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林语堂的文章_有关描写林语堂的文章

发布时间:2017-05-16 14:39

林语堂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非常重要,并且有着国际影响力的著名学者、作家、理论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值得关注的名家之一。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写林语堂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写林语堂的文章_有关描写林语堂的文章

写林语堂的文章篇1:走近林语堂

很早就知道我的家乡漳州出了一位世界文化名人、文学大师,他的名字叫林语堂。但是,我只是读过几篇关于林语堂的介绍、评论文章,对林语堂的了解仅仅局限在“文学家”、“翻译家”、“哲学家”这些头衔上,他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取得过什么杰出的成就,他为什么会拥有这么多耀眼的头衔?我都不甚了解。对于林语堂这位前辈加老乡,我一直怀有一颗好奇心。

这天正值周末,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我把郊游的目标锁定在林语堂纪念馆。来到纪念馆所在地天宝镇五里沙村,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蕉海”,“蕉海”深处,一座精致的半圆型两层建筑便是林语堂纪念馆。馆前竖立着林语堂坐像,身着长衫,手持烟斗,神态飘逸。

走进展厅,首先看到的是林语堂的生平介绍,字里行间展示了林语堂从故乡小镇走向世界的历程。林语堂1895年生于漳州,曾留学美国、德国,并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任教。他创办了《论语》、《人间世》等杂志。他还担任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他提倡幽默文学,他的短评、演讲语言精辟,常常赢得满堂喝彩。他创作了《京华烟云》、《生活的艺术》、《吾国吾民》等大量经典名着,并翻译了许多外国作品。展厅里展示了各种版本的林语堂作品数百册。林语堂擅长用英文写作,同时又极力向世界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如他的一位朋友所说:“林语堂最大的长处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一位西方人士这样评论他:“东方和西方的智慧聚于他一身……”翻阅林语堂作品,拜读林语堂语录,我似懂非懂,但是,我已经能够从中感受到这位“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文化大师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影响,也知道了他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多的头衔。

参观完林语堂纪念馆。站在纪念馆前,眺望四周,蕉林环抱,绿浪起伏,阵阵蕉香随风飘来。这优美的景色宛如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水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这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是这故乡的山山水水养育了这位一代文化大师。我为我的故乡拥有这样一位文化大师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写林语堂的文章篇2:浅谈林语堂

(假期里,把翻看多遍的《林语堂著译小品集》又细细读了一遍,再上网找了些他的文章来读,现在提笔浅谈一下林先生,应该还不算没资格。《林语堂著译小品集》这本书是父亲1991年买的。我初一时就开始泛泛地看。当时的理解能力还不强,但下意识地觉得林先生的文章哲理性实在很强,而且观点很深入、很成熟,文化氛围很浓,读起来真的别有一番韵味。后来又多次阅读,收获颇多,我的周记的许多灵感便来源于他的文章。)

评论他的作品风格的文章很多,所以我在这里就不再多说。我今天想谈的是,林语堂的人生轨迹与他的作品有什么联系。

“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是林语堂作为“论语派”成员时所提出的。他所倡导的,实际上就是一种享乐主义。他自己也承认“生来就是如此”。但为什么会“生来如此”?我想缘于他的出生。他是农家的孩子,家中有许多弟兄,还有两个姐姐。但有人会提出疑问,农家的孩子应是努力干活,没早没晚,生活困苦的啊,何况家中孩子那么多。这就像当时有些生长于都市而自号为普罗作家者尝批评他,说他不懂得平民的生活,只因在他的文章里面常说及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之故,“不禁令我发笑;在他们看来,好像清风明月乃是资本家有闲阶级的专利品。”其实,乡村田园的生活赋于林语堂的,正是非凡的洞察力和灵性。乡村的青山绿水,让他看到了生活的美好,给他的生命,乃至后来的作品,都注入了活力。这便是林语堂所独有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在文章中常提到陶渊明的缘故了——因为陶渊明就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田园风格和享乐主义。

林语堂的作品中,充满了真善美的体会,有许多情感的成分包含着,我想着与它的家庭是分不开的。他少时的生活条件虽然并不太好,却有一个和睦的家庭。林语堂说:“一个小孩子需要家庭的爱,而我有的是很多很多。我本是一个很顽皮的童子;也许正因这缘故,我父母十分疼爱我。我深识父亲的爱、母亲的爱、兄弟的爱、和姐妹的爱。”家庭的爱让他得到了许多体会,也造就了他的性格,让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比别人更多的宽容和理解。他的父亲是第二代基督徒,也是当时村里的牧师,对孩子们的要很严、期望很高,这也是林语堂受到了很好的中西方教育的原因。

林语堂说自己是“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我想这确实是一句精彩的概括。1936年起林语堂留居美国,从事英文写作。以上林林总总的基础,又源于他的父亲。他的父亲虽不懂英文,却很难得的鼓励林语堂接受西方文化。他在自传中说:“吾父既决心要我学英文,即当我在小学时已喜欢和鼓励我们弟兄们说英语,识得几个字就讲几个,如pen,pencil,paper等,虽然他自己一字不懂。” 他父亲坚持要让他上圣约翰大学——当时全国最好的英文大学,为此缩衣减食。我想他父亲可贵的明智,为林语堂的成功打开了最初的一扇大门。

后来林语堂的许多描写生活的小品文中,都透有另一个人对它的影响,那就是他的妻子。林语堂在自传中说:“我俩本是一对不识不知坦白天真的青年,彼此相依相赖,虽有勇敢冒险之精神和对于前途之信仰,然而现金甚少而生活经验也不足。我妻的常识比我为多,所以她可以把逐个逐个银元拿在手上数数,藉知我们可以再留在外国几天,而我却绝对不晓得我们的经济支绌情形。”这说的是林语堂与妻子在外游学的时候。妻子确实对林语堂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帮助,在他困难时给了他鼓励,与他共患难,林语堂也在许多文章中表示对妻子的感激和热爱。

林语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复杂的任务。他在二十年代初,曾因支持和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受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通缉;三十年代初参加民权保障大同盟,反对过国民党反动派对进步力量的迫害;发表过许多杂文,揭露军阀政府的暴行,抨击文化界某些所谓名流的丑行。与此同时,他又是“论语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不顾当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国内阶级斗争十分残酷的现实,提倡“幽默”、“闲适”的“性灵文学”。然而,林语堂的才华还是不容置疑的。他确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扮演着不可代替的角色。

写林语堂的文章篇3:林语堂与幽默

把humor译为幽默

大多数人认为幽默该词为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于1924年最先介绍入中国,对此,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会委员、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张继平认为并不确切,张继平向记者介绍说,第一个将英语单词“humor”译成中文的应该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时间比林语堂首次使用“幽默”的译法早18年。

王国维在1906年出版了《屈子文学之精神》一书,书中普议及“humor”一词,并将其音译成“欧穆亚”,认为“欧穆亚”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但并未展开论述,以后也未再议。1924年,林语堂在《晨报》副刊上连续撰文,定“幽默”为“humor”的汉译名。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humor”一词的中文翻译第一人应该是王国维,“humor”进入中国已整整103年。

幽默大师林语堂

据了解,“幽默”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屈原的《九章·怀沙》:“煦兮杳杳,孔静幽默。”此处的“幽默”意为“幽默无声”。然而,“幽默”一词作为音译的外来词,与古汉语词语“幽默”并无关系。只是随着“幽默”一词新义的淬,“幽默”作为古汉语词语的本义逐渐被新义所取代。林语堂解释道:“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愈幽隐;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其欣赏尤在于内心静默的理会,大有不可与外人道之滋味。与粗鄙的笑话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

林语堂把“humor” 译为“幽默”,当时许多文化名人也持有异议。鲁迅曾认为它容易被误解为“静默”或“幽静”,而觉该译法不妥。翻译家李青崖主张译为“语妙”、但“语妙天下 ”是句成语,有“光说不做”含义。语言学家陈望道拟将其译成“油滑”,又觉不够确切,且有轻浮之嫌。后来,语言学家唐栩侯又将其译作“谐穆”,认为一“谐 ”一“穆”构成“humor”整体。最终,林语堂的翻译方法被世人所认可,一直沿用至今。

有一次,林语堂参加台北一个学校的毕业典礼,在他讲话之前,上台讲话的人都是长篇大论。在大多数与会者期待中,林先生走上主席台,时间已经是上午十一点半了。林语堂面对台下的听众,眼神有些令人捉摸不透。他缓缓开口,“绅士的演讲,应当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话音刚落,他立即转身,置无数眼球的注视于不顾,径直回到自己的座位。台下的人还没反应过来,都在发愣,全场鸦雀无声,短暂的静寂过后,随即是满场的掌声和笑声。早就声名远扬的林氏幽默在校园再一次大放异彩。[2]

用幽默手法反帝反封

自20世纪20年代起,林语堂和中国新文学运动旗手鲁迅一起,运用幽默手法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斗争,在实践中探索幽默理论,并创造了基调高亢、语言诙谐、讽喻犀利的“语丝体”散文,而林语堂本人也被称为“幽默大师”。

写林语堂的文章_有关描写林语堂的文章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