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讨论文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意识到,必须转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模式,该方法不适用于当前的素质教育,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与个人发展。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讨论文,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讨论文篇1: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析
摘要:参与式教学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方式,其强烈要求学生要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与同学和老师共同营造优质学习氛围,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阐明了参与式教学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细致探析了参与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应用,从而推进参与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学;内涵特征;实践应用
一、阐明参与式教学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参与”一词在新华词典中的解释为参与到里面并进行活动,这就意味着不仅要参加到活动里面,还要扮演相应的角色进行活动,而“参与”又分为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两种类型,“参与式教学”中的“参与”则是指积极的参与状态。关于“参与式教学”的概念内涵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参与式教学是一种鲜活的教学形式,经由老师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后在师生间和谐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愉快完成教学,实现教学目标。论及参与式教学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五点:一是参与性,指学生的行为、思维和情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皆处于高度参与状态;二是平等性,即老师与学生之间保持平等,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平等;三是合作性,指的是参与式教学离不开老师、学生间的参与合作;四是创新性,包括老师的“主导性”创新与学生的“主体发散性”创新;五是激励性,意为参与式教学活动十分重视发挥激励功能,老师对学生的表扬和激励便是推动学生参与、探究的源泉和动力。
二、探析参与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应用
1.借助问题情境导入新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问题情境隶属于学习情境,是学生思维和学习材料相互作用所得的成果,优质的问题情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大有裨益,而且也便于老师顺利进行后续教学。据笔者了解,学生在面临问题时,他们的大脑便会开始运转,表现出困惑与怀疑,他们的求知欲、参与学习的主动性都被激发,符合参与式教学的内容要求,所以小学数学老师要借助问题情境导入新课,鼓动学生积极参与。譬如,讲解“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老师便可布置这样一道题目:挖一条水渠,第一天挖了1.9千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少挖0.15千米,还剩下1.05千米没有挖。这条水渠全长多少千米?这道题目十分简单,只不过涉及的数字皆为小数而已,此时老师便可从此题切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题目计算中来。
2.巧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发挥参与式教学的实效,小学数学老师便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巧妙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从而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老师带领学生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待老师讲解完“长方形与正方形”各自的特征以后,老师便可在课堂上提问:“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有什么相同点?”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之后给出答案:生1认为两者皆是由四条线边首尾相连构成的四边形;生2认为两者的四个角皆为直角;生3认为两者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生4认为两者各自的对角线相等,且对边平行且相等……这样的回答几乎已经涵盖了两者所有的相同点,最后由老师做以归纳总结,便很好地展现了参与式教学的独特价值意义。
3.丰富课堂参与活动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参与式教学就是要老师利用各种形式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真正把学生的主动性还给学生,故而小学数学老师可尝试丰富学生课堂参与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质疑、讨论、合作、竞赛,由此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比如,复习“认识人民币”一节内容时,老师可给出这样一个题目:四种不同类型的上衣、三条裤子和一个裙子,每一件衣服的价位都在50元左右,小明只有100元钱,请问他能够买一套衣服吗?请问他该怎么搭配呢?此时班级学生定然会叽叽喳喳地讨论如何搭配衣服,每个孩子的搭配方式也不一致,所以老师便可让学生都将自己的搭配方案写在纸上,与同桌邻桌讨论得出一个最优质的方案,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数学课堂活动中去。
4.善于以评价来促进发展,展现学生主体地位。传统意义上的课堂评价,基本都是由老师掌握“评价”大权,学生只能等着老师的评价结果,而参与式教学就要求老师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形式,尝试将评价的主导权交给学生,用评价来促进学生发展,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参与式教学中,小学数学老师可将评价权下放给学生,将集体修正变为小组评判,运用师生评价、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真正做到有错必纠、及时改正。总而言之,于小学数学中应用参与式教学可谓是意义重大,不仅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参与的热情,让小学生在人人参与的情境中掌握更全面的知识,而且还鲜明地展现了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紧紧跟随着新课改的走向。所以,广大小学数学老师务必要强化参与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由此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素质。
作者:张成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徐溜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王玉莲、王洪梅.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学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03)
[2]王秀燕.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李恒红.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5(06)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讨论文篇2: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践
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教学内容发生着巨大的调整,而且在教学形式上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及时地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及时地运用各种先进的、科学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不断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上好每一堂数学课,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发与实践进行研究。
一、数学教学活动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新课程标准中清楚地指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要从小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取材,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发现数学、观察数学,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问题,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有趣与价值。当前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已经融入了非常多的生活内容,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地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另一方面要经常地把生活中的材料引入到实践的教学活动之中,把生活与数学进行很好地融合,从而实现有效地教学。如果教师选取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不符合,就会让学生产生迷惑,学生感觉到与生活中不一样,从而降低了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讲搭配的知识时,把生活中的各种肉与蔬菜进行两两搭配,问学生可以有多少种搭配组合?这时,如果按照标准答案是正确的,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不是提供的蔬菜都是可以与任意的肉搭配的。特别是有些学生不认为某种蔬菜可以跟某种肉搭配的时候。采用这种教学活动进行教学时,教学效果便是大打折扣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把教学活动做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设置一些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并进行自主探索的教学活动。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不断地加深对数学知识的体验与理解。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新的知识进行再加工,从而构建自我的数学知识体系,锻炼他们的自我学习和探究能力。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我便采用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教学活动。我让学生自己动手使用纸和剪刀,制作两个形状、大小都一样的梯形。然后引导学生使用这两个梯形试着拼出其他形状。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可以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我问学生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由于该公式是学生们之前刚学会的,所以他们会告诉我,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是底乘以高。那我问,梯形要怎么计算呢?学生们很快便自主探索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善用问题开展教学活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向学生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如何比较几个分数的大小时,教师可以把这个问题抛出,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计算,从而得出获得最后的答案的方法。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带着问题去计算,能够快速地掌握之前的知识。
四、课堂教学活动的方法不要过于单一化
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实施数学活动的教学,是根据新课程的标准进行的。但是,数学活动应该是除了肢体活动之外,也包括有推理、观察、交流等等过程的。而在一些数学教师的课堂上,实施的数学活动常常只是肢体活动,有些教师还是一直实施类似的仅有肢体活动的数学教学,这样的数学活动教学,自然也不是高质量的教学。像是在讲长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有的教师让学生到前面测量讲台的长与宽,小学生们比较好动,于是许多学生便一起挤到讲台前,但最后也是只有两个学生拿到了长尺可以测量,其他的学生便会感到若有所失,而拿到长尺的两位学生测量的时候却又不够准确。这样进行的数学活动,无法持续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质量也不高。由于新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许多数学教师认为数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唯一方法,无论是讲什么知识内容,都实施相应的数学活动,而这样简单的数学活动又无法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其实,数学活动只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应该使用多种的教学方法配合数学教学,有些数学知识还是偏向于理论的,对于这些知识,教师还是应该以讲解为主的。只有多种教学方法共同使用配合数学教学,方能取得高质量高效率的数学教学。
五、灵活调控数学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对教学进程有较好的调控,灵活的调控自己的言行,也灵活的调控学生的学习状态,较好的调控能力能使学生一直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像是在讲圆柱体体积的时候,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块用橡皮泥捏好的圆柱体,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计算出圆柱体的体积。学生对此的参与性很高,纷纷想办法解决,有的学生想出把它捏回长方体,再计算它的体积,有的学生想出排水法计算它的体积。这些方法均是有效的方法,但是与我的预期却不相符,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计算圆柱体体积的公式,我于是想到另一个办法。在肯定了学生的想法之后,我又问学生,是否能求出教学大楼里支撑大楼的圆柱的体积。此时,学生感到刚刚的方法似乎都不实用了。于是,我又引导学生思考,对于长方体,有计算体积的公式,那么有没有计算圆柱体体积的公式?在学生想到此时,我便引导鼓励学生实践操作,探究计算圆柱体体积的公式。在类似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领悟,学生的探索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让学生越来越喜欢学习数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自然增强。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也得以提升。
作者:刘银霞 单位:庄浪县第二小学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讨论文篇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意识到,必须转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模式,该方法不适用于当前的素质教育,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与个人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育理念,顺应新时代的要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间的对话,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从而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从笔者一线教学实践出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师生间对话进行探讨与研究。
一、对话教学的定义以及步骤
(一)对话教学的定义。所谓对话教学,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学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有目的的引导进而开展的有意义的对话,实现主体与客体之间进行互动与交流,从而实现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掌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知识,并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从对话教学的定义可知,对话教学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1.对话教学主要涉及教师、学生以及教材三方面的互动。
2.对话教学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是为了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让学生信任教师,让教师也信任学生。
3.对话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掌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知识,并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实施对话教学的步骤。小学数学教师实施对话教学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一:课前对话。这一步骤的对话主要是教师进行课前备课时和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进行的。对于教师来说,主要进行的是教师与教材文本的对话,教师通过备课,根据教材内容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创设对话的问题与情境。对于学生来说,主要进行的是学生与教材文本的对话,通过课前预习,为课堂上的对话做好准备。步骤二:课堂教学中的对话。这一步骤的对话主要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的,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从而实现教师通过对话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生通过对话逐步获得必要的知识。步骤三:课后对话。这一步骤的对话主要是用于拓宽学生的眼界与思维,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与更多的文本进行对话实现的。
二、促进师生间对话的实践研究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应平等。对话教学要求师生间的对话应平等。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与学生对话时,能够放下教师的架子,能够融入学生群体之中,尊重、理解学生,做到与学生进行平等地对话。教师与学生进行的对话,并不是命令或者要求,而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有助于教师与学生进行精神交流的方式。如果教师不能做到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则不能体现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且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中所不提倡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要求,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进行精神与情感相互交流的过程。
(二)学生之间的对话。在实施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时候,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之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也具有很强的作用。如果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多少还有一丝紧张的话,那么,当教师不在场的情况下,学生与学生之间更能够放得开,对话也会更自然,甚至在对话之间能够碰撞出很多新颖的想法。在这种比较轻松、比较积极表达的环境中,学生会逐渐放开自己的思维,不再封闭,逐渐拓展自己的思考广度,同时,也敢于表达,也积极表达,相互之间也比较敢于质疑与探寻,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甚至能够探寻出新的角度理解学到的知识。这种相对比较自由、充分发挥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随着互联网科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在网络上随处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教案,有些教师为了省时省力,便会选择去网络上下载一些教案,然后将这些教案拼凑起来,便形成了自己的教案,试问,这样的教案又怎能形成高效高质的教学呢?对于编者想要表达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文本上是都有所体现的,教师在用心研究教学文本的时候,其实也在提高自己的教学思想与内涵,通过长时间的用心研究,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自己的教学内涵既来自于教学文本又能高于教学文本。所以,教师应该潜心的与教材文本展开深入的“对话”,用心的,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对话”,结合自己的教学进度,通过与教学文本的对话,促进自己的教学进展,提高教学质量。
(四)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教材文本的知识不是编者随意堆凑的,是编者经过深思熟虑用心挑选组合形成的,所以,文本是具有思想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是有着重要意义的。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编撰者的良苦用心呢,这便需要学生对文本深入地分析了解,与文本进行深入地“对话”。唯有如此,方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也方能体现出文本的价值所在。而且,让学生与文本深入地“对话”能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知识。即使教师不在场的情况,学生也能自主地进行学习。这也培养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让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不仅能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而且还锻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也可以更充分地领略数学知识的魅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话教学是顺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途径,有助于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通过有目的的引导进而开展的有意义的对话,从而实现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掌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知识,并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从目前教学实践情况看来,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取得了预期效果的,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是十分有效的,是符合先进的教学理念的。
作者:高菊芬 单位:庄浪县第二小学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讨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