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精神的相关论文
日本茶道精神的主要体现的最重要的精神内涵和理念是“和敬清寂”,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精神的相关论文,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精神的相关论文1
浅析日本茶道精神中的审美观念
摘要: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精髓和代表,是日本人心灵的寄托,也是外国人了解日本文化的一条通道。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茶道,但却不像中国茶道一样受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综合影响,而是在长期的发展与演变中形成了以禅宗思想为主的新的审美观念和具有日本民族味的特有的内蕴。本文主要根据日本茶道历史的发展与演变,来分析了的日本茶道精神里独特的“和”、“敬”、“清”、“寂”的审美观念。
关键词:日本茶道 禅宗思想 审美观念
一、日本茶道的历史
日本茶道有两种形式:“抹茶道”和“煎茶道”。抹茶道诞生于四百多年前,而煎茶道则诞生于一百五十年前,在日本,人们把抹茶道称之为茶道,谈及煎茶道时要加以“煎”字,本文阐述的茶道是抹茶道。 茶道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日本本生并没有饮茶习俗。
唐朝时,805年,遣唐使者日本僧人空海、最澄带回了茶籽。至今在日本还可以找到空海与嵯峨天皇一起饮茶的诗文,诗的名字叫做《夏日访大将军藤原冬嗣闲居院》,这个时候,饮茶在日本还未普及,只是在官僚僧侣之间进行。
宋朝时,中国的饮茶方式发生了变化,制茶工艺又有了新的突破。宋代高雅的点茶法比唐代煎茶法更为讲究。来华学习的日本僧人又将这种点茶法带回了日本,其中,荣西和尚的贡献是较有影响力的。他从天台山回国后便写下了《吃茶养生记》。他又把从天台山带回去的茶籽普及栽培,为以后日本茶道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明朝时,中国的茶叶生产发生了变革,把饼茶制造改成炒茶。这时期,日本开了小茶架点茶之先河,因为点茶的过程要在将军面前完成,所以点茶人的整套动作便十分讲究,茶道具的摆设就开始有规定,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日本茶道是千利休完成的。他将茶会整合成一套程序,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展示了日本生活文化最完美的境界。
到了今天,日本拥有茶道人500万,从日本的教学内容上不难看出茶道成为日本人最喜爱的一种文化形式。日本从小学到大学,学校几乎都有茶道教室,甚至有些学校还把茶道列为必修课。
二、日本茶道的内容
(一)茶会
茶道的内容主要是4个小时的茶会,日语把茶会成为“茶事”,茶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更衣 观赏茶庭 初茶 茶食 中立 浓茶 后炭 薄茶 退出 衔接。在客人到来之前,主人首先要打扫茶庭,等客人到来以后,先让客人在外茶庭欣赏完风景后再领客人进入内茶庭。然后开始一系列的吃茶活动。
(二)茶具
日本茶道中使用很多道具,这些道具也是日本艺术品的代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日本茶具的几个特点。首先,茶具都具自然之美,无论是木制、石制、还是陶瓷制的都取自于大自然,其次是实用之美,茶具的艺术美也是以实用为基础的,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如果它失去了被使用的机会,那么它便不具有生命力,而且它被使用的时间越长,生命力便越强。
(三)茶礼
日本茶道中的礼仪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这个礼法包括主与客之间、客与客之间、人与物之间的礼。茶道的礼法以“无声礼”为最高礼,即不说话的礼。还有“有声礼”,但声音很小。茶具的位置、茶道的顺序、泡茶的动作等也有严格的规定和礼法。
三、日本茶道的审美观念
日本茶道精神的主要体现的最重要的精神内涵和理念是“和敬清寂”,由这四个抽象的事物又分别产生了日本茶道艺术成千上万种形式,如茶室建筑、点茶、道具、茶点心等。日本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居士曾经也说过“和敬清寂”这四个字就是茶道的根本。
“和”代表平和的和,调和的和,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也是万事万物之间的和谐。这与中国传统审美意识中的“中和”之美有相似之处。平和作为日本国民之间世代相传的根本民族性。融入茶道中,当我们进入茶室之中品尝一碗茶时,无论是客是主, “请慢用”以及种种的言词,都代表了茶道中所蕴含的“和”之意。
“敬”是对所有事物而言的,茶事上要明确各种事物所承担的责任,做到主客相敬、有礼有节。茶事的主人必须真情实意,不能有半点疏忽。客人也须热心领受主人的每一个细节,以诚相交。知道该尊敬的一切,要心中至诚。对于墙上的挂轴、茶具等都要有一颗恭敬的心,这也与禅宗中诚实心灵去观照自然的实践是相通的。
“清”也是茶道精神中比较重要的要素,也是日本人心灵上的独特贡献。茶事中的一切都要清洁、整齐、清爽、不能有丝毫的尘埃,水要清,茶要醇,整个气氛清清淡淡。喝茶的人的心也要清净,不能有杂念。要用一颗清淡纯洁的心情来进行茶事。茶道的“清”与中国道教的“清”有相同之处,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是人的心灵脱离五官的不洁而获得自由。
“寂”,在日语里是“闲寂”,在梵文中是“寂静、和平”之意。”“闲寂”是日本人一种传统的审美观念,也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原则。日本艺术一向不以华丽精致为美,提倡粗糙简朴。茶具多以精细为美,造型简便。比如黑色釉陶显示出的自然、简素、清寂。“闲寂”是道德与灵魂的融合后极致的美。在茶事的整个过程进行时,尤其要保持安静,泡茶的人的表情温和自然,说话的节奏也要慢,这更加表现了一种“清寂”。总之,“寂”乃是茶道中,也是日本审美观念中的最高理念,在求取“静”的同时观本心,在深沉的气氛中思索,体会内心沉淀。面对茶壶一只,独坐茶室,茶人的心里都会有一阵静寂之感。
五、结语
日本茶道是一门把各种相互独立的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艺术;也是一门将吃饭、喝茶、待客、等日常生活提炼到一个高度的生活艺术;是在点茶、品茶、欣赏茶具中进行体会人生真谛的艺术;日本茶道在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日本茶道精神里独特的“和”、“敬”、“清”、“寂”的审美观念深深的影响着日本国民。
参考文献:
[1]戚印平著.日本绘画史—图式与趣味[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1
[2]腾军,黄玉梅,张瑜,王善涛编著.日本艺术—叙至十九世纪的日本艺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3]洪启嵩著.喝茶解禅[M].三联书店,2010.10
[4]町田甲一著,莫邦富译,周平校.日本美术史[M].人民美术出版社 1978.7
[5]彭修根著.日本近现代绘画史[M].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0
日本茶道精神的相关论文2
试比较客家与日本茶道的精神文化内涵
摘 要:作为客家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明了“茶”在中国人日常饮食文化与生活中的地位。而对于日本人来说,茶是最受青睐的饮料。本文将对客家和日本茶道的精神文化内涵作一个比较。
关键词:客家;日本茶道;精神内涵
茶是客家人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出客家特性及客家文化特质,具有鲜明的特色。而日本的茶文化是由中国传入的。在7 世纪之前, 日本人没有喝茶记录。而在这一文化传入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佛教的僧侣们。他们去中国学习佛教, 同时将寺院的生活文化也带了回来。其中之一便是饮茶与茶礼。由此, 日本茶文化自开初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客家茶道的精神文化内涵
客家人的特性是崇尚自然,朴实谦和,不重形式。饮茶也是这样,不像日本茶道具有严格的仪式和浓厚的宗教色彩。在精神方面,客家人喝茶有一套“规矩”,如茶具应洗涤干净、先给长辈敬茶等;采茶时有山歌、采茶歌,在采茶的生产实践中还产生了“茶蓝灯”、采茶戏,在岁时节日中还有许多与茶有关的民俗活动,可谓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 “和”是客家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和”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学理念。茶道追求的“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保合大和”的意思指实践万物皆有阴阳两要素构成,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普利万物才是人间真道。陆羽在《茶经》中对此论述的很明白。惜墨如金的陆羽不惜佣金二百五十个字来描述它设计的风炉。指出,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的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的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悟心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等理念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儒家从“大和”的哲学理念中推出“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在儒家眼里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儒家对和的诠释,在茶是活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是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在饮茶过程中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礼。在品茗的环境与心境方面表现为“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俭德之行。
二、日本茶道的精神文化内涵
学术界对日本茶道精神的解释主要使用三个概念:(一)和敬清寂; (二)一期一会;(三)独坐观念。这些概念与禅的思想是相联系的。“和敬清寂”被称为茶道的四谛、四规、四则。是日本茶道思想中最重要的理念。茶道思想的主旨为: 主体的“无”, 即主体的绝对否定。而这个茶道的主旨是无形的。作为“无”的化身而出现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们是“无”派生出的四种现象。由这四个抽象的事物又分别产生了日本茶道艺术成千上万种形式, 如茶室建筑、点茶、道具、茶点心等。
三、结语
客家茶文化既体现出客家的儒家文化特质,又表现出客家文化的创造性。日本茶道思想是茶与禅的融会贯通。茶中有禅理, 禅理又在品茶中得到深刻体会。
参考文献:
[1]姜天喜.日本社会文化历史变迁[M].西安出版社,2001.
[2]中国茶文化识趣[M].中国茶文化网,2004.
[3]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
[4]林哓平.客家文化特质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 年12 期.
日本茶道精神的相关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