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如何解决脱钩跑鱼
脱钩跑鱼是指明明感觉有鱼上钩了,但是拉杆的时候发现鱼跑掉了。脱钩跑鱼是有钓鱼技巧可以避免的,那么大家知道需要掌握什么技巧吗?下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钓鱼如何解决脱钩跑鱼。
钓鱼解决脱钩跑鱼的技巧
1、因竿子本身质量问题造成跑鱼
这类情况比较普遍,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买竿时就是定位于低价格,从而使竿的质量就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二是买了地摊水货。三是即便买了品牌产品,也因钓鱼人在选择鱼竿时辨识能力有限,而没有看出手竿子存在的质量隐患。四是竿子本身设计存在缺陷等等。
竿子质量问题使中钩之鱼跑掉,几乎都是断竿造成的,而多为竿的头两节折断,究其原因一种是管壁太薄,受力能力弱,大鱼向前一突袭,形成巨大反向力而断竿。另一种是第二节或第三节太硬,在遛大鱼时不经意间竖竿过直,二三节不弯(或略弯)而使梢尖受力过大(过份弯曲)而折断。
这明显是设计缺陷造成的,也是我在选竿时忽视了竿的整体弯曲性特别是前几节的弯曲契合度的教训。后来我又买了一支迪佳6米3的小矶竿,特别注意了的竿子整体性的弯曲,如今使用了两年都很好(曾与十几斤的大草鱼拼过竿都毫发无损)。
对策
一是买竿时注重竿的整体弯曲度,一般采取握竿左右上下大幅抖动或一人握竿另一人握住竿尖,握竿者加力上扬使竿弯曲即可看出整体契合质量的优劣,应选浑然一体的竿。二是特别留意头三节弯曲的整体感,如有问题坚决放弃。
2、因竿子使用过久使质量下降而跑鱼
一根碳素竿或玻璃钢竿的使用寿命有多长是没有具体标准的,而以使用环境、使用次数、使用方法、保管方式、维护水平等有关。但是竿子自然老化和疲劳是无法抗拒的。因此随着使用时间越久,竿子的整体或部位质量必然会下降,由此带来垂钓中的失误。
另一种情况则是因竿子整体老化造成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有一次在听湖垂钓,我在浅滩中了一条大鱼,冲力很强,用的是一支7米2的达瓦竿,此竿已用了四五年,虽外表很粗壮,实则竿壁很薄,经数年频繁使用,已经很疲软了,果然几经拉扯,竟从手握处软塌下来,失去竿力,鱼也跑了……过后我逐节检查,用手稍加力,竿壁都会下陷,说明不仅老化了,而且竿子本身管壁做得就很薄,于是断定是冒牌货。
对策
什么东西用久了都会退化和能力减弱,鱼竿亦是如此。我们许多钓鱼人(也包括笔者)过去或现在仍存在着“一根竿用一辈子”的思想,其结果往往造成垂钓失误。要有效减少这种失误,一是正确选择竿子,购买那些有品牌信誉而且实用下来质量性能好的竿子。二是科学用竿,在垂钓中切忌大力投竿猛力扯竿,以免伤及竿子“筋骨”,缩短寿命。三是合理保管和维护竿子,用毕要洗净泥沙,回家后要退节晾干后置放在通风阴暗处。四是要不时检查各节口的咬紧度,对有松动的要在前节底脚用双管胶均匀增厚,使其不会被大鱼扯出。
3、因组合竿线的缺陷而跑鱼
首先看一下线过粗的影响,我们从子线和主线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子线过粗时,一方面隐蔽性差,造成鱼警觉性增加,当鱼吞饵时,粗硬的子线又影响了饵向鱼嘴里的移动,使鱼吞饵较浅,这时扬竿中鱼后,脱钩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而当主线过粗时,鱼漂的信号就会减弱,如果这时选的鱼漂号数小,浮力不大,还会造成水线不能绷直,使信号的传导减弱滞后,造成扬竿的时机不正确,从而导致不中鱼或中鱼后脱钩。
线过细时的影响主要是强度降低,提高了断线跑鱼的机会。子线过细时还增加了双子线缠绕的机会,而缠绕的子线如果我们没及时将其分开,鱼吃上钩时也会造成另一根线挡嘴而使饵进不了嘴或进嘴浅,中鱼后也会有一部分鱼脱钩。
对策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民间钓鱼人对休闲野钓的竿线连接有了一个完美的方式,即加了一段“护竿线”,就彻底解决了竿节屡被大鱼拖走的问题。这段护竿线的长度因竿而异,如6米3的竿子可从竿尖处延长5~10米。用胶圈把线与竿尖连接后,余线就顺着竿身绕至竿脚附近拴住,我则喜欢用一竹片蓄线,按上述方法缠好后,再用两根橡皮筋捆在竿体上即可,到收竿时把线收回竹片上就行了。还有的钓鱼人通过改造,在竿柄处装上简易轮,不仅解决了出节的问题,而且增加了遛鱼功能,擒拿大鱼更有了保障。
4、因线的破损而跑鱼
相对竿子而言,鱼线的正常使用周期是较短的。在竞技场上,一次比赛要换数次到数十次子线的情形比比皆是。而在休闲野钓中,我们一些朋友则不是这样的,仍沿袭着“不断不换”的旧习惯,对于主线而言,有的甚至用上两三年都不换。
正是由于这些传统的用线方式束缚了手脚,常常造成遛鱼中断线,对此笔者深有同感。鱼线属于化学制品,它在使用过程中(如中鱼、挂底等)因为不断牵扯和延伸,强度会不断减弱,而在连接处,因为打结的关系亦降低了线的结节力,加上风吹日晒,加速了线的老。
另一种易引起鱼线破损的情况是在复杂水域多有树枝、木桩或暗石,在抛线或与鱼较量中难免受到挂扯或摩擦,而钓鱼人又因专注于鱼情或钓事,常常忽视了对鱼线的检查,恰好再遇到大鱼咬钩时,眼看成功在即,“绳子从细处断”—当你事后查看时,断线部位必定是那些早有隐患的地方。
对策
既然明白了失鱼之痛来自于对钓线的“关爱”少和认识贫乏,那么我们就认真对待吧。一是坚持每次出钓前对钓线检查一遍,钓中留心钓线的变化。二是一经发现钓线有损伤,坚决换掉。三是摒弃“一根线用一辈子”的陈旧思想,该换则换,一切以保证线的结实度为前提。四是收存钓线要在干躁通风和暗处,以免加速老化发生易脆易断。五是要科学打结,减少强度损伤。六是要学习一些用线的科学知识,提高对钓线的认知能力。
春季钓鱼小妙招
1.钓深与钓浅
惊蛰前后,阳光下1~1.5米的浅滩水温稍高,鱼儿最先活跃、觅食,钓浅优于钩深,但上钩的多为小鲫、白条、小麦穗等。在钓浅的同时,若以海竿串钩挂蚯蚓远投,往往上大鲫鱼。清明以后由于水温升高,钓2~3米深比较适宜。
2.有草与无草
有草微生物多,鱼儿有食物,也有藏身之处,但大片水草覆盖日光晒不透,水温反而偏低因此,早春不钓密草钓稀草或钓草的边缘和较大的空隙,效果更佳。
3.曲岸与直岸
曲岸即小水湾,是鱼儿栖息、洄游逗留处,而直岸很少有鱼。湖库沿岸有很多湾和汊,汊里又有小湾,越难去的地方越有钓头,图方便在大坝和路边人车嘈杂处下钩,常常一无所获。
4.向阳与背阴
三月份阴岸水凉,几乎无鱼可钓,四月中旬逐渐有鱼咬钩,到了春末夏初,地势较好的背阴处则是理想的钓位。先阳后阴,先浅后深,精选钓位,心想事成。
5.上风与下风
大中型湖库水宽浪大,上风口和下风口鱼的多少不明显,小风时下风口较好,有三、四级风浪时,宜在上风口垂钓。
6.早晨与午间
早春水温低,早晨很少有鱼摄食,10~15时鱼旺,但四月中旬以后水温升高,7~11时和15~18时上钩率高午间鱼少,同夏季比较相似。
7.乍冷与乍热
冷暖气流到来气温突然升降以及由此带来的暴风雨,鱼儿惧怕、不适应,在正常生理机制未调整过来时,一般蛰伏不动,亦不摄食,出钓应躲过这个时刻。
8.涨水与落水
大中雨涨水时,水质浑浊,影响鱼的视线,有机物质增加,鱼不缺食物,不贸然吞钩。而农田春灌水位大幅度下降时,鱼儿产生恐惧感,此时出钓效果也不好。
9.荤饵与素食
春钓的钓饵以蚯蚓为主,面饵次之,诱饵应具备色、香、散条件。清明后除鲫鱼外鲤、草、鲳、鲶也咬钩,因此,一窝双竿、一荤一素,既不放弃小鱼,又能钓到大鱼,比单打一效果好。
10.机动与固守
早春水温低,鱼儿很少游动,在一处垂钓的时间长了,会出现鱼源枯竭,补窝也难见效,这时与其“守株待兔”,不如另辟蹊径或就近走钓。四月以后鱼儿普遍游动、觅食,鱼源枯竭的情况少见,实行多窝轮钓,可提高上鱼率。规。只有根据复杂多变的垂钓环境,运用灵活机动的方法,处理好垂钓中的几个关系,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看过钓鱼如何解决脱钩跑鱼的人会看:
1.春钓鲤鱼为什么会脱钩跑鱼
2.钓鱼断线跑鱼怎么
3.为什么钓鱼会断线跑鱼
4.为什么垂钓时会断线跑鱼
5.路亚钓鲈鱼为什么会跑鱼
钓鱼如何解决脱钩跑鱼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