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7-06-06 15:47

相信辛勤耕耘终会有回报,预祝: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时能超水平发挥。为大家整理了初一历史下期末考试试题,欢迎大家阅读!

初一历史下期末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必须填入答题卷的表格中,否则不给分。(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1、在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三朝治国措施的共同点是重视人才、任用贤能。下面历史人物中哪

些是在唐玄宗时被提拔担任宰相的( )

①房玄龄 ②杜如晦 ③魏征 ④姚崇 ⑤宋暻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④⑤

2、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为此,秦始皇时期设立了(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门下省 D.军机处

3、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

A.善于用人 B.虚心纳谏 C.科举取士 D.勤政爱民( )

4、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价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小明——和平使者,扬威异域;小刚——探寻新路,寻找黄金;小强——友好往来,促进交流;小华——殖民先驱,海盗鼻祖。其中正确的是( )

A、小强和小华 B、小华和小明 C、小明和小强 D、小明和小刚

5、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的话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6、为“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

A、鉴真 B、玄奘 C、阿倍仲麻侣 D、一行

7、“杯酒释兵权”是下列哪位皇帝的作为?( )

A.唐高祖 B.宋太祖 C.宋真宗 D.宋高宗

8、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 )

A、北宋与辽的争战 B、北宋与金的争战 C、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金的争战

9、下列我国古代著名外贸港口中,属于两宋时期的名港是( )

①扬州 ②杭州 ③广州 ④泉州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到( )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A.隋朝 B.唐朝 C.南宋 D.明朝

11、走进《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北宋城市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下面哪些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写照?( )

①可以去夜市买东西 ②边喝着茶边在瓦子里看杂技表演

③普通百姓可以穿多种颜色的衣服

④大街上店铺林立,你可以随意吃到各种风味小吃 ⑤城市平民都住着高大宽敞的瓦顶平房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12、“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最早出现于( )

A.北宋、东京 B.北宋、四川 C.南宋、临安 D.南宋、广州

13、“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 )

A.宋 B.元 C.明 D.清

14、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的历史人物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唐太宗 D.宋太祖

15、军机大臣是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官员,这个官职最早出现在(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16、2005年是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首次下西洋六百周年,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是( )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C.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榜葛剌和红海沿岸

17、《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

A.火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造纸术

18、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巩固了清朝对东南边疆的统治,当时台湾府隶属( )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浙江省 D.直隶省

19、以下盛世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贞观之治 ②文景之治 ③开元盛世 ④康乾盛世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④①③ D.②①③④

20、下面有关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达起余杭,北达涿郡,共分四段。

B、隋朝大运河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C、元朝时又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缩短了江南到洛阳的航程

D、大运河沟通了五大流域,加强了南北交通,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21、2004年雅典奥运会圣火传递抵达北京后,奥运火炬将在八达岭长城点燃。现在所说的八达岭长城是( )

A、 秦长城 B、 汉长城 C、 明长城 D、 金长城

22、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 )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唐本草》

23、有关唐和吐蕃友好交往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唐朝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B、大昭室内有文成公主入土蕃壁画

C、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D、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加深了唐蕃友好

2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一首题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作者是( )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

25、北宋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逼上梁山,参加农民起义,这一文学形象出现于( )

A.《西游记》 B.《红楼梦》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26、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坊市分置

C.边境贸易繁荣 D.商业市镇兴盛

27、右图反映的是我国同俄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它( )

A、说明清朝初期我国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是清朝康熙帝领导的雅克萨之战战败被迫签订的

C、是俄国侵略我国东北地区的开始

D、从法律上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28、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29.《喻世明言》中有一则故事,描述一个新谚语:“一品官,二品贾”,……在《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比商贾为第一等生,科第反在次者。”请问这两本书中所反映的是哪个时代的社会现象(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30. 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

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全过程( )

A 帝国的彷徨 B 中华的荣耀 C 东方的曙光 D 王朝的振兴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答题卷

题号 一 二 总 分

31 32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二、材料分析题。两小题,共40分。

31、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武德四年五月,秦王李世民攻克隋朝东都(洛阳)后,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不禁感叹道:“逞侈心,穷人欲,无亡得乎!”……

材料二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四月,李世民嫌京城闷热,便在临潼骊山顶上修筑了翠微宫。三个月之后,又指责宫室小气,辱没了大唐威仪,便重修了玉华宫……位于东都的“洛阳宫”本是隋炀帝吃喝玩乐的地方,李世民遂接管过来,“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殆不能堪”,连同“飞山宫”在内的庞大建筑群,豪华气派,极尽奢靡。整座工程,都是黄金白银乃至能工巧匠的生命堆起来的。

材料三 李世民28岁登基,在位23年,文治武功,千古罕有。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李世民从隋亡中得出的认识是什么?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没有关系?理由何在?(7分)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李世民执政后采取了哪些措施?(5分)

(3)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世民的主要变化是什么?(3分)

(4)材料三对李世民的评价是否全面?结合上述材料简述理由。(5分)

32、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20分。

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表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二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思体恤。”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实际上是清朝的什么政策?材料二中乾隆皇帝所言是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6分)

(2)基于以上根本原因,明清两代还采取过哪些相关政策?这些政策造成了那些严重后果?(8分)

(3)读了上述两则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想?(6分)

初一历史下期末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D B C C A A B A B C B B B A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A A B D C C A C A C D D A D A

二、材料分析题。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1)实施暴政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2分)有。(1分)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 (4分)

(2)措施:用人;纳谏;轻徭薄赋;完善三省六部制及科举制;注重民族团结等。(5分)

(3)劳民伤财,大兴土木,奢侈浪费。(3分)

(4)不全面。(2分)李世民前期统治贤明,推行德政。但未能贯彻始终。(3分)(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1)闭关锁国政策。(2分)不是;(2分)因为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要维护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和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2分)

(2)还沿用历代统治者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并都实行过“海禁”政策。(2分)重农抑商的后果是影响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正常流通,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阻碍近代化因素萌芽的萌芽。(3分)“海禁”的后果:影响了沿海人民的生活;妨碍了中外贸易;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3分)

(3)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进步、要想强大,一定要走出去,去学习、去交流、去吸收。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不变。(6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初一历史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