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散文建筑散文城市

发布时间:2016-12-10 16:10

整个城市的建筑,顺乎自然,因地制宜,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显得浑然一体;下面是有城市散文建筑散文城市,欢迎参阅。

城市散文建筑散文城市:建筑的意义

建筑对于人们的影响是除了天空、大地、山脉、水流这些自然景象之外,最主要的人为景观影响,是我们和这些大自然相连接的重要构成。是人类文明在这颗蓝绿色星球上遍布的星星点点的美丽装饰。

西方人对于城市和所处环境的协调整体设计在文艺复兴时期上升到了一个非常的高度,就像他们对于光线,对于解剖,对于透视的精确严谨的态度,这种精密和细致用于各建筑之间的穿插设计组合以及建筑和自然的切入结和。在这样的格局当中,突出人的设计精神。

我们古人也用了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来顺应自然的规律,有机的将建筑安排于环境当中,并将自然形态移植到建筑的内环境,我们是以自然为主导的居住理念,如今这种理念的精髓需要到邻邦的日本才能体会得到。

东西方的文化优势和特色从古建筑上一览无疑,当今的全球化走向带来建筑形态差别的慢慢消除,在将来地球村的框架里,世界是需要大一统的建筑还是需要各具文化特色的民族建筑始终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建筑已经脱离了它单纯和自然相连的关系,变成一个和政治息息相关的意识形态。

不管我们强调怎样具有中国特色,如今我们的建筑形态已经绝对的西化,无论是归结于西方文化的霸权也好,我们又在如何的发起文化产业的战略反抗也好。这种受伤的情绪心理在欧洲这些同样有着古老历史的国家不会产生,因为他们小心翼翼保护下来的古老建筑给他们带来稳重而坚实的自信。

我对于建筑知识所知不多,因同属艺术门类,在去各地时会特别观察每个地方的建筑形态,和这些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它们与当地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建筑已经失去了比较的意义,所有城市的个性都已经被统一的建筑形态给抹除,只空留下各城市特色文化在怨妇一般喋喋不休的唠叨不停,没有人有太多兴趣去听她们的反复强调解说,有本事把你的家底亮出来瞧瞧!

一座有着悠久文化的城市必然需要和他文化相应的建筑群,仅仅留下几座被挂牌的房屋只是在那告诉别人曾经有过的故事,不能让人在其中行走切实的亲身感受。它们除了表示城市规划给文化“高抬贵手”的意味,更多的是显摆展示、收受门票。

如今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只能在各离开城市建筑侵占的边远地区才能感受得到,只是很多古老建筑群在倒塌消失,有幸能具备旅游条件的乡村得到快速修缮保护,急切的经济回报让众多的建筑细节不伦不类,除了游览观看的功能外,文化的整体视觉感受变得七零八落。

每次出到一个城市和乡村,首先印入眼帘的是这个地区的建筑,和这些建筑带来的视觉感受,从而判断出当地的文化特性与人们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一个有着真正文化保护意识的地方不会一应的去追求流行的规划建筑格式,而是像恭敬的晚辈般将祖宗留下的家业进行合理的规划,以既能够符合时代的需求,又不至于让自己无根无姓,不会为了脸面将古旧破败铲除遮掩。而是系统的修缮,自信十足的将他们展示于大家,让来到此处的人们在他们的古居古街中闲步熏陶那一番古意,那一番自在。

建筑的意义不只是我们的居住场所,它内含每个地区的文化信息,体现乡镇的传统习俗,代表城市的性格脸面,关乎我们的意识形态取向。我们不能只以居住功能来进行整合,不能以经济效益来实施设计,而需从环境的走向来进行美学的融合,依据文化的长远思考来进行规划,借助传统符号来进行设计,贯穿性格特色以区别于它处。将我们的自然哲学观和居住理念用现代设计精神融入其中,让飘游于荒岭旷原之上的华夏文明得以有栖身之所,让世界看到我们的悠久而强韧的精神堡垒!——这些将带来建筑意义无穷的延伸……

城市散文建筑散文城市:城市的味道·建筑

如果问我,我所到过的城市中哪一座城市最有味道,我会说:巴黎。并不是说巴黎是一座完美的城市,在我的眼中,巴黎的建筑实在太迷人。

建筑是一座城市最基本的元素。一座城市的风格首先表现在这座城市的建筑风格、建筑特色上。巴黎的每一栋楼、每一道门、每一座桥、每一个广场几乎都是艺术品。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个性,那种有味道的城市才会让人着迷。所谓城市的味道,就是这座城市有一种令人心动、令人亲近的感觉,有一种吸引人们去欣赏、去感受、去体验的东西,有一些值得长久留存于记忆,经常追忆回味的东西。说白了,有味道就是有感觉。

巴黎就是这种有感觉的城市。

2003年,我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巴黎。当我登上埃菲尔铁塔最高层的瞭望台,我被巴黎那无边风月万千气象所倾倒。一条条大街小巷将市区分割成大小不等的方块,远处巴黎西郊的拉德芳斯新区象一座来自外星的未来之城巍然矗立。代表着现代的大拱门与象征着古老的凯旋门正处在同一条中轴线上,由此给人一种由古老通向未来的无穷遐想。

低下头来,塞纳河在脚下静静淌过,夏洛宫连同它巨大的喷水池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全景式的巴黎充分展示了这座艺术之都叹为观止的气派。

然而,真正让人着迷的是走进巴黎。走进巴黎才能真正领略巴黎那独特的风韵和魅力。最让人心动的是巴黎的那一幢幢充满艺术气质的建筑。协和广场、凯旋门、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圣心院、凡尔赛宫、国家歌剧院……就象一颗颗珍珠让世人反复欣赏、反复赞叹,历经数百年而不衰。

在这座城市行走,犹如在琳琅满目的艺术丛林穿行,时时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带给你的浪漫温情和艺术薰陶。

可以与巴黎嫓美的是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不仅城市布局大气磅礴,建筑亦是精美绝伦。欧洲风格与拜占庭风格共存,东正教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交汇,各色建筑争奇斗艳,让这座城市绚烂多彩。冬宫、夏宫、叶卡捷琳娜宫、喀山大教堂、滴血大教堂、保罗大教堂象一块块瑰丽的波罗的海琥珀镶贴在涅瓦河两岸。这座曾遭受战争重创、备受艰苦磨难的伟大城市虽是历尽岁月沧桑,仍不掩昔日帝都的辉煌。

至善至美的建筑极大地丰富了城市内涵。当你细细欣赏这些精美的建筑之时,就正是在品尝这座城市的味道。

国内城市建筑有个性有味道的是苏州。苏州园林精致玲珑,巧夺天工,真是赏心悦目。很可惜,苏州的园林是在围墙里,并非是一种可以开放共享的公共空间。说实话,对国内城市千篇一律的建筑,感觉很木然,“百城一面”象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虽是高楼林立、气象恢宏,但大都是一览无余,很难找到那种可以撩动人心、浸润灵魂的感觉。

我们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波澜壮阔、光荣梦想,五千年的金戈铁马、风花雪月,却少有沉淀在城市的建筑之中。无休止的战乱把绝大部分地面遗迹化为灰烬,只留给我们浩瀚的传奇与传说。

不过,不管怎么托辞,国内城市的现代建筑还是太过平庸。甚至还不如老祖宗的庭院那般富有生活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也许是我们习惯了从头再来,一代又一代人拆旧房建新房。城市建筑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只承载着这一代人居住的单一功能。因为没有久远的打算,所以也没有作其他方面的考量。我们的许多建筑粗制滥造,没有章法,没有讲究,粗鄙到只有实用功能。好多城市从建筑上看不到历史的延续。一座千年历史的城市,建筑却好象同一个时代出生的。建筑本身是历史的凝固,割断了历史,城市就失去了根。

记得很多年前,我从一座山区县城经过,狭窄的山沟盖满了乱七八糟的房子,车从城里穿行,感觉就象穿过一片建筑废墟。

后来,我到过瑞士阿尔卑斯山的一座叫做洛伊克巴德的小镇。小镇处高山之上,规模不大,街道顺着山势自然蜿蜒,长不过数百米。镇上建筑大都是木质民居,简单别致,精美且有味道。每幢房子的门前、窗台上还种着鲜花,给人一种格外的温馨。我想起国内那座县城,心底深处隐隐受到一种力量的冲击。

也许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建筑乏味了,前些年,一些城市兴起了仿古之风。汉唐气象、宋元文化、明清建筑风起云涌,破土而出。可惜大都不古不今,无形无神。最不堪的是一些遗迹修复,后人以旅游开发之名,生拉硬扯、胡编乱造、随心所欲,硬是把一个文明古国的历史文化打扮得不伦不类。

《佛罗伦萨宪章》第九章规定:

“修复工作是一个高度专业性的工作,其目的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史价值,并且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一旦出现臆测,必须立即停止。”

遗迹修复是不允许臆测的。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尤其要慎断慎行。

罗马城区大片遗迹就是以原始形态呈现在那里。我在威尼斯问过房屋修缮之事,当地人告诉我,水城的民居已经成为历史建筑,维修必须提前三年申请,要经过极为严格的审查,维修必须保证保持原貌。我

城市散文建筑散文城市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