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写中秋的散文精选

发布时间:2017-06-06 10:47

中秋夜,又是那漫长思念之路上的一个灯火通明的驿站。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有关写中秋的散文精选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有关写中秋的散文精选篇一:月明中秋话团圆

文/若梅

千古中秋悲明月,一袭相思话团圆。

佳节临近,思念浓,归乡情切,心似箭。

每逢佳节倍思亲。曾几何时,中秋,以她别样的风韵,赋予人们多少美妙的畅想。

临近中秋,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一轮圆月。看那圆圆的月亮,似乎满载着亲人团聚的其乐融融,也怀揣着远隔千里的离愁别绪。如鼓满了诗情画意的帆,遨游在广袤、幽蓝的中秋夜空。

古今的人们,已习惯了将满满的思念与祝福,遥寄于中秋的故乡或有着自己牵念的远方。隔着遥远的时空相互对月倾诉。这一天,人们对着圆圆的月亮,品着圆圆的月饼,吃着圆圆的汤圆,连那思念的情怀也是圆圆的。圆圆的月亮,寄托着人们多少美满生活的梦想。

——于是,人对于月亮,总是情有独钟。

俗话说:年怕仲秋月怕半。寓意到了月半或中秋,那一月或一年所剩下的光景不多,稍纵即逝。

年年中秋过,一岁一中秋。寒来暑往,我已于人世间渡过了几十个中秋节了。而中秋留给我的,既有其乐融融的温暖,也有掠人心肺的寒凉。那一轮一轮的印迹,似年年不变的月光,重叠一处。岁月寒暖有痕,而月亮丝毫不改当年。

小时候,每个节日对我们来说都是新鲜的。那种节日特有的气氛让人很容易从中捕捉到一种舒服的感觉,那是一种温暖和幸福。一如中秋,除了有皎洁的月光,香甜的月饼和汤圆,最让人陶醉的还是一家人围坐一起有说有笑的情景。

记得那一年的中秋节,赶上连阴雨天气。我和弟弟都上中学了,那天刚好是星期六。上午最后一节没上课,老师就放假让我们回去过中秋。和所有的同学一样,我们冒着绵绵细雨赶路,衣服湿了,心里却充满了节日的欢快。走在已离家不远的田间小路上,我发现沉甸甸的稻穗站在田里却冒出了长长的嫩芽,白乎乎的像一个个白胡子老头儿。因下雨无法收割,许多熟透的稻子倒伏在泥水里,长成了青青的秧苗儿。看见这些,我乐滋滋的心在下沉,高兴劲儿一下跑到爪哇国去了。回到家里,已经快过中午饭时刻了,辘辘的饥肠早按捺不住那美美饱餐一顿的渴望,伸手揭开锅盖,竟是一片冰凉。心情也跟着降到冰点。弟弟一屁股做到小凳子上,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我一转身,见门后边堆着一把老豇豆。唉,只好开始整理,准备做饭。虽说路上见到的情景让我已有思想准备,但多少还是有些失落。不一会儿,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父母,先后回来了。父亲背着把铁锹,母亲兜着一兜儿没能曝出棉花的棉桃。他们的脸色也像这天色一样阴沉,似乎忘了今天是中秋节了。

到了晚上,母亲还是煮了包馅的汤圆,又煮了些花生,我们帮着忙乎,气氛逐渐活跃起来。心情一轻松下来,我和弟弟一边帮助做事情,一边讲些学校里的小趣事,虽然因丰收无望,父亲的心情有些沉重,听到我们说的高兴时,也不觉露出微笑。就这样,在煤油灯下,我们一家人谈笑风生的渡过了这个没有月亮的中秋节。

那个中秋节,虽然没有丰收的憧憬,没有圆圆的月亮,但有亲人团聚的欢声笑语,心里就有个圆圆的梦想,梦里依然有月光皎洁。

往昔岁月里,那些有月的中秋,总能赋予节日以别样的滋味。

辛劳的父母亲还在田间忙碌。我领着有些睡意朦胧的弟弟妹妹,走在迎向父母的田埂上。圆圆的月亮在我们的头顶上晃悠悠的,像是喝醉了酒。一个趔趄,我险些跌倒,吓走了瞌睡,我带头唱起了儿歌:月亮走,我也走,我帮月亮提巴篓,巴篓巴,捡棉花,棉花壳,磕菱角,菱角弯,弯上天······。调皮的小妹接着改了词儿的唱下去:······巴篓巴,捡棉花,棉花壳,扎我脚,哎唷哎唷疼死我······惹到我们都笑了。

光滑的打谷场上,父亲赶着老牛正打场。圆圆的月亮下,圆圆的石辗随着老牛转着圆圆的圈,在一大片铺撒成圆形的厚薄均匀的稻把子上,一遍又一遍,一圈又一圈。父亲走在中间抖动着牛绳儿不时的催赶。他一会儿抓起一把稻穗摸索着,那眯缝的双眼似乎在陶醉于一个圆圆的梦里。

门前的空地上,我们和母亲围坐一圈,中间的一张凳子上放着圆圆的簸簯,我们边说笑边掰棉花。一会儿母亲拿来她自己没吃的月饼掰开几瓣分给我们,其实我们都已经吃过了,只有父母亲没顾得上吃。我知道母亲自己吃什么都舍不得,就说:“听说吃月饼就是讲究团圆什么的,那就不能分开吃的啊。”母亲笑了:“你们一人一瓣,就得要大家的合起来才是团圆的”。

多年来,母亲的话一直让我记忆犹新。在父母亲的心里,一个人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大家的美满才是他们心里的圆满。儿女们能够聚在一起,享受天伦是他们最大的欣慰。

若干年后,作为他们的儿女,我们已各自离开了父母,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了自己的儿女,做为父母的我们,更加感受到儿女绕膝的那份天伦之乐是多么的珍贵。中秋,也是可以让人铭记和寄托着无数美好愿望的、那么一个曼妙无比的形式。

其实,阴晴圆缺,月本无心,有心悲欢的,依然是人。月亮,每个月都圆,圆了又缺。她的圆缺有序,绝不会因人的悲喜而改变。而出于人的某种情节,中秋的月圆,被一厢情愿的人们赋予了更多人为的感情色彩。

中秋夜,又是那漫长思念之路上的一个灯火通明的驿站。多少疲惫的思念,于今夜爬出沉睡的窗口,在如水月光下被点燃,任伤口泛出嫣红,复苏着钻心蚀骨的疼······。

那一年的中秋,月光下,我再也不能看到小女儿那圆圆的笑脸儿。我的心被残忍的掰了一个豁口,鲜血横流,而月亮依然圆圆的,圆圆的高挂头顶。在别人的眼里她是圆满的、美丽的,而在我看来,她是那么的冷漠,像一个风干泪水的眼睛,那么焦灼,心被刺得生生的痛······。

记忆被翻得一片凌乱,多事之秋的往昔,不堪回首。小女儿天真烂漫的年华里,有关于她的中秋,屈指可数。我努力的搜寻,寻找哪一处的中秋月华,留下了有关于她的故事。一做起事来就会废寝忘食的我,甚至不曾在月光里,给她讲一段关于中秋的神话······

如果可以···,现在的她,已经是豆蔻年华,许多中秋的故事,有关思念,她该会懂。明月千里寄相思,可这一份思念,我该寄往何方?因为那是月光也去不了的地方啊!······一句淡淡的“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涵盖了多少撕裂的心痛,和多少无奈的感伤。人圆心圆,月才更圆。心若缺,即使明月高挂,也只是一地月光惨淡······。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人们心里早已不再奉颂那种“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似的孝道。好儿女志在四方。为了学业、为了事业,儿女们终有一天要有他们自己的天空。为了生活,夫妻们不得不天各一方。为了不同的理想,朋友们也会各奔东西。可是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是月光照得到的地方,我们就能够得知彼此安好。天涯海角,无须朝夕相处,有月光照耀的地方,我们同观一轮明月,虽人隔千里,息息相通的心,却是圆如满月。

唯如“但愿人长久”,方得“千里共婵娟”。月满中秋佳节夜,愿普天之下的人们,心有明月长团圆。

有关写中秋的散文精选篇二:中秋思乡

作者:冯可来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了,又到了万家团圆的时候了,可是今年的中秋我却离开了家乡,为了心中的梦想来到离家千里之外的远方。

节日的大街上人来人往,各种车辆川流不息,望着喜庆的人们拎着大包小包,忙着挑选琳琅满目的商品走亲访友,心里很不是滋味。想想独自一人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仿佛自己就是无根的浮萍,在茫茫的大海里随波漂流。

每年的八月十五前后是家里最忙的时候,地里的作物也相聚成熟,人们都在忙碌着秋收种麦,家家户户玉米花生堆成了小山。可是无论多忙,母亲也要在这一天准备一桌丰盛的团圆饭,晚上也一定要在院子里支上一张小桌,拿出月饼和各种水果摆到盘里来祭拜一下,预祝国泰民安、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不是什么迷信活动,这是千百年来农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今晚的月亮很大很圆,风很轻,云很淡,柔美的月光如水一样洒在大地上,像轻纱一样温柔。独坐窗前,思念就像潮水一波一波向我袭来,故乡的土、故乡的人、故乡的一草一木忽然间觉得都是那么亲切,那么的美好。是啊,在这美好的月圆之夜,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谁不思念自己的亲人?谁不思念自己的家乡?一个人无论他在哪里,贫穷或者富足、伟大还是渺小、在这喜庆团圆的节日最思念的就是他的故乡!因为那是生你养你的地方!它会永远在你的梦里,永远伴随你的一生……

夜已经很深了,可我却全无睡意,一阵凉风拂面,让我更感身在异乡的孤独与凄凉。仰望着天上的明月,情不自禁的吟出了李白的那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有关写中秋的散文精选篇三:儿时的中秋

塞上的九月真好,最热的天气已经过去,中秋月圆、云淡月清、温和爽飒。

在这风和景明的季节里,我常常想起老家的中秋节来。“八月十五” 是老家人对中秋节的统称,因为农家人记事的时间都以农历为主,除此之外,就再没有其他叫法。虽然很直白,但却承载着家乡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盼与向往。

农家小院的房前屋后都有成片的树荫,当月上树梢,月光散向院落的时候,整个院落静谧极了,树梢下面斑驳陆离的月影如月亮娘娘散向人间的碎银一般,将这农家小院妆扮得神秘而洁净、温情而浪漫,再无喧嚣和杂乱。庭院中央的桌子上,父亲燃起了炉香,母亲刚从锅里烙出的月饼及水果之类也被一一敬献于月光之下,这此地,如没有院外一两声蛙鸣传来,还真不分天上人间呢!

月饼是母亲烙制的,刚出锅散发出新鲜而浓郁的麦香味儿,如母亲的味道熟悉而好闻极了。离家多年后的今天,我一直在想,那该是家的味道才对呀!

在我的记忆里,老家人过八月十五的心是非常虔诚的,烙制的月饼得用当年自家新产的麦面,得家人亲自烙制,而且必须得献在皎洁的月光下才算了结一年的心事。如果这天没有月光,这个节日的敬献活动就得向后顺延,直到月亮赏脸为至。敬献的物品除了月饼之外,还有粗粮制品和自家水果及其他农作物。因为,敬献过月亮的食品中既饱含着月亮娘娘对敬献者来年的祝福,也深含着农家人对一年来上天赐予风调雨顺、丰收年景等福报的感激。所以,敬献过月亮的食品是要分给家人每个成员还有鸡狗等家畜来享用,以保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儿时的八月十五,在我的心中很早就占据着很大的空间,不仅很神秘,而且还能吃到母亲做的月饼和平时很少有的水果。这一天,所有的敬献活动都是在大人的操持下完成的,除制作月饼之外,村子里还要唱大戏。所以,这一天,大人们都赋闲在家,整个村子里到处人来人往,节日的气氛很随意的飘荡在村子上空。平时不走动的亲戚在这一天也要相互登门送去祝福。不仅如此,村子里将要过门的姑娘们在这一天都会收到男方家里送来的礼品,两家新亲戚同座一席大话未来的美好生活。既将要做媳妇的姑娘们,在这一天就会一改往日的羞涩,妆扮一新,如同主妇一般开始上锅煮饭,大显身手,预示着她们即将步入主妇的行列。我也是在这一天,真切地看到村子里的姑娘们如月亮娘娘赋予灵气一般,变得妩媚了许多、柔情了许多、清秀了许多、动人了许多。也有好多姐姐被邻村的小伙子们牵着手,在这一天喜滋滋地做了别人的新娘……

少不更事的我,每逢此时,就缠着姐姐让她保证永远不被别人牵手,永远不离开我。姐姐被我不懂事的胡搅蛮缠逗得笑翻了天,掐住我的鼻子嗔怪道:赶快长大挣钱,给你媳妇送礼去…姐姐无意的戏谑,竟让我心中涌起阵阵的不舍与酸楚。因为,我知道姐姐总是要离我而去的。

在我离家后的多年里,每逢这个节日,大街小巷、超市的柜台上到处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月饼。虽然精致极了、炫目极了,可在我的眼中,竟没有一样能抵得上家乡月饼的甜美与醇香,不仅没有新鲜的麦香,更没有母亲和家的味道,也失去了月饼应有的寓意。给我的感觉是月是月、饼是饼,饼来自超市、月自在天边,超市的饼永远不能摆脱市侩的俗艳,而母亲烙制的饼始终饱含着农家人对明月的虔诚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远在天边的明月时时关注着人间的一切,可忙碌的人们有几人在这一刻想起了母亲的味道、新鲜的麦香、静谧的农家小院、还有院落里年迈的爹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古人对“圆满”生活的一种美好向往。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是圆满的,亲人天各一方的日子无处不在。在我们很小的时候,一家人因为生活聚集一处,当我们长大成人的时候,这个圆满就被生活所切割……,如果不是这样,现实生活中就不会有“每逢佳节倍思情”这样精美的诗句来脍炙人口了。

其实,月亮是永不失去的,当我们看不到月光的时候,那只是被云层遮蔽了。人人都知道月亮的存在,可不一定时时能触及月光清辉的爱抚,可月的清辉不因为遮蔽而消失,就象儿时的八月十五一样,永远在我的心中,那里有母亲烙制的月饼、还有月影下农家小院及小院里年迈的爹娘……既使因为忙碌而忘却,我想那只是暂时的。

有关写中秋的散文精选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