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太极拳的“力道”

发布时间:2017-03-21 09:45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下面是小编专门为您整理好的:体悟太极拳的“力道”。

体悟太极拳的“力道”

说“力源”在“腰脊(际、间)”,四肢要由“腰脊”来带动运作,这相对于“习惯用力”讲,似乎是一种悖论。因为,人们在习惯上,四肢是自动、直动的。

太极“力道”,悖于“习惯用力”,此说能站得住吗?

首先,我们从人体生理构架上看。腰椎间出了毛病,下肢轻则疼痛,重则不能行走;颈椎间出了毛病,上肢轻则疼痛,重则抬不起来。可见,四肢是连在脊椎上的。腰,在躯干的中部,连上接下。因此,太极把“腰”、“脊”并提,说“腰脊”是“力源”所在,主四肢运作的。

其次,我们从古往今来的实践看。传统太极是这样沿传下来的。笔者多年习练,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可以十分肯定地说,以腰脊带动四肢,是从太极特定意义上讲的,既不是习惯上理解的用腰带动,也不是当前流行的太极拳教习中讲的那种用腰带动。

体悟太极拳的“力道”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太极的方圆,是基于太极规矩的。太极的规矩,就是太极的要则理法,或者统称为太极规则。太极说“力源”在“腰脊”,主张四肢要由“腰脊”来带动运作。“腰脊”的带动,是通过有关“腰脊”的规则来实现的。有关“腰脊”的规则主要是:“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下面分别说来:

1.含胸拔背

可分三个层次理解。

第一个层次:是说的形体外在的一种状态,即胸部和背部,都要平整,不凸不凹。换句话说,就是要把人们不同程度的凹胸凸背状态校正过来。

第二个层次:是说的内里的一种主要感觉——气感。在胸部,其内气向胸腔周围弥散,形成圈状,好像把胸腔包围住一样,含者,包含也,是谓含胸;在背部,有气贴于背的感觉,就像热的出汗,衬衣沾在脊背上一样,实际上没有出汗,衬衣也没有沾在脊背上,而是一种内气潜行的感觉。背部状态规范了,气贴背的感觉充分了,与“沉气”、“顶劲”上下对拔对拉(指意、气、神)相配合下,就会出现一种上拔的劲势,是谓拔背。“含胸拔背”这条规划,是指内里的感觉说的,不好懂,多有曲解,误解。因此,笔者把它通俗化,称之为“开胸开背”,这样,既形象,又好理解,也反映了实质问题。这是因为,胸开了,气就能通;背开,气就能顺。胸和背的内气通顺了,胸和背的外在状态也就平整了,不凸不凹了。

第三个层次:胸和背,是躯干的一部分,亦即是“腰脊”的一部分。所以,实际上“含胸拔背”(开胸开背)是“腰脊”带动四肢运作的一种劲道。这种劲道,用的是胸和背的“开”势(指意、气、神)。

不单“含胸拔背”是一种劲道,太极拳的各个规则,都是一种劲道。

2.沉肩坠肘

也分三个层次理解。

第一个层次:“沉肩坠肘”与“含胸拔背”相辅相成。“含胸拔背”成式,气就下沉丹田,并在肩与肘的沉坠作用下,加大了丹田的沉劲,使下盘稳固。

第二个层次:“沉肩坠肘”与“虚灵顶劲”相反相成。在顺项贯顶,“虚灵顶劲”形成同时,与提顶方向相反,肩与肘仍保持沉、坠放松状态,此时,正如拳经所云:“顺项贯顶两膀松,束烈下气把裆撑”,有上有下,有顶有沉。

第三个层次:“沉肩坠肘”的“肘”,离“中盘”(腰圈)最近。在“腰”的运作过程中,“腰”离不开“肘”,“肘”也离不开“腰”,两者相辅相成。并且,“肘”还是内里与外面、手臂与周身相合的关键之处。因此,要求“肘”要曲坠,意向“中盘”,充分发挥“肘”的相辅相合作用。

3.虚灵顶劲、气沉丹田

这两个要领,需要在一起说。这是因为,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本来,太极拳的各个规则之间的联系,都非常紧密。这恰恰反映了人体各个机能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和不可分割性。

“虚灵顶劲”,说的是“顶”劲的状态和朝向。状态要虚灵,朝向是上方。

“气沉丹田”,说的是气的穴位和朝向。穴位是丹田,朝向是下方。

“虚灵顶劲”与“气沉丹田”,这里,“顶”与“沉”系指上与下呈一线的反方向运作状态。目的在于将身躯对拔对拉成松直形状;因此,要求上“顶”不丢“沉”,下“沉”不失“顶”,亦即沉中有顶,顶中有沉,不可有偏,偏则违反了太极“对称规则”。

“虚灵顶劲”与“气沉丹田”,还主气的呼与吸。亦即顶吸沉呼。实际上,“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就是太极拳的呼吸法则。

腰脊的运作,就要按上述四个规则的规范来;并且,从中还必须用意、气、神去催动,才有劲,才够味,才是太极拳!否则,单凭腰脊的自然机理去带动,其能量微弱有限,这正是人们(类)四肢自动、直动的根据。

胸开背开了,躯干就直了;顶劲、沉气上下对拔对拉,使身躯更加中正松竖;在沉肩坠肘的辅成下,这四个规则配合得极其得机应势。一言以蔽之,腰脊带动四肢主要借助——胸背开势,顶沉对拔,都系意、气、神。

太极功夫的高境界,是虚无劲、空灵劲。这似乎给人一种玄乎的印象;其实,你只要按太极的“力道”去练、去悟,是能够做到的!作为太极载体的意、气、神,看不见,摸不着,就是虚无的;乘着这种虚无的载体,自然会到虚无的彼岸!

既说“载体”,又道“乘着”,应该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

以太极规则,去规范人体动作;或者说,把人体动作,纳入太极规范,用的就是“意”。

动作与“气”,是相互结合的——动作趁着呼吸;呼吸促使动作。这就是太极《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讲的“以气运身”。

可见,“意”、“气”两者有实体依着。而意、气、神,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当然,“神”也就有实体依着。太极练的就是“意、气、神”,三者中以“神为主帅”。(“神为主帅”见杨澄甫《太极拳说十要》之八)。

太极习练,就是逐渐丢掉硬僵劲,最后到达虚无劲的过程。以图示之:

硬劲——僵柔劲——松软劲——轻灵劲——虚无劲

换句话说,是由实到虚的过程。实与虚,是一对矛盾。是对立的统一。我们应辩证地去看。

体悟太极拳的“力道”

三个原则性的理法。

1.中正松竖

中正,指的是直、稳。直了,稳了,就不会前倾后倒,左斜右歪。这是个物理或力学常识。用在人体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人们一般理解的中正,如军操中的立正;另一种是太极的要求——中正松竖。包括:尾闾垂直、底盘平正,松腰塌胯,沉肩坠肘,含胸拔背,项竖头正,虚灵顶劲,气沉丹田等规则。这在太极“预备式”就要做到的,也基本上是做气功的站桩。

太极关于“中正”要求,是起码的。但是一般人做不到;练太极拳的人,进不到太极“力道”里去的,也做不到。这是因为人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凹胸凸背。这是一种生活定型状态和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凹凸程度会越来越大,积习难改,须下点功夫。

太极“含胸拔背”(开胸开背)规则,可以说,就在于校正凹胸凸背的;凹胸凸背,‘若是得不到校正,身躯就“中正”不了!关于“含胸拔背”的概念,前面已经谈到了,可分三个层次理解。这三个层次,互为条件,互相依存,内外一致的。胸和背的外在状态规范了,胸和背就都开了。胸开了,气就通了;背开了,气就顺了。因而,胸和背内里的气感也就都有了。反之,胸和背内里的气感都有了,说明胸和背都开了,都平整了,不凹不凸了。胸和背讲的就是“开”劲,就是要在这种“开”劲的自觉感觉状态下,带动四肢运作的。放大范围,即以“腰脊”说,以心(思想、意识)作用于腰脊(包括胸和背,前面说过,胸和背是腰脊的一部分),以腰脊作用于四肢,这样,由内及外来运作,所以说太极拳足内家拳。“含胸拔背”(开胸开背)与同整个腰脊,带动四肢运作的这种劲道,做得越顺遂、越自然,胸和背的外在状态就越平整,胸和背的内里气感就越充分,连及腋下和两臂内气运行酣畅,拳意就上了手掌,达于指尖,拇指肚出现胀感。《太极拳论》云:“神宜内敛”,就是指的要意识类似这种内里的感觉。太极每个规则,都有相应的内里反应。若没有出现反应,说明你没有做到;做到了,必然有反应出现。内敛的“神”,是有它内里相对应的东西,因而,并非空无所有。

2.对称对应

在盘拳架运作过程中,这条理法,可使身势不失“中正松竖”。

不要认为,只有“预备式”才是“中正松竖”的姿势;其实,在盘拳架过程中,“中正松竖”的感觉,才更明显、更实在、更充分、更奥妙。这是因为,“预备式”是初始动作;行拳走式逐渐往后,越来越顺应、越得劲、越自然,也就是越来越进人境界的缘故。

对称对应的部位,如:上与下;前与后;左与右等等皆是。其中,上与下或顶与沉,是太极整个对称对应关系的纲,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太极拳论》云:“有上即有下”;反之亦然。这里的上(顶)与下(沉),系指上与下呈一线的反方向运作,这在人们实际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是太极特有的,或者说是太极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传统太极与流行太极实质上的判别点或分水岭。它的运作办法,靠的就是意、气、神。这种上与下的反方向运作,形成一种对拔对拉的劲势,使腰脊变得格外中正松竖,此时,腰脊连同附着的筋络和肌肉,在对拔对拉中伸长,出现拔骨、伸筋、松肌般的舒展感觉。如果要打个比喻,就像直上直下拉一根皮筋似的,不过不一样,这是个物理现象,没有发自人体的美妙感觉。

同理,前与后、左与右、以及四隅……等等,都要对称对应。对称对应是要稳住重心、立身中正、松净安舒、使力平衡,如太极《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说,能够“支撑八面”。如此等等,都是腰脊和意、气、神的运作。只要这样行拳走势,才能有“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行如抽丝”的感觉和气势。

3.内外相合

这里,是指人体内里和外面,要“合为一气,浑然无间”。具体讲,外面: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内里: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整个儿要:内里和外面,形成整体,合为一气,神为主,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来行拳走式。这些,最终都要统一在“守窍”一点上。

所谓“守窍”,就是“意守丹田”,或者说,思想专驻丹田,就像把丹田作为一场战争的指挥部,思想就是指挥官的指令、呼吸和一切动作,都由这里发出,由这里号令,由这里指挥。如此一来,好像进入另一种境界,拳架运作,显得平稳,有根基,有底气,不飘浮,非常得劲,十分顺应,极其自然,似乎正是反映了人体机理的实际需要。可以说,太极拳的整个儿规则理法,都具有这种性质,而不是人为的主观的刻意规定。

体悟太极拳的“力道”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