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艺术礼仪
作为一个主持人,首先要注重的是自己,那么你们知道主持要注意什么艺术礼仪,才能让更多的人喜欢你呢?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主持人艺术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主持人艺术礼仪
第一,穿着得体、仪表端庄。
作为播音主持人,其穿着和复试必须要得体,要符合节目的定位要求和性质,注意不可随意着装,另要注意个人的卫生和整洁。例如新闻播音员就要穿的简洁、庄重,不可懈怠自己的穿着。其实这一点作为普通人都要注意的方面,更不要说作为公众人物的主持人,尽管有些节目需要主持人要有潮流的气息,要走在时尚的尖端,但是在品位上不能一味的追求怪异及另类,要符合大众品位和审美,不能违背基本的传统道德约束。
第二,行为举止文雅、得体。
播音主持人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坐姿和站姿,不要驼背,精神饱满,这些都是基本的礼仪常识。相信这也是在上岗前都进行过训练的。尽管现在的节目追求花样翻新,可能会要求主持人要突破、要创新,但是要记住、这些基本的礼仪是不可以放弃的,这样会对节目效果造成很大影响,得不偿失。
第三,谈吐适当、用语文明。
语言是人们用语沟通表达的最重要媒介,播音主持人都是沟通语言来进行人际传播。具备较好的言谈礼仪,对于主持人来说,更加能够表现出他们每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而且通过言语表达,人们可以很直接地了解这个主持人的素质以及文化底蕴。因为主持人在运用语言时一定要注意文明用语。在选择用语的过程中,要注意能够表现出自己较好的个人修养,同时还要让听者身心愉悦,尽量使用文雅的语言。切记避免哗众取宠、喧宾夺主的行为。
第四,气质修养。
气质对于播音主持来说要比长相容貌重要的多。有很多主持人都是因为这点的修养来吸引了更多观众的喜爱。气质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方面。比如说《实话实说》的崔永元、《艺术人生》的朱军、《半边天》的张越等等,都是气质修养突出从而走红。
主持人的三重境界
“主”“持”“人”三个字的内涵非常深厚,它既透露出我们的职业信息,也涉及三个不同层面的概念。在节目主持中,“主”是指主持人的头脑,“持”是指主持人的技巧,‘人”是指主持人的情怀。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要忘掉自己的“头脑”,要去掉自己的“技巧”,要抒发自身的情怀。可问题是,情怀在哪个层面?它的丰富感、血肉感、它的文化自觉在哪里?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在学习中让情怀更大更温暖。比如柴静主持的《夜色温柔》,她说出的话仿佛已经打印在了稿子上,其实不然,靠的是平时的阅读、积累和情怀。
“主”“持”“人”三个字孰轻孰重,每一个主持人心里都会有所选择。是选择做一个“主”和“持”强一点,而“人”弱一点的主持人?还是选择做一个放大“人”的主持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我很赞同主持人白岩松说的那句在业界广为流传的话:“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人”字在汉字中的确很简单,没有偏旁,仅两笔就能支撑起了这个字;而在节目中主持人要时时刻刻记住“人”却很难,要做到说人话、做人事、与嘉宾和观众心贴心,确实需要长时间的磨砺和养成。
“主”“持”“人”是主持人的三重境界。只会“持”,即只会使用技巧的主持人往往依靠的是丰富的主持经验以及很多临场应变的技巧,非常聪明、八面玲珑、迎合观众,而不会“主”,即缺乏思想内涵,这样的主持人永远只是一个传声筒,只是节目传播中的一个输出环节而已;懂得“持”又能“主”,即有头脑,能够用自己的思想来主导节目,善于探索事件真相或者挖掘人物内心,但如果不懂得“人”,那将成为止于客观,没有人情味儿,缺乏对人的至高关怀的主持人;而达到了“人”的境界的主持人,则会在懂技巧、有头脑的基础上,充满对社会、对人类的大爱,时时刻刻真诚地面对观众、面对自己的内心。这种懂得“人”的主持人,能够在平凡琐碎的生活中找到感人的细节,能够在大时代中捕捉到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能够挖掘生活的真谛和深层的人性。只有真正做到“大写的人”的主持人,才有笔直的脊梁、闪亮的人格,才是有境界的主持人。《寻情记》中很多嘉宾,他根本没有想过我的语言要组织得多美妙,他的普通话根本不标准,可是他就能让你哭,因为他是个人!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是主、持、人!有血有肉有情怀,真正能打动人的是情怀。
主持人要有艺术家的自觉
主持人的语言一定要是美的,语言背后的精神是丰富的,它的文化自觉是闪亮的。我常告诫自己,主持人要有“艺术家”的自觉――你的每一句话就像音乐家手中的每一个音符,你的每一段句子就像画家用的每一笔色彩。艺术家的目的:规劝人类向善、知美、求真,要有真善美,主持人也一样,不要让别人误以为我们只是嘴快、只是辞藻堆砌的“肉喇叭”。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要进步的重要要素就是高度的文化自觉、创新与无限包容。主持人的文化自觉体现在一出门就告诉自己要做个艺术家,做跟别人不一样的节目,不理会他们的聒噪,做语言美、节奏感强的节目。
电台节目要做好很难,因为只靠声音,很纯粹,所以就更要注意节目的可听性和层次感,要像音乐家为下一个音符“煎熬”一样去雕琢节目,不急不慌。我们很多节目是直播,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哪允许主持人去反复思虑?哪里允许主持人去多方酝酿?但这些都应该是我们进直播间之前早已想好了的。所以在节目的呈现过程当中,快并不是急、不是慌、不是刻意地去填补。而是自然而然地娓娓道来、脱口而出。就像音乐,行板之后就是快板,情绪同样也是这样。
如果我们能在深夜时分做这样一档节目一定是非常抓人的,录一切美好的声音,比如湘江的早晨,比如微信终端“为你读诗”,(比如“播音主持微电台”“播音主持配音秀”)也是非常值得我们电台借鉴的。
成为一个好的主持人,一定需要自我认知。如果我们有了一个“我是艺术家,我的节目是规劝人类的自觉”,那我们就会起点更高,对自己的要求更严,节目质量也会更好。
当然,艺术家最后是要跟人类“决裂”的,如果他总是和人类裹在一起,他怎么规劝人类?他所谓和人类“决裂”,是因为他身上沾上了羽毛,飞到了更高处,他能看到很多人看不到的路径,就像穿越迷宫,必须要飞到高处一样。所以主持人一定要有艺术家的自觉。当然我们不能和观众说:“我要和你决裂。”但在心里面,我们要“略高一筹”。我不是迎合你的人,我是要引导你的人,我是要告诉你,声音有多美;我还要告诉你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我还要告诉你语言文字的组合拼接原来可以这样具像铺排,因为我们要激励自己争做语言艺术家!当主持人有了这样一种文化自觉,那么,我们自然地就会被引领着,去做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去保护我们的嗓子、去细心地观察这个世界、去把我们听到的东西用语言转述给大家、去选择更加恰当的音乐衬托我们的节目。也许,我们还会有可能会成为一个特别好的音乐编辑,然后我们会欣喜地发现,所有的艺术种类都在为我们的广播服务。
我听过电台的一些节目,有时候我觉得主持人玩笑开过了,有的声音会让人感觉不舒服,有的话语让人感觉浮躁。我们每个主持人都应该认真研究自己的职业。不少高校的老师是没有办法教主持人的,他们有的从来没有在节目主持一线干过,又没有沉下心来研究什么叫做主持人,什么叫做娱乐,隔鞋搔痒当然是无济于事的。
“娱”在中国的《说文解字》中通领悟的“悟”,“乐”在《训诂学》里只有luo和yue。长沙话、重庆话、广东话“乐”的发音都是luo和yue。乐,在甲骨文中是“成熟的麦穗”,麦子成熟之后我们的心情为之“乐 ”也。所以,娱乐是自我领悟之后的心情和成熟之后的喜悦、娱乐是在一个情绪基准线上的上下波动。比如《超级女声》中周笔畅被淘汰的那一刻,很多观众都哭了,那三分钟就不是娱乐节目了,似乎为这个娱乐节目“娱乐”得更好了。情绪的波动、共鸣、感染才叫娱乐,而不是一味地让观众吵、让观众笑、让观众闹才叫娱乐。那其实不是娱乐,那样的娱乐太肤浅!所以,我们主持人一定要多思考、多沉淀。
当然,有些东西已经在表面上了,那是视线的问题、眼界的问题。由此我们应该想到,在上节目的时候,我们面对所有的听众,我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我们的节目想传递怎么样的情怀?在这样的引导下,我们的声音是什么样的?我们的表达是什么样的?这些都是需要用情怀去引导的。回到原点,就是――要有艺术家的自觉!
主持人艺术礼仪 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