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纪录片的内容构成及其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17-03-13 15:22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如何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环保纪录片受众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环保纪录片在提高受众环保认识水平,增强受众环保紧迫感和责任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现就环保纪录片的内容构成作以介绍,对其现实意义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环保纪录片的内容构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从环保纪录片的内容构成来看,既有关系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问题,也有直接涉及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紧迫问题。

1.高度重视“荒漠化”问题

当前我国国土资源面临着诸多问题,构成了对生态安全的严重威胁。目前,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已达267.4万多平方公里,全国18个省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国家林业局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7集高清电视纪录片《大漠长河》,以"荒漠化"这一困扰全球的生态问题为着眼点,通过地质、历史、现实等诸多角度,探寻中国沙漠的成因,分析沙尘来源,表现沙漠化危害,纪录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人们的生存现状,梳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人与荒漠化之间互有进退的较量,以期唤起人们对“荒漠化”问题的关注。再如环保纪录片《民勤故事》,讲述了甘肃民勤,曾经是沙漠里的一片绿洲,过去水草繁茂,瓜果飘香。如今,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在这里即将呈握手之势,沙漠以平均每年8至10米的速度推进蚕食。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里的农民逐步往外寻找生路,大量的耕地和村庄被废弃;有着四千年人类文明历史的民勤绿洲即将消失,该片真实记录发生在民勤的“荒漠化”带来的生态危机。

2.强烈关注水资源保护

当前我国水形势严峻,全国每年降水总量6.2万亿立方米,但人均量很低,受气候和地形影响,降水分布极不均衡,形成南涝北旱的局面。水环境恶化的重要表现首先是我国湖泊普遍萎缩和退化。河北电视台拍摄的环保纪录片《干涸的湖泊》,介绍了安固里淖是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最大的一片湖泊,历史上水域面积最大时曾达到10万多亩。然而就是这样一片稀有的水域,却在2004年底彻底干涸了。《干涸的湖泊》拍摄人员分别走访了安固里淖周边百姓以及相关专家,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给自然带来的影响,剖析人类活动给安固里淖的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影响。其次是水资源的污染。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统计,我国每年污水排放量410亿吨,其中80%未经适当处理就排入江河湖海,全国有75%的湖泊明显受到污染。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拍摄的纪录片《蓝藻暴发--大自然的警示》,纪录了我国部分水域蓝藻的多处大面积暴发,表象是蓝藻污染,根子却在变质的水体。蓝藻暴发是自然向污染了它们的人类进行反污染,是大自然向人类进行报复。其三是母亲河的保护。甘肃酒泉电视台拍摄的8集电视纪录片《大河西流》中的大河是发源于祁连山脉,横跨青海、甘肃、新疆三省区的疏勒河,它的支流包括贯通敦煌全境的党河、穿过莫高窟的宕泉河、流经榆林窟的榆林河以及环绕古阳关的南湖等,大河两岸,伫立着闻名天下的玉门关和汉长城,横亘着丝绸之路的南北通道。这条河是敦煌文化的母亲河。虽然疏勒河曾经孕育了辉煌灿烂的敦煌文化,但是却极少有人注意这条河的存在,极少有人探讨这条河与敦煌文化的关系。近半个世纪以来,大河屡遭人为断流已经面目全非,敦煌绿洲逐年缩小,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月牙泉频频告急。整个疏勒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直接威胁到敦煌绿洲的存在和敦煌文明的延续。纪录片《大河西流》深刻揭示了疏勒河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唤醒人们改变发展模式,尊重河流规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直面中国气候危机

气候变化与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南方电视台投资拍摄的10集纪录片《深呼吸》,该片拍摄正值近年中国和全球各地陆续出现不同程度的气候与环境灾难,《深呼吸》每集讲述一个环保主题的故事,涵盖温室效应、过度开采、人口膨胀、污染排放、滥砍乱伐、能源危机等当下尖锐的环境问题,真实记录了人们在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活状态,反映气候对中国普通百姓有怎样深远的影响,展现中国在环境和气候方面真实的现状。2011年4月14日正式启动拍摄的中国第一部全面反映气候变化的12集高清纪录片--《环球同此凉热--气候文明之旅》,该大型纪录片是由中央电视台和北京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联合策划并执行,该片向社会传递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基础知识和最新信息,阐释气候变化问题的缘由以及气候变化对当今和未来的影响。《环球同此凉热》这部纪录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姿态,发出了对全人类共同携手应对气候危机的真诚呼吁。正如解决生态危机需要提高到新文明的高度一样,应对气候变化同样离不开这一有效手段。只有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和广度上,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对工业社会进行改造,才能使人类真正走出气候变化危机的困境。

4.捍卫动物生存权利

中国是动物类科丰富多样的国家。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野生动物的滥捕滥猎,加剧了动物消亡的速度,因此保护我国的动物资源迫在眉睫。广东中山广播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禾虫归来》,用10年时间纪录竹排沙村民自觉保护禾虫栖息地的故事。西江水日夜不停奔流到大海,冲积出一个沙洲--竹排沙。竹排沙土地肥沃,水产丰富,出产的禾虫远近闻名。每年的春秋两季初一、十五大潮,禾虫会如期从淤泥里钻出来,浮游于水面,叫“禾虫出造”。然而,这种景象正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渐消失。前几年,竹排沙的周边工业发展迅速,西江的上游污染加剧,严重影响了竹排沙禾虫的栖息地,这正是竹排沙禾虫逐年减少的原因。竹排沙的村民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智慧,精心保护大自然,悉心呵护他们硕果仅存的禾虫栖息地,禾虫又开始多了起来。久违了的“禾虫出造”的景象又再次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由湖北省广电总台综合频道、世界自然基金会、中科院水生所制作的电视纪录片《豚殇》,这是一部纪录三十年间三代豚类学者研究成果的纪录片。1993年长江中江豚的种群数量约为2700头,而现在已不足千头。纪录片《豚殇》力图通过一个物种的生存与繁衍的故事,来印证人、动物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法则。再如大型环保纪录片《高原羚魂》记录了兰州大学绿队的学生为了保护普氏原羚所作出的巨大努力,从冬训、集训、到连续7年的普氏原羚保护之旅。同时记录片讲述了普氏原羚的命名由来、生存现状、濒危原因与濒危状况,采访了当地的普氏原羚特护区工作人员、当地森林公安局马局长、中华对角羚之父的葛玉修老师,全面细致真实的说明了普氏原羚的状况。《高原羚魂》记录了兰州大学绿队为普氏原羚的保护、捍卫动物生存权利做出的巨大贡献。

5.揭示工业污染危害

工业污染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环境的侵害。工业污染主要是由生产中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及各种噪音造成的。黑龙江电视台拍摄的环保纪录片《两个人的七天》,讲述了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引起的松花江水环境污染问题,爆炸还造成约100吨苯类物质流入松花江,造成了江水严重污染,沿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松花江水污染事件被国际环保组织列入人类有史以来第十四大生态危机。该片以这个突发事件为主题,通过追踪纪录两个不同阶层人物在七天中的主要经历,从民生的视角审视这场生态灾难,表现对松花江长期遭受污染的忧思。又如浙江卫视拍摄的纪录片《农民陈法庆》,陈法庆是杭州余杭仁和镇奉口村里的一位普通农民,促使他投身于环保事业的原因是流经他家门口的东苕溪和周边的环境,从前河水清澈见底的景象,如今却只能在梦里寻找,江南鱼米之乡的清新空气也被严重的工业粉尘污染。陈法庆用摄像机纪录片了苕溪和两岸的污染情况,他拍摄记录了仁和镇20多家开矿企业造成的粉尘和噪声污染,以此敦促政府职能机构解决环保问题。

6.突出民众环保意识

各类环境突发事件的频发,让环保成为了街头巷议的热门话题,公众对于环保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有效的环保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因此广大民众的环保意识至关重要。江西九江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感动九江人物--李春如》,介绍在都昌县多宝乡李洞林村鄱湖小岛上住着这么一位老人,因为对鹭鸟深沉的爱,成为了美丽鹭鸟的守护者。与鹭鸟灵犀相通,与鹭鸟同悲共喜,李春如用无悔的岁月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然而,十几年前,岛上却是另一番景象。没有树、草,但寄生虫、蚂蝗、蛇、蜈蚣、蚂蚁却多如牛毛,李春如就是在这样一个极其恶劣的环境下,用贷款为岛上添上了300多亩杉树。岁月荏苒,几度春秋,荒芜的小岛变得郁郁葱葱,他用自己辛勤的双手给鹭鸟们开辟了一个美丽的新天地。又如杭州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农村妇女韦东英 》,韦东英是浙江杭州萧山南洋镇坞里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妇女,出名的原因是她为了拯救当地污染的环境,不畏权势和压力,一直在当出头鸟,带领乡亲们维权。她的行为触怒了当地一些利益部门,甚至惊动了国家环保总局。该片通过韦东英耿直勇敢的个性和朴素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一位农村妇女如何坚强的和污染抗争,如何争取生存环境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普通民众强烈的环保意识。

7.展现森林绿色生态

森林是一个神奇而美妙的生命世界,它们每天承接这天赐的雨露阳光,吸吮着大地的乳汁,自由自在而又神秘莫测。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恩赐与眷顾之情,总是通过森林来传达。中央电视台历时4年精心打造的纪录片《森林之歌》用精美的画面展示了森林的神奇与美丽,以及人、动物和森林的和谐共生关系。《森林之歌》介绍红松、胡杨、云杉、银杏、母生等珍稀的森林物种,展示中国特有的野生保护动物,还有那些围绕森林生活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文明流变,纪录片《森林之歌》让世界了解到中国真实的森林生态文明。

8.生动反映环保成果

进入新时期,我国环境保护的任务紧迫而繁重,政府部门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快速推进环保事业的发展,环保纪录片《抚仙湖》讲述了国内第二大深水湖--抚仙湖从受到污染到被保护的过程。在辽阔的滇中大地上,闪烁着云南玉溪这颗璀璨的高原明珠。而纯洁的抚仙湖便是镶嵌在这颗明珠上的碧玉,培养孕育了无数的玉溪儿女。在瑰丽多姿的抚仙湖背后,是玉溪人“生态立市、天人和谐”的发展观念。环保纪录片《抚仙湖》以云南省玉溪市创建生态型城市为背景,以整治抚仙湖、星云湖环境为叙事重心,全方位多视角展示玉溪人的环保意识。抚仙湖整治工程是当地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的有力举措,环保纪录片《抚仙湖》将镜头对准“水”,找准了具有地域性的环保命题,生动展示了玉溪市的环保成果。又如青海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冬日天鹅湖》,反映了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境内的“高原明珠”青海湖,近年来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来这里越冬栖息的大天鹅数量逐年增多,成为青藏高原上令人流连忘返的“天鹅湖”。据了解,每年飞临青海湖的大天鹅来自新疆巴音布鲁克湖,属越冬候鸟。因受气候的影响,在冬季来临之前,繁殖后的大天鹅就要携家带口集体远征,寻找新的栖息地。大天鹅在青海湖越冬的栖息环境较为特殊,均在不封冻的河口或有泉水流淌的湖泊岸边栖居,晚上在冰面上休息,白天在水中活动。越冬大天鹅“做客”青海湖,使冬日的青海湖成为生机盎然的“天鹅湖”,从中也体现了国家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工程取得的成效。

二、环保纪录片的现实意义

向公众宣传环保知识,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让公众意识到保护环境的责任与使命感,使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统一,这是环保纪录片的节目宗旨,也是环保纪录片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

1.用环境恶化事例激发受众的环保意识

我国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正承受着空前的环保压力,特别是当前节能减排的形势非常严峻,纪录片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呼唤公众的环保意识,更容易被受众接受。由国家环保总局、中央电视台、北京绿野广告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32集电视纪录片《中国西部生态警示录》,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聚焦,环境忧患意识贯穿始终,成为环境警示教育的经典作品。又如山东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孤独的驼羔》,讲述了内蒙古阿拉善大草原,由于生态恶化,很多草场变成荒漠,大批骆驼死于饥饿。孤独的驼羔在荒漠里,奔跑着、喊叫着寻找妈妈。最后,孤独的驼羔累倒在沙漠里,它在梦境里渴望着绿色,企盼着回到大自然母亲的怀抱里。《孤独的驼羔》结尾部分又报道了2004年3月发生的沙尘暴,警示人们增强忧患意识,关心环境保护,爱护我们的家园。

2.从环保严峻形势强调环保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的国际性主题。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跨越世纪的步伐中更是把环境保护放在了"基本国策"的重要位置上。电视纪录片《平衡》,以精湛、流畅的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地讲述了一支活跃在中国著名的“生命禁区”--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的武装反盗猎队伍的命运。该片讲述了为保护藏羚羊而牺牲的索南达杰的故事,也讲述了保护工作的艰难和辛酸。更令人震撼的是,在这部纪录片的结尾,扎巴多杰在家中被盗猎分子枪杀。他的未竟事业像索南达杰一样要留给后人来完成,藏羚羊群体逐渐扩大的背后,有着保护主义者付出的血的代价,从中可看出开展环保工作充满了艰险。纪录片《赶海人》介绍了在浙江慈溪,一群靠海为生的人,过度捕拾,海资源日渐枯竭成了他们将面临的最大问题,同时当成千上万的赶海人涌进赶海市场,涌向滩涂,过度捕拾对海资源造成破坏。该片深刻反映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很多环境问题背后是贫困问题。对于没有生计来源的人群,简单的生态保护、环境保护口号是苍白而单薄,没有道德立足点的,所以进行生态保护,不仅是环保意识的转变,更要考虑利益相关人群的生计替代,因此从这一点上来看,环保必须标本兼治,任重而道远。

3.用绿色环保理念引导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

环保纪录片《抚仙湖》的命题选择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抚仙湖》的镜头对准了玉溪市众多的环境整治成果之一的湖水整治。这种角度带着一种理性思考,是和谐语境下的绿色之思,正如片中所说“人类诞生以来,总是择水而居,一旦失去了水,文明便会衰竭。可以说,在当今世界,谁有了水资源,谁就拥有竞争力,谁就会拥有美好的明天!” 抚仙湖整治工程可以说是当地政府用绿色环保理念引导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的丰硕成果。又如环保纪录片《沙地的春天》讲述了浑善达克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历史上这里曾经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然而人们认识浑善达克沙地,却是因为一场又一场从那里刮起的沙尘暴。2007年5月摄制组前往浑善达克沙地草场退化较为严重的内蒙古正蓝旗,可是这里的景象却出乎意料,翠绿的草场生机勃勃。这要归功于从2001年起,中科院的科学家们与正蓝旗在这4万亩地上开始治沙试验,不再是传统种树,而是将沙地围起来让其自行修复,人为措施作为辅助的结果。十年后,许多消失的动植物重现,“人进沙退”的试验初见成效,《沙地的春天》用镜头记录了沙源治理的新进展。

4.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引导受众树立环境伦理道德

环保纪录片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宏大主题,引导受众树立高尚的环境伦理道德。纪录片《远方的来客》介绍的平坝海其实是个能灌溉千亩土地的小水库,因为云南没有海,所以把大一点的水塘都叫海。平坝海位于滇西高原弥渡县境内,自古是鸟类迁徙的必经之地和中转站,也曾经是当地人打鸟和捕鸟的最佳场所。1997年,当地一张姓村民承包了平坝海养鱼,并自觉地承担起了保护鸟类的责任。在他的精心保护下,鸟儿把平坝海当成了自己美好的家。这些远方的来客在这里自由的飞翔、栖息。饿了就吃塘里的鱼,渴了就喝塘里的水,有的还在这里生儿育女,繁衍生息。《远方的来客》生动地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诗意般地生存于地球上的主旨,从而起到引导受众树立高尚的环境伦理道德的作用。再如青海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寻找中华对角羚》,中华对角羚原名普氏原羚,是青海湖畔比大熊猫还要稀少的濒危野生动物,这一物种目前全世界不足300只。该片用镜头诉说逝去的美好和自然的危机,期盼着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和谐景象,呼唤人们加入到中华对角羚的保护者行列。

5.以纪录片为载体推动环保活动的多样化开展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我国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和建设,各级媒体也以纪录片为载体推动环保活动的多样化开展。如“2006中国?玉溪国际环保纪录片展映周”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普及我国环保事业,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的环保成就,开创了一种新的形式。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第二届国际环保纪录片周暨第五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上,大众参与的DV 类参赛作品有数百部,参赛者中年龄最小的仅7岁,最大的69岁。与往届相比,最大的亮点就是很多环保节目都融入了DV 的摄制,DV行为的融入,对于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起到很大的作用。另外还通过举办拍摄环保纪录片启程仪式向公众宣传环保知识,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如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隆重举办《千里走滏阳》大型电视纪录片启程仪式,拍摄的同时沿途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提高滏阳河沿岸居民和广大民众的环保意识,同时拍摄各地在治理滏阳河方面的设想、举措和成就,让公众意识到保护环境的责任与使命。

6.用真实的现场画面呼唤受众环保意识的觉醒

从整体上看,地球生态环境正在向着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趋势变化,比如国际公认的大气污染引起的气候变化、臭氧层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迅速减少、森林和草原的急剧消失、土地沙化的蔓延、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有毒化学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等等,这些问题都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环保纪录片用真实的现场画面呼唤受众环保意识的觉醒,如15集大型环保纪录片《为中国找水》,向受众展现考察队的野外科考实况,以及独特的民族风情和险恶的地理环境,让受众从真实的现场画面中去了解中国的水资源实际情况,呼唤起大众对中国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再如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西部生态警示录》,三个摄制小组赴新疆、西藏、青海等西部12省区进行实地拍摄,通过现场镜头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西部地区面临的环境状况,让受众通过身临其境的感觉,去体味保护西部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受众的环保意识。

环保纪录片的内容构成及其现实意义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