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礼仪的名言格言
古语有云: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有关礼仪的名言格言,欢迎阅读收藏,希望能够對您有所幫助。
有关礼仪的名言格言精选
1. 礼即理也。——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2. 不学礼,无以立。——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季氏》
3. 礼也者,犹体也。——宋代学者 李昉 《太平御览》
4. 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5. 礼贵从宜,事难泥古。——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6. 礼之大本,以防乱也。—— 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7. 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法国诗人 儒贝尔
8. 非礼不动,非礼不言。——清代满族小说家 曹雪芹 《红楼梦》
9.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10. 头衔越多,礼仪越繁。——英国诗人 丁尼生
有关礼仪的名言格言
1.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
2. 人之有礼,忧鱼之有水矣。——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3. 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
4. 贵族重权利,百姓重礼仪。——阿·奥斯汀
5. 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 东汉政论家、文学家 王符
6.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
7. 无论如何,一个人应永远保持有礼和穿着整齐。——瑞典诗人、小说家 海登斯坦
8.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9. 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蘖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曲礼》
10. 礼致敬,不见好,迹不招尤,所谓淡而可久是也。—— 清代文学家 陈道
11. 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美国作家 爱默生
12. 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 培根
13.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
14.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清代医家 史典
15.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颜渊》
16.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17. 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英国哲学家 约翰·洛克
18. 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英国哲学家 洛克
19. 一切礼仪,都是为了文饰那些虚应故事的行为,言不由衷的欢迎,出尔反尔的殷勤而设立的;如果有真实的友谊,这些虚伪的形式就该一律摈弃。——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20. 如果儿童任意地让自己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古希腊哲学家 德谟克利特
21. 旧籍于礼仪特重,记述甚繁,由今日观之,其制度大抵仅为纸上之空文,或其影响所届,止限于少数特殊阶级,似可不必讨论,此意昔贤亦有论及者矣。——国学大师,历史学家 陈寅恪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22. 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英国哲学家 约翰·洛克
23. 很多人会说很得体的话,却不会说有真情实感的话。这就像是很多女人握手的时候,只把几个冰冷的手指伸过去,表面上完成了一个礼仪,但是实际上却没有传达出热情。—— 中国当代女作家 毕淑敏
24. 礼仪又称教养,其本质不过是在交往中对于任何人不表示任何轻视或侮蔑而已,谁能理解并接受了这点,又能同意以上所谈的规则和准则并努力去实行它们,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绅士。——英国哲学家 洛克
25. 没有经过琢磨的钻石是没有人喜欢的,这种钻石戴了也没有好处。但是一旦经过琢磨,加以镶嵌之后,他们便生出光彩来了。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他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英国哲学家 洛克
26. 插嘴和争辩也不符合礼仪的要求,别人谈话的时候去插嘴是一种最大的冒犯,因为我们在知道人家将说什么之前就去答复人家,若不是鲁莽愚蠢,也是一种明白表示即对方的话他已经听腻了,不愿对方说下去。——英国哲学家 洛克
27. 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类间交际不可或缺的,也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如果把礼仪看得高于一切,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因此在语言交际中要善于找到一种分寸,使之既直爽又不失礼。这是最难又是最好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 培根
28. 非难别人,找别人的错处,这和礼仪是直接对立的。人们无论犯了什么过失,或者当着别人的面,把它们在光天化日之下公开宣布出来。任何人有了污点都会感到羞耻。缺点一旦被人发现了,他总会感到有点不安的,哪怕仅仅被人疑心有缺点也一样。—— 英国哲学家 洛克
29. 良好的礼仪的功用或目的只在使得那些与我们交谈的人感到安适与满足,没有别的。要能做到通过恰如其分的普通的礼节与尊重,表明你对他人的尊敬、重视与善意。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要能做到这种境地,而又不被人家疑心你谄媚、伪善或卑鄙,是一种很大的技巧。——英国哲学家 洛克
30. 孩子像一块洁白的布,不知不觉就染上了色彩,母亲的教诲,礼仪家教自不必说,甚至连大人下意识的动作也被他模仿,这种吸取是无微不至的。自古人们就说:“孩子是母亲的镜子”,但这种映像一旦照入,就不易消失,将终生留在孩子身上,考虑到这一点,镜子的比喻恐怕就不够贴切。——日本社会活动家和宗教思想家 池田大作
31. 有人问我“自由”的解释。我说合乎理法(或礼仪)而不妨害(或扰乱)别人的行动是自由。譬如你自己一人,独居在一个围墙之内,你纵然不穿裤子,也必无人干涉,那就是你的自由。是放肆。再譬如你进厕所,寻到尿桶,你尽量便函溺,那是你的自由。你在大街小巷,无论白昼黑夜,不论有人无人,你若裸行便溺,不但不是自由,并且是违法。——老宣
32. 今论隋唐音乐之渊源,其雅乐多同于礼仪,故不详及,惟有涉误会及前所未论者乃解释补充之。至胡乐*著述较详,自来中外学人考隋唐胡乐之源流者,其着撰大抵关于唐代直接输入之胡乐及隋代郑译七调承自北周武帝时龟兹人苏祗婆之类,皆已考证详碻,此本章所不欲重论者。本章所欲论者,在证述唐代音乐多因于隋,隋之胡乐又多传自北齐,而北齐胡乐之盛实由承袭北魏洛阳之胡化所致。因推究其渊源,详述其系统,毋使考史者仅见郑译七调之例,遂误以为隋唐胡乐悉因于北周也。—— 国学大师,历史学家 陈寅恪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有关礼仪的名言格言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