、艾滋致孤孤儿等问题予以关注。从第11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交流的学术论文来看,林崇德教授提到的这些社会现实问题得到了心理学工作者的普遍重视,据初步 统计,在本次会议交流中,涉及到留守儿童青少年的论文为10篇,涉及到流动儿童青少年的论文为8篇、涉及到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的论文为l篇、涉及到贫困儿童青少年的论文为15篇、涉及到艾滋致孤孤儿的论文为3篇。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作为我国心理学应用研究日益增多的一个佐证。
关于心理学学术论文结构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