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传统文化知识点有哪些
北京既是古老的,又是现代的,作为国家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的文化充分体现了古老与现代的统一,历史与传承的统一。那么,在北京,学生在中考上需要考到哪些传统文化知识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北京中考传统文化知识点
一、传统节日:
二、二十四节气歌(和农业相关,所以附上了具体解释。)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
立春花开 雨水来淋 惊蛰春雷 蛙叫春分 清明[犁田] 谷雨春茶
立夏耕田 小满灌水 芒种看果 夏至看禾 小暑谷熟 大暑忙收
立秋之前 种完[番豆] 处暑[拭田] 白露[匀田] 秋分看禾 寒露前结
霜降一冷 立冬[打禾] 小大雪闲等过冬年 小寒一年 大寒团圆
[犁田] 翻地的意思。
[番豆] 指的是花生。
[拭田]种禾稻。
[匀田]在种完禾稻之后的一段时间,要把稻田里的杂草拔掉,把长得太多的禾苗拔掉一些,扶正禾稻行与行之间的距离,然后再施肥;客家人简洁用:匀田。
[打禾]收稻谷的意思。
(蒙娜丽莎老师认为传统的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所以才会在传统文化考察中把二十四节气作为一个重要的考点,这对于目前我们城市考生来讲,是要高度重视的。)
三、六书: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六书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是“造字法”,会意、形声是“组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象形、形声、会意是高频考点)
四、汉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五、五行:金木水火土
六、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七、三教九流 三教: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又称儒道释)
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八、戏曲中人物角色的分类
生旦净末丑(或生、旦、净丑)“旦”是女角色的统称;“生”、“净”、两行是男角色;“丑”行中除有时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
九、人文思想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五常】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
【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
十一、历史名人
【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春秋)、王昭君(西汉)、貂蝉(东汉)、杨玉环(唐)(相关成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十二、礼仪称谓
【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称“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称“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下一页更多有关“北京中考传统文化知识点有哪些”的内容
北京中考传统文化知识点有哪些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