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人怎样护理 肝炎患者的日常护理
肝炎是一种很普遍的肝病,相信很多人对它并不陌生。那么肝炎病人应该怎样护理呢?接下来小编和你一起了解肝炎病人的护理方法吧。
肝炎病人的护理方法
1、要注意适量锻炼
肝炎病人出院时,一般仅是临床全愈(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肝脏病变并非完全消失,急性肝炎一般在病后6个月才能完全康复,出院后,可先做些轻微活动,然后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再逐渐增加运动量。但以不疲劳为原则,要保证充分的休息,半年内要节制性生活,女性还应避免怀孕,肝炎病人痊愈后,可以恢复正常工作。但病情稳定的慢性肝炎和代偿期肝硬化病人不宜担负重体力劳动。适量的锻炼,会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要按规律服药
病情可以控制的慢性肝炎出院后,一般为巩固疗效和防止病情反复,医生会让病人出院带些长期服用或应急的药物,按照医生的医嘱规律服药,考虑到肝脏的负担,一般药物品种不宜过多,用药具体问题,应根据病史、体征,以及现用药的情况加以选择,切不可擅自滥用药物,以防肝脏损害。
3、肝炎患儿的房间要定时开窗
如果孩子得的是传染性肝炎,最好让他独住一室,无条件的可用床单把房间隔离成污染区和清洁区。患儿只能在污染区活动,他的一切用品必须消毒处理后才能进入清洁区。隔离的时间从发病日起,一般为30天,如果肝功能仍未恢复正常,可适当延长。
4、急性肝炎须卧床休息
因为急性期肝细胞肿胀、部分坏死,充分休息可以减轻肝脏负担,有利于肝细胞修复,待黄疸消退、症状减轻后,可逐渐起床活动。如隔离期满,症状逐步消失,肝功能正常后1个月,病情稳定的话,学龄儿童可以回学校学习,但半年内不应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
5、每两周或1月复查肝功能
当儿童患上肝炎之后,会导致精神很差、黄疸不断加深、食欲锐减、鼻出血以及时而烦躁不安、时而嗜睡或出现不易控制的狂躁情绪,很可能是进入肝昏迷前期,应及早送医院治疗。
经调查发现,肝炎在青少年身上的发病率比较高,因此,家长朋友在平时就有必要多注意孩子的饮食习惯,要教导孩子不要吃不干不净的食物,另外,还应当多鼓励孩子吃五谷杂粮,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这样也可以防止肝炎发病。
治疗肝炎的食疗方
1.泥鳅豆腐羹
材料:活泥鳅5条,豆腐1块。
用法:泥鳅剖腹去肠洗净,切段;豆腐切成校洪备用。于炒锅中加入少量的油,至油烧至八成熟时,放入泥鳅爆炒后加入适量水煮沸,再加入豆腐,开锅后煮2分钟,加入盐、味精调味,并加适量的芡粉勾芡即成。
功效:祛湿和中,清热散血,对肝炎病人具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对促使黄疸消退及转氨酶下降,比较明显,尤以急性肝炎更为显著。
2.马齿苋瘦肉汤
材料:瘦猪肉250克,马齿苋300克。
用法:猪肉洗净,切成2~3厘米见方的校洪;马齿苋除去根、泥沙,洗净。先将猪肉于汤锅内加冷水煮沸,去浮沫,放入洗净的马齿苋,武火煮沸后,转用文火煮至肉烂,加入精盐、味精调味即成。去马齿苋,吃肉喝汤。
功效:猪肉滋肝补虚;马齿苋清热解毒。两味炖煮,扶正祛邪,用治肝炎病效果较好。
3.佛手炒肉片
材料:佛手1只,猪里脊肉100克。
用法:佛手洗净,切成薄片;猪肉洗净,切成薄片,用少量湿淀粉拌匀。炒锅中加入适量的色拉油,烧至七成熟,入猪肉于锅中略炒,再加佛手同炒片刻,放少量水于锅中略煮,最后加入盐、味精调味。佐餐食用。
功效:佛手色泽金黄,气味芳香,具有舒肝理气的作用。是辅助治疗慢性肝炎的有效食疗方。
肝炎患者生活中的禁忌
第一:忌酒
中医认为,酒能助湿生热,损脾伤肝。若是饮酒过度,滋生湿热,可能发生黄疸,中医叫“酒疸”。在患肝炎时要绝对忌酒,即使肝炎治愈后,也以不饮酒为好。
第二:忌甘肥厚腻
中医认为,甘能助湿,甘能导致中满。肥厚油腻之物不易消化,能阻碍脾运,滋生湿热。肝病本身已有湿热、消化功能差甚至合并胆道或消化道并发症,此时再不注意而多食甘肥厚腻,会使湿热加重、消化功能紊乱,甚至发生脂肪肝、胆固醇升高、肥胖、糖尿病等不良后果。所以慢肝患者提倡低脂饮食。
第三:忌辛辣油炸等热性食物
中医认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发作期主要病因是湿热,故忌辛辣油炸等热性食物。辛辣食物能生热动火,耗阴伤血。临床上,过食辛辣而致动火出血使症状加重的患者,并不少见。
第四:忌不新鲜或有毒的食物
慢性乙肝患者肝脏解毒功能差,食用不新鲜或有毒食物后,不仅可引起消化道症状,对肝病恢复极为不利,甚至可引起复发、加重。罐头食品含有防腐剂如苯甲酸等,显然,肝病患者食之不利。
肝炎病人怎样护理 肝炎患者的日常护理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