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摄影艺术

发布时间:2017-05-27 06:16

我们在影视艺术的审美过程中,有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那就是特写镜头具有超常规的视觉冲击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摄影艺术的探讨,供大家。

一、在摄影艺术中创造扣人心弦的特写镜头

在观赏一部影片之后,除动人的情节外,优秀的特写镜头,往往会打开你审美记忆的窗棂,在你的脑海中映像。在一个摄影艺术展览中,能表现摄影家崭新审美意象的特写,也往往独具视觉吸引力,人们总爱在它的面前驻足留连。在一本精美的画册中,那些扣人心弦的特写镜头,也常使人们爱不释手,反复观赏。所谓特写镜头,《辞海》是这样界定的:“拍摄人像的面部,人体的一个局部,一件物品或物品的一个细部的镜头,通常称特写镜头。”在摄影艺术造型的审美创造中,特写镜头具有自身独特的美感效应,归纳起来有四条:

一、特写的审美表现力

特写镜头,善于把审美客体--被摄对象的局部形象集中、突出,清晰、强烈地表现出来。在描绘人物形象时,它可以凸现人物最能表现审美个性的局部,如能折射出心灵美的眼睛,能显示人物个性品格的脸部神情等。在刻划其他物像或描绘山水风光时,特写镜头所强调的富于美感的局部的画面,也往往最能表现摄影家新颖、独特的意境。

二、特写的视觉冲击力

摄影艺术审美信息的传递媒介--照相机,尤其是那分辨率极高的好镜头,具有精细入微的影像分析力,它可以把人物事物的细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以其巨大的视觉冲击力,激起人们的审美注意和审美联想。

三、特写的主体抒情性

优秀的摄影家,善于观察事物,选择镜头,善于发现与抓取既能表现事物特性,又能表现摄影家本质力量的特写画面,用以表达摄影家的独特感受。由于画面集中,形象突出,往往表现出审美创造主体强烈的抒情力量。

四、特写的心灵震撼力

善于刻划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心灵美感的特写镜头,往往最能引起观赏者的心灵共鸣,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力,象《当法兰西国旗降下的时刻》、《在结婚登记处》都是这类的作品。摄影艺术的特写镜头,不论是描绘人物心灵窗口的眸子,刻划表现人物性格的手势,表现人物活动引人入胜的情节,只要自然天成,意趣新颖,都可以卓成佳构。

不过,那些妙手天成、永远无法再现的瞬间特写画幅,通常是百里挑一的。特写镜头的审美创造比起其他中景、大场面的作品的成功率,似乎会更低、更不易得。在审美鉴赏时,对这一点,我们不应忽视。

古今中外,优秀摄影艺术作品用特写镜头形式来表现的佳作,可真是不少。在我国,著名摄影家郑景康在50年代所创作的名作《齐白石》就是以特写镜头来表现作者善于以形写神,使作品形真而神似,把我国一代绘画大师齐白石的神情、风韵、气质表现得酣畅淋漓。《齐白石》堪称为一幅为时代名人传神写照的力作。又如,50年代田原创作《炼钢工人李绍奎》时,也是用特写镜头描写李绍奎在炉前汗如雨地喜看钢时的神情,来表现新中国成立后当家作主的一代工人的高大形象和豪迈气概。

在海外摄影的星空中,特写佳作更是繁星闪烁。象美国的史泰钦在20年代拍摄的《好莱坞影星葛丽泰·嘉宝》;尤金·史密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拍摄的《赛班岛》;被西方报刊登载次数最多的女摄影家阿诺德拍摄的《出生后的第一个五分钟》;日本秋山庄太郎于二战后拍摄的《少女》系列,都是用特写镜头表现人物的传世名作。

二、论东西方人体摄影艺术的嬗变和异同

作者:

龙熹祖,著名摄影家,摄影理论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现代图像艺术学院院长。多年从事摄影理论研究并创建中国第一个图像艺术专业,于1994年成立中国第一个图像研究所,2000年创建中国第一所现代图像艺术学院,全方位培养现代图像艺术人才。

人体艺术在中国艺坛绝迹了几乎近40年,直到1985年人体油画才突破禁区,得以展出。以后人体雕塑逐渐出现在街头、广场、展览大厅。1987年轰动一时的健美比赛活动,是人体美的直接展示,对长期存在的封建狭隘、僵化脆弱的旧思想体系是一次有力的冲击。然而在我国发展自己人体艺术的艰难历程中,受阻最大的莫过于人体摄影。在我们国家有的人一直认为人体是和黄色、淫秽相联系的,任何艺术门类到此,都要"诸神回避",否则就会受到鸣鼓而攻之,以至于落到不齿于人类的可悲下场。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旧的思想节节败退,他们所最后借以负隅的天险-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一道不可突破的防线是人体摄影。他们的逻辑是:人体可以写、可以画、可以雕塑、可以表演,惟独不能拍照。表现上看这是一个超越了艺术的问题,而横跨民族学、国情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之上的交叉学科目,实际上是一个只能说说,不能拿到光天化日之下,不堪一击的伪道学的面孔和陈词滥调。

现在,在出版界有远见卓识的人士支持下,一本精选的人体摄影作品集终于将要冒天下之大不韪问世了。人体摄影究竟是怎样一种艺术?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人体摄影艺术?在世界范围内,人体摄影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国有没有人体摄影、它的发展趋热如何?这些是我们在本书一开头必得向读者诸君交待清楚的。

既往全部历史的光辉成果

要讲人体美、人体摄影,先要从人谈起。苏联学者洛莫夫说:“人成了包括几十门学科的庞大系统的研究对象。”作为艺术学科之一的摄影艺术学,当然也要把人体作为自己研究、表现的中心之一。人,为什么受到如此高度重视,成为科学和艺术关注的中心呢?

想一想我们的祖先,原始先民们在洪荒未开的时代茹毛饮血,风餐露宿,到今天登月球、探火星,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最早打制得十分粗糙的仍然近乎石块的原始形态的石刀、石斧,到今天“仿佛凭着魔力似地产生了拉斐尔的绘画,托尔瓦德森的雕塑以及帕格尼尼的音乐”;从结绳记事的简单思维到“产生了巨大-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这一切充分说明了人是第一可宝贵的,人是大写的人,是世界的主人,是创造性的主体。关注人,把人作为一切学术和艺术的研究对象和表现对象,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题中应有之义。有什么理由把艺术表现的范围规定在人的周围环境而不能聚焦于人本身以及人体呢?

人,不是抽象物,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偶像,而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是有个性的个人。人存在的尊严和价值,人的本质既体现在他作为社会存在物方面,也体现在他作为自然存在物方面。人在改造社会、改造自然中结成一定的关系,形成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社会人。对此,摄影艺术和其他古老的艺术的形式作了比较多的表现。人作为一种生物体、一个物种、作为一个自然物,他的自然因素或生物因素在他自身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自然因素或生物因素也是和社会因素紧紧结合在一起的)。这一方面同样是摄影艺术表现的重要对象。

恩格斯说:“只有人才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的面貌、气候,他们甚至还改变了植物和动物本身。”这种改变,当然也包括人自身的历史性变化。

对于人,人的本质性本体性意义,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作了深刻阐述。 恩格斯精辟地阐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即由于劳动,由于制造和使用工具的需要,人的手愈来愈灵巧,由于和日新月异的动作相适应,引起人的肌肉,韧带及骨骼的特别发展并遗传下来。与此同时发生的脚适应于直立行走的发展,发音器官和脑髓的发达,使人“有到进行愈来愈复杂的活动,提高和达到愈来愈高的目的”。马克思精辟地阐述了“动物只按照他所属的那个物种的标准来生产,而人知道怎样把本身固有的(内在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来创造,因此,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

正是这样,人类不仅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了整个世界,而且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了人类自身。人是世间万事万物中最美的形体,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从一个单独卵细胞分化为自然界所产生的最复杂的有机体。”人体本身是最美的形体,也是内蕴最丰富的形体。如果说,整个自然,社会是一个大宇宙,外宇宙,那么,人体本身便是一个小宇宙、内宇宙。大宇宙、外宇宙是小宇宙、内宇宙的扩大投影;小宇宙、内宇宙是大宇宙、外宇宙的折光、缩微。大宇宙、外宇宙有多么丰富复杂,微妙生动,内宇宙,小宇宙就有多么丰富复杂、微妙生动。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他的面部表情、四肢、躯干,他的每一筋腱、肌肉、每一姿态动作,无不反映人的内心体验和精神本质。如果说人的内在心理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部浓缩了的人类精神文明史,那么,人的外在形态在某种程序上是一部凝聚了的人类进化史。它的丰富审美内涵是其他题材所不能取代的。

继各种古老的艺术品种之后出现的新兴艺术样式-摄影艺术中的人体摄影,在创作中,要求要全面、深刻地发挥作者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体现出人类全部历史发展的伟大成果。这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到:1、摄影家作为摄影创作的主体,他是人类文明演进、历史发展的积淀的产物,现代意识和审美的观念是他进行审美创造的驱动力;2、摄影艺术造型的工具是人类科技最新成果,摄影艺术造型技巧熔人类心智和科学、匠心和工具、主体和客体于一炉,直接体现了人类当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成果;3、人体摄影-摄影艺术中的一个品牌、一个题材,它的艺术语言和审美形态-纪实与创意、具象和抽象、现实与超现实,与其他古老艺术样式相比较更适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需求,更具有现代感。

有充分的理由证明:人体摄影艺术是当代人体艺术中的天之骄子

升华的艺术和升华的心灵

人体是艺术的永恒主题。如果说,原始艺术中的人体表现,源于性意识(这不论是西欧在3万年前出土的《罗塞尔的维纳斯》,还是我国新疆近发现的壁画中性崇拜、生殖崇拜的表现都是证明)。那么,现代艺术中的人体,由于它的创造者-艺术家是经过几千年文明进化,心理积淀的人类历史伟大成果。他的思维、情感、制作、运转、都不是原始的纯生理本能的驱使,而深深潜藏着对艺术的奥秘、人生的真谛的探求为目的。即使某些现代艺术家在其驱使之进行创作的原动力上,及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意趣上都有着情欲的成分,也不能影响我们在对一种艺术题材、一个艺术部类的总体考察,仅仅归结为性意识的表现。

可以肯定,人们之所以爱人体艺术,是由于艺术家借用人体语言来崇拜生命、赞美自然、歌颂青春、讴歌爱情、追求自由。这种创作态度,乃是产生优秀人体摄影艺术作品的内在动因。而真正优秀的人体摄影艺术同把人引入想入非非,邪念丛生没有必然联系。难道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不是以男性阳刚之美、力度感打动人吗?而罗丹的直接以性爱为主题的雕塑,仍然使人远离肉欲,而感受到青春美丽,生机活力。然而,人体艺术在各个国度,各个历史时期都曾受到过责难,从古希腊到近代、现代、从欧洲到亚洲,都反映出两种不同的观点的斗争。苏联著名雕塑家穆希娜针对本国情况尖锐指出:“现在我们有一种不健康的清教徒的倾向-害怕裸体。为什么我们的观众可以允许看前辈大师的裸体,却不准看苏维埃画家笔下的裸体呢?如果用这样的逻辑看问题,我们就要否定所有古代和文艺复兴的艺术,关闭所有博物馆。”她还说:“人体能最充分、最真诚、不隐蔽地表现人的情绪和内在的面貌(不是一切都可以加上裤衩的)”。看来,古今中外清教徒们对裸体艺术的非难如出一辙,其立论的逻辑也大致相同。现在“有伤风化”云云的责难,对文学、绘画、雕塑以至表演领域里都已逐步被各个突破,惟一的也许是最后的据点是摄影。

为什么人体可以画、可以写、可雕塑、表演,就是不可以拍呢?问其故,则曰,拍照是真,拍的照片逼真,所以不行。这种“理由”是非常可笑的。中国的清教徒,伪道学家们并不能自圆其说,必须加以辩证清楚。

一是所谓“真”的问题。不错,拍照是要以真人为对象的。但是不是只有摄影才直接面对真人实景进行工作呢?显然不是这样。不论绘画,雕塑都要以真人为模特儿进行创作的。也许他们要说,照片的效果逼真,所以不能允许。这也是奇怪的逻辑,且不说以人体美为宗旨的表演活动是真人的表演,就说照片的艺术效果,它并不以逼真为最高审美创造条件。丹纳讲:“卢佛美术馆有一幅但纳画。但纳用放大镜工作,一幅肖像要画4年;他画出皮肤的纹缕、颧骨上细微莫辨的血筋,散在鼻子上的黑斑,逶迤曲折,伏在表皮下的细小之极的淡蓝血管;他把脸上的一切都包罗尽了,眼珠的明亮甚至周围的东西都反射出来。你看了简直会发愣:好像是一个真人的头,大有脱框而出的神气。”

丹纳是为了说明笔致豪放的画比工细的更受欢迎。我们从这里可以了解逼真并非摄影独有的艺术手段,在某种程序上,有的摄影作品的工细、逼真的效果恐怕不一定达到但纳的水平。如果联系到当代某些照相写实主义绘画、雕塑,直接以真人翻制,确实栩栩如生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不知发难的先生们对此又将如何解释。

再说欣赏的问题,决非如这些同志所述摄影逼真感故而容易引起副作用。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人与人之间便只好隔离了事。事实上,罗丹的雕塑,人们观赏时,那无生命的冷冰冰的青铜和大理石,能使人感到肌肤的温暖、血液的流动、思想的波动,产生这样强烈的生命真实性。人们欣赏时的内心充溢着的是人性之美、人情之美,而不是别的什么。关键是观者的心灵,而非作品本身的问题。这些同志实际上混淆了艺术和实物、欣赏和欲望的关系。黑格尔老人曾明确告诫说:“艺术兴趣和欲望的实践兴趣之所以不同,在于艺术兴趣让它的对象自由独立存在,而欲望却要把它转化为适合自己的用途,以至于毁灭它。”又说:“在艺术里,这些感性的形状和声音之所以呈现出来,并不是为着它们本身或是它们直接显现于感官的那种模样、形状,而是为着要用那种模样去满足更高的心灵旨趣,因为它们有力量从人的心灵深处唤起反应和回响。这样,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

优秀的人体摄影作品应该具备这种唤起心灵反应和回响的力量,具有美好心灵的欣赏者也一定能借作品显现出他美好心灵的折光。还是穆希娜说的:“一个人只有思想肮脏,才会在美好的人体中看到肮脏的东西。”人体摄影决非诲淫诲盗的同义语。人体摄影固然有高洁、纯正、雅致与低级庸俗直至下流之分,它的欣赏者的审美趣味亦有高低、精粗、文野、好坏之分。灵魂卑劣者因与庸俗下流之作起共鸣,在高雅之作面前,他也会产生邪恶的念头。对于淫秽之作要坚决取缔。物有优劣,人有良莠,以罪恶目的从事人体摄影者决非绝无仅有,然而,这些问题要通过健全法制及极大地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水平和审美水平、道德水平来解决。发展健康的高尚的人体摄影艺术同坚决取缔黄色下流的伪作是根本性质上不同的两回事情。一定要严格区分其性质和界限,一定不能因噎废食,泼脏水连同孩子也一定倒掉了。

西方人体摄影的嬗变

世界艺术史上,在希腊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过人体艺术的辉煌时期,其后诞生的摄影艺术,在经历了初期令人震惊的再现客观现实的艺术表现力后,富有探索精神和创造力的摄影家就开始向人体摄影领域的突进。1857年瑞典摄影家、后来留居英国的雷达兰,拍摄了一幅在摄影史上奉为经典之作的《人生的两条道路》,这幅情节丰富,场面浩繁的画面,运用了大量的人体作品,主题是观善惩恶,以白鬓长者为中心,两边两组人物体现了两种不同的道德观念、生活理想和人生历程。左边表示勤勉、友善、进取,右边则表示贪婪、享乐、堕落。共用30多张底片剪辑拼贴放大而成。这本来是一次非常富有想象力和积极意义的艺术创举,也受到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的赏识。在曼彻斯特举行的重要造型艺术作品展览会上为新兴的摄影艺术赢得了极高声誉。但是它也受到了少数人的攻击,说它动用那么多裸女,姿态粗野淫糜,流于色情等等。可见,古今中外,人体艺术无论它有多么积极的思想意义或高明的艺术处理,都会受到一些人的非难和攻击,这恐怕已成为一种规律性反应了。

无论如何,他们不可能阴拦人体摄影艺术的发展。继绘画主义摄影之后而起印象主义摄影的开拓者卡梅隆夫人,除在名人肖像方面卓有成效外,依据希腊神话、圣经故事而拍摄的主题性照片中,有不少儿童人体照片。儿童人体是早期摄影家非常迷恋的题材。弗兰克·萨特克利夫拍摄的《水耗子》(1886年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在于他第一次跳出摄影室,跳出依据神话故事排演、模特儿装扮的僵化创作模式,走向人间,走向自然。傍晚的小河边,夕阳余辉把一群在水中嬉戏的孩子照得通体透亮,水只没脚脖子,他们或蹲或坐,或仰卧或侧身,有的眺望远方岸边烟雾腾腾的工矿井架,有的相互耳语。在工业时代的背景前,在大自然的真实环境中展示孩子天真活泼的情趣和他们矫健、稚嫩的体形姿态,把风俗民情和儿童人体揉和在一起,使作品包孕着丰富的内涵。

19世纪末,康曼瑞·C·普尤拍摄的《模特儿》,是摄影史上出现的最严格意义上的标准的人体摄影。站立的女模特儿,微侧的背影,两手臂伸出,一高一低,倚墙而立,身边床上斜置的衣衫,右下角的软鞋,及背影墙壁上的一些画框,这种布局和姿态,看来是受绘画影响,而没有完全成为真正属于摄影的人体作品。

本世纪初至30年代,是世界人体摄影走向成熟、不同风格的流派纷呈,各种形式、意蕴备具,洋洋大观、繁茂发达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有代表性的摄影家是:

威斯顿:他在1924~1925年以对摄影艺术的贡献荣获白金汉奖金,创作欲望和题材大大扩充,创作力更趋活跃的时候,拍摄了一系列人体作品。他曾经说过:“我无须去拍预先想好的姿态”,生活中的图像、人体本身固有的美和一些动人的姿态打动了他才投入拍摄的。如1923年9月,他在墨西哥城的日记中写道:“这里有令人神魂颠倒的阳光、表面结构,质地有趣的白墙,和各种各样的云,单是这些就足够我许多个月不知疲倦地拍都拍不完的创作题材。”直到1924年7月9日,他在日记里一开头就高喊:“云彩再一次诱惑我……还有什么东西能比云彩的形式美能逃避我的镜头的捕捉!……的确,我的眼睛和思想是朝向天空的,当我把眼睛往下一瞥,我看见泰娜裸体地躺在Azotea上进行日光浴,我的云的工作便结束了。我把照相机转向一个更加现实的主题,并获得极为有趣的成功的负片。”这里,威斯顿透露了他人体摄影朴素的创作思想,也概括了他人体摄影基本的艺术特质,那就是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极其优美的形式美感。

曼·瑞:这是一位达达主义的画家兼摄影家,达达主义摄影的创立者。他迷恋于摄影光效应,用各种技法拍摄了一系列人体作品。其中有刚劲的充满力度感年轻男子人体,也有女诗人、女画家以至酒吧女郎的人体作品,或用中途曝光,或用正底负像法,或加网纹图案,或用笔绘补充,造成丰富多样,蔚为奇观的人体作品。曼·瑞基于他对艺术摄影艺术的看法,认为“自然并没有创造艺术作品,是我们和人类心智特有的阐述能力发明了艺术。”又说:“艺术作品取决于人,管他使用什么表现工具。”在充分自由的心态下发掘摄影的创造性和灵感,使曼·瑞的作品脱离了一切固有的形式羁绊。“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舒卷自如,又不失其艺术魅力。

有这样一个例证:超现实主义作家朗西斯·毕加比亚,身材高大,壮硕无比,有人说他像一头牛。曼·瑞的评价是"漂亮、高大而健壮",精心给照了一张他光脊梁的半身裸体照,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甚至改变了一些人的看法,毕加比亚也非常喜欢。曼·瑞还给他挚爱的女友姬姬照了一张裸照。姬姬坐着,戴着东方式头巾,从背影看去,这种姿态令人一下就想起安格尔的油画名作《健壮的浴女》。曼·瑞在突发的灵感启示下,在照片加了两个音孔,有人说是性的暗示,其实,曼·瑞只是为了更充分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构想罢了。

以曼·瑞为标志,人体摄影经历了传统的、绘画主义的,以至生活化的发展阶段之后,进入现代主义的艺术表现阶段。摄影界已不满足于描绘客现存在的人体美,而更多地追求自己的主观感受。通过摄影的艺术造型,摄影的技术技巧,把自己独特的刹那间的印象、把自己心田深处的审美理想外化为生动的人体形象。

早期一直以拍摄英国下层劳动人民苦难生活著称的摄影大师布兰特,晚期仍保持他独有的原始美粗犷美的自然质朴、强反差、粗粒子的风格特征,在题材内容上却转而拍摄女性人体,自成一格,独具风采。布兰特舍而不用现代高精密度的照相器材,改用老式磨得铮亮的桃花心木制成的“鹰眼”柯达照相机。这种照相机确属“老掉牙”的“老爷机”,它没有快门,焦点也是固定的,光圈只有针眼大小,景深短,极为容易变形。布兰特既非发思古之幽情,亦非一时心血来潮,他是为了利用这种镜头容易变形的特点,创造超现实主义的人体摄影之美。我们不难发现,布兰特的艺术匠心确实收到预期效果。他的人体由于巧妙的运用特殊技法,或突出臂,或突出腿,或突出胸,或突出脸,以至或突出手,或突出脚,真正对人体作多摄角、多视角的审视,扩充丰富了人体摄影之美。布兰特人体摄影得到艺术界包括画界、文学界、摄影界的肯定,在人体摄影中独树一帜,饮誉世界。

西方人体摄影的发展趋势是非常明显的。在发展常规的传统的人体摄影的同时,也风行表达强烈的主观感受、现代摄影语言、创造多种流派、风格的作品,以至出现了畸形、切割、重组、神秘、荒诞、丑陋的意境。如杰瑞·郁斯曼的象征意味的人体摄影、罗杰·麦丁的《随意的人体》、托德·窝尔克的原始硕大造型的人体摄影、罗伯特·亨内斯钦及启德苏·俄克哈马等的切割重组的人体摄影、李思丽·克罗娜斯的荒诞意味人体摄影及宁达、康偌道尼·米切尔等的有性感意味的人体摄影等。

中国·东方文化与人体摄影

人体艺术和人体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在其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进入文明时期的自我审美观照的产物。从东、西方文化考古发掘看,人类文化和艺术的起源,都与人体有关。是人的自我觉醒的表现。由于人的自我意识的产生,看到人的地位和作用之后,才有了崇拜之、讴歌之的愿望和要求。尽管在初期这种认识仍然要带着很大盲目性,这也是人还处于幼年时期的缘故。当代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认为,东方,中国重山水。西方,希腊重人体。我看这是只看到支流,而未看到源,只看到末,而未及其根的表现。

实际上,人体文化是人类的共同意识表现,是人类文化,艺术的总发源地。只是由于后来经济发展、文化演变的不同,才出现了差异。即使这样,“性相近习相远”,人类有共同发展、历史的演变,使东西方文化出现了差异,各自向着不同的路线和境界迈进,但这是后来的事情。我们中国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由于封建传统层层淤积,积重难返,官僚政治严酷之极,人人自危,因而谈玄说易,寄迹山水,成为和西方文化的重科学实证、理性精神,重自我个性,物质享受,形成鲜明对照。这决不是说中华民族、东方文化和人体艺术绝缘的,排斥的。我们不说盛唐时期敦煌壁画中的裸体的飞天、菩萨,《诗经》、古诗于男女体描写等等。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扼杀人性、泯灭情欲、反科学、反民主的封建制度、封建思想是有力的冲击。新文化、新思潮被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掌握以后,就身体力行,启蒙推广。人体摄影也渐次萌发滋生,不少摄影家都涉及这题材领域,摄影刊物和展览时有所见。其中固然有伪劣制品,春宫淫秽之类断所难免,然而,对于摄影先驱者来说,他所进行的是严肃的艺术探索和文化启蒙工作。张印泉先生在《飞麻醉》摄影杂志第期发表过《力》。这位向以正直、崇高为人生理想的摄影家,倡导摄影走“简洁、明朗、生动、有力”的阳刚之美的艺术道路。他一生致力于拍摄劳动人民的生活,讴歌祖国 山河风物,偶一涉足人体,也是为了实践他的艺术主张, 创造了阳刚之美的力作。《力》如题所示,拍摄的是位肌肉隆起、筋健强壮、体魄矫健的青年男子,对当时充溢着糜糜软软、香香艳艳之风气的摄坛,无疑起着铲偏树风作用。这一阶段发表人体摄影作品的还有:敖恩洪在《黑白影刊》上发表了《入浴》、吴印咸发表了《人体》、郎静山在《晨风摄影文化合刊》上发表《春怨》、在《集锦照相》上发表了《心即是佛》。这些体态各异、姿势优雅、用光考究的人体摄影说明我国摄影家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即使接触的是一个新的题材领域,他们也能得心应手地创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同时,说明“人体艺术不适合在我国发展,不合我国国情”云云,也是站不住脚的。郎静山先生的人体摄影还试图把中国传统哲学、禅宗佛法注入其中,这同郎先生一生以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与摄影艺术的结合,努力创造东方文化背景的、有中国民族特色和风格特点的摄影艺术-“集锦摄影”是一致的。

这些可贵的艺术试验,很可惜,后来没能继续下去。五四以后的新文化思潮的推演,在新形势下转变到新的任务,社会相对稳定的短暂时期结束了。接踵而至的严酷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血与火的交织使人体摄影这个新文化运动启迪、诞生的艺术品种,经过了萌发、苏醒,很快又销声匿迹了。与此同时,几乎和中国同时起步的和中国有着同样文化背景的日本的人体摄影,伴随着明治维新,它的资本帝国从积累到膨胀到扩张,而人体摄影却一直平缓地向前发展着。日本摄影家以他们特有敏感和移植能力,和西方超现实主义摄影、主观主义摄影相呼应。在战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日本人体摄影变形、变色、变调、畸形、夸张、变异、抽象,无所不用其极。本庄光郎、中山岩太、筱山纪信等,与欧美摄影名家相比,可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综上,同样以东方文化为背景的中、日等国人体摄影,同样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倾向-一种是极力使之和东方文化、本民族文化结合,创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人体摄影,一种是无所顾忌的和西方文化、欧美文化相结合,创造个性强烈突出的人体摄影。二者各有其作者群和读者、观众群,可以并行不悖,各自得到发展。

结语

人体摄影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在诸多摄影题材中,它显然不是最最主要的。我们深深地了解肩负着振兴民族、建设四化的伟大历史任务中,摄影艺术所承受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还有着更为迫切的重要的摄影使命。但是,人体摄影艺术决不可以说是可有可无,或者大逆不道、旁门歪道的东西。它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主题中应有之义。对人体摄影艺术的创造和欣赏,都有赖于它的作者和观众有较高层次的文化教养和艺术修养。四化建设的推进、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极大提高,整个精神文明建设、摄影文化及其组成部分的人体摄影艺术的研究和发展,以三者有其内在关连、必然联系和相互制约、互为因果。这三者的相互促进,互补互荣,同步前进,是理想的目标。精选当代世界人体摄影之精华,对我国人体艺术、人体摄影之发展,无论对摄影创作,摄影理论研究及其他兄弟艺术门类都会有借鉴、参考价值,是为序。

浅论摄影艺术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