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_关于素质教育的论文
所谓素质教育,主要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知识的载体,对学生实施能动的心理和智能的引导。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谈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谈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篇一
《谈大学生素质教育》
【摘要】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现代教育任重道远,到底培养出什么样的大学生,才是合格的人才,不同的教育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素质的内涵入手,阐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希望能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贡献一点自己微薄的力量,也为刚从事学生管理、教育的教师们提供一些自己的方法,供广大教育者们参考,与同行们共勉。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重要性;做法
一、大学生应该有的素质
大学时代是人的一生之中很关键的一段时期,这个时间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内,能否对大学生们进行很好的素质教育,往往会影响其一生,那么,一个现代大学生应该有什么样的素质呢?我认为有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素质方面
思想政治素质是指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法纪素养等符合社会特征的基本品质,是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综合体现。
在大学生的各项素质当中,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灵魂,是最重要的一项,它对造就高素质人才起着引导和保证性作用。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政治观点、思想观念、思想方法等方面的基本品质总称,主要包括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两方面,思想素质是思想认识、思想情感与思想方法三个因素组成,而政治素质则是由政治信念、政治观点、政治立场等要素组成。
当今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虽然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一定的基础,但总的来说,社会方面的工作和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也还不够成熟,可塑性则比较强。因此,要求大学生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提高自己的认知和鉴别能力,培养出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确保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方面的素质。
2、人文素质方面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理论素质、文化艺术素质和身心素质等。人文素质是关于“人类怎样认识自己”的学问,“做人的根本就主要是品质培养”,发展人文素质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做人,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标,完善人格。追求人的美化,教会大学生做一个真正意义的人,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人文素质的培养在于人性的自觉,注重人的心灵自悟和灵魂陶冶,在于情感的潜移默化。良好的人的素质表现为: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优秀的道德情操,去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热爱并追求真理,温文尔雅的风度气质等。
3、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学习、工作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发明素养,不断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并且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技术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知识经济发展到现在的必然要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高科技的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速度越来越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时代初见端倪,并对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实践能力的含义要高于有些高校所强调的“动手能力”。“动手能力”事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决不是全部。实践能力还应当包括对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敢于接触实际、并能够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
4、法律素质及道德素质方面
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层面是指大学生的法纪知识内化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它通过内心的结合和习惯来约束现代大学生的行为,从而调控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是指大学生在做人实践当中产生的行为规范的心理品质,包括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所形成的若干关于善与恶、公与私、廉与腐、诚实与虚伪、创新与陈旧、积极与消极,促进自身全面素质发展为中心的观念,个人情感和个人行为习惯所对应的心理素质。
二、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应该如何进行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们成功的人格,人格养成专家叶长强先生,因为兴趣的关系结识了众多的海内外文化大家,总结出了人格的精髓,弥补了国内外人文教育的空白。他以人体结构为模型,将全部的人格分为道、德、知行、时间、契约、行为、结果、情感、抉择等九个部分,根据该理论,要如何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
实施素质教育不但要解决“令行”的问题,还要解决“禁止”的问题,禁止是对背离、干扰、阻碍等不良素质教育实施的行为的禁止。“令行”和“禁止”联系密切,互为因果,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约束机制尽管起始于“禁止”,目的是为了“令行”,是为了在社区内产生有利于实施良好素质教育的社会舆论和良好的风尚习俗,造成使个体行为服从于集体行为的心理压力和动力,在行为上能够进行自我控制。可见,必要的约束机制是实施良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是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所谓素质教育运行的保障机制,是指能够为素质教育的运行提供必备的基本条件。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所有具体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一定条件的,完全孤立的不需要任何条件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建立健全有效的素质教育保障机制,就是要能够提供保证素质教育正常运行所需的基本条件。
素质教育保障机制很重要的是保证学校经费和设施达到规定标准。学校必须具备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运动场地和器材等。近些年来,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们对子女的前途也越来越关心、重视。在子女们上学的“择校风”中,条件稍为好一点的学校人满为患,而名气较小的学校则难以为继,师生们在精神上承担很大的压力,信心削弱进一步加剧,形成恶性循环。这些现象既不利于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也不利于保证公民教育和学习权利的平等,更不利于大学生良好素质教育的实施。
3、建立有效地的动力机制
社会需求是大学生素质教育运行的动力源。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既是生存的需要,也是发展的需要;既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大学生自我完善的主观需要;既是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国家以及整个名族持续发展的需要。就一个学校而言,提高大学生们的素质,能有效地促进整个学校素质的提高,满足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各种需求,符合包括学生、家长和教师在内的所有人的根本利益,这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可以这样说,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动力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十分符合现实情况的,关键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价值尚未被充分揭示,有部分学校和家长错误地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会损害自己的利益而产生抵触情绪,因而,建立素质教育的动力机制,首先就是要将阻力变为动力。也就是要让大家从思想上要统一,要建立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之间有效的沟通互动平台,方便相互了解及配合,以利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合理推进。沟通的主要核心内容就是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思想。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使基础课程和传统思想教育返朴归真,重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干扰下,已不断扭曲为“应试教育”。这种扭曲使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逐步被歪曲,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和规范,导致了学生素质的非良性发展。所以,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而转变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基础教育回归自身、重新定位、寻求自身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的过程。
三、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成功与否检验方法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成功与否,是需要很长时间才会看出成效的,因此,践行素质教育需要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不断地收集反馈信息,学校要根据每一个素质教育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已经实施的素质教育进行各方面的修订,使之更符合社会的需要,符合国家和民族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启迪.创新现代大学办学理念.中国高等教育,1999,(15、16).
[2]张正江.素质教育是轻视知识的教育吗?全球教育展望,2004,(10).
[3]李岚清.李岚清谈素质教育[J],谈素质教育大参考,2004,(4,5).
谈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_关于素质教育的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