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V vs BSD启动方式

发布时间:2017-03-14 20:57

SysV vs BSD启动方式

概括地讲,Linux/Unix系统一般有两种不同的初始化启动方式.

1) BSD system init

2) System V init

Slackware 使用BSD风格的init脚本,而很多别的发行版使用System V风格的init脚本。SysV和BSD脚本都是能让人读懂的,即它们都是shell脚本,而不是已编译的程序。主要的区别在于脚本是如何设计的。

SysV脚本倾向于接受诸如start、stop、restart之类的参数,依它所启动的程序而定。所以你可以用 /etc/init.d/bind start 这样的命令来启动BIND,并用 /etc/init.d/bind stop 来停止BIND。

SysV的启动还倾向于使用符号链接来组织启动进程,例如在 /etc/rc.d/rc.4/中,可能会有指向别的目录中的真正的脚本的各种各样的符号链接。这些链接的命令会像是 S10network、S25xdm之类,其中的S表示启动(start)该项服务(如果是K,则表示kill),而数字指定了脚本执行的顺序。

SysV风格的启动脚本的主要优点在于能够设置成自动配置许多东西。例如,若你进入runlevel 6,你可以建立一个链接叫K75bind来终止BIND,前提是链接所指向的文件已经设置好来做这件事。

SysV风格脚本的主要缺点是太过弯弯绕。假如我想增加一个服务,我要先写一个SysV风格的脚本(不是容易的事),它至少要处理“start”(还可能有“stop”)。然后,我必须确保在每个要运行这个服务的runlevel中正确地设置好符号链接。如果恰好这个服务需要在已经连续编号的两个脚本之间运行,我就需要做一些对符号链接重新编号的工作(例如,S10xxx和S11yyy已经存在,而我想让zzzz在它们之间运行,我就需要对前两者之一重新建立符号链接来把zzzz挤进去)。

想暂时改变SysV的启动进程也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假如我不想在下次启动时运行xxx服务,最简单的办法是删除S10xxx这个链接,不算难吧?但如果我想在每个runlevel中都去掉它,我就需要从每个有关目录中删除S10xxx这个链接。然后,假如我改了主意,想重新运行xxx,我需要手工重新建立所有的符号链接。

这样子无疑是在已经很复杂的启动进程上叠床架屋,而Slackware是不会这么做的:它用BSD风格的启动脚本。

BSD风格的脚本是直接了当的shell脚本,它们倾向于顺序运行,而不需要start或stop之类参数。只要系统进入了它们的runlevel就会执行,就这么简单。

BSD风格的主要缺点是你需要一些其他方法来控制后台服务。例如,若我要停止BIND,我要先用命令 ps ax|grep named 找出 named的PID,然后kill这个PID(或者用这个pid的文件名)。但是我不能简单地下个命令 /etc/init.d/bind stop (除非我已经写了个这样的SysV脚本)。

BSD风格脚本的主要优点是它们非常容易阅读和编辑。例如,若我想增加一个服务zzzz,我可以在 /etc/rd.d/rc.local中增加一行 /usr/local/bin/zzzz,这样只要是执行rc.local的runlevel,zzzz就会随之运行。假如我只想在runlevel 4执行zzzz,我可以把它放在 /etc/rc.d/rc.4 (不是目录,而是一个脚本)中。如果我要改变执行顺序,我只要把zzzz放在适当的服务之间,多数编辑器都支持在文件中间插入文本(就算ed都支持)。还有,你可以用注释的方式停止一个服务,然后去掉注释让它重新运行。

因此,当多数发行版采用SysV风格时,Slackware采用了BSD风格。对于许多Slackware用户,BSD风格的易用性胜过SysV风格的强大功能。当然,你可以有自己的意见。

与普遍的观点相反,从一种风格转到另一种并不那么困难,只要把inittab和rc文件从一个系统拷贝到另一个系统即可。init程序自身没有改变,所谓“风格”多是在inittab和它所调用的脚本中设置的。

译注:现在slackware为了提高兼容性,在/etc/rc.d/提供了rc.sysvinit脚本以适应某些基于SysV启动过程的商业程序的需要。另外,在许多设置服务的脚本中,也接受start、stop、restart这一类参数,例如rc.sendmail、rc.sshd等。

SysV vs BSD启动方式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