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信息化软件平台建设

发布时间:2016-11-11 21:52

论文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构筑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体系,是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简要探讨了现阶段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成就和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根据发现的问题和作者的想法提出一套软件平台的建设方案。包括统一数据库平台、身份认证及授权、信息门户及诸多应用系统的建设等。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建设 软件平台 统一数据库平台 身份认证及授权 信息门户 平台应用

我国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信息化体系初具规模,信息化的内容建设逐渐丰富。但经过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后,也暴露出不少隐患,阻碍了高职院校信息化向深层次发展。主要表现在:

(1)没有经过整体设计,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接口和标准。全校的信息化建设得不到统一的规划,各部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各自为政。教务、办公、财务、图书、后勤、保卫、科研都各自建立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由于所采用的软件系统不一致、数据标准不统一,在全校范围内人为地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导致了校内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而且给教学、科研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2)服务应用粗糙,缺乏深层次的增值服务。毫无疑问,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是基于高质量的校园网络,但仅依靠传统的WWW、FTP、E-mail、BBS等服务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消息中心、招生就业数据仓库、知识库、评估系统等深层次服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却没有得到充分实现。

(3)重硬件建设,轻软件投入。在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这种现象非常明显,硬件投资大,软件投资小,网络利用率低,教师、学生、管理方面的许多资源没有及时整合,信息服务孤立化严重。

(4)缺少有力的组织机构,信息化建设方向不明确。多数院校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但往往对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和规模估计不足,当把千兆校园网建立起来后,接下来对于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网,实现虚拟大学、无纸化办公、管理决策智能化等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成熟的方案,致使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无所适从,甚至停滞不前。

要想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还必须在软件建设方面下功夫。硬件是基础,硬件不足影响应用效果;软件是保障,软件不足应用难以实现。在改善硬件条件的同时,要加强软件建设。建设功能齐全、方便实用的信息化软件平台是信息化应用的关键。

为了提供一个方便、安全、可靠的信息化软件平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平台建设的内容:统一数据库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和信息门户及诸多应用系统。

一、统一数据库平台

高职院校信息化统一数据库平台应该是一个面向应用、安全可靠、操作便捷、技术先进、规范统一、灵活可扩展的数据库平台。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交流、通用的服务平台,为学校的管理提供高效、共享的管理平台,为校内人员提供开放的信息化生活环境。

1.在技术实现方面要做到:

(1)保证学校信息编码的统一和一致。

信息编码要统一,这样有利于共享数据平台和各个应用系统的信息交互,保证基于共享数据平台数据的一致性。

(2)保证任何两个异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

消除人和人之间的依赖,通过高校信息化统一数据库平台,实现校园共享信息的实时共享。消除各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使系统间的共享数据的使用不再是各业务子系统间的调用,避免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相互依赖。

(3)保证任何两个业务系统之间没有冗余业务数据。

对有业务关系和数据关联的业务系统,统一设计业务模块的数据库,尽量保证业务系统之间没有冗余业务数据,从而简化数据一致性的实现。对于性能优化、稳定性设计必须冗余的数据,提供数据同步机制。

(4)遵循“谁产生、谁管理”的原则,所有数据都由产生者进行管理维护。

技术上,由授权体系控制数据维护的权限,使得必须有权限的账号才能对数据进行产生和维护;管理上,通过制定相应的应用规范使数据产生者/维护者及时更新自己负责的数据,保证系统中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跟踪性。系统提供安全审计功能,保证对业务操作的严格监督。

(5)做到数据信息准确全面,可以反映整个学校全面情况,并为学校将来的决策支持系统积累分析数据。

设计数据库时,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应用设计也要保证业务功能的完整性。这样,整个应用即可提供完整的反映整个学校全面情况的数据信息。每个业务操作、信息采集、报表分析和统计结果是将来决策支持的重要数据来源,所以应保证历史数据的可用性及当前系统的高性能。

2.高校信息化统一数据库平台应具备以下三个特性:

(1)基础性

平台为学校提供基于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完整、权威、准确的信息,蕴藏着宝贵的信息资源,是整个项目的基础。

(2)专业性

实现数据平台、数据接口、数据通道、数据管理等四方面的统一。统一的数据平台为各种数据的访问、交换、使用提供一个统一的支撑环境;统一的数据接口通过数据库平台统一,实现应用系统与上级部门有关系统之间的交换和共享;统一的数据通道纵向沟通了上级部门,横向沟通了现有系统,为构建统一的业务系统提供坚实基础;统一的数据管理、统一的数据安全控制和异地集中备份,决定了平台作为数据库平台的专业性。

(3)权威性

作为支撑平台,要求其必须具有权威性。遵循数据“谁产生、谁维护”统一管理的原则,从管理上和技术上保证了统一的数据库平台的权威性。

二、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平台

通过建立一个独立的、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身份认证及用户权限管理系统,由该系统完成对整个校园网用户的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改变传统的各应用子系统各自为政的身份认证方式,为在校园网内实现更高层次服务提供可能。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高校在校园网络环境下建立多个信息系统,校园网的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这样就给校园网用户带来了一些使用方面的问题:

(1)现有的 Web运行环境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如:网络中的信息以明文传输、没有身份认证功能或只有弱身份认证功能、没有统一的授权管理功能、缺少面向应用分析的日志等。

(2)众多用户面对多个系统要重复输入账号、口令等信息。不仅烦琐,而且容易出现口令丢失。因此,信息系统需有一个统一的、具有较高安全控制的身份验证系统,以保证数据安全和用户操作方便。

(3)系统管理员要对各系统分别建立安全策略和用户权限分配,容易出现由于考虑不周而导致的安全漏洞。

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要实现统一数据认证平台。作为网络应用的授权和访问控制中心,实施由用户到应用的安全管理。它是信息化软件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供全校统一的用户管理平台和授权、认证体系,实现各应用系统的“一次认证,全面使用”,规范用户操作行为。

使用高校数字校园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平台用于管理校务系统所涉及的所有组织机构信息、用户信息、系统角色以及全部的数据资源,对校务系统进行基于角色的资源权限控制。为应用安全在统一身份认证、授权、单点登录和数据传输/存储加密等方面提供保障。

高校信息化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平台安全机制至少应包含以下模块:登录模块,身份认证、授权(访问控制)模块、安全配置和角色权限管理模块,数据传输/存储的加密模块,审计和记录模块,以及日志记录、提取、分析模块。

三、信息化软件平台信息门户及诸多应用系统的建设

1.门户网站管理系统

信息门户平台作为信息服务的载体,为用户提供信息的汇总、分类、搜索、发布,基于统一的开发模式和丰富的开发接口对各类应用进行有机的集成,为学校师生、领导及社会用户提供及时、有效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高校数字校园统一门户平台可以解决高校分散的信息与应用的集成和整合,建立起高校协作和决策的应用环境,它是连接学校内、外部单元信息的统一化 Web 平台。对门户网站各站点进行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建立一个运行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多网站群统一内容管理平台;实现数据集中管理,提高信息共享整合度;利用先进的基础设施,提高各站点整体管理运维水平,减少各子站点日常运行维护所需的人力成本投入。

2.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

一卡通的主要信息载体是校园IC卡,校园卡应用广泛、使用方便,它可以代替学校目前使用的所有证件,从根本上实现一卡在整个校园各个系统、场所消费使用。方便了师生,并提高了消费的安全性。给师生带来一种全新的、方便的现代化生活,同时大大简化学校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全校各数据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提高学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3.多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把在外购买的、教师自制的和学生制作的多媒体资源实现统一、集中管理,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查询、管理、使用,让教师和学生更方便地得到他们需要的信息资源。

4.办公自动化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要紧密结合高校业务,全面贯通高校内部经脉,通过对学校各办公要素的闭环整合,实现了工作流、信息流和知识流的整合管理。该系统大致包括八大模块:日程管理、公文处理、通知管理、会议安排、信访工作、邮件服务、统计信息汇集及权限管理。以上基本涵盖高校所有行政业务,为学校各级行政工作人员和管理层提供了一个科学、开放、先进的信息化办公平台。

5.教务管理系统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是数字化校园软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为了建设高校教务教学的数字化管理,提高教务管理人员、工作人员以及各院系教学负责人的工作效率,并且与数字校园中的其它系统相配合,共同实现无冗余的、统一的信息管理。教务管理系统应充分涵盖教务业务中的各个功能部件,从学籍、注册、排课、选课、考试安排、成绩评定报送、教学评价、教材等诸多方面形成一体化管理模式,支持广域网络办公模式,减少教务管理中的手工劳动。让系统中高效的事务处理机制和信息管理模式,为学校的教务工作提供直观的评价数据,为提高教务工作效率和推进高校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6.科研管理系统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是为了实现学校科研业务的数字化管理,提高科研业务管理人员以及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加速信息的记录、查阅以及传播速度,并且与数字校园中的其它系统相配合,共同实现无冗余的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包括以下模块:科研项目管理、计划项目管理、科研人员管理、学术活动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科研成果管理、科研绩效评估、项目评分管理、学术期刊管理、学术团体管理。

7.人事管理系统

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的人事管理工作已经逐步向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转化。因此,能否创造优秀的教学和科研环境,提供优秀的人事保证,将是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8.招生就业管理系统

招生系统业务涵盖面广,流程清晰,并提供考生网上查询录取学校招生信息及录取结果功能,由招生处统一整理基本数据并生成各种统计分析报表。

高校就业管理系统是一个服务于学校级领导、就业服务中心、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信息管理系统。服务中心能够及时地发布各类就业指导信息、招聘会信息、毕业生信息等,并实现网上签约管理的功能;领导可以实时查询就业方面的常用统计报表及分析数据;用人单位可以方便地进行招聘信息发布、毕业生信息查询等操作;学生能够查询各类职位信息,并在网上完成求职过程;系统的各注册用户之间均能方便地进行沟通、联系。

9.团委管理系统

高校团委管理系统涉及高校团员管理的各个环节,是一个服务于校团委、各院系分团委、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及各社团、团干以及团员个人的信息管理系统。校团委从总体上对团委组织结构及用户进行规划管理,实现从团员登记、奖惩登记、团员考评、团记转移、推优入党到团员离团退团整个流程的数字化管理,各院系分团委负责维护本院系团员信息。团员个人在网上进行评优申请,辅导员、院系分团委及校团委进行逐级审核,全部流程实现网上操作。

10.学生工作管理系统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是辅助学校学生工作处进行学生工作的得力助手,是以学生基本情况信息为主体、以高时效和高质量服务为准则的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信息系统。要既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又具有先进管理思想。系统要具有开放性和实用性,便于老师和学生进行操作。

11.后勤管理系统

随着各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和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今后高校后勤要保证服务质量,满足广大师生日益提高的生活要求,必须要采取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只有使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才能与学校及社会的网络化、信息化接口,为师生提供后勤各部门的网络化服务;才能提高后勤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为后勤部门最大程度地降低整体运行成本、增加创收;才能有效提高后勤部门的管理水平,做到从提高效率中要效益、要质量。

12.财务管理系统

涵盖财务核算、预算管理、固定资产、工资管理、结算中心、学生收费、财务票据、财务信息查询八大系统,辅助财务部门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和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实现从日常管理到信息发布整体解决方案。

13.个人Blog系统

有了校园内部的个人Blog系统,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方便、免费地建立自己的个人Blog,方便师生的交流和问题的探讨。

四、培养信息化平台应用人员,确保应用落实到实处

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把平台建设起来以后,如果不能应用到教学、管理中去,将会是巨大的浪费。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必须要有大量的信息人才的支撑。概括地讲,信息人才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专业技术人员。教育技术中心人员,多为教育技术或相关专业毕业,经过长期专门的学习训练,懂得教学设计和多媒体制作,是院校信息化建设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培训指导者。

(2)骨干人员。主要由分布于各单位的信息化技术骨干组成。这类人才的成长主要通过院校内部的技术培训或短时间的在外专业培训。他们是院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中坚力量。

(3)具体使用人员。主要是一线教员和学员,他们使用教学课件、多媒体电脑等现代信息化技术及设备,把新技术、新设备、新思想应用到平时教学学习中去。具体使用人员还应该把应用中好的方面或不足的方面记录反映给骨干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以求让信息化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提供帮助。

五、结束语

校园信息化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信息系统,同时项目实施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正确的策略对项目实施成果至关重要。对于一般高职院校来说,往往在财力、物力和人力方面实力不是很雄厚,这就要求我们要首先完成学校最急需、最重要的应用,根据学校现行业务运作周期的规律,确定实施的时间。同时考虑应用实施的各种内部、外部因素,制定分阶段实施计划。

校园信息化的建设不仅需要先进技术、充足的资金保障,还需要领导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把德才兼备的信息化技术人员和信息化管理人员充实到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来,才能实现校园真正的信息化。

试论高职院校信息化软件平台建设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