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小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24 10:39

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反映,是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心理健康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教师心理健康小论文范文一:高校党员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设一支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队伍,已成为目前高校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高校教师中党员比例已超过50%,他们的素质影响着高校教师的整体水平。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国内学者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已有不少研究,如郭秀兰、哈丽娜等利用SCL-90在不同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总检出率达30%左右,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特别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焦虑、强迫症状等方面。党员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通过查阅资料,国内只有何树德对103名小学党员教师进行研究,发现小学党员教师的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抑郁、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模(P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绍兴文理学院党员教师286名,其中男性党员163人,女性党员123人;管理岗位党员101人,教学一线党员185人;年龄25-58岁,平均40.5±8.55岁。

(二)研究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90个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共10个因子,能对被试最近一周的心理和躯体情况做出较准确评估。量表在心理界被广泛使用,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前9个因子的分半信度为0.76~0.92之间,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4~0.88之间,全量表为0.93。

(三)方法

采用SCL-90对300名党员教师问卷,有效回收286份,有效回收率为95.33%,数据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

二、调查结果

由调查结果可知,高校党员教师心理健康状况阳性检出率为29.3%,在与全国常模比较中,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性别党员教师各因子分比较中,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等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岗位党员教师各因子分比较中,人际关系、焦虑等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三、研究讨论

本研究对高校党员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阳性检出率为29.3%,与国内学者郭秀兰、哈丽娜等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阳性检出率26.17%和30.87%接近,说明高校党员与非党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基本一致。另外,王玉花对齐齐哈尔市1000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强迫症状、敌对、焦虑等。而笔者的调查结果主要表现为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表明高校教师包括党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哈丽娜对宁夏10所高校1461名教师进行调查,发现男性教师躯体化、强迫、焦虑因子与女性教师比较存在差异,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笔者的调查发现,女性党员教师在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因子分高于男性党员教师,表明性别之间存在差异。在不同岗位党员教师各因子分比较中,管理岗位的人际关系因子分高于教学岗位,而教学岗位的焦虑因子分高于管理岗位。这可能是受工作性质的影响,因为管理岗位的教师涉及方方面面的服务管理对象,导致人际关系敏感;而一线教学岗位的教师由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考核、职称晋升等方面的压力,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总之,高校党员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女性和教学岗位党员教师,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关注。加强高校党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党员教师进行追踪指导并及时转介;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合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升党员教师抗压能力。

教师心理健康小论文范文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论文

1结果

1.1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以SCL-90总分≥160分或任一因子分≥2分为阳性筛选标准[9],即视为可能有心理问题,需进一步检查。460名中小学老师中有228人(49.6%)可能有心理问题,依次是强迫209人(45.4%),人际敏感186人(40.4%),抑郁177人(35.5%),偏执173人(37.6%),躯体化163人(35.4%),敌对162人(35.2%),焦虑154人(33.5%),精神病性136人(29.6%)。

1.2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对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将总均分、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发现:中小学教师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特别是强迫因子上的得分已超过阳性筛选标准。

1.3不同人口学特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以性别、民族、婚姻状况、是否班主任为自变量对中小学教师的SCL-90各因子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又以专业、学历、教龄和收入为自变量对中小学教师的SCL-90各因子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民族、不同学历、不同收入中小学教师的SCL-90各因子得分差异不显著,班主任和非班主任中小学老师的SCL-90各因子得分差异也不显著。男教师在偏执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教师,已婚教师在躯体化和强迫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未婚教师。不同教龄教师在躯体化因子和强迫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显著,LSD多重比较发现,教龄在10年以下教师的躯体化得分和强迫显著低于教龄在10~20年之间的教师,以及教龄在20年以上教师,教龄在10~20年之间教师和教龄在20年以上教师之间不存在差异,但随着教龄的增加,教师的躯体化程度和强迫程度也在增加;不同专业教师在敌对、偏执、精神病上的得分差异显著,进一步比较后发现:体育艺术类教师在敌对、偏执和精神病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文科教师和理科教师(P<0.05),而文科教师和理科教师得分不存在差异(P<0.05),

2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检出率较高,几乎有一半的老师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中小学教师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6],说明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原因可能是教师工作任务繁重、生活压力较大、人际交往圈子过于狭窄、角色多、重竞争激烈等,使得教师几乎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做出有针对性的心理调节。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强迫是中小学老师最突出的心理问题,这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强迫症状在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并且逐渐成为教师的主要心理问题,究其原因可能跟社会对老师的期望和评价、学校对老师的苛刻考核标准和严厉的制度以及教师自身的性格特点有关。本研究表明,不同民族中小学老师SCL-90各因子得分差异不显著,这与已有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政治、经济、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少数民族教师的思想意识形态,少数民族教师基本上也都大学毕业,大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少数民族和汉族文化间的差异,使得少数民族老师和汉族老师的同化程度有所上升。不同学历中小学教师的SCL-90各因子得分差异不显著,说明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并没有因为学历差异而产生异样心理,学历的优越性在中小学中并不明显。不同收入中小学老师SCL-90各因子得分差异不显著,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因收入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中小学教师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进而忽略了经济方面的差异;也有可能是因为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在各教师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故而不能引起教师的重视。班主任和非班主任中小学教师SCL-90各因子得分差异也不显著,以往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总体来讲,班主任教师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除了完成常规的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班级的管理工作;而非班主任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量更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量等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学校临时摊派的行政任务则多由非班主任教师完成。本研究还发现,男教师在偏执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教师,说明男教师的猜疑和关系妄想比女教师严重,这可能是因为传统观念上男性被鼓励从事更具有挑战性、更能获得高收入的职业,就业压力增大的现实却迫使越来越多的男性投身到教育事业中,使得男教师更敏感、更偏执。已婚教师在躯体化和强迫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未婚教师,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可能是因为已婚教师面临的家庭负担重,家庭社会关系较为复杂,使得他们体验到的工作压力加大,导致躯体化症状和强迫水平明显高于未婚教师。不同教龄教师在躯体化因子和强迫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显著,教龄在10年以下老师的躯体化症状和强迫显著低于教龄在10~20年之间的教师,以及教龄在20年以上教师,教龄在10~20年之间的教师和教龄在20年以上教师之间不存在差异,随着教龄的增加,教师的躯体化程度和强迫程度也在增加,但当教龄达到10年后,教师的躯体化症状和强迫症状不再增加,原因可能是随着对教师职业的适应,教师在工作中逐渐学会自我调节来缓解躯体症状和强迫症状,也有可能是因为教龄达到10年后,教师的躯体化症状和强迫症状已经很严重,已没有再继续增加的可能,具体哪一种原因所导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讨。本研究还发现,不同专业教师在敌对、偏执、精神病上的得分差异显著,进一步比较后发现:体育艺术类教师在敌对、偏执和精神病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文科教师和理科教师,而文科教师和理科教师得分不存在差异,这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原因可能是因为体育艺术类教师样本数量太小,样本之间的差异过大造成的结果,也有可能是因为体育艺术类教师思维敏锐活跃,情感丰富,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崇尚个性张扬和释放,对生活充满激情,富有创新精神,具有更强的独立意识,但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现实基础,这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教师心理健康小论文相关文章:

1.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论文

2.教师心理健康演讲稿3篇

3.班主任心理健康论文

4.教师心理健康学习心得3篇

5.中小学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论文3篇

教师心理健康小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