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养生要注意哪些事项
冬季是一年四季最需要注意养生的时候了,因为天气寒冷,很多人养生时总想着防寒保暖,冬天养生要注意哪些事项?不如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冬天养生的注意事项吧!
冬天养生的注意事项
1、冬季养生要科学进补。阳气偏虚的人,选羊肉、狗肉、鸡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不宜食生冷燥热的人,选用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药补则要遵医嘱,一人一法。冬令进补前,最好选用红枣炖牛肉,也可煮生姜大枣牛肉汤,以调节脾胃功能。
2、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杜绝打球、登山等剧烈运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应选择日照充足的时候运动,避免受寒,防止诱发疾病急性发作。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避免过早起床锻炼,以防脑供血不足诱发中风。
3、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一些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强度不等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消除烦闷、调养精神的良药。
4、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5、糯米红枣粥、八宝粥、小米粥等最适宜。还可常食安神养心的桂圆粥、清火明目的菊花粥、健胃理肠的鲫鱼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润肺生津的银耳粥和消食化痰的萝卜粥等。
6、每天早晨、中午和晚上各开窗通风2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实验表明,每换气一次,可去除室内空气中60%的有害气体。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一般室内应控制在16~22℃为好。
7、在冬天里不要做太过激烈、出汗太多的运动。中医认为,汗液属于“津液”范畴,剧烈运动后,毛孔开张,阳气随汗液外泄,易造成“气津两伤”的格局。冬季以“封藏”为本,是需要“保存实力”的季节,阳气外泄,津液损伤,容易出现易疲乏、易感冒、头晕、手足冰凉的症状。
8、冬季养生小常识之一是注意保暖。按时收听天气预报,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增添衣服,添置保暖设施。睡前用热水泡脚10分钟。
冬天养生的误区
1、喝白酒御寒
人喝酒后,受酒精刺激,血管扩张,身体的热量会大量释放,所以会有发热的感觉,但这种感觉会很快消失。尤其是热量释放到一定程度时,人反而会感觉冷。棉袄、羽绒服之所以具有持久的御寒能力,是因为它们能减少热量的流失,而酒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它们本身不但不会产生热量,反而会造成热量的挥发。
2、衣服越多越好
衣服本身不会产生热量,只起到隔离的作用,它缓冲了外面冷空气和体表热空气之间的对流,使人体的热量得以保存。从生理学角度看,穿衣过多会抑制身体体温调节机能的适应性,减弱人体的御寒能力。所以,冬天穿衣只要达到适宜的厚度即可。
3、舔嘴唇可保湿
寒冷时空气干燥,人的嘴唇容易出现干裂,引起不舒适、疼痛和出血。但用舌头舔嘴唇却会适得其反,因为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里面含有淀粉酶等物质,比较黏稠,舔在嘴唇上,就好像抹了一层浆糊。水分蒸发完了,嘴唇会更干燥,更容易起皮。
4、需要更多睡眠
虽然很自然地,人们想懒洋洋地赖在床上,但实际上我们并不需要更多的睡眠,可能是由于冬季缺乏阳光,使我们认为自己犯困。要早点休息没有错,但不要睡眠过多。有些人发现,当他们睡得越多,白天就越困倦,甚至会发呆。
5、抑郁情绪很多
灰色,沉闷的天空,假日压力,苦寒的天气。人们自然地认为,抑郁症是在冬季是发病高峰。然而,健康专家说,这只是一个流言。与普遍看法相反,在冬季,抑郁症并没有比其它时间更猖獗,但是,人们在冬季感到悲伤,又是怎么回事呢?假日忧伤!这是一个严重的、暂时的、与压力有关的情绪。有些人也可能会发生季节性情感障碍,其中有的症状与抑郁症类似,如失眠多梦,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但这只发生在冬季。
6、需要戴上帽子
假如没有穿衣服的话,暴露在空气中的身体的任何部分,都会令你散失热量,但是,不戴帽子对健康并非产生什么重大风险,假如你穿短衣裤戴上帽子,其保温效果还不如你穿上保暖的长衣长裤不戴帽子。底线是:在寒冷的天气里,戴上帽子绝对非常棒。但如果离开家门遛狗时忘记戴上帽子,这没什么大不了。
冬天养生要注意哪些事项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