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还需自身硬第1集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7-06-17 09:14

2017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第一集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播完了,大家看完都有什么感想呢?中纪委推反腐片《打铁还需自身硬》上篇《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有没有触动你的地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打铁还需自身硬第1集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心得体会,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打铁还需自身硬第1集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心得体会

打铁还需自身硬第1集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心得体会篇1

1月3日,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播出上篇《信任不能代替监督》。

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下,纪检监察系统也非净土,少数纪检监察干部由执纪监督者蜕变为腐败分子,教训深刻。

监督者自身,绝不能成为监督的盲点。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的纪检干部,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自我监督。

2012年11月15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同中外媒体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了一句老话,打铁还需自身硬。

习近平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

四年前,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这一番话的含义。而四年后的今天,人们已经清楚,它所传达的是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承诺。

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制度保障。全党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续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创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局面。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肩负着党的信任和人民的期盼,承担着维护党章、党规、党纪的重要职责,自身更要过硬。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别人的同时,自己必须回答一个重要的问题。

习近平指出,各级纪委也要解决好灯下黑的问题,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你们是查人家的,谁查你们呢?这个问题也要探索解决。

党中央高度重视纪检干部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提出,要解决好谁来监督纪委的问题,三次全会上强调严防“灯下黑”,五次全会上要求清理好门户。

中央纪委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从研读党章入手,找准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职责定位,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做党章的忠实执行者和坚决捍卫者。然而,在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下,纪检监察系统也非净土,面临同样严峻复杂的形势。少数纪检监察干部没能经受住腐蚀与反腐蚀的考验,由执纪监督者蜕变为腐败分子,教训深刻。

这是一组特殊的案卷,案卷上的这一个个名字都曾经是中央纪委的工作人员,他们每个人都参与过不少大案要案的调查。而现在,他们却因为自己违纪违法,成为了案卷的主角。

魏健,中央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原主任,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纪委机关首个被调查的厅局级领导干部。2014年5月4日,像往常一样来上班的他并没有想到,会在自己的办公室被带走调查。

魏健在中央纪委机关多个岗位担任过领导职务,参与查办过薄熙来案、戴春宁案等多起大案要案。他被调查的消息在同事中间也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而经过调查,魏健涉案总金额达数千万元,数额之大、物品之多,令人震惊。向魏健送钱送物的人员达到一百多人,其中既有官员、也有老板,既有同学、也有同乡。利益输送的背后,自然是交易,而魏健能用来为人办事的,正是手中的监督执纪权。

经调查,魏健为人办事谋利达数十项之多,除了直接利用职务便利,借办案、核查线索谋利之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他更多地是通过向各地地方官员打招呼来帮人办事,涉及的领域五花八门,包括提职晋升、安排工作、司法审判、工程项目等等。这些事从他的职务和权力来说并不能直接给人办理,但以他的职务和权力,却能让一些地方官员帮他去实现。

向魏健输送钱财最多的一名老板是四川商人宋志远,金额达到上千万元。当时他想在四川上马一个项目,希望能获得当地政府支持,为此找魏健帮忙。魏健立刻给当时担任四川省委副书记、成都市委书记的李春城打了一个电话,请他关照宋志远的项目。

魏健只是打了一个电话,宋志远的项目就迅速得到了推进。

魏健先后在第五、第二、第四纪检监察室工作过,联系过多个地区和部门,而他打招呼帮人办事,也遍及联系过的十多个省区市,四川正是他联系过的地区之一。

2005年之前,魏健在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担任副院长。因为工作表现优秀,被调到中央纪委从事纪检监察工作。这本是组织对他的信任和重用,自然也赋予了他更大的权力,但很多变化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发生。魏健第一次单笔收受大额贿赂,就是在他调到中央纪委不久之后,一个在河北认识的老板专程到北京家中来看望他,而此前这位老板并没有上过门。

到中央纪委工作后,主动来和魏健交往的这类朋友变得越来越多,魏健也并不拒绝。而在交往的过程中,目睹一些老板的生活方式,让他的心态一步步失衡。有一年春节,一名老板请他到海南旅游,安排他住在自己的别墅,魏健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的想法。

当这样的心态遇上商人的围猎,实际是你情我愿,直到落马之后,魏健才回头去想,收受的巨额钱财到底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了什么。

不能收受他人钱物、以权谋私,对于每个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干净是必须守住的行为底线,何况是担负着反腐重任的纪检监察干部。魏健先后在法院和纪委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对于法律和纪律本应更加了解和敬畏。然而,当欲望和权力相遇,他却知纪违纪、知法违法,本应有的基本认知完全被欲望蒙蔽。从一名审查他人的执纪监督者,到因为贪腐成为被审查对象。在被带走调查后,魏健一夜白头。

魏健案的教训是深刻的,从事监督执纪的这支队伍,如果在作风和纪律上偏出一尺,反腐败工作离中央的要求就会偏出一丈。一系列纪检干部违纪案件的发生,充分印证了总书记提出谁来监督纪委这一问题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

苗庆旺(中央纪委研究室主任):“事实反复证明,如果只有信任没有监督,那么信任就变成了放任,就往往使干部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无论是对一个机构来讲,还是对一个干部的成长来讲,它既需要信任也需要监督。”

天津海河边有一幢十分醒目的楼盘,名叫君临天下。在这幢楼里,有中央纪委的干部以三折的低价从开发商手里购买了房产。房价打了三折,本应坚守的廉洁底线也打了折扣。最终,当这名开发商涉案被调查,这些干部的问题,也在调查过程中被一一牵扯出来。

罗凯,中央纪委第六纪检监察室原副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从该开发商手中先后低价购买了四套住房、两间商铺,而他则在自己联系的天津地区多次为该开发商在土地审批、工程项目等方面提供帮助。罗凯通常并不直接向地方官员提要求,而是通过饭局把该开发商介绍给官员认识,大家就彼此心照不宣。

该开发商除了在天津,在江苏和山东也有投资,于是罗凯又介绍他认识联系江苏、山东的同事申英。申英也和罗凯一样,都是在饭局上引荐商人和官员认识,并抱着侥幸心理,认为用这样的方式可以逃避查处。

翻开罗凯和申英的案卷,金条、名表、珠宝、商人赠送的礼品琳琅满目。这些贵重礼品足以告诉人们,他们只需在饭局上出个面,就能为商人带来巨大的利益。

不少落马的纪检干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在商人和官员中间担任牵线搭桥的角色。为什么商人不去直接找分管部门的干部,而是想办法结交纪检干部,采用这种迂回的方式,罗凯和申英其实心里都清楚。

党的十八大之后,绝大多数纪检监察干部认真履行职责,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出了贡献,纪检监察机关的影响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很大提升。但也正是这种影响力,让一些纪检干部成为了被围猎的重点对象。纪检干部如果滥用手中的监督执纪权,带来的危害会比一般干部更甚。

王岐山同志指出,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监督别人首先要自己过硬,己不正,焉能正人?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干部要心存敬畏和戒惧,增强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及时发现问题,坚决防止灯下黑。用铁的纪律打造全党信任、人民信赖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正人必先正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把加强自我监督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2014年3月,中央纪委成立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这个部门的职能,就是专门监督自己人。

刘爽(中央纪委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主任):“设立干部监督室,把手电筒不但要照别人,也照自己。眼光向内、刀刃向内,对象就是监督自己的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机关谈话函询218人,组织调整21人,立案查处17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共谈话函询5000人次,组织处理2100余人,处分7500人。这些数据印证着谁来监督纪委命题的必要性,也显示了中央纪委不回避问题、清理门户的决心。

刘爽(中央纪委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主任):“纪检系统的干部,原来都觉得到了纪委就进了保险箱,不会有人管。所以现在通过成立这样的机构,实实在在地查处的动作,实际上就让纪委的干部切实感受到现在是有人管、受监督。”

目前,除了中央纪委,所有省一级纪委、大多数市一级纪委都已经设立了干部监督室,县一级纪委已经做到有专人来负责内部监督。中央纪委明确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一旦发现问题线索,无论涉及到哪一级干部,有案必查、绝不姑息。

2014年,广东省化州市纪委书记陈重光,因涉嫌严重违纪被立案审查。在审查过程中,发现了广东省纪委原书记朱明国和省纪委副书记、监察厅长钟世坚涉嫌违纪的线索,这两名领导干部也相继被立案审查。朱明国在2006年到2011年期间担任广东省纪委书记。2007年时,陈重光在茂名市担任监察局副局长,为了获得职务调整,他想方设法通过关系,打听到了接近朱明国的办法。

在朱明国的老家,他建的豪华别墅人尽皆知。这个大山里的黎族农民家庭的儿子,一步步成为省部级领导干部,在当地是最大的名人。陈重光连续几年借朱明国回乡扫墓的时机来看望他,送上的礼金累计达到400万元,朱明国也只是客气几句就收下了。而陈重光也通过朱明国,当上了化州市纪委书记

朱明国落马后,从这座别墅里搜出了大量财物。经调查,他收受各项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41亿余元,另有9104万余元的财产不能说明来源。2016年11月法院公开宣判,朱明国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朱明国曾先后担任重庆市政法委书记、广东省纪委书记、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在担任多个职务期间,都曾经利用职权和影响力谋取私利。曾经身为执纪执法者的朱明国,形容自己过的是两面人生。

除了通过组织人事权为个人谋利,朱明国也同样通过向其它部门打招呼的方式,帮商人解决各种诉求。作为省纪委书记,朱明国很清楚他的权力对其它部门的领导干部意味着什么。他打招呼的事情,很多人不敢不办。

被陈重光案牵扯出的另一名纪委干部,是2012年到2015年担任广东省纪委副书记的钟世坚。和朱明国一样,钟世坚同样过的是两面人生,这位纪委副书记家中查出的财物,让办案人员印象深刻。

终于,在2014年,这颗定时炸弹因为陈重光案被引爆。当时,茂名市纪委空缺出一个副书记岗位,陈重光希望能再次晋升。当时朱明国已经调离了省纪委,这一次,陈重光请求钟世坚帮忙。早在2012年,钟世坚还在珠海市担任市长时,陈重光就通过关系跑到珠海上门结识了他。当时已经风传钟世坚将调任省纪委副书记,陈重光于是早早开始为今后铺路。

在钟世坚的帮助下,陈重光顺利获得了候选人提名。然而他们并没有想到,正是在对提名人选进行审查的过程中,有人实名举报了陈重光的问题线索。茂名市纪委书记肖叶清楚地记得,自己很快接到了钟世坚的电话。

中央纪委明确要求,纪检干部要受到比其他党员干部更为严格的监督,对违纪行为发现一起就要查处一起。钟世坚所说的内外有别、把握分寸,明显违背这一要求。当时,广东省纪委已经成立干部监督室,肖叶当即把钟世坚干涉办案的问题直接向省纪委书记作了报告。

广东省纪委随即对陈重光案一查到底,从中发现了和朱明国、钟世坚相关的问题线索。在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在中央纪委严格自我监督的明确要求下,朱明国和钟世坚都被严肃查处。

在被组织调查之前,朱明国已经预感到自己将被调查。在纪委工作过多年的他,深知对抗组织调查没有意义。他告诉家人,不要试图转移赃款赃物、毁灭证据、或潜逃海外,这些无谓行为只会加重罪行。和许多落马的干部一样,朱明国到了要承担后果的时候,才感到十分悔恨,但一切为时已晚。

任何外因都不能成为贪腐的借口,人最终还是要面对自己的内心。是做一名不辱使命的执纪者,为建设更公正的社会尽一份力,还是成为一名遗忘初心的违纪者,被封存在案卷当中,走哪条道路,以哪一种身份被记住,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选择。

王庭坚(中央纪委组织部副部长):“坚决清除害群之马,并向社会曝光,恰恰表明了我们打造过硬队伍的一种决心,也是一种自信。相对于极极少数的违纪违法分子,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是信念坚定、坚守理想,这是我们这么一支队伍的主流。”

李长海,河北廊坊市纪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2014年他刚上任,接手的第一个案子华昊运输集团腐败专案,就面对很大的困难和风险。李长海顶住压力啃下了这块难啃的骨头,他敢于担当、铁面执纪的形象,在当地深入人心。李长海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个人并不强大,但绝不能让党的纪律输。

王瑛,四川省南江县原纪委书记,她在当地查办了某公安人员玩忽职守致人死亡案、县水利局套取专项资金私分案等众多典型案件。面对压力和阻力,王瑛曾这样回答:我得罪了很多人,但是没有得罪纪委书记这个称谓。

陈新宁,济宁市金乡县纪委纪检监察室原主任,陈新宁因为秉公办案得罪了不少亲戚朋友。在日记中,陈新宁写道:纪检监察工作有着自身的特殊性,需要甘于寂寞、甘于清贫。

像这样的优秀纪检干部,在每个时代都是纪检队伍真正的脊梁。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中央表彰了一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监察室副主任万少华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机关纪委书记关宝兰等3名纪检干部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陕西省纪委、监察厅机关党委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中央纪委在坚决清理门户的同时,也找准了监督执纪工作的关键点、风险点,发现了日常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加强纪检机关自身建设,到了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标本兼治的阶段。

赵洪祝在中央纪委常委办公会上指出,执纪审查,这是我们纪检监察工作的权力核心,就是把它关进制度的笼子…

这是中央纪委的一次办公会议,讨论《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的有关问题。这部规则的制定是从2016年初开始提上议事日程。中央纪委机关18个部门和多个省区市纪委参与了规则起草,梳理现行制度、总结实践经验、找准关键点和风险点,本着盯住人看住事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提炼有效做法和具体实招,上升为制度规范。中央纪委先后召开10多次常委会议、办公会议、专题会议研究,就各方面细节不断深入探讨,以求有效、管用。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了规则送审稿,同意将其提交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审议。

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的庄严承诺。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只有自身率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才能真正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监督执纪问责的重任。中央纪委深知,执纪者自身绝不能置身于纪律红线之外,监督者自身绝不能成为监督的盲点。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只有切实加强自我监督,同时将自己置于全党、全社会的监督之下,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打铁还需自身硬第1集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心得体会篇2

中纪委的大片再一次如约而至。昨晚(1月3日),《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上映。

简介:中央纪委昨天在“反腐大片”《打铁还需自身硬》中详细披露了如何对自己“动刀”。据披露,十八大后首个落马的中纪委高官魏健在办公室被带走调查后一夜白头;而原中纪委“六室”则成为中纪委“清理门户”的重点,包括中央纪委第六监察室原副局级纪检、监察专员罗凯在内,至少有3名纪检干部被调查。

时间的选择,明显踩着步点:这部3集纪录片播完后,1月6日,就是本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召开的日子。上一次,中纪委大片《永远在路上》播完,则是“全面从严治党”为主题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的日子。

无疑,这两部片子是“姊妹篇”。《永远在路上》,讲述十八大以来,党内反腐取得的成果、做过的工作,重点在“全”;《打铁还需自身硬》,镜头则全部聚焦在纪检监察系统,讲述十八大以来,纪委系统在“清理门户”方面所做的工作。

共同的特点依然是:诚意、有料。

中纪委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上篇《信任不能代替监督》

广东省前政协主席、纪委书记朱明国在海南老家的豪华别墅

画面

在昨天播出的第一集里,有三个主要人物:魏健、罗凯、朱明国。前两个,是长期在中央纪委任职的司局级干部;落马时身居广东省政协主席之位的朱明国,则曾长期担任广东省纪委书记。

片子的画面很震撼。

先说魏健。此君曾担任中纪委第五、第二、第四监察室主任,参与过查办薄熙来、戴春宁等重大案件。但画面一转,却从他在办公室被带上警车的镜头开始,隔着铁栏杆,魏健已经抑制不住泪水。那一夜,魏健头发全白。

镜头久久地在从魏健家中抄出的财物上扫过。金佛,玉镯,金条,雕刻过的象牙,成捆的人民币、欧元、美元,以及数不清的银行卡和礼品卡……“金额数以千万计”。

类似的镜头,出现在与朱明国同时被牵连出的原广东省纪委副书记钟世坚家里。此君癖好独特,“上千瓶酒”,“200多斤虫草”,“好多现金成捆,收了就放在那儿,印章还有90年代的”。而朱明国?镜头虽然只从他的豪华别墅一角扫过,但他收受的钱财,则是“1.41亿元,另有9104万元财产不能说明来源”。

而曾任中纪委第六监察室原副局级纪律检查员罗凯,办案人员说,“金条不是说一根两根,有50克一根的,有100克一根的,累计下来,给他的金条都是以公斤计的”。在他联系的天津,海河边,颇为豪华现眼的“君临天下”大厦,他从开发商手里,以三折的价格,买下了4套房子、2套商铺。

作为曾经的监督执纪人员,能犯下如此严重的罪行,其中一定隐含着许多腐败的方法,以及权力运行的“逻辑”。

方式

没错,这些方法和逻辑都是涉案人员亲口说出的。

比如用人。朱明国落马,是因为广东化州市原纪委书记陈重光的落马牵出。这个陈重光倒也很坦诚,描述了自己不停跑官买官的过程。

片中陈重光的语速缓慢,但每一句都直指重点。比如,他想搭上朱明国,怎么弄?“打听到他每年清明都会回海南老家扫墓”,于是“每年清明都去看他”,“有时候50万、有时候100万地送”。通过朱,陈如愿以偿地从茂名监察局副局长的任上,调任化州市纪委书记。

朱明国点出了权力的逻辑:“最后都是组织通过、组织决定、集体通过。但是谁先提?用人的提名权是最至关重要的,没人提名,你是进不了那个圈子的。当一把手35年,我的体会是,如果你一把手开口了,基本上没有人反对。”

这就是用人寻租。

魏健和罗凯,则通晓另外的逻辑:政商的掮客。

比如,“有一个老板,涉及了一个股权纠纷的案件,就找到了魏健。然后魏健就把相关的材料,以他们室里的名义,就转给了所在那个省的纪委,请他们查办并且要结果,实际上是作为人家一项工作,就给人要求部署下去了”。

更多的时候,他们习惯于给地方官员打招呼,让其在“提职晋升、安排工作、司法审判、工程项目等”方面给予帮助和便利。

比如商人宋志远,因为想在四川上马项目,寻求政府帮助,就找到了魏健。魏健呢?拿起红机给李春城打了个电话,请他关照。两三天之后,项目所在地的县委书记打电话给宋志远,言语颇带责怪:“老宋,你这个项目我们不是在支持吗?你怎么找到北京去了?中纪委给省领导打电话说我们不支持。好了,我们会全力支持的。”

而罗凯的方式,则有点类似于上一季中出镜的周本顺,喜欢“组饭局”:“把别人请来,目的就是显示我们俩之间关系好,知道咱们的关系,他对你是不是会照顾?肯定会照顾的。至于怎么照顾?照顾什么?那就不是我的事儿了。”

最关键的问题来了:按说,工程、土地、司法这些,并不是纪委直接管辖的范围。那么,地方官员为什么要给这个面子帮这个忙?办案人员的一个问题就很在点儿上:“魏健他是室主任,是一个厅局级干部。他所打招呼的对象是一个省部级干部(李春城),他为什么要听你一个厅局级干部?”

逻辑

其实在片中,这名办案人员也说出了答案:“因为背后是职务的影响力。纪委主要的权力是监督执纪问责,这关系到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生命。”

毕竟,纪委是“查别人”的,这一点就会让很多人“紧张”、“害怕”。

罗凯的话相当有代表性:“纪委的工作有一个特点,各个部门都能联系到,面宽。它又是个监督单位,确实纪委这个干部,就跟过去的监察御史似的,’见官大三级’。”

跟罗凯共同作案的处级干部申英则说:“这些年,全体纪委干部、整个系统干部的努力,在社会上确实影响很大,尤其对官员的约束力也很大。这样使一些人感觉,他要跟纪委干部熟,可以给当地的干部以压力。”

朱明国的话则更直接:“说不好听,人家’不怕种树的’,’只怕烧山的’。纪委书记对某一个干部、某一个党员的看法,决定这个人一生至少一段时期内的升迁荣辱。所以一般的领导干部都怕纪委,这是肯定的。”

正是凭着这样的“怕”,在担任广东省纪委书记期间,“朱明国通过向其它部门打招呼的方式,帮商人解决各种诉求”,“他打招呼的事情,很多人不敢不办”。

这就是纪检系统出现“灯下黑”、出现内部腐败的最核心逻辑,点出了纪委系统可能存在的最大寻租风险。

看点

是什么让这些执纪者违纪?“私心”、“商人的围猎”、“贪念”、“一发而不可收拾”、“自我安慰”……这些官员面对镜头的忏悔,的确说出了个人的原因。但这些历史上出现的问题,不可忽视的至关重要的原因则是:曾经,这些人的权力,是没有人来监督的,“一些纪检干部觉得,进了纪委,就进了保险箱”。

一个月前,侠客岛曾经写过《岐山之问:谁来监督纪委》(点此阅读)。这个问题,今天的片中首次给了同期声,而提问者,则是习近平本人:“纪委是查别人的,谁来查你们?这个问题也要探索地解决。”

中纪委确实作出了探索。之前,他们成立了纪检干部监督室,专门监督“自己人”;之后,则是密集的制度笼子,包括《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

数字可以说明问题:十八大以來,中央纪委机关共处理38人,其中立案查处17人、组织调整21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共处分7200余人、谈话函询4500余人次、组织处理2100余人。

没有监督的信任就是放任,没有制约的权力则是危险的。要让这些人敬畏权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其置于无所不在的监督之下。与之相比,片中提到的许多优秀纪检监察干部的事例,也让人对“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队伍抱以期望。

中纪委七次会议就要召开了,其中重要的一项,应该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在中央政治局作出“反腐的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的判断之后,反腐如何从党内全覆盖走向国家监察全覆盖,如何能在执纪、监督、保持全党党员干部干事儿之间取得平衡与突破,则应该是今年反腐的一大重要看点。

>>>下一页更多打铁还需自身硬第1集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心得体会

打铁还需自身硬第1集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心得体会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