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三调之调息
中国传统养生术的最早形式之一是导引,通过肢体的宣导来健身。太极拳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导引术的内涵,从健身的角度可以说,太极拳也是一种导引术。下面是小编专门为您整理好的:太极拳中的调息。
太极拳三调之调息
导引的一大特点,是与吐纳的有机结合,就是以呼吸调节配合动作。
太极拳的调息就是呼吸的调节,把呼吸作为健身的一种方式加以调整,把调节呼吸和调节身体的其他功能结合起来。
太极拳的呼吸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呼吸,一种是腹式呼吸。自然呼吸是以拳式为主导,不去过分关注呼吸,以自然舒适的原则使呼吸与拳式动作相配合。腹式呼吸是在呼气、吸气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以腹部的收缩相配合,形成腹部横膈肌的升降活动,这样就会扩大或缩小肺部的体积容量。解剖和生理学说明,人的呼吸靠胸肋的开阖和横膈肌的升降活动来完成,而横膈肌的升降所促进的呼吸量,远大于胸肋开阖所得到的呼吸量。所以腹式呼吸能取得更多的新鲜空气。
太极拳三调之调息
空气是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特征,营养物质之所以能化为能量,是依靠氧化才能进行的。所以,人体吸入氧气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水平,特别是人的大脑,如果严重缺氧几分钟就可以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形和坏死现象,造成对生命的严重损害。太极拳的自然呼吸和腹式呼吸都要求做到细、匀、深、长,都是有节奏地有规律地呼吸大量的空气,并且通过缓慢的运动,形成气息在体内的充分交换,促进生命活力。
腹式呼吸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通过横膈肌比较大幅度的活动,对胸腹腔的脏器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使这些脏腑循环旺盛。横膈的运动,还加强了血液及淋巴循环,可以使心脏冠状动脉反射性的扩张氧化与还原作用加强,增加了心肌的影响,为有效地预防各种心脏疾病及动脉硬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调息是太极拳的一个主要练习内容。太极拳家陈鑫说:“打拳以调养血气,呼吸顺其自然。调息绵绵,操固内守,注意玄关。轻轻运行,默默停止,惟以意思运行。”呼吸之道,在于自然。绵绵调息,就是不间断、轻微、深长、均匀。在调息中,也要和意念相结合,注意行拳、调息过程中身体一些特别的感受和反应,就是调息和动作、内气相呼应,不是孤立、简单的呼吸。
延伸阅读:
太极拳对经络系统功能的影响
经络是中国传统医学独特的视角。太极拳养生的效用必然也反应在经络系统中。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人体健康与否,与经气畅通与否密切相关。练习太极拳,要意达梢节,气贯梢节,就是手足的末端,而手足的三阴、三阳经贯通于此。所以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是对经络系统的锻炼。
太极拳每一个动作的重点关注点也大都是经络系统重要穴位的所在。比如虚领顶劲,相关的有百会穴;含胸拔背,相关的有大椎、尾闾穴等;沉肩坠肘,与肩井、劳宫等穴位相应。所以,太极拳的所有动作,也是经络的导引动作。练一遍太极拳就是对全身经络进行了一次导引。
“尾闾中正”“虚领顶劲”有利于任脉、督脉经气的运行。太极拳一动,内气就在任督脉中周流不息。
特别是气沉丹田,丹田被认为是“气海”所在,为任、督二脉的交汇处,对丹田的特殊关注就是对经络的强化炼。
太极拳练习到一定的量、到一定程度时,身体就有一些细微的感觉,如小腹发热,四肢末梢发胀、发麻之感。类似于中医针灸时的感觉,这就是导通经络、穴位的表现。
太极拳三调之调息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