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事评论2000字 2017年国际时事2000字评论
世界各地,每天都在发生时事新闻,有很多为我们的学生所关注。为此,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年国际时事2000字评论以供大家阅读。
2017年国际时事2000字评论一、韩国宪法法院成决定朴槿惠命运的最后一根稻草
朴槿惠终究还是被国会弹劾了。12月9日,韩国国会高票通过了对现任总统朴槿惠的弹劾追诉案。按照韩国宪法规定,通过弹劾追诉后,总统将被停职并交由宪法法院在未来180天内作出裁定。如果宪法法院最终通过弹劾审判,遭弹劾总统立即被罢免,60天内重新举行选举;如果通不过,遭弹劾总统则自动复职。
显然,朴槿惠的总统职位能否保住,将完全取决于宪法法院,半年内必将见分晓。韩国宪法法院究竟是朴槿惠的救命稻草,还是压垮朴槿惠的稻草,万众翘首以待。
从1948年立国算起,韩国宪法先后被九度修订,民族英雄也好、军事独裁者也好,民选领袖也罢,都需要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修宪,来为自己的执政寻求合法性。李宝奇所著《韩国修宪历史及其政治制度变迁研究》一书,可以说道尽了个中艰辛与辛酸。但不管过去如何坎坷,至少在1987年修宪之后,韩国宪政史进入了一个“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平静期,政坛波涛汹涌,但宪法却岿然不动,宪政机制的稳定性可见一斑。
韩国宪法法院的正式设立也正是1987年修宪的成果。而在这之前的漫漫民主路上,这一制度亦几经波折。早在1960年代,韩国就有了实施司法审查的类似宪法法院机制,但几十年间只有3起案件,该机构之式微可见一斑。这里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71年的“司法波动”事件。
当时韩国正在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治下。朴正熙通过军事政变上台,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屡次通过修宪为自己的执政构建合法性。而在他的军事管制下,司法权力极其式微,饱受以中央情报部为核心的其他机关欺凌。1971年7月,为抗议中央情报部多年来的干预和操纵,汉城民事法官集体宣布辞职,全州、清州、大邱、釜山等地的法官亦先后闻风而动,站在维护司法权的第一线。
此事最终在韩国国会的斡旋下,答应了司法界提出的纠正侵犯司法权的7个条款和司法独立要求而落幕。但从此开始,韩国司法界一直在为司法审查机制的建立而努力,违宪审查机制逐渐萌芽并得到有限发展。1988年9月,韩国宪法法院按照新宪法和专门制定的《宪法法院法》而复设,并在韩国的宪政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1987年韩国宪法第111条,宪法法院主要负责如下案件的审理:第一、立法违宪审查;第二、弹劾案件;第三、政党解散案;第四、国家机关和自治团体之间的权限争议;第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有关宪法的诉讼。这样的规定,就将宪法法院与最高法院相对明确地区分开来。
同样,根据韩国宪法第111条,宪法法院拥有9名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其中3名由国会选举,3名由最高法院院长提名;宪法法院院长亦由国会审查后由总统任命。这些法官必须具备如下资格:第一,年满40周岁;第二,从事司法职业或具备律师资格并在行政机构从事法律服务满15年以上,或在大学获得副教授以上职称,同时从事法律研究满15年。宪法法院法官的任期为6年,可以连任,但不能超过65岁,只有宪法法院院长可以70岁再退休。韩国宪法法院现任9位大法官中,其中7位由前总统李明博任命,两位由朴槿惠于2013年4月19日任命。
而根据韩国宪法第113条,韩国宪法法院原则上要求全体9位法官都出席,但7位以上即可开庭。宪法法院所作出的违宪裁定、弹劾裁定、政党解散裁定和承认宪法诉讼裁定,都必须要有6位以上宪法法院法官同意方才有效。
据统计,韩国宪法法院自1988年9月复设以来,第一年就审理了400多起案件。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韩国宪法法院裁定了13058起案件,推动了多达400多条违宪法律的修订和废除。其中比较有名的案件诸如2004年迁都违宪案、2004年卢武铉弹劾案、2010年死刑合宪案等。由此,亦可看到韩国宪法法院的重要性。
那么具体到总统弹劾案,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原则上必须要采用口头辩论的方式开庭审理。如果其中一方错过首次庭审日,可以再安排一次庭审听证;但如果连续两次缺席庭审听证,那么韩国宪法法院则可作出不利于缺席一方的裁定。如果庭审之后6位以上大法官通过弹劾案,那么宪法法院将作出罢免总统的决定,在这种情况下检察机构将会继续追究其民事、刑事责任;即便其无民事、刑事责任,被罢免5年内将不能担任任何公职。
笔者相信朴槿惠现在肯定在组织律师团队精心研究卢武铉弹劾案,并希望从中有所借鉴。卢武铉弹劾案也是韩国历史上首例总统弹劾案,而朴槿惠则是第2起。2004年5月14日,韩国宪法法院对卢武铉弹劾案作出终审审判,指出卢武铉尽管在选举上未能严守中立,但他并未支持特定政党,故弹劾理由不充分,而驳回了弹劾申请,卢武铉总统得以复职,逃过一劫。在该案件中,韩国宪法法院力挽狂澜,将韩国政治从其宪政危机中解救出来。
那么,这一次,朴槿惠是否像卢武铉一样涉险过关?这一切,韩国宪法法院说了算,且拭目以待。
2017年国际时事2000字评论二、全球政经变局期待新认知
“现在我们面临着全球政治衰退”,日前在北京的一次早餐会上,纽约大学政治科学教授伊安·布莱默这样断言。
“美国梦令美国人失望,欧洲面临严峻的地缘政治危机,跨大西洋(600558,股吧)关系出现裂痕,这是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结构性政治经济变局。”
尽管“特朗普总统”已经既成事实,但在美国,知识界对于“特朗普时代”究竟意味着什么依然没有完全适应。布莱默教授也是其中一位。
各类统计显示,在不久前的那场总统大选中,包括学界、华尔街、硅谷、媒体等各种代表着美国知识精英的群体几乎一边倒地支持希拉里。选举前,许多知识人以笔为枪,对特朗普口诛笔伐,认为这位房地产大亨竞选只是个笑话。
然而,当“笑话”开始变得严肃,恶搞变成了威仪,那些痛斥过特朗普的美国知识人尽管有挫败感,却不得不面临现实。
与还在叹惜的知识精英相比,市场人士可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股市是最好的风向标。自大选以来,纽约股市在11个交易日内,道琼斯指数涨了9天,标准普尔指数迄今比大选日上涨了7%。不管愿不愿意承认,“特朗普红利”已经写入纽约股市。而各方瞩目的“特朗普新政”,尽管眉目还不十分清晰,但其强调减税、增加基建、放松监管的基本表态已经让美国经济界感到振奋。分析人士表示,共和党在治理经济方面向来比民主党要胜一筹。
现实变化得如此之“戏剧化”。这让人不仅想到8年前,小布什总统领导的共和党交出了金融危机的答卷,社会各界对之大加批判。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发表的文章《资本主义面临困境》影响一时。
更令笔者感到有必要深思的是,这次总统大选暴露出来的问题:为何美国知识精英错得如此离谱?
2008年金融危机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曾发表文章《经济学家为何错得如此离谱?》是文一出,争议不断。且不论他对倾向放任自流的经济学家的批评是非对错,至少有一点,克鲁格曼深刻指出,在现实问题面前,经济学家或者说更大范围的政治经济学者的认知与判断有多不靠谱。因为在危机之前,这些知识精英中的主体都在普遍看好美国经济的繁荣,并为金融盛宴鼓吹和代言。其结果,众所周知是使全球陷入了多年的麻烦。
这一次,在知识精英看来,美国特朗普上台,加上英国脱欧以及更大范围的地缘政治变局,这是一场政治危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戴维·利普顿日前在北京表示,国际政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影响全球经济。
当被问及“这次大选中,知识分子为何错得这么离谱”时,纽约大学政治科学教授伊安·布莱默对笔者说,这主要是选情调查的失误。人们总是期待更有经验、更稳定的人来执掌全世界最重要的国家。过于依赖统计、媒体,沉迷于观念的世界,使知识界脱离了真正的美国大众。知识精英低估了“沉默的大多数”的力量。
在某种程度上,当前美国知识精英呈现出集体惶恐。舆论领袖失灵,知识偶像呼风唤雨的幻象被打破。特朗普是美国社会反智思潮的代表。而反智主义的胜利令严肃的知识人深感不自在。一些人长期信奉的知识权力体系面临崩塌。
值得指出的是,布莱默教授的世界观在美国知识精英中很有代表性,如本文前述,他做出的当前国际格局处于“全球政治衰退”的判断尽管初听起来相当唬人,但实际上非常片面。可以看出,在他的潜意识里,全球只意味着“美国和欧洲”。他所忽略的是,中国作为一支新兴且实力迅速增强的积极力量,这些年在“全球”中的重要地位。而他所给出的“政治衰退”标签完全不适用于中国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
从世界观到方法论,美国知识人都不得不深刻反思。美欧主导的全球化开倒车,西方需要重新建构对全球认知的优越感。
展望未来几年的美国,最能确定的是,特朗普时代的最大特点将是不确定性,世界需要做好对“不可预知”和“政策意外”的心理准备。
至于中国能否成为新全球化的旗手,目前美欧仍在怀疑与观望。同时,一些犀利的观察家一直在密切关注中国的动向。
近日在北京的一次研讨会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利普顿给了中国三条建议。第一是管好自家事,二是更好地发挥多边主义的作用,三是多倾听伙伴的意见。利普顿认为,全球化有益于世界,极大提高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需要继续。
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赵明昊认为,中国已经在全球化进程中成为了“联通大国”,今后可以继续发挥三方面的建设性作用:好议程设置者、好信息发送者、好共识塑造者。是否成为全球化的领导者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使自身的治理更现代化。
布莱默认为,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有地位、受尊敬的大国,中国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发挥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作用将是很有建设性的。
2017年重要的国际时事
1. 1月15日,由法国倡议的中东和平会议在巴黎召开,约7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会议,预计与会各方将重申支持以“两国方案”解决巴以冲突。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双方都受邀听取会议结论部分,以色列拒绝参加会议。
2.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1月15日称,当天早晨的微型运载火箭试射失败。由于这一消息在中午时才发出,而通常发射失败在几分钟后就会报告,这让众多已报道“全球最小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的媒体措手不及。
3、1月17日,美国盖洛普公司(Gallup)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仅40%的美国人对未来的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表示肯定。
4、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月15日与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举行会谈。安倍向佐科表示日方将在安全和经济等广泛领域与印尼增进合作。
5、英国首相特雷莎·梅1月17日表示,英国不会留在欧洲共同市场,但会寻求与欧盟签订自由贸易协议。
6、马来西亚交通部、澳大利亚基础设施和交通部、中国交通运输部1月17日发布联合公报,宣布暂停马航MH370航班的水下搜索。
7、冈比亚总统贾梅1月17日晚在首都班珠尔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全国进入为期90天的紧急状态,国家安全部队已受令维护境内秩序。
8、涉嫌向韩国总统朴槿惠行贿的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1月18日接受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审讯,后在检方陪同下前往首尔拘留所,等待法院决定是否签发逮捕令。
9、当地时间1月20日中午,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将在国会山正式宣誓就职,成为美国第45任总统。
10、联合国亚太经社会1月17日在曼谷发布《2017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在全球经济增长长期缓慢的背景下,东亚和南亚将继续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
11、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1月19日凌晨以证据不足为由,决定不对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签发逮捕令。
12、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35战机1月18日傍晚飞抵驻日美军岩国基地开始进行部署。这是美国首次在本土以外地区部署该机型。
13、1月20日,塞内加尔军方发言人表示,西非的地区部队已经开始发动攻击,迫使上月在冈比亚大选落败的总统贾梅将权力移交刚宣誓就职的新总统巴罗。
14、韩国执政党新国家党1月19日表示,由于弹劾总统程序尚在进行当中,该党不打算开除总统朴槿惠。
15、英国首相特雷莎·梅1月19日在瑞士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时表示,英国“脱欧”并非远离欧洲盟友,而是要成为“全球的英国”。
16.美国第四十五任总统特朗普1月20日就职当天,白宫网站公布新政府六大目标,内容涵盖改革能源计划、调整外交政策、重振就业与增长、提升军事力量、强化法律秩序、重新谈判贸易协定等方面。
17.叶海亚·贾梅1月21日凌晨通过冈比亚国家电视台发表讲话,宣布交出冈比亚总统权力。
18.土耳其大国民议会1月21日凌晨在第二轮投票中通过了包含实行总统制在内的宪法修正案。根据相关规定,该宪法修正案将通过全民公投来确定是否最终实施。
19.由于移民的大量涌入以及高出生率,当地时间1月20日,瑞典全国注册人口突破1000万。
国际时事评论2000字 2017年国际时事2000字评论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