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知识点
第二轮复习主要任务是巩固加强地理重点内容。下面是由小编带来的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知识点(一)
1.工业的投入因素 土地、水源、劳动力、资金、能源、原料、科技.
2.工业的产出 产品和三废.
3. 工业投入要素与工业发展类型的关 系 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4. 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①原料种类和利用率②劳动力的数量、体力、知识、技术
5.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原料、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技术
6.五种区位因素指向型工业 原料、市场、动力、廉价劳动力、技术指向型
7.原料、交通运输、信息和劳动力对工业区位影响的变化 ①替代,减弱②吸引力,完善③通达,重要④自动化,劳动力素质。
8.社会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①国防②政策③个人偏好④工业惯性
9.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水污染(河流下游),风污染(下风向)
10. 企业增长的战略 ①横向一体化②纵向一体化③多样化
11.企业空间发展的特点 ①由近及远扩张②由大市场至小市场扩张
12.跨国公司的空间发展过程 ①代理商②销售公司③组装公司④生产公司⑤研发机构⑥全球经济
13.工业企业之间的联系 ①生产的联系②非生产的联系③信息的联系
14.工业集聚的优势 ①共享基础设施②交流协作③降低运费④扩大总体生产能力
15.工业分散的原因 ①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小②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
16.工业地域的形成原因 ①自发形成②规划形成
17.不同发育程度工业地域的不同特点 ①发育低(食品工业)②发育高(钢铁工业、石油化工、机械制造)
18.传统工业区的区位特点分析(鲁尔区) ①煤炭资源丰富②铁矿区近③水源充沛④交通便捷⑤市场广阔
19.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20.鲁尔工业区的综合整治 ①发展新兴工业②调整布局③改善交通④发展科技⑤消除污染
2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①中小企业②轻工业③生产分散④资本集中低⑤分散型工业化
22.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①人员高水平②增长速度快③研发费用高④面向世界市场
23.农业生产的特点 ①地域性②季节性和周期性
24.农业的投入因素 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
25.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 农、林、牧、副、渔(混合农业)
26.农业按投入分类 粗放农业、密集农业
27.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 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28.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气候(光、热、水)、地形(平原、山地)、土壤(酸性)、水源
29.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市场(郊区农业)、交通运输(地域扩展)、政策(商品基地)
30.人类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①培育良种②改良耕作制度③玻璃温室④修筑梯田⑤喷灌
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知识点(二)
1.市场、交通及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区 位的影响 ①供求关系②保鲜冷藏技术③区域专业化生产
2.世界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
4.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地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5.大牧场放牧业的形成条件分析(潘帕斯) 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
6.阿根廷促进牧牛业的主要措施 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
7.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8.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分布地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9.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实例分析(美国) ①自然条件②交通运输③地广人稀④工业基础⑤科技
10.世界主要的混合农业生产方式 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11.珠江三角洲的三基渔塘 甘蔗、果树、桑蚕、鱼.
12.混合农业的分布地 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13.混合农业的发展优势及实例分析(澳大利亚) ①生态农业②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活③市场适应性好
14.火山结构 地震的构造 火山通道 、火山口、 火山锥;震源、震中、震中距、等震线、 震级、 烈度
15.两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16.地震震级的大小 三级以下为微震、五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每增一级能量增大30倍.
17.火山的分类 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18.滑坡的成因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
19.泥石流的成因 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饱含泥沙、石块、砾石等。
20.原发性地质灾害诱发其他灾害 地震诱发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等。
21.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 破坏植被诱发滑坡、泥石流等。
22.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 ①建立监测预警系统②加强管理③实施预防措施④开展宣传教育
23.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整体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24.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 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温带、寒带
25.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热量为基础)。
26.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从沿海向内陆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水分为基础)。
27.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从山麓到山顶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
28.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①开发自然资源②生产与消费产品③排放废弃物④改造陆地环境
29.陆地自然资源的分类 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
30.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和规律①总量有限②潜力无限③分布的规律性④组成的整体性
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知识点(三)
1.能源资源的分类 常规能源、新能源(太阳能、地热能、核能)
2.陆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3.能源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①柴草时代②煤炭时代③石油时代④新能源时代
4.土壤的概念 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5.土壤的作用 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6.土壤的组成 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7.土壤的肥力特征 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8.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分数 矿物质(45)、有机质(5)、水分(20-30)和空气(20-30)。
9.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10.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主导作用 改造成土母质(有机质的积累、养分元素的富集)
11.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①改良土壤②引起土壤退化
12.水资源的概念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13.陆地水的分类 地表水(江河水、湖沼水、冰川)和地下水
14.陆地水的基本来源 大气降水。
15.静态水资源 冰川冰、内陆湖泊水、深层地下水
16.动态水资源 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17.潜水 埋藏在地下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18.承压水 埋藏在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
19.我国东部河流的径流变化 河流径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
20.我国西北河流的径流变化 河流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21.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 高水位补给给低水位。
22.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23.水循环的意义 ①水量平衡②更新水资源③联系四大圈层④物质迁移⑤能量交换
24.气候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光(喜光植物、喜阴植物)、热、水(森林、草原、荒漠)
25.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莲(水生)、骆驼刺(旱生)、矮牵牛(二氧化硫)、树(风向)
26.光合作用的意义 把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糖类),并释放出氧气
27.生物循环的作用 ①物质迁移②能量流动③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
28.原始大气的成分 二氧化碳、甲烷、氢、氨和水汽。
29.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 ①改造大气②改变陆地水③促成土壤形成④创造生物物质⑤环保
30.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知识点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