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应用题解题困难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由于应用题叙述的生活化语言与数学语言的差别,加上冗长、抽象的特点,学生对理解题意往往产生困难。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应用题解题困难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欢迎查阅!
篇一: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困难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新课程理念作为小学阶段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进而有效的提升了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品质,不过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然后从情境教学法、环境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这三点来探讨小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应用题
就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其教学目标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在实践中注入理论的元素。而应用题则实现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进而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认知数学知识的程度得以提升,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内容,为培育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
1我国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
1.1教学模式陈旧师生之间缺乏互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虽然各个教育机构已经着力去改变教学模式,不过运用填鸭式教学模式的老师大有人在,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去学习知识,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较多的互动,更甚者要求学生去背诵解题思路和方法,长期下来学生本身依赖老师灌输知识的程度越来越高,渐渐的失去了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动力,学生创造性思维也就难以得到培育。
1.2应用题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应用题教学要求老师展开应用题教学的目标应当是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的数学理论知识,不过就当前的教学模式而言,大部分老师并没有将应用题融入实践元素,只是局限在教学的表面,并没有将理论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去,由于没有实际生活作依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教授应用题的难度。
1.3学生本身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在长时间的应试教育体系影响下,学生过分注重教科书上的理论知识,渐渐的失去了观察生活现象的能力,这样学生就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当应用题摆在学生面前时,学生通常不明白该题目是在何种背景下出题。另外,老师在针对应用题教学时,得知学生无法理解体型只是去批评,不去顾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在不断批评下就会逐渐丧失学习数学应用题的信心。此外,大多数学生遇到由很多文字所罗列出来的应用题,缺乏准确把握信息的能力,无法把应用题应用到自身生活中去,也就正确的解析应用题。
2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方法
2.1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采用情景教学法:在小学生数学应用题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就是将陈旧教学模式改变,把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牵扯到的应用题与现实相结合,将抽象的应用题变得具体和形象,通过具体化抽象问题来使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提升。与此同时,老师运用情景教学法应将应用题联系到学生自身生活中,也可以设计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情境,这样就能够使学生更容易融入到应用题教学中去,使教学效率更加高效。此外,作为具有客观性的情景教学,学校应当配备相应的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平台促使学生全方位领会应用题表述的内涵,进而使学生理解本应用题的程度加深。比如,老师在展开加减算法的应用题教学中,如果直接了当的给小学生讲解应用题的解题过程和思路,极易揭露应用题中的数据,进而使学生只专注于数据,而忽略了解析应用题的实际数据,从而使学生偏离了解题思路。我们可以设计一下的应用题:帽子价格10元、衣服价格52元、一双鞋价格32元、裤子价格70元,问题①爸爸给女儿买了一顶帽子和一双鞋总共花了多少元钱?②裤子比衣服贵多少钱?③假设爸爸只买了一双鞋子,将100元付给卖家,那么卖家应当找回多少钱?在对该应用题进行教学时,老师应当把学生从数字中拉出来,运用生动、形象的情景教学法引发学生的教学兴趣,也就是抽出两名同学来扮演爸爸和卖家,两者之间进行情景对话,使学生在情景演绎中,明白买卖的关系,更加清晰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使学生理解应用题的能力提高,为提升应用题教学品质奠定基础,同时为小学生学习应用题的相关内容提供保障。
2.2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采用环境教学法:在新课程理念的教育环境下,环境教学法在展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渐渐得到重视,最近几年来教学环境法主要着力点是教学气氛,即充分运用教学气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学习应用题的解析,为培育学生的发散性数学思维提供环境保障。因此老师彻底摒弃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氛围的烘托,采用的形式是分组学习竞赛、学生主动在黑板上演示解题步骤等方法,从而集中学生精力投入到应用题学习中去。比如在倍数应用题教学中,有这样一个应用题:①熊猫捡到了5个玉米,猴子所捡的玉米是熊猫所捡数量的两倍,问题时猴子和熊猫捡玉米的个数是多少?②学校体育部买回了8盒羽毛球,7个羽毛球组成一盒,平均发送给五年级的四个班,那么各个班可以分得的乒乓球个数是?老师这时按着“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方法划分成解题小组,并提出在特定时间内解答出应用题的要求,每个解题小组派遣一个代表在黑板上演示整个应用题的解析步骤,老师以学生实际解题状况为依据进行评分。
2.3小学数学应用题采用习题教学法:一般探究习题教学法主要包含:①加大小学生课堂练习应用题的力度,这主要体现在老师在教授完一节课内容后布置一定的课堂练习任务进行练习,进而加深小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记忆,同时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最后老师以学生解析习题的状况为依据,摸清学生的学习状况。②加大小学生课后练习习题的力度。具体体现在结束本节课后布置相应的作业,写作业的时间应当控制在两个小时之内,这样学生就会劳逸结合,形成科学的学习规律。③定期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不过小学生自律性不强,这时老师应当联合家长进行监督,确保复习应用题的有效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小学生展开应用题教学,应当以应用题教学内容、学生心理特征、实际状况为依据,引发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兴趣,切实提升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摒弃原先的填鸭式教学法,真正致力于提升学生理解应用题的能力、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全方位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刘立伟 单位:四平市梨树县林海镇中心校
参考文献:
[1]吴君玉.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34):115.
[2]薛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5(06):193.
[3]李莉.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赤子(上中旬),2015(02):277.
篇二: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困难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是一个重要内容。实施应用题教学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充分发挥创新思维,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方式,促进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不断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的实际应用,提高其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1]。
一、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受应试教育影响,在初中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还是重视解题技能的教授,而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理解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师生间、生生间均缺乏有效互动,学生的创新意识未能得到有效激发,创新能力也未能得到有效锻炼。其次,学生数学思维未能得到有效激发。学生在应用题学习过程中未能真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导致学生在应用题学习过程中将思维固定于教材,习惯于直接套用书本固有公式进行解题,而未能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应用数学思维进行解题。部分学生甚至是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解题。因此,对于多数初中生来说,学习应用题存在较大难度。再次,学生自我实践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为了缩短时间,均采用直接将问题进行简明概述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仅需要解决问题,而无需分析问题。因此,学生对应用题题目的分析能力,即自我实践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培养。这些问题的存在均严重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及数学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应用题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其学习自觉性会得到大大提升,学习效率便会随之不断得到提高[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问题创设,通过问题导学法将学生的思维引入生活实际,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进而使其能够在生活实际中寻找问题,并应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例如,在“数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联系生活实际,设置如下问题:一条东西方向延伸的公路上有一个加油站,加油站向西3m和5m处分别种有一棵槐树和一棵柏树,加油站向西2m和4.8m处分别种一棵桉树和一根电线杆,同学们可以以图的形式将这句话画出来吗?在画图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轴的概念,并学会将有理数在数轴上以点的形式表示出来。这样的问题设置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联系生活,发现存在于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规律,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加强对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提高其解题能力
应用题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数学模型便是一个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动态过程[3]。因此,将建模具体理论和相关方法渗透到应用题教学中,可促进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建模能力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提升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等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其数学建模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而在这个阶段开始重视对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均具有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高度重视解题过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和探索,使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教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来表达并解决实际问题,学会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来分析和探讨实际问题,促进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此外,在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工具形象、生动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导学,使学生能充分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掌握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的能力作为课堂教学重点,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和设计教学模式,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三、结语
目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存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积极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应用题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杨爱华.借助情景“事理”理解“数理”———基于“应用题”与“解决问题”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教学探究[J].教育导刊,2012,12(2):215-216.
[2]李莉.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赤子(上中旬),2015,18(2):167-168.
[3]赵明明.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50):441-442.
作者:张东海 单位:江西省赣州瑞金市日东初级中学
篇三:高中数学应用题解题困难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高中学生认识问题的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已经能够逐步摆脱具体形象和直接经验的限制,借助于概念进行合乎逻辑的抽象思维活动,开始在教师的帮助下独立收集事实材料,进行分类综合。因此,在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思维规律,进行有效数学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应用题
我国课程标准指出:“要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现今,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明显加重了数学应用分量,数学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数学应用题问题”仍是长期困扰学生和教师的难题。那么,作为数学教师,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了解应用题结构特点
现今的教材,应用题比分很重,设计的内容饶有趣味,贴近生活。结合数学教材,按建立模型的难易,可作以下划分:
1.直接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
2.利用现成的数学模型应用问题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3.要求对于已经经过提炼加工,忽略了次要因素,保留下来的诸因素之间数量关系比较清楚的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4.对原始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加工,建立数学模型。
二、注重审题解题渗透
为了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结合具体问题,给予学生解题的方法、步骤、建模,使应用题的实际问题抽象、概括、转化,具体可按以下几点:
1.审题
由于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及实际问题的多样性,往往需要学生在陌生的应用情境中去理解、分析,舍弃与数学无关因素,抽象转化成数学问题,并分清条件和结论,梳理数量间关系。为此,引导学生从粗读到细研,冷静、慎密地阅读题目,明确问题中所含量及相关量的数学关系,对学生生疏情境、名词、概念作必要的解释和提示,以帮助学生将实际问题数学化。
2.建模
明白题意后,在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各级量的特点,明白已知量和未知量,是否可用字母或字母的代数式表示,认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将语言文字转化成数学语言或图形语言,找到与此相关的数学知识,建成数学模型。
3.求解
求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结论。
4.还原
将得到的结论根据实际意义适当删减,并将结论带入题中,看看是否符合题中实际问题。
三、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教法
1.重视例题
例题是连接理论知识与问题之间的桥梁。因此,在讲解例题时,应重点分析题目各个量之间的特点关系、建模、解决数学问题、还原为实际问题等诸多环节。老师应重视例题的分析与讲解,经济进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寻求构建模型的能力。
2.重视练习
教材习题、复习题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以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习题建模方向性强,教师只要稍加指导就行。在摸清学生习题的应用能力,通过批改作业更能发现学生解应用题的问题,纠正数学语言转化过程及解题规范过程,教师有必要进行指导、提示。
3.重视作业
完成作业是打破单一沉寂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能力的有效反馈平台,这就要求学生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抓住本质,通过筛选,提炼精华,结合数学知识,进行建模,以解决实际问题。
四、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1.做好知识归纳与拓展
数学应用题虽然只是为数不多的数学公式进行套用,但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性要求较高,需要学生举一反三,抽丝破茧。学生应牢牢记住解应用题的程序:审题、建模、求模、还原,对常见题型要有一套自己的解题策略。如:函数、方程(组)、不等式(组)有关题型,解决这类问题一般利用数量关系,列出有关解析式,然后运用函数与导数、方程、不等式有关知识和方法加以解决。
2.加强阅读和建模能力
在此类问题教学中,引导学生细读重点字、词、句、式,列出表格并画图形进行分析。在掌握身体策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根据定义、公式等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总之,要正确迅速解决应用问题,除了掌握解题策略,还应关心我国时政人点问题,以扎实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向高考冲刺。
【参考文献】
[1]毛仕理-略谈应用问题的审题策略[J]-《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年第6期
[2]王顺耿-高中数学教师看高中数学应用题学习[J]-《数学教学通讯:中教版》2006年第6期
[3]覃星-对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认识[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8年第1期
数学应用题解题困难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