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风格摄影作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22 15:16

Silent-Viewd的摄影作品以诗意的画面 、强烈的戏剧感以及人类精神世界中的阴郁,构成了三重唱式的影像华彩乐章。接下来请欣赏小编给大家网络收集整理的哥特风格摄影作品分析资料。

猩红、宝蓝、浅金色等明亮的色彩,从阴郁的画面背景突显出来,构成鲜明视觉对比。在Silent-View的时尚摄影作品中,哥特式的阴郁、病态与古典元素的雅致、华美、神秘融合在一起;怪诞的戏剧感与贵族式的高贵融合在一 起,画面呈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意趣。

哥特风格摄影作品分析:堕天使之地

Silent-View将自己的摄影创作称为“冷艺术”,这是与符合传统审美习惯的“治愈系艺术”相反的孪生兄弟,它是天使背后的恶魔,光明背后的黑暗,温暖背后的阴冷,华美背后的拙劣,是站在上帝右手边,灵魂被封印的堕天使。我们可以将Silent-View的摄影“冷艺术”风格,作为哥特艺术之邦的“德国气质”在视觉艺术上的反映。其实这条线索应该追溯至1822年左右的浪漫主义运动中产生的“哥特复兴”,中古世纪的阴暗情调从历史墓穴中被挖掘出来,中世纪文化及相关事物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它所对应的“审丑”第一次做为美学概念出现在人们面前。由此产生了哥特小说、建筑、电影、音乐等,摄影创作中的哥特元素便脱胎于这些艺术的原型人物、意象与情绪、风格。

哥特风格摄影作品分析

哥特元素在当下早已完成与其他各种元素的融合,比如新古典、神秘主义、宗教等等。而以哥特元素为内核的“冷艺术”摄影,从反方向潜逃入一个黑暗而内敛的世界,在主题上呈现灰暗、孤立、病态和绝望的生存场境与情绪心境。但并不崇拜黑暗、死亡、孤绝,它在呈现,在戏谑,在嘲讽,在感伤,并且以极富艺术气质的方式来完成所有这一切演绎。

哥特风格摄影作品分析:哥特式的奇诡意趣

Silent-View是个艺术摄影工作室,由摄影师Silent-View和模特Fraeulein von Rosenfelde组成。位于哥特艺术重镇的德国,他们作品的很大一部分是为哥特乐队拍摄的照片,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哥特式”摄影风格:背景阴冷或灰暗,服装多为轻薄通透的蕾丝、束缚身体的紧身衣以及典型的深色哥特服饰样式。女性常化“死亡妆”——浅粉从苍白里晕出来,肤质既美丽又病态。

哥特风格摄影作品分析

在模特摆姿与镜头运用上,故意使模特动作显得夸张、僵直、不自然,带点神经质,像无声电影中夸张的表演。用光上,善于运用像舞台全场黑暗的情况下用追光突出演员或其他特殊效果那样,让影像具有情节暗示与表演感。他们的照片风格奇诡,创造了现实世界离奇的影像。用Silent-View自己的话来说,这些影像是一种“充满批评意味,带点挑衅,表现力丰富,深不可测,但仍有一种微妙的俏皮和一点嘲讽”的风格。

哥特风格摄影作品分析:无声电影与“白色酷刑”

Silent-View的创意结合了无声电影的夸张与“白色酷刑”的心理摧折。“正如我们在无声电影里体会到的死寂感,因为缺乏声源让我们产生不悦或恐慌之感。”他们的影像工作室以“Silent”来命名,他们的摄影创作便是这种“默片综合症”式的各类灰暗印象与情绪在视觉(view)中的表述。

哥特风格摄影作品分析

们联想到德国艺术家格列格?施耐德(GregorSchneider)的作品《白色酷刑》(WhiteTorture),作品在博物馆重现囚室,给人以心理上折磨的体验。Silent-View的创作多多少少与格列格?施耐德有些关联,影像所携带的另类视觉冲击如同“白色酷刑”,并不留下可见的施行痕迹但能在短时间内摧折心理。它们对人类精神黑暗面的呈现与嘲讽很容易让我们找到与格列格?施耐德共同的文化根源——哥特文化元素在视觉艺术上的巨大影响。

更多有关“哥特文化”的参考阅读:

哥特风格摄影作品分析

①首部哥特小说是贺瑞斯?华尔波尔(Walpole)的《奥特朗图堡》,而真正确立哥特式小说标准样式的是安?莱德克利夫(Ann Radcliffe)。哥特小说全盛期的巅峰之作是玛丽?雪莱的《 科学怪人》,这部小说也被视为恐怖小说的起源。

②首部有影响的哥特电影是德国导演茂瑙拍摄的《吸血鬼诺斯费拉杜》,主人公正是臭名昭著的德古拉伯爵。1992年,《惊情四百年》再一次精彩演绎了大名鼎鼎的德库拉伯爵。另一部堪称史诗的伟大哥特电影便是《 夜访吸血鬼》。

③深度了解“哥特”必看的经典电影:《无颜之眼》(首部没有吸血鬼形象的经典哥特电影)、《剪刀手爱德华》(当代里程碑式的哥特电影,从根本上拓展了哥特电影的题材范围)、《理发师陶德》(包含了惊悚、歌舞、哥特、爱情等多种元素,哥特中的哥特之作),还有一部《乌鸦》。

以上是网小编搜集整理的哥特风格摄影作品分析全部内容,如果喜欢可以收藏喔。

哥特风格摄影作品分析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