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毕淑敏心灵处方语录

发布时间:2017-05-27 00:00

《心灵处方》是一本抚慰心灵的散文随笔集,随着一个个生活小故事的叙述,毕淑敏以外科医生的目光和洞察力,细致入微地一层一层地将生活的苦痛和"病灶"找出并解剖,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作家毕淑敏心灵处方语录,希望你喜欢。

作家毕淑敏心灵处方语录

1) 睡着你的秘密,醒着你的自由。——毕淑敏《心灵处方》

2) 额头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只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冰。——毕淑敏《心灵处方》

3) 睡着你的秘密,醒着你的自由。它的篱笆结实而疏朗,有清风徐徐穿过。——毕淑敏《心灵处方》

4) 在春天的日子里,扎上一条红纱巾,到野外的绿草地上,静静地晒太阳,听蚂蚁在石子上行走的声音。——毕淑敏《心灵处方》

5) 忧郁是一只近在咫尺的洋葱,散发着独特而辛辣的味道,剥开它紧密黏黏的鳞片时,我们会泪流满面。——毕淑敏《心灵处方》

6)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时相濡以沫的一个糕饼,患难中的心心相映的一个眼神。——毕淑敏《心灵处方》

7) 一种令人怅然以致走入恐惧的想象,像雾霭一般不可避免地缓缓升起,模糊了我们的来路和去处,令人不得不断然打住思绪。——毕淑敏《心灵处方》

作家毕淑敏心灵处方书籍评价

坦言市面上许多作品属"戏说"--

46岁却开始学心理学并在四年后拿到心理咨询师的资格,以女作家毕淑敏名字命名的心理诊所开得如日中天--然而,在日前新作《心灵处方》面市接受记者专访时,毕淑敏透露,一年前她已彻底告别了心理咨询师的生涯,再次向作家身份回归;问其原因,竟是"来访者太多,让人产生了精卫填海般的绝望",于是她重新拿起了笔,推出了这本《心灵处方》。

■带着"心理散文"重返文坛

记者: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您的消息了,介绍一下最近这部作品吧。

毕淑敏(以下简称"毕"):《心灵处方》选取的都是和心理有关的散文。这个书名最早是香港三联书店起的。去年香港三联书店曾经出版了我的一本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心灵7游戏》,销售非常好。后来他们把我的另一本书《我的成长我做主》的版权也买断并出版了,还跟我说,要把我的作品中有关心理的散文单独成集,名字就叫做《心灵处方》。没想到这次作家出版社也有此意,而且也觉得这个名字不错,在和香港三联书店商量后,两个出版社都分别以《心灵处方》为名出了书,虽然都是有关心理的散文,但选取的篇目和内容并不相同。

记者:您的新作起名为《心灵处方》,医学上的处方有儿科、妇科、内科、外科等之分,您的这个心灵"处方"偏向哪个"科"?

毕:历史上最早的医生是"全科"的,在神农尝百草时,并没有各种"科"之分,只是后来细化了。心理学是门年轻的学问,从1900年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开始,到现在也只有100多年的历史,虽然至今已有800多种流派,但划分并不那么细致。我师从的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流派,也就是说,我相信人生是美好光明的,人性中主要的方面,有希望的部分会比幽暗的部分更强大。这些理念在我的散文中一直会不断地呈现,但并不是说,我看不到黑暗,而是因为黑暗的存在,才更让人知道和珍惜阳光的温暖和光明。

■市面上有关心理学的书多属"戏说"

记者:目前市场上流行各种有关心理方面的书,您觉得《心灵处方》和它们有什么不同?

毕:市面上有很多探讨心理方面的书,这证明人们越来越关注内心的健康,希望深入地探索自己,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不过,有很多书是属于"戏说",像一些星座、性格测试之类的"趣味心理学",其实只是供人莞尔一笑的。

记者:您的这些散文是怎么写出来的?

毕:我的散文源自内心的激动,就像最近,我可能会写一篇齐达内应该怎么办的文章,其实我不是球迷,世界杯比赛我一场没看过,在齐达内撞人事件之前我不知道他是谁。但这件事发生了,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会想,齐达内撞人的时候,在想什么。为此,我专程找齐达内的传记来看,还天天盯着凤凰卫视,希望能看到他的表态。关于这个事件,起因有无数个版本,但马特拉齐一定是污辱了齐达内家的女眷。

一个男性,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愤怒反应是来自人的一种深刻本能,所以他采用了一种原始手段,第一时间给对方教训,让他杜绝了这种念头。但其实作为一个现代人,还是有其他应对心理模式的,马特拉齐的话,除了表明他的下流无教养,人品拙劣外,并不可能变成现实。而且我知道齐达内虽然生于法国,但他是阿尔及利亚人后裔,所以我也想探讨他的内心,对于法国的认同感有多少。像这样类似的事情,我会在散文随笔中写出来。

■心理诊所来访者太多让我绝望

记者:《心灵处方》里的散文里面所写的一些小故事跟你在诊所的工作有关吗?

毕:是的,有一部分是我在诊所接待来访者,被他们所谈的故事触动而写的。但根据心理咨询师保护当事人的职业操守,这些故事都已经过强烈的变形,只抽取其中的典型和普遍意义,所以,不可能让人指认出故事的原型是谁。

记者:您是在46岁将创作全部放下,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读书,并和朋友合开了"毕淑敏心理诊所",成功转型成了注册心理咨询师。但为什么在一年前却放弃了呢?

毕:主要是来的人太多了,开始还主要是北京和周边地区的,后来甚至有不少外地的来访者,他们坐着飞机过来,从机场直奔诊所,50分钟的咨询做完后,又直接从诊所到机场,返回家中。很多来访者直接提出希望由我来做咨询,说如果我没有时间,他们可以等。结果不少人从11月份开始预约,到了第二年3月份还在等。这种扑面而来的巨大的信任让我感动,但也让我有一种绝望的感觉,觉得自己无法应对。因为心理治疗是不可能批量生产的,我也没有什么潜力可挖,就算不休息,一天最多也只能接待六到八个人,而且很多治疗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我感觉自己就像精卫填海,虽然不辞辛劳,但海却在一天天地扩大。以前,我光知道没有市场是要垮台的,现在才发现,太有市场也会垮台。

记者:在诊所如日中天的时候,您却急流勇退,这在经济上不是一笔大损失吗?

毕:经济利益本来就不是我开诊所时所考虑的目标。当时,在经过两年多的硕士、两年多的博士课程的学习后,我很想试试,我所学的东西是不是确实能帮助别人,于是,朋友们一商量开诊所,我就加入了,完全没有经济方面或为以后积累素材等方面的考虑。之所以用我的名字开诊所,是因为在工商注册核对名称时,几次都发生重名,所以朋友们对我说,干脆用你的名字得了。开始还以为不会有人来,因为心理治疗没有报销,也不可能公费,没想到后来竟然变得那么火。

这段心理咨询工作让我对人性有了更丰富的了解,一方面,使我对人性越来越充满敬畏之情,有许多看似普通的人,其实,背后都有着无法穷尽的丰富和生动的一面。另一方面,也使我变得更加谦虚。

■17岁时立下的志愿至今没有改变

记者:您的代表作众多,《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但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无一例外都是关于生命、死亡的,您为什么对这两个古老话题比较感兴趣?

毕:我之所以关注生命与死亡,原因始于我在西藏阿里的冥想。那时我还只有17岁,之前我的家庭条件在那个年代算是很舒适的,这令我很有些娇生惯养的味道,而阿里在西藏是最艰苦的地方,大雪封山,交通不便,常常八个月、十个月吃不上菜,这种极端的自然环境使我产生一种本能的震惊和恐惧,让我从城市--这个社会关系最复杂的地方走了出来,站在了它的对立面--单纯的自然。而且那时候我虽然年纪小,但由于参与抢救病人,死亡已经成为可以亲密接触的东西。

百无聊赖的时候,我就常常坐在山坡上,面对蓝天苍穹,一个人发呆,我思索了很多能拿出来思索的问题,不过想得最多的就是我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我想,生命随时可能中断,我一辈子要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另外,也尽可能地给别人带来快乐,让世界变得稍微美好一点。这个17岁时立下的志愿,至今没有改变。以后我所经历的一次次重大选择,为什么写作,为什么去学心理学,为什么开心理诊所,为什么又回来写作,都与这个志愿有关。

■心理咨询师自己的困惑如何解决?

记者:您的散文给人的心灵开处方,教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感情伤害和成长过程中的彷徨,在困境中找回自信,您自己也会有痛苦或困惑的时候吗?您是如何解决的?

毕:我当然也会有痛苦和困惑的时候。因为理论上知道一件事情应该怎么办,和实际上能否做到有时是两回事。不过,我相信不管是痛苦还是困惑,都会找到一个出口和方向的,我不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被痛苦和哀伤吞噬。如果实在不能解决的话,我会把它们珍藏起来,毕竟快乐和痛苦都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只要其中一部分而不要另一部分,有痛苦,说明生命还充满了鲜活的感知力。

记者:重新回归写作后,您目前有什么创作计划?

毕:经过前一阶段的蓄积,我目前应该是注意力和创造力都非常饱满的阶段。从去年开始到现在,我一直在写一个长篇,是一个有关心理医生的故事。估计年底以前可以完成,此外,还有一些中短篇的写作,也在进行之中。

作家毕淑敏语录集锦

1) 我对赞同我的人,感悟的是他的善意。我对反对我的人,考察的是他的智慧。如果在赞同者那里看到的是逢迎,在反对者那里感觉的是愚昧,那么这两种人的意见我都不屑再听。

2) 为什么怕母亲讲过去的事情?是不承认我们曾经弱小?是不愿承载亲人过多的恩泽?我们在人海茫茫世事纷繁中无暇多想,总以为母亲会永远陪伴在身边总以为将来会有某一天让她将一切讲完。在一个猝不及防的刹那,冰冷的铁门在我们身后戛然落下。温暖的目光折断了翅膀,掩埋在黑暗的那一边。我们在悲痛中愕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

3) 人生有无数的岔道,在分歧的路口,多半摆着诱惑。我们常常被物质的光怪陆离耀花了眼睛。需要在漆黑的静夜想一想,想想我们与生俱来的理想,想想我们将要迈步的台阶,距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近还是远?眼睛当然是有用的。但有时闭上眼睛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好地倾听心灵的回答。

4)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时相濡以沫的一个糕饼,患难中的心心相映的一个眼神。

5) 如果你愤怒,你就呐喊;如果你哀伤,你就哭泣;如果你热爱,你就表达;如果你喜欢,你就追求。不自我贬低,不自怨自艾,走出去,勇敢做自己。

6) 树不可长得太快。一年生当柴,三年五年生当桌椅,十年百年的才有可能成栋梁。故要养深积厚,等待时间。

7) 岁月的长河不可逆转,我不会再年轻了。

8) 医学家证明,人在说谎的时候,无论他多么历练老辣,他的眼睛都会泄露他的秘密。他的瞳孔会散大,他的视线会游移,眼睑也会不由自主地下垂。

9) 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捡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见过它。

10) 生命有裂缝,阳光才照得进来。

11) 爱让人片面,爱让人轻信。爱让人智商下降,爱让人一厢情愿。

12) 主动放弃是一种未雨绸缪的大智慧。

13) 人们常常在旅途中,猛地想起湮灭许久的往事,忆起许多故人的音容笑貌。好像旅行是一种溶剂,融化了尘封的盖子,如烟的温情就升腾出来了。

14) 到更远的地方,更艰险的地方,更人迹罕至的地方去“超凡脱俗”,不过,终有一天你会厌倦这种逃避。其实,凡俗自有凡俗的魅力。

15) 人类是需要常常看见地平线的。那让我们有一种与大地同在的踏实感。它提示我们在琐碎的生活之外,还有一个博大的存在,可以承载我们的身体和心灵。

16) 看不到自己优点的人,必也看不到他人的优点。

17) 佛说,前世的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顿生气馁,这辈子是没的指望了,和谁路遇和谁接踵,和谁相亲和谁反目,都是命定,挣扎不出。

18) 淑女必书女。

19) 真正的坚守,是没有人给予你任何承诺的,流逝的只是岁月,孑存的只是信念。一种苍凉中的无望守候,维系意志的只有心的一往无前。

20) 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趁现在还年轻。还可以走很长很长的路,还能诉说很深很深的思念。去寻找那些曾出现在梦境中的路径、山峦与田野吧。

21) 希翼只要一萌生,除了实现它,你别无它法。

22) 做一个不完美的人是需要勇气的,也是有乐趣的。因为,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我们不过是顺势而为。

23) 据说古老的印第安人有个习惯,当他们的身体移动得太快的时候,会停下脚步,安营扎寨,耐心等待自己的灵魂前来追赶。有人说是三天一停,有人说是七天一停,总之,人不能一味地走下去,要驻扎在行程的空隙中,和灵魂会合。灵魂似乎是个身负重担或是手脚不利落的弱者,慢吞吞地经常掉队。你走得快了,它就跟不上趟儿。我觉得此说法最有意义的部分,是证明在旅行中,我们的身体和灵魂是不同步的,是分离分裂的。而一次绝佳的旅行,自然是身体和灵魂高度协调一致,生死相依。

24) 是的,我并不美丽。但素面朝天并不是美丽女人的专利,而是所有女人都可以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看看我们周围。每一棵树,每一叶草,每一朵花,都不化妆,面对骄阳,面对风雪,它们都本色而自然。它们会衰老和凋零,但衰老和凋零也是一种真实。作为万物之长的人类,为何要把自己隐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我们都会衰老。我镇定的注视着我的年纪,犹如眺望远方一副渐渐逼近的白帆,为什么要掩饰这个现实呢?掩饰不单是徒劳,首先是一种软弱,自信并不与年龄成反比,就像自信并不与美丽成正比。勇气不是储存在脸庞里,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25) 每个人都是多棱的,即使是一个高尚的人,灵魂中也潜伏着卑微。

26) 我喜欢爱花的女性。花是我们日常能随手得到的最美好的景色,从昂贵的玫瑰到卑微的野菊。花不论出处,朵不分大小,只要生机勃勃的开放着,就是令人心怡的美丽。不喜欢花的女性,她的心多半已化为寸草不生的黑戈壁。

27) 我们这一辈子,总是要看到很多比自己优秀得多的人。如果你看到的总是比你差劲的人,那你就要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状态是不是不断地沉沦?如果你在前进的过程中,经常遭遇到让你望其项背的人,那么恭喜你啊,你是在不断的进步中。你会自卑不过这种自卑是可以化成动力的。

28) 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

29) 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

30) 你的悲伤不是全世界都要知道,要学会一个人担当。

作家毕淑敏心灵处方语录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