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化学职称论文

发布时间:2017-03-27 18:44

化学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小编整理了安徽化学职称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安徽化学职称论文篇一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它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化学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知道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实验也是必考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中学的化学实验教学尤为重要。

初三是中学生学习化学的起步阶段,化学实验能力是随着学习化学的深入而逐步提高的,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及要求也应有阶段性,所以关于化学实验在初三第一学期重点应放在基本实验的训练上打好基础,要促使学生重视基本实验操作的训练,除平时实验课上严格要求以外,还应加强对实验态度、实验习惯的考评。

1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通过实验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在做探究性试验时

可以借鉴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先不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结果,而是在已有的基础上,首先制定出学习目标,其次提出新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通过猜想和假设,制定出实验方案,根据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出现的现象,对产生的结果一一记录,实验结束后,同学之间进行分析交流,弄明白问题的实质,得出结论,使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如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110页活动与探究《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实验》 首先探究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的选择:让学生查找你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并从反应条件难易、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反应速度快慢,产生的气体是否便于收集等因素进行比较,思考这些反应能否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什么原料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时要体现开放性,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学生通过讨论(甚至辩论)、合作来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这样不仅可以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索情境中,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

2 变演示实验为并进实验,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短期效应,完成教学计划,已经习惯毫不吝啬地“给”知识,这似乎成为无意识的行为。这样势必造成培养的人才知识成分居多,能力训练较少,同样,化学实验教学也为了赶进度、得结果,使得远观的演示实验多于边讲边做及亲自动手的学生实验,结果造成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的学习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识掌握的层次较低。如教材中安排的有些实验,教师演示时,学生观察,现象往往不够明显,实验效果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我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了师生一起做的并进实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一般来说,对操作简单,费时不长,安全可靠,不污染环境的演示实验都可以改成学生随堂实验。

例如,讲授质量守恒定律时,首先提出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过去都是老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学生印象不深,改为学生实验,就是把学生分四组同时进行实验,然后得出共

同的结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跟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实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学生很自然地认识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对这一规律认识更为深刻。

可见,学生亲自做实验比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这时学生由观看者变成操作者,其心情之激动、态度之积极、思考问题之主动都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应当多采用这种形式。在课堂上教师要提出要求,及时给学生以帮助,让学生通过做实验,逐渐掌握实验操作的要领及原理,在这样的随堂实验中,同学们逐渐学会了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及反思,同时实验的技巧和技能也得到提高。

3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创造力

照方抓药式的实验能提高学生熟练操作的程度,但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操作,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得到培养和锻炼。具体做法如下:再讲某一块知识之前先安排学生设计有关实验,在实验室完成分组实验,注意提前要讲一些操作方面的安全措施,以防发生事故。实验报告设计要求为:学生根据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精心构思,设计实验步骤(这一步是关键,可以与书上一致,也可以创新增加可行性环节),根据实验步骤,选择仪器和药品,做实验后如实记录现象,统计数据,得出结论。这样,实施起来会比以前的分组实验多花一两倍的时间,但有单元总结轻松、解题效率高、记忆深刻、效益长久等优点。

例如,在讲到乙醇时,进行分组实验,有的学生设计了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实验原理,讲解羧酸部分时,学生设计了“退字灵”试剂的配制等等。

4 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家庭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开展家庭化学小实验,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扩展和深化。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案的制定、仪器的选择组装、药品的选择、实验操作的实施到实验结果的分析都要学生自己积极参与,主动地动脑动手,独立观察、分析。当实验完成以后,学生可以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这样的家庭化学实验中,同学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选择不同的器材,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设计,其中必然蕴含着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必然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目的。

例如: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废弃的饮料瓶、一次性注射器、输液管、吸管等,制作反应仪器,用各类蛋壳、小石子代替碳酸盐,用食醋代替酸等,均可设计一系列的家庭化学小实验。再如,利用实验讨论溶液的酸碱性时,以日常生活中的醋、苏打水、柠檬汁等代替典型的酸碱盐溶液,以深红色的花瓣、萝卜皮等为原料制酸碱指示剂,检验胃舒平中的氢氧化铝等。

再如,讲过第一章第一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后,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家庭小实验:利用身边的材料,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为21%(体积含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回家后,大部分学生会用茶杯代替钟罩,会用小盆代替水槽,用小蜡烛头代替红磷,反复进行实验。实验成功了,总结出操作的要领;实验不成功,分析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即使是同一个实验,同学们根据选用器材的不同,设计出的方案也不尽相同,通过实验,比较出不同方案的优点和缺点。

总之,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坚持重视实验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改变旧的实验教学模式,建立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观,用发现法指导实验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导”而不是“给”。在实验的过程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发展自我,始终保持好奇的心态、钻研的精神、合作的意识。这样,在完成中学化实验的教学和实践的同时,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和探究兴趣,并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安徽化学职称论文篇二

化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化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伸入,教师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特别是借助多媒体已成为热门,公教课更不用说。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被忽略和淡忘了,但我认为传统教学手段不可丢,其中阅读教学法在新课程在化学教学中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阅读是人们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学生如果没有阅读能力,不能正确理解书中的字、词、句的含义和化学概念,即使是课堂上听懂了但不能从阅读教材上去深入理解和巩固,很快又会模糊和忘记,到做练习时又不会做。在强化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加强学科阅读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本人根据自己在多年的化学教学中,就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化学课本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指导学生科学地课前阅读

课前阅读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但初中学生往往自学能力较差,认为自己看一遍书就是阅读了,常常不能抓住重点,也不能发现问题。因此,上课时,仍然是“漫无目的”不能起到阅读的作用。课前阅读首先要了解、记住章节标题和课文中的小标题。标题是内容的概括,了解了标题,就知道章节中提出讨论的是哪些问题。然后把预习的课文(包括插图、表格、实验装置)从头到尾的通读,边读边思考,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并在阅读不懂的地方做下记号,作为上课专心听讲的重点。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在学习阅读前,给学生列出本节课的阅读提纲和要求,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阅读要跟思考问题相结合,这样阅读的效果就大大提高。

二、课堂细读,培养学生学会抓住重点和关键

课堂阅读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出的一种要求。指导阅读法主要有设疑、导读、讲析、归纳等几个要点。对于浅显的内容,尽管学生通过阅读已有初步印象,但未必能概括、综合,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读一下,再用自己的话归纳要点,并分析其原因。在教师的点拨下,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最关键的字、词、句,归纳、综合、理解。化学基本概念的文字阅读。着重在引导学生进行字和词、概念之间的区别与概念用语几个方面的阅读。(1)化学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应引导学生字斟句酌地读,要让学生明白概念有它自己的严密性和准确性,不得任意删改,只能深入地理解,明确其中的化学涵义,实质上是要了解概念产生的条件与要求。(2)概念之间的区别。对于一些容易混淆不清的问题,可以通过阅读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学讨论,加以判断。有些概念往往罗列在一起,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加以区别和联系,也只有对化学概念进行类比,才能加深对化学概念的认识。

阅读概念时不能随便忽略任何一个不理解的词或字。阅读不宜过快,一带而过,阅读时需要细嚼慢

咽。有的甚至需要反复阅读直到充分理解。甚至有的化学阅读需要写一写,把关键的字词写出来,这样可以加快或加强记忆。通过学生的精读、细读,进行筛选,以达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操作占课文的很大篇幅,学生在观察教师演示实验时往往只注意实验现象,而忽视实验操作。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以下几个内容:(1)实验内容;(2)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药品;(3)实验装置图的原理;(4)实验要求的条件;(5)推测实验时的正确现象,并回答:a、化学实验的原理;b、实验结论;c、对实验中各种化学现象的解释。当然,有关实验图的阅读必须与实验的操作结合起来,要把阅读教材与观察实验现象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初三学生由于刚开始接触化学,往往把描述现象和结论混为一谈,他们往往只注意理论,而忽视实验。要指导他们勤于观察,提高观察能力,特别是要使他们能迅速而敏锐地注意到有关事物的各种极不显著,但非常重要的细节和特征。

三、课后粗读,培养学生注重复习的习惯

复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一环,而阅读又是复习的一种有效方式,也可采用回忆的方式,这种阅读是阅读所学过的知识,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加强记忆学会比较、归纳、总结。若教师仅仅是指定阅读内容,学生阅读的效率不高,没有兴趣。若老师把要阅读的内容设置成相关的练习。

四、在阅读过程中我认为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做出简要的标记或笔记。对重要的概念、论述以及关键的字、词、句等,要学生以勾、画、圈、点等方式做出必要的标记。或者写出简要的读书笔记,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2、在加强记忆中,要充分运用心理学提示的遗忘速度先快后慢的规律,对某一记忆对象除及时复习外,还要合理安排继续重复阅读的次数多一些,间隔时间短一些,以后逐渐少复习的次数,拉长间隔的时间。

在阅读时,应保持适当的速度和节奏。对内容不同、难易有别的教材,阅读的速度和节奏,也应当有不同的要求。对易懂的内容、节奏应当明快,速度可适当加快。对抽象费解的内容、节奏则应当重缓,速度可适当放慢。

3、阅读中注重思考。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阅读的时间中应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

安徽化学职称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