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房到底精在哪?维护权益才能真正得利

发布时间:2017-04-14 12:56

随着产品的逐渐入市,精装修住宅逐渐暴露出的施工质量不过关、产品品质没保证等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消费者发出疑问,精装修住宅到底“精”在哪里?有无切实可行的评判标准?

精装房到底精在哪?维护权益才能真正得利

“精装修”的确是个美丽的字眼,作为广大消费者梦寐以求的理想物业,能住上精装修的房子,也就意味着离精致和品位生活已经不再遥远了。而事实并非如此,如今市场上的精装修住宅并没有给人们太多的惊喜,人们买房的困惑和烦恼非但没有减少,反而随着精装修的普及而变得多了起来。许多所谓的“精装修”住宅仅仅是一种“非毛坯房”,仅仅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出现的产物,是一种看起来很美,却着实令人心痛的谎言。

“精装修”缺乏明确和统一的标准

精装修中大的弊病是精装修缺乏明确和统一的认定标准,这在相当程度上为一些不负责任的开发商利用“精装修”概念迷惑消费者提供了可能。之所以在各界呼声较高的情况下相关标准迟迟不能出台,主要原因在于精装修标准的制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体系,由于各地经济水平、消费能力不均衡,不适合“一刀切”。

精装修与毛坯房交付的区别在于,毛坯房交房的装修标准是国家强制标准,如《住宅工程初装饰竣工验收办法》,而精装修房屋在交房时却没有国家强制执行的验收办法作为准绳,有的只是一些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推荐标准。无论是“800元/平方米”还是“1000元/平方米”的装修标准,在没有统一验收规范的保证下都成了模糊概念。

在相关强制标准出台之前,消费者应该向开发商索要《商品房使用说明书》、《商品房质量保证书》,因为在这“二书”中对精装修产品的品牌规格、使用年限以及保修范围都进行了约定,消费者可以以此保障自身权益。

三大陷阱坑苦买房人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在选择精装修住宅时,容易对开发商的信誓旦旦听之信之,从而使自身利益无法得到保障,精装修住宅存在货不对板、质量低下、价值虚报三大陷阱。

货不对板:一般情况,开发商会故意将样板间装修标准高出实际规格。由于精装修住宅并不容易看出内部品质,质量问题往往会在使用中体现出来,成为精装修中“隐蔽”的陷阱。

质量低下:而一些开发商提供的品牌并不假,只是他们会“偷梁换柱”选用这一品牌中的低档过时产品,而不明就里的消费者却为此付出合格产品的价格。由于普通购房者是很难甄别精装修的品质的,开发商借此降低施工质量标准、减少施工成本投入。

价值虚报:许多精装修住宅往往看上去很美,其实远远低于实际价值,开发商会一味夸大装修标准,而实际费用却低得离谱。另外,由于房产开发周期较长,等一两年交房后,装修时所用的产品早已贬值,而且开发商大规模采购也会降低成本,而这一部分盈余依然要消费者埋单。

买房子毕竟是一辈子的大事,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长个心眼,做到心知肚明。建议消费者一定要选择品牌实力企业的精装修产品,因为品牌企业具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和资金实力,对企业形象也更为重视,因此,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会少很多。

国家虽然没有明确的精装修验收标准,但消费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聘请专业的技术质量监督验收部门对产品品质和施工质量进行验收,详细检查各种材料和品牌的相关进货证明材料,大限度地保障自身权利。

精装房到底精在哪?维护权益才能真正得利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