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春蚕奖个人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17-02-13 23:52

春蚕奖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为了表彰人民教师的辛勤劳动,从1988年开始,进行的一年一度的活动。下面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春蚕奖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春蚕奖个人事迹材料1

饶老师属牛,为人做事也确具有牛的品性——忠诚老实、吃苦耐劳,乐于奉献。

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是饶老师的座右铭。1965年,初中毕业的他,回到当时非常贫困、偏僻的家乡——章湾这个小山村。在那个年代,初中毕业生整个章湾村也只有三、两个人,深受领导干部、家乡父老的器重和欢迎。在当时经济、教育都很落后的情况下,村领导马上要求他办起半耕半读的小学。学生是8—16岁的农村青少年。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初中生,便要当上“教师”,心里犯愁,当他看到失学少年儿童的渴求知识的眼睛,便毅然答应了。后因其他原因,半耕半读小学停办,他在村领导和群众的支持下,又办起了农民扫盲夜校班,无偿为群众服务。一个十七、八岁的毛头小伙,教育对象有的是大过自己几十岁的成年人,有的是十来岁的小娃娃,像这样层次参差不齐的复式扫盲班,其间的情境是可以想象的。但是各种困难都被他热爱教育事业的决心和为家乡父老办点有益的实事的责任心所克服,办学长达两年,为章湾村的扫盲工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这种决心和责任心,促使他后来进入到全日制小学,仍念念不忘抓扫盲,帮助农民文化进修,当了全日制学校的教师,仍旧兼任农民夜校的主力。1985年安吉县普及初等教育考评,章湾村的“脱盲”率、适龄儿童入学率、学习合格率均为优秀,村被评为先进集体,他个人被评为省级普及初等教育先进工作者。这在当地的干部、群众中留下很好的口碑。

1977年2月,由于领导干部和群众的信任和工作的需要,饶老师正式加入到全日制教师队伍行列。由于他热爱教育,工作积极,加上勤奋好学,拜能者为师,一进校,便深受师生们的欢迎,学校领导更是重用。由于他不畏困难,虚心请教,刻苦钻研,全身心投入到繁重的教学和班务工作中,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丰收果实。当年,他所教毕业班教学成绩名列全乡第一,受到各级领导和群众的赞扬。

饶老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平时挤时间学习有关教学理论知识,工作中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为了能全面胜任小学各年级段、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他自己主动提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跟班教学,以便自己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摸索教学方法与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他所教班不仅学科成绩均优秀,而且学生全面发展,詹有凤同学获湖州市文明学生称号,雷长根同学获县优秀少先队员称号。

自1984年担任章湾小学校长后,饶老师倍感肩上的担子之重。一个农村完小规模虽小,但其“五脏俱全”,其管理工作是繁琐的,本班教学任务丝毫未少,六员六班的编制配备的完小,饶老师担任班主任,既教语、数课程,还兼其它年级课程,再加上校务工作,一天下来,有时真是忙散了架,感到力不从心。但他从繁忙的工作中悟出:“凡事都要做表率。”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这“无声的号召”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自他担任章湾完小校长18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年年都是夺优,深受到上级赞许。

“舐犊情深”是饶老师真实的写照。他平日里关爱学生胜过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对家庭贫困、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是关心倍加。饶老师常从微薄的工资里拿出一些为贫困学生垫付书、学费,垫付总金额超出千元,为贫困学生买衣买鞋也有很多次。并且千方百计与外界联系,争取本校低保学生能得到资助。在多方努力下,于1992—1995年期间取得杭州商学院近30名在校大学生的对口资助。余凤琴同学是孤儿,父亲去世,母亲改嫁,跟随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生活甚是艰苦,饶老师便将自己孩子的衣服拿出送给这位苦孩子,为其垫付书、学费。饶老师为了更好地辅导学生的奥数,除在校期间挤出一定时间给予辅导外,还让几个成绩稍突出的同学免费吃住在自己家。尤其是是姚再娣同学,她家非常困难,母亲生活不能自理,全家老小五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务农养家糊口,生活拮据,但这孩子聪明好学,对“奥数”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便将她带到我家里,晚上辅导她学习“奥数”。正因为她家里穷,换洗衣服甚少,天气较热时,身上常常发出异味,家人不但不嫌弃,反而买了几件新衣服送给她。小女孩感动万分,更加发奋学习,致使她在1995年小学奥数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三等奖的好成绩。饶老师几十年辅导学生从未收取任何报酬,也不求报答。

饶老师一直认为学校里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章湾学校原校舍是用过去老祠堂改造而成的(已近二百年了)。梁柱已朽,薄砖小瓦,加上年久失修,多年来便是危房了。1992年经上级部门检测确定为危房,不能使用,而建造新校舍,属于乡级管理的村级负担,村集体经济很困难,无力解决。无奈之下,饶老师先将师生转移到村民的简易房内上课。民房四周有水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一下课,他总是在水塘周围巡视。而且民房结构不适合上课,空间小,往往一个20平米的小房间要挤下30多名学生,天气炎热的季节,通风不良。木板漆黑了当黑板,不设讲台,学生作业时,老师就只能把腿架上,在腿上批改。针对现状,他逐级向上反映情况,千方百计争取经济支持,仍无着落。师生已在简易的私人房内度过两个学期了,并且中间还更换几处民房。期间的困难可想而知,为了早日建成新校舍,饶老师带头捐款500元,并发动师生共捐款近千元,此举感动了各级领导和当地群众,于1994年初开工建造新校舍。但由于资金仍紧缺,他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利用空余时间和晚上休息时间经常走门串户与村干部商量,筹集资金,为建校舍四处奔波。700多个日日夜夜未吃上一顿热乎饭,未睡过一个安稳觉。经多方努力,全校师生终于搬进新校舍。

和学校相比,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在他任章湾小学校长期间,家里曾经历过几件较大的事。家中建房,儿子结婚等诸如此类的事都无暇过问,一心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作为父母独子,在父母弥留之际,为忙学校诸多事宜却不能送终,至今深感歉疚。

是金子,放在哪都能发光,人只要有一颗热忱的心,有明确的前进目标,有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不管到哪,也都能作出贡献,做出成绩来。饶老师不仅在章湾学校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工作相当出色,而且从章湾调入荆湾小学后,工作依然踏踏实实,从未有过半点自傲表现,尽管曾任过完小校长,但仍然以一个普通教师身份看待自己,工作服从安排,乐于挑重担。2003年接任四年级两个班数学课和常识课,他不以课务重为理由来推脱,而是更加努力,每天总是很晚才回家,精心备课,备课的重点,不仅是新授的知识点,更是新旧知识的“连接链”,并能根据学生实际,找到新知识的切入点,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让所授知识深入人心,重在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对学生作业中错误,总是当面给学生分析透彻,使之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饶老师很信奉这样一句话:打铁先得自身硬。只有自己的知识基础扎实了,教学起来才能游刃有余。20多年前,安吉县教育局为整顿民办教师队伍,而组织了民办教师文化知识考查,在那次的语文、数学文化考试中,他名列全学区第一。三十多年后,年近花甲,他在紫梅小学数学教师解题竞赛中,又拿了第一的好成绩。从教30年来,他获得各级各类荣誉称号近20次,先后被评为省、市、县级优秀辅导员,区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等。正因为他数学功底较好,所辅导的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同样取得较好成绩。1995年辅导学生姚再娣荣获小数奥赛国家级三等奖;1998年辅导万宗燕同学获小数奥赛县级二等奖,1990年辅导饶胜郁在乡中心数学竞赛中获第一名,2004、2005年在荆湾小学辅导臧一鹏、叶蓓、彭典辉、周蓓等多名同学获中心数学竞赛一等奖。2007年辅导李卓同学获小数奥赛县第一名,另有4人获三等奖;2008年辅导李卓小数奥赛省级三等奖。

饶老师的事迹虽然算不上惊天动地,但是,仅凭着他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在平凡岗位上谱写对党的教育事业的真挚之情,对学生的关爱之情,对同志的热忱之情,对工作的热爱之情。用鲁迅先生的“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这句话形容饶老师一点不为过,几十年来辛勤耕耘在简陋的乡村小学,桃李满园,令人肃然起敬。

春蚕奖个人事迹材料2

浙江省温州市柳市镇第三幼儿园坐落在有“中国电器城”之称的柳市镇,呈现出一派“花开满园”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继过去获得“浙江省儿童文化园”、“温州市文明单位”等20多个殊荣外,2005年被浙江省教育厅命名为浙江省示范性幼儿园和“乐清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园长郑燕也荣获“全国民办幼儿园优秀园长”、浙江省“春蚕奖”、温州市优秀教师、乐清市名校长培养对象。

“三幼”花儿为什么开得这么红?家长、教师和社会人士一致认为,这与园长郑燕的创意、创造、创新的“三创”能力分不开。

村里做实事,园里换新天

柳市镇第三幼儿园之所以能成为省示范性幼儿园,主要是依靠村书记郑元飞、村委会主任郑祥飞等一班人有远见、有魂力。村长、书记说,我们长虹村是全国十佳小康村,不仅经济腾飞,文化教育也要比翼齐飞。我们要努力办好幼儿园,提高村办幼儿园的质量,跟上全国水平。近两年来,为了创建省示范性幼儿园,长虹村实实在在地做了几件创建良好育人环境的大事。

1、整改食堂。投资五万元,设立洗菜房、配菜房等流水线式程序,建成了温州市A级标准的卫生食堂。

2、拓展绿地。长虹村投资200万元,征用了围墙外原为厂房的1334平方米土地作为幼儿园的绿化场地,使幼儿户外活动有了一个宽阔的天地。

3、整改场地。村里投资50万元,将原来传统式的园门改为现代化的自动收缩门;将460平方米的水泥过道改为塑胶道,并对活动室、盥洗室进行全面整改。

4、扩大空间。村委会让出街道边的三楼330平方米的办公室,改为幼儿园的多功能活动室和教工活动室以及艺术室。

5、添置设施。村里为幼儿园添置了大中型户外活动器具共有19件;为小朋友增添了活动玩具和休息场所;将原来28平方米的阅览室扩建到60平方米,并新增图书5000册;幼儿微机房,新增添了多功能打印、复印、扫描一体机等办公用品。

长虹村这些举措,一方面显示着村干部们的远见,另一方面浸注着郑燕园长的良苦用心和满腔热血。

硬件上去了,软件怎么办?郑燕园长把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关键问题来抓。她向笔者说,在这个问题上,她们陷入过一场困境。1997年,由于幼儿过少,老师过多,需要调整。当时她提出“去两头,留中间。”就是把一批好的老师送出培养,把一些综合素质较低的老师送去学习,其目的是全面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建立人才库。可是许多老师不理解,吵着要离园,40多位老师,走了只剩下她一个,不仅人走,还带走孩子。在这种困境中,郑燕园长坚定信心,独自坚持。她一方面重整旗鼓,一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这种做法,感动了村领导和周围群众,获得了他们的同情、理解和支持,使幼儿园渡过了难关。随后郑燕多次跑到乐清市教育局汇报情况,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肯定与支持,并给了她们许多优惠政策,将属于公办编制的30多名教师陆续分到幼儿园锻炼三年,仍保持公办编制。

由于市、镇村的支持,给幼儿园的教师都办理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手续,使师资队伍相对稳定。70%的教师达到大专学历,30%达到中专学历,达标率100%。

转变教育理念 美国“多元智能模式”落户“三幼”

在经济发达的柳市镇,家长对幼儿的期望很高,希望幼儿园能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和兴趣班,并愿意另交费用。幼儿园教师由于缺乏先进的理念,幼教内容与方法单一。如何改变?带着困惑郑燕园长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幼教百年大会,聆听了美国哈佛大学多元智能研究员刘纯芳博士谈创造性多元智能的报告,深受启发,很想请她来柳市作指导。经过多次接触和热情邀请,刘博士终于答应了。

刘博士每个学期都要来园数次做讲座、做指导,以手创艺术为切入口,开启幼儿手指尖的智慧之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她的课,家长、教师都来参加,她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博得了家长、教师和幼儿的好评。

2005年3月3日,刘博士对全园教师进行面对面地培训,向他们传授“多元智能首创艺术”手法,第一课讲了“你我他、变变变”;第二课讲了“衣柜、衣橱,各种各样的衣服,你喜欢怎么样的衣服”;第三课讲了“节日的礼物,送你一束玫瑰花”;第四课讲了“海边的故事,丰富多彩的海洋生活”;第五课讲“木马”;第六课讲了“我把我的玩具送给你”……每一课都是以物引领,语言朴素,手法多变,塑造了一个个生活故事,幼儿爱

浙江春蚕奖个人事迹材料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