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成功的原因及其意义解析

发布时间:2017-03-20 13:12

微信成功的背后有其超强的研发能力、出色的内部资源整合能力以及不断自我超越的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微信成功的原因及其意义解析,欢迎阅读!

微信成功原因的解析:

有时候判断一个互联网产品的成败,你都不需要看数据,只需要看看周围人就可以了。腾讯微信,现在不管走到哪,我们几乎都可以看见有人在玩着微信,或者聊天,或者发新鲜事,或者“打飞机”。微信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产品!

当然,小编还是去查了一下公开数据:截至2011年11月,微信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5000万。而到现在,微信的用户群体已经超过5亿!这是个可以给米聊很大压力的数字。米聊是初创公司小米科技在微信之前推出的一款类似产品。这似乎是过去几年数亿故事的再次上演而已——一个新的互联网产品兴起之后,后加入进来的腾讯往往会最终抓住机会。

对于这样的故事,一个惯有的思路是,腾讯是一个大公司,拥有小公司所没有的资源,而QQ聚集起了庞大的有粘性的用户群,所以每每能够成功复制新的产品和应用,而且影响到了小公司的生存空间,进而扼杀了创新。

如果你了解一下美国互联网的竞争路线,你就会觉得这种思路有问题了。Skype同腾讯一样聚集了数以亿计的即时通讯用户,也同样拥有很高的用户粘性,但Skype最终沦落到了一个被数次出售的境地;Google、雅虎也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也曾经什么都去尝试一下,但极少有成功的模仿产品。

那么为什么腾讯能够做到呢?

懂产品:从模仿的角度来说,腾讯是一个很懂产品的公司。这使得腾讯模仿的每一款产品都能够稳定在一个既定的水准上,类似那种工厂化的产品开发。这使得腾讯在产品层面上不会出太大的问题。对于其他大部分也是模仿国外应用的小公司来说,要达到类似的水准其实需要更长的磨合期。

微创新:微信和米聊最初的模仿对象其实是kik,但后来随着微信的发展,你会发现其实更像是Color。Color最初的定位就是那种典型的陌生人交往应用,微信从陌生人交往的角度做出了一系列小的创新功能,如漂流瓶、摇一摇、查看附近的人、秀二维码等。正是这些创新的功能真正让微信的用户激增,而不是仅仅依靠与QQ和QQ邮箱的互通。

执行力:作为一个大公司,腾讯在新产品上的执行力似乎并不逊色于初创公司。2010年12月10日,米聊发布Android版,12月23日,发布iPhone版;2011年1月12日,发布Symbian版。微信2011年1月24日发布iPhone版;27日,发布Android版;29日,发布Symbian版。去年一年,微信共发布4个平台版本共44次更新。

你看,同样是模仿国外出现的某个新的互联网产品,假如一个大公司在稳定性、微创新和执行力上都做得不差,甚至比初创公司做得更好的时候,初创公司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即使你有一个原创的好想法被大公司复制成功了,那你仍然无需抱怨——很可能关键的原因是你的点子太简单了,或者你没有把这个好点子做出门槛。

对创业公司来说,最难复制的就是企业家精神和真正的创新能力。假如扎克伯格把点子还给Winklevoss兄弟,恐怕就不会有现在的Facebook了,因为像墙、戳一下以及开放平台这些真正将Facebook推向高潮的东西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出来的。

国内的创业者经常指责腾讯利用其强大的用户资源来整合新业务,以至于让创业公司丧失成功机会,但真正的问题在于,在指责腾讯创新的时候,创业者也要思考自己是否是真的在创新,如果大家都是模仿者,那么腾讯表现出的创业公司才具有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也是值得称道的。

我们甚至可以换个思路去看待创新问题。美国媒体在评价这个历史堪比美国在线的公司的时候,更多的是带着羡慕的口吻,它们最初提供的服务都以即时通讯著称,而美国在线在美国互联网领域打酱油,而腾讯经过不断的创新,是全球不多的几个在用户规模和用户依赖度上接近Facebook的公司。十几年历史在互联网业差不多是骨灰级公司了,对比那些曾经表现为一统江湖架势的公司来说,腾讯大而不倒的秘诀,恐怕也只有创新才是唯一解释,商业就是这样.

微信成功的意义解析:

第一、这是一个标志,意味着微信已经从一个纯粹的移动通讯社交产品升级为一个移动门户、移动信息平台。显然,这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第一张船票”这一称号具有重要象征意义。

第二、它给微信未来商业模式的扩张增加了更多想象空间。微信从一开始的移动通讯社交平台,到扩展到移动电商平台,再到后来的移动媒体信息平台,搜索功能的出现,为这三者的打通、以及更多新商业模式的出现插上了翅膀!

第三、搜索功能的开放,让微信彻彻底底成为了移动媒体信息平台,这意味着几百万个各种公众号每天发布的数以千万计的各种内容会有机会被微信所有6亿多用户看到。这不仅是对传统媒体的打击,对新浪等传统网络门户的冲击,也将对新浪微博等造成眼球的争抢。

微信成功的原因及其意义解析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