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复杂的人际关系

发布时间:2017-06-17 00:13

关系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比如谈某人“挺有关系的”,或者是“关系挺多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漫谈复杂的人际关系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漫谈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含义

关系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比如谈某人“挺有关系的”,或者是“关系挺多的”。又如与别人“关系挺好”,或者是“关系不怎么样”,“关系一般”,“关系紧张”等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出现了诸如“关系户”、“关系单位”、“关系网”、“拉关系”等词语。看到这么多“关系”,也许你会问,此“关系”和彼“关系”之间,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呢?

“关系”一词,一方面指的是交情。如果某个人认识很多人,和每个人都有交情,他就能吃得开,办事容易,我们就称他为“关系不错”;否则,如果这个人生性孤僻或者不爱与人交往,能帮助办事的人不多,我们就讲他为“没什么关系”。可见这里的“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关系”两词具有不同的含义,后者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程度及其大小,前者是指相互间关系较多,或者相互间感情深厚,或者相互间交往较频繁等。

同时,“关系”还有另外一个意味,它表示了个人和其他人的角色地位。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他人各有不同的关系,如同学关系、同事关系、父母关系、师生关系、老乡关系、夫妻关系……等等。每一个关系就如同一个环节,把人们和外界集结成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这张网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关系。支持这些关系的是种种的情分(交情),情谊有亲有疏、有远有近,这些亲疏和远近的情谊关系是我们推动人际互动的依据,就像父子关系就有父子情谊一样。多数中国人最讲究“关系”,这个关系最简单地说,就是指个人和他人的人际互动状态,包括角色地位关系和交情关系。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关系一方面泛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状态,无论亲疏、远近,人与人之间都有关系。即使两个陌生人,也可以存在各种关系,或者同乡、同姓、同校、同龄等等。另一方面关系也特指已经有交情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状态,即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情感联系,有时这种感情会使人在困难的时候互相之间提携一把。也就是说,这种关系是第一种关系中有交情的一部分。因而,实际上第一层关系含义是指客观已经存在,无法变更的角色地位,如同乡、同学、同事等,而第二层关系含义是指主观上相互愿意,可以随时撤销的情感关系,尤指朋友关系、自己人的关系等等。

我们平时评价或述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样,指的就是第二层关系含义,即交情上的关系含义。比如说对某人关系如何是指与他的交情如何,“关系挺好”即指“交情很深”;“关系一般”即指“交情不太深”。“关系单位”即指有过交往,尚存交情的单位;“拉关系”也是指与别人建立友情,深化感情等。

漫谈人际关系的作用

其实,“关系”是个中性词。正当地建立和发展朋友关系,于朋友双方皆有利,因而中国有句古训“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但是不正常的以获取眼前的金钱、地位和其他利益为目的而买通人情,建立对等的经济交换关系的拉关系现象则不可取,它势必破坏人与人之间正当的、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使人们走向一种依靠自身处理人际关系的特殊技能获取社会地位,而不以勤劳奋斗的刻苦精神获取社会地位的恶性竞争境地。其结果必然导致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被打破,人际关系被替换成一种纯粹的金钱关系。

在中国社会里,人们普遍地看重关系,有了关系才好办事。大多数中国人也在努力地发展自己的关系网,因为有了关系,犯了错误可以不受批评,甚至违法犯罪,也会不受惩罚,或者能减轻惩罚。这样一来,法律和规章制度在关系面前便往往会失去威严和庄重。“拉关系、走后门”就是通过建立不正当的关系,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逃脱规定的义务和处罚,并使关系双方同时都获利的腐败现象。大多数“关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对“关系”双方而言,两者都可从中得到好处和便宜,而损害的却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是社会的公共利益。

在中国社会里,人们根据相互之间的交往程度和熟悉程度,也就是相互之间关系程度,分为陌生人、熟人和朋友三类。陌生人是指没有交情的人;熟人是指有一定交情,但感情不深的人;朋友是指双方之间有深厚情谊的人。大多数为了更多地被人理解和接纳或者是更迅速地建立各种关系,也即建立与别人的交情,通常愿意以朋友相称,诸如“见面就是朋友”,“朋友的朋友自然也是朋友”,“一回生、二回熟,三次见面就是好朋友”等等,因此,“朋友”的概念已经泛化了,它不再仅仅指具有深厚交情的人,而泛指一切自己希望与之交往的人。原来的朋友也就用“好朋友”、“真心朋友”等代替了。所以,朋友的称呼有时被人们看成是人际关系的代名词,不再具有原先“有交情的人”的含义。相应地,“朋友关系”的含义也极为不明确,或者是指一般认识的人,或者是较为熟悉的人,或者是有密切交往的人,或者是男女之间的恋爱关系等等。它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便具有了不同的含义。

因为“关系”的不同,即感情深浅的不同,人们习惯于把人分成“自己人”和“外人”。“自己人”是指关系不错、感情较深的人,“外人”则指没什么关系、没有交情或者感情很浅的人。在有了“自己人”与“外人”的区分之后,人际关系也就变得更加复杂。他们通常给予“自己人”和“外人”不同的态度、待遇和评价标准。

对自己人,他们的错误我们可以谅解,他们的遭遇我们可以同情,他们的困难我们会帮助克服。我们处处给予自己人方便,对他们可以不按规范行事,对待他们总是用更宽松的标准去作评价和判断,不去计较他们的言辞和行为。相反,对于外人,我们总是不能容忍他们的粗鲁无知,不能给他们一丁点好处,在他们面前总是公事公办,严格按规章制度行事。对他们的痛苦和悲伤,我们置之不理,甚至是幸灾乐祸,我们常以苛刻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大多数中国人对待自己人和外人都有强烈的反差,虽然人们对自己人和外人的界限不是划分得很清楚,但根据与他人的关系程度去有差别地对待他人却是绝对的。对关系好的人,则好好对待;对关系不好的人,则一般对待,甚至是无礼对待。在《韩非子》里面有一则著名的寓言——“智子疑邻”,生动地说明了关系的亲疏远近影响着人们判断事物的态度。宋国有个富人,因为雨把他家围墙淋坏了,他儿子和邻居提醒他注意防盗。但宋人并未听从,结果夜间果然丢了东西。那个宋人觉得自己的孩子挺聪明,却怀疑偷东西的是邻居。

根据关系亲疏的不同所做的差别待遇,是我们中国社会的特征和观念,多数人都是本着“内外有别”的原则行事,而且每个人都已经习惯了这一套观念体系。因人而异地执行法令、规章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对于那些享受优惠待遇的人,会心生羡慕,但不会愤慨不平。遇到别人把自己当作外人而照章办理之事,也只看做是时运不济,缺乏背景与机会。有朝一日,自己一旦握有权势,自然也会通融亲人或密友,因而,靠“关系”办事成了孳生特权的温床。在“自己人”之间,许多中国人总是习惯于在自己掌管的权限之内,互开方便之门。上车不用买票,看病不用挂号、排队,办手续自己人优先等等。如果对内对外不分青红皂白一律采取“公事公办”的态度,对多数中国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这样的人往往会被视作“六亲不认”、“不通情理”而受到他人的鄙夷。

故而,中国人是一个很重视关系的民族。中国人一方面自己利用各种关系行事,另一方面也能容忍别人利用各种关系行事,只要别人在利用关系时不直接损害自己的利益就行。

在这种强调“关系至上”的社会中,很多人忙于应付各种关系,建立各种关系,发展各种关系,因而“会拉关系”的人成了有本事的人,出现了“关系学”。在中国,一个不善于处理各种关系的人简直就无法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关系广泛”,尤其与政府及其他要害部门“关系广泛”的人通常能获得更多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地位。

漫谈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