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语文考试命题趋向
相关话题
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更要学会分析高考语文的考试命题趋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考试命题趋向分析资料,欢迎参考!
2016年高考语文命题的新特点新趋向
2016年全国高考7日如期举行,首个考试科目是语文,今年高考语文命题主动适应使用全国卷省份调整,全国940万考生共使用9套语文试卷。
这些语文命题的新特点在哪?有什么新变化?一些权威专家7日对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进行了解析。
一、发挥育人功能 强调导向作用
“推进考试内容改革,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被教育部列为2016年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
今年高考语文命题在引导考生展示语文学习成果的同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内化依法治国理念,自主强化创新意识,并向整个社会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全国Ⅱ卷“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北京卷“神奇的书签”、天津卷“阅读方式与我的青春阅读”的作文题不约而同地聚焦语文话题。
“语文素养既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键所在,又是与考生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高考语文学科命题专家指出,作文在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传递出这样一种理念:以热爱之情感受语文之美,以敬惜之心对待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以使命之责认识语文之于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意义。
全国Ⅲ卷实用类阅读题“一代通儒顾炎武”最后一道试题谈到,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求考生就此谈自己的看法。
“这一问题在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共同奋斗的时期,有着特殊的意义。”相关专家表示,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向世界展现真实的、立体的、全面的中国,迫切需要我们在个人和国家层面提升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母语的建构与运用能力。
二、真实故事入考卷 体味人生与社会
全国Ⅲ卷作文“小羽的创业故事”既有真实的生活原型,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故事讲述的是,小羽在中华茶文化传统基础上研发新式花茶,获得专利后又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助力政府规范市场,将新式花茶规模化、产业化,从而带动乡亲集体致富。
“这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代语境的一个缩影。”高考语文学科命题专家表示,考生可以围绕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文化传承与推陈出新,创新驱动与创业环境,优先致富与共同富裕,尤其是经济新常态下如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等诸多话题,由近及远地生发思考、做出有才情的文章。
师大文学院院长陈少华说,今年的作文材料呈现比较多样性,有漫画、有创业故事、概述文章,个人和社会国家与语文学习,关于创业隐含的社会生态和优化。材料的时代气息比较强,当代文化价值的诉求比较强烈,比如立德树人,文化自信,价值共享。
为了全方位地体现我国社会的新发展,秉承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现实、贴近考生实际的重要命题原则,高考语文试题从新闻、科普文、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等材料中,选取大量生动鲜活的事例,引导考生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起来,激发考生紧跟时代、锐意进取的使命感和建设祖国的主人翁意识。
以北京试卷为例,阅读试题所选材料概述了我国近十年深海潜水器发展的基本情况,“蛟龙号”逐步潜入深海、深渊并突破世界深潜记录的过程及“彩虹鱼号”开始试潜并计划下潜万米深渊的宏大图景。
上海师范大学附中特级教师余党绪认为,今年的语文试卷中有大量的信息是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关注现实生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通过这些卷子已经非常明确地看到。
三、内容覆盖全面 满足高校选拔
“今年使用全国卷有26个省份,如何来体现好高考作为高校选拔功能,注重在科学性和公平性来加强。”高考语文学科命题专家表示,体现选拔是对于不同考生群体有它的适用性,这是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没有适应性和对特定群体良好的区分度,谈不上公平。
试卷的内容覆盖全面,不同试卷侧重的内容略有区别,但方方面面均有涉及。高考语文学科命题专家表示,考查的内容层次丰富合理,包括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等。
“今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有一个题目就是四格漫画,这是学生们喜欢的形式,意义表达很容易看清楚,给人新鲜感。”北大中文系主任陈跃红认为,除了新鲜以外,这个材料的展开性很强,学生在得到不同分数后,社会、家庭、老师对学生的判断,有多方面的意义考察性,导向是隐含的,让学生去加强。
高考必须要满足高校对合格新生的选拔要求,这就要求考试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以2016年的全国卷为例,在2015年的基础上调整了部分题型,删减了考点重复的试题,代之以新题型。”高考语文学科命题专家说,今年高考语文试题通过均匀分布考点,合理搭配试题难度、增加试题区分度、防止宿构套作等方式提高考试信度和效度。
比如全国卷在选择试题材料时,避免新式传播媒介中热议而传统传播媒介中罕见的话题,避用经济发达地区常见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稀少的事物,避用新近流行、被赋予特定内涵的词汇。
2016高考语文考试命题趋向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