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童年回忆的散文随笔
童年的美好回忆就像沙滩上的贝壳,捡也捡不完,数也数不清。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童年回忆的散文随笔,供大家欣赏。
描写童年回忆的散文随笔:童年的记忆
在我的记忆中,童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季节。没有学习的压力,也没有家长的过多管制。更多的是像只自由奔放的山羊,在大自然的旷野里嘻戏。不能不说,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对于人的一生是多么的有意义。往事历历在目,有些事情想起来的确也值得回味。
我出生在农村,家里虽不富有,然而我的童年是快乐温馨的。印象中,童年时,天空总是很蓝很蓝的,阳光洒满大地,暖暖的,柔柔的。田野的空气里到处都弥漫着淡淡的花香,鸟儿永远唱着欢快的歌,夕阳西下时,天上红霞朵朵,儿时的世界真美......。
那时候我们放学后做完作业,就相约小伙伴一块走进田野,嘻戏着,追逐着,唱着,闹着,笑着,我们玩着好多游戏,女孩子总是玩跳皮筋,踢毽子,捉迷藏,还有过家家等。男孩子会玩抽陀螺,滚铁圈,攻城,也叫跑司令部。摔包子还有好多好多。我们都喜欢看小人书,谁拥有的小人书最多,谁就最牛。
在那年月,物质和精神都很匮乏的年代,最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电影了,那时,在农村一个月能够看上一到两场电影,那是最开心的事了,每当听说村里要放电影,我们一帮小伙伴甭提有多高兴了。我会兴奋得吃不香,睡不好,只盼时间快点,我总是快快吃完晚餐,急匆匆约上小伙伴,早早的赶到放映场地,占领最好的位置,等待那美好的开始。记忆中,有时放映中途下雨了,我都会坚持看完,尽管被雨淋湿了,但心里是满足的,快乐的。只要听说邻村有电影,我们常常要走很远也要去看。记得有一个星期天,我们四个小伙伴偷偷地跑到县城去看《西游记》和《杨门女将》,来回走了近八个小时,到家都半夜时分了,挨了骂是免不了的,可心里快乐,一点都不后悔。
那个年代,每个家庭孩子都很多,少则四五个,多则八九个。做父母的能拼尽全力维持好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根本无暇再顾及到孩子们的管束。大多数家庭都是听任孩子们自生自长,我也跟那时的孩子们一样,有着“草样的年华”: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在外面整日“疯”玩儿,很少受到父母的限制。
春日的早晨,常和弟弟一起带上装着“鸟儿油子”的滾笼去滾鸟儿。把鸟笼挂在野外的树枝上,躲在远处张望:“鸟儿油子”在笼里清脆宛转地叫着,不一会儿就引来很多同伴儿。鸟儿们纷纷落在鸟笼上,有的稍不注意踩在滾拍儿上,就立刻跌进鸟笼里。
风和日丽的白天,常约几个伙伴去野外玩耍。山野间生长着一种土名叫“酸末姜”的植物,茎酸溜溜儿的,很好吃。在那个水果十分匮乏、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家才能享用得起的年代,这也许是孩子们三餐之外能够享用得到的最佳食品了。在野外,有时碰巧还可以采到一些像山韭菜一类的其它可吃的东西。
春日的傍晚,晚饭之后,伙伴们聚在一起,男孩子们玩得最多的还是“巷战”:每人一支用木板条钉成的“冲锋枪”,也有的手拿着自己制作的木手枪或步枪,自然分作敌我两方,躲在堆满红砖的空场地或房屋的拐角处,开始“激战”。双方经常是打得难舍难分,天黑了还在“恋战”,直到有的父母出来高声叫骂,才作鸟兽散各自回家。
夏天是童年的快乐时光。叫上三两个伙伴,一起去野外抓蝈蝈。蝈蝈的叫声跟蚱蜢有着明显的不同,离着很远就可以分辨出来。听到蝈蝈的叫声,伙伴们就开始寻声悄然前行。发现蝈蝈后,向前一个猛扑,将蝈蝈扣在手中。
蝈蝈的反应很机敏,速度也很快,常常在伙伴们开始猛扑之前,就跳起来飞走了。即便蝈蝈没来得及跳,也经常会从伙伴们扣着的手的空隙处飞走。所以,要想抓住蝈蝈,必须要有比蝈蝈还敏捷的身手。
秋天,山上、野地里、河水边、公路旁的各种野果开始成熟了,这是伙伴们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高粱果、脱茉、红豆儿鲜红诱人,野都柿、羊****紫果上挂着“白霜”,水葡萄、旱葡萄淡翠蜡染般剔透,鲜美的野果早就让伙伴们垂涎欲滴了。
我亦喜水葡萄的酸中带甜。秋日旷野里、山林中,时常可以见到生长在河边和溪旁的水葡萄。水葡萄因为生长在水边,含水量大,显得要比旱葡萄晶莹剔透得多,味道也要好吃得多。在野地里玩腻了,伙伴们就采些水葡萄来吃。也许是近年来人为的破坏和气候的恶化,童年时的水葡萄现在已经很难得一见了。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早已进入知天命的年纪。每每回忆起童年的往事,心中总会涌出一丝留恋与不舍。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富足,早已经没有了我童年时的生活之忧,但也少了那时的很多快乐。
已经记不清楚是哪位哲人曾经说过:上帝是公平的,他在给你困顿生活的时候,同时会赋予你这种生活所拥有的快乐;在给你富足生活的时候,也会从中抽去很多已有的幸福。现在的生活虽然富足了,但我总是感觉到跟过去相比好像缺少了些什么。还是难忘童年,难忘童年那虽困顿却快乐的时光。
描写童年回忆的散文随笔:过年欢乐忆童年
忆起童年,最快乐的就是过年了,人在生命的轨迹中,往往把最美好的东西烙在记忆里,孩提时代过年的欢乐,就是这般的难以忘怀,每当新一轮春节临近的日子,深藏于心底的记忆总是在渐渐复苏,最喜乐的就是过年了。过年热闹的场面,到处都是忙忙碌碌办过年货的人,整个空气全弥漫着热情与温馨,都让人心旌摇曳,真有一种翩翩起舞的感觉。孩子们最盼望的就是过年的日子呵!
每当放寒假时,我就数着手指头,还有几天过年了?盼望着吃分岁酒、收押岁钱、拜年、吃好的东西、穿新衣裳、穿新鞋、买好玩的东西……年关总是大人们一年最忙碌的时节,冬至过后,父母亲总要开始做各种过年的准备了,或炊年糕、捣馍糍、杀鸡宰鹅、或制香甜可口的冻米糖,或在屋檐底下晒几串酱油肉,母亲正在灯下为我赶织着毛衣,次日又领我至城里剪布做新衣了,又给我买一双合适的皮鞋。看大街上好一片热闹的场面,忙忙碌碌的人们给寒冷的岁末冬日,增添了无限的节日气氛,我就像篮球场上的裁判一样跟着跑,更显得节日气氛浓浓了。
过年为什么这样热闹呢?父亲说:“这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与过年相关的古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祭灶神,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扫得干干净净,如果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扫得焕然一新。直忙到大年夜,所以这掸新习俗流传数千年”。
据说古时祭灶神仪式也是十分隆重的,中堂摆起一大桌“福礼”,每家人都要向灶神行拜礼,以示灶神上天向天宫汇报这一年来的好事,灶神的任务是“上天呈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职责。所以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我国民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新”。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因而到了掸新时,我们兄弟俩,正是放寒假时节,二人干得欢,阿哥挑水,阿弟帮着整理东西,十分投入“掸新”。父亲则拿着长竹竿,其顶端绑上新鲜带叶的毛竹枝连叶结成团,他戴着箬笠,双手握着长竿挥动着,里里外外掸个遍。母亲忙擦洗,我则忙着拿小东西,也算帮助母亲一力了。内外环境变得清洁了,各种器皿、羹柜、桌凳皆由母亲擦洗一遍。对于明沟暗渠清理,干清污排泥集中积肥的事,则由父亲独包了。新春扫尘有“除旧布新”的涵义,另一个用意是把一切“穷气”、“晦气”统统扫地出门之意。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环境面貌一新了,然后父亲总是在门上贴了门神及年画。
迎新年忙碌的只是大人们,新年到对小孩子来说,它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带给孩子们许多弥足珍贵的欢乐与温馨,虽然那时的物质生活远没有现在丰裕,但是大家心中的欢乐是无论如何也剥夺不了的,过年不仅有劈呖啪啦响的鞭炮声,有押岁钱,还可以穿着漂亮的新衣裳。
过年历来是父亲的重头戏,一家十多口人了,济济一堂,分外热闹,在除夕的清晨,父亲赶早去城里,买这买那,主要是酒菜鱼肉,回来一肩挑。这一天全家为过年而忙碌着,年夜饭总要在三十晚做出来,这一天每户人家都同样忙碌,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左邻右舍传出爆竹声,小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声音……
父亲赶紧呼唤着我们兄弟一起过来,一起贴上红对联及横批,顿时各个柱子上都换上了新的楹联,祈望着自己的生活似向阳的石榴红似火。当夕阳收起最后一抹金辉时,大家都围在丰盛的年夜饭桌落座,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全家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桌上有大菜,冷盘、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二是鱼。火锅煮沸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之意,喻示着“年年庆有余”。还有菜头(萝卜)是有彩头之意;还有爆鱼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日子甜甜蜜蜜,餐桌上酒是当然少不了的,一般都喝自家酿造的糯米酒。也有人喝屠苏酒的,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陀创制而成,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白酒中浸制而成。这种药酒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病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以防瘟疫。古时饮屠苏酒与常人饮不同,必须从最年少者饮起,按照年龄大小逐个饮适量,苏轼诗为证:“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为什么要少者先饮呢?也有一层意思,表示“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再者年夜饭酒桌上,新年长寿面也是不可缺少的,表示人寿年丰,寿长百年之意。
一家人围着饭桌叙旧话新,房间里洋溢着祥和的气氛,吃过了年夜饭,屋外的爆竹声已此起彼伏,连成一片了,天空也变得色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我及更多的小孩子,跑着、跳着、笑着、欢呼着,声音在除夕的夜空中荡漾着,久久地不能离去,五脏六腑抹蜜糖甜透了心,交织成除夕欢庆的生命乐章。
除夕夜深了,我携着小侄子及许多小孩子,点着小灯笼在天井中穿梭着,烛光四射,伴随着爆竹声声,气氛更热烈了,他们也不觉得困倦,仍在跑呀、叫呀、笑呀,过年的气氛,像田坎上种黄豆一路一路的,十分丰富。夜更深沉,关门炮已经响过,我也同父亲一样想坚持“坐岁”到天亮,但中途都入睡了,在睡梦中,被新年的钟声唤醒了,钟声敲了108下,迎接着新年的第一个清晨。五更真好睡,这时我呼呼睡得很沉很沉,连爆竹声震天响彻云霄也不知道,睡得多甜多香啊!
描写童年回忆的散文随笔:蝉鸣声声,悠悠童年
炎热的夏日,在中午小憩时图个清静,是个令人愉快的事情。设若在清静里,品茗一壶小花茶,悠哉悠哉里,可以很快抵达梦境,任思绪东南西北的逍遥。
可是,最近的时日,出现了无休无止的蝉鸣,将这一清静打破了。
起因是前不久,楼下邻家院子里,那棵已经成才的香樟树上,不知从那迁徙来几只夏蝉。它们整天到晚,独自吟唱蝉的歌谣。
晨曦初现的时候,蝉就把歌喉亮开,其声音孤单而悠长,仿佛在催唤人们起来,不能再睡懒觉了。骄阳似火的中午,正是酷热难当之时,蝉也急躁不安,其声音凄楚甚至有些刺耳,叫得热更加猖狂,使人倍感热的恐怖。当热使人大汗淋漓之时,蝉鸣声更加忘乎所以,显得更加疯狂,不免让人讨厌起来。
喜欢夕阳西下时候蝉的鸣,这时候,蝉经过一天的叫唤,似乎有些疲倦,其声音凄婉有一定的韵律,听起来还像是么回事。
现在蝉鸣声又起,我欲午睡的情绪全无,只好倾耳将就的听着。在蝉无休止的咏叹里,思绪也随蝉声飘悠到童年时代。
我的记忆里,童年的夏天,是伴随着蝉鸣声度过的。
那个时候,我居住的城市,家家都植有树,不外乎泡桐、鬼子杨、和梧桐之类,这些树,就是蝉的家。
每当中午,辛苦的大人们照例要午睡。我们一帮小伙伴,常常趁大人们对我们管教松懈的时候,一个一个地从家里溜出来,朝着那些树聚拢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听蝉鸣。
“知了——知了——,”那声音清脆且悠长,惹得我们的心火烧火燎的,恨不得捉上一只。
一开始,蝉只有三两声,显得怯生而又孤单,慢慢地,蝉们觉得没有危险,胆子也就逐渐大起来。于是,更多的蝉从不同的树上,不同的方向齐声鸣叫,场面蔚为壮观。蝉声此起彼伏,不绝入耳,颇有气势磅礴的声势,声音响彻在燥热的天空下,霎时便占据整个街道。
唱了三五分钟,蝉们似乎觉得累了,声音也就由强变弱。此时,我们耐不住这样的状况,就有一些调皮的孩子,悄悄地往树上爬,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听了,而是有了想俘虏一只的念头。只见有孩子一只手抓牢树干,另一只手向蝉伸去。蝉似乎也有警觉,在危险即将袭来的时候,“呼”地一下飞远了。见蝉没有屈就,我们往往是一阵自责和无奈的叹息。
有年龄大些的孩子,经验丰富。他指挥我们做些简单的捕捉工具,于是我们分头行动。这个从家里拿来一根竹竿,那个从家里偷偷扯下一点纱布,又有人从家里拿来一些面,我们和好,就将它们缠到竹竿上面,这样一个简易的捕蝉工具就大功告成。
有了工具,我们就小心翼翼地寻觅蝉,生怕惊动了蝉,免得坏了我们的好事。发现了一只疏忽防守的蝉,我们就将竹竿伸过去,在即将靠进的时候,猛地往蝉身体上一按,那黏糊的面团便和蝉连为一体。在一阵欢呼声中,我们轮流把玩,直到彼此玩得厌了,就将蝉放掉,让蝉重新获得自由。
也有的时候,我们不去听蝉鸣,却去寻找蝉的壳,往往隔三差五的会寻找到许多,我们就把它们集攥起来,等着收购蝉壳的人来。
那个时候,药材商店经常性的会收购,因为蝉的壳是一味药,专门治疗一些疾病。也有一些走街串巷的人,扯着嗓子喊“收知了壳喽……”。
听见这种声音,我们就飞奔回家,将收集的知了壳卖与他们。一个暑假,我们有了卖知了壳的收入,都是兴奋地事,不过,那时嘴馋,有了一点收入,都买东西慰劳贫乏的肚子了。
光阴荏苒,转瞬间,童年听蝉、捕蝉、卖蝉的事情已经远去了,可那些经历却始终难以忘怀。
在炎热的中午,我又听到了蝉鸣,勾起了我对童年往事的记忆。在一声声如泣如诉的蝉鸣里,我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
描写童年回忆的散文随笔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