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调笛子制作尺寸
演奏家俞逊发先生认为笛子的好坏,材料占了60﹪,其实多数乐器都是如此。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整理的:a调笛子制作尺寸,仅供大家参考阅读。
a调笛子制作尺寸:
调子的规格(以第三孔作“1”校对音准) 内 径(以直径计算,孔中点算起 从吹孔至后出音孔 从吹孔至膜孔 膜孔至第六孔 第六孔至后出音孔 第六孔至第五孔 第五孔至第四孔 第四孔至第三孔 第三孔至第二孔 第二孔至第一孔 第一孔至后出音孔 D 调 筒音=A 16毫米 左 右 341 80 75 186 22 28 31 20 34 51 bE 调 筒音=bB 15毫米 左 右 314 74 70 170 20 27 28.5 18.5 30 46 E 调 筒音=B 14.5毫米 左 右 300 74 68 158 18 25 27.5 17.5 28 42 F 调 筒音=C 14毫米 左 右 280 69 61 150 17.5 23.5 25 17 25.5 41.5 G 调 筒音=D 13毫米 左 右 251 58 58 135 16.5 21 22.5 15.5 23 36.5
D调E调F调G调笛子竹笛的制作尺寸
D调笛子要生长三年以上内径为16毫米左右的竹子。从吹孔到后出音孔为341毫米, 到膜孔为80毫米。从膜孔到第六孔为75毫米,第六孔到第五为 22毫米,第五到第四为28毫米,第四到第三为31毫米,第三到第二为20毫米,第二到第一孔为34毫米。第一到出音孔为54毫米。以上是一笛孔中间为准。竹管的两头内径差最好不要超过两毫米,比较大的那头开吹孔,千万不要搞错了!
升E调笛子要生长三年以上内径为15毫米左右的竹子。从吹孔到后出音孔为314毫米, 到膜孔为74毫米。从膜孔到第六孔为70毫米,第六孔到第五为 20毫米,第五到第四为27毫米,第四到第三为28.5毫米,第三到第二为18.5毫米,第二到第一孔为30毫米。第一到出音孔为48毫米。
E调笛子要生长三年以上内径为15毫米左右的竹子。从吹孔到后出音孔为300毫米, 到膜孔为74毫米。从膜孔到第六孔为68毫米,第六孔到第五为18毫米,第五到第四为25毫米,第四到第三为27.5毫米,第三到第二为17.5毫米,第二到第一孔为28毫米。第一到出音孔为45毫米。
F调笛子要生长三年以上内径为14毫米左右的竹子。从吹孔到后出音孔为280毫米, 到膜孔为69毫米。从膜孔到第六孔为61毫米,第六孔到第五为17.5毫米,第五到第四为23.5毫米,第四到第三为25毫米,第三到第二为17毫米,第二到第一孔为25毫米。第一到出音孔为43.5毫米。
G调笛子要生长三年以上内径为12-13毫米左右的竹子。从吹孔到后出音孔为251毫米, 到膜孔为58毫米。从膜孔到第六孔为58毫米,第六孔到第五为16.5毫米,第五到第四为21毫米,第四到第三为22.5毫米,第三到第二为15.5毫米,第二到第一孔为23毫米。第一到出音孔为38.5毫米。
简单制作流程:选材》刮皮》开孔》调音》打磨》绑线》上漆 其中开孔工作要按照标准。打磨要有耐心。用最细的沙布。
笛子材质的选择与影响竹笛的因素
如果说竹笛的制作只是将竹子挖几个孔就完成了,那能合于竹笛制作的竹子品种似乎就很多,但若是真的要能制作出音色及功能俱佳的笛子,除了制作工艺的优劣外,适当而良好的竹材就很重要了,适当指的是它的密度、弯曲度。竹节间距离及內径及外径大小等,如台湾产的玉山箭竹及观音竹虽然说长的很直而且平均但是密度不高即其纤维密度太低所以制作出來的声音音不易集中,麻竹普遍太粗,即使做为低音笛的材料都太大根本无法成材,而竹节太近的竹子内径必然不平均,即使制作出来也必然产生严重的音准问题,所以也是选择的重要条件,而这里所说的良好问题是指适当的制笛竹材中也有好坏之分,如密度高者普遍较佳,而竹子内外弧度越能接近圆形越好,将有利于发音之灵敏度,是更好的材料。
中国大陆所产的竹子,能制笛的多在浙江,江西一带其中以杭州西面余杭铜岭桥的白竹为最佳,白竹又称苦竹,主枝明显而少有分枝,叶略小,它质地坚硬,内径统一,与其它品种的竹子所不同的是,苦竹的竹节通常是一整节的,因此自古以来便被认为是制作竹笛的上等材料。上海、苏州等江南的民族乐器厂以及国内的制笛人都慕名去铜岭桥采购竹材。据说明清时代,铜岭桥 的苦竹制作的竹笛曾作为贡品被送进宮廷,可见此地竹材品质之佳,是制笛之良材,而当地居指出,因当地产铜矿,所以竹子生长过程中吸收土良中金属离子,所以密度才能比之其他地方所产之苦竹更高
近期竹材需求量越来越大,因供不应求当地制笛师便购买安徽所产的苦竹希望能不其不足之量,但经过比较发现其品质却远不如铜岭桥当地所产之苦竹,在此居住约有五十余户人家,其中从事竹笛制作的就约有三十到四十户之多,更说明了此处所产苦竹品质之优良,几乎全国使用的竹笛都是由此生产;除白竹外,闽北,赣南、江西所产紫竹可說是苦竹之外第二大量用来制笛的品种,紫竹皮硬肉软,是靠坚硬的皮发声,所以不像皮软肉硬的白竹要去竹青(即是指竹子的表皮),所以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紫竹音色较白竹为薄而甜美,白竹音色则结实而饱满;除此外也有少数人使用原产于安徽,江西一帶的湘妃竹,另外名制笛师应明章尝试开发的豹斑竹音色甜美但竹子不生长规则,易产生音准问题,这两年有人尝试一类新竹材称为花苦竹,效果不错,但是其管径较大,无法制作梆笛实属可惜,不过普遍来说,多数人还是较能接收白竹跟紫竹的音色,到目前为止尚未能出现更加适用于制笛的新竹材。
三、制作过程
(一)、竹子生长环境之影响
演奏家俞逊发先生认为笛子的好坏,材料占了60﹪,其实多数乐器都是如此,生长环境影响材料的优劣尤其明显,在此加以介绍:
1﹒土壤: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及种类会明显影响竹子的生长品质,当然养分充足的状况下,竹材生长易于扎实,养分不足者,所产竹料易于纤维较软而竹壁为薄,铜岭桥當当地的土壤分三类如下,黄土地、沙地、石子地,其中黄土地的土质最好,养分充足,所产竹材不仅较直而质地也是最密实的,沙地所产的竹子,因养分不若黄土地丰富,竹材较单薄制成竹笛之后效果较差,而石子地所产的竹材养分介于黄土地跟沙地之间但是所长竹材容易弯曲,在制作过程中,较不好处理,即使以烤火的方式将之扳直,仍然有可能产生内径不平均的问题而严重影响音准,所以我们还是认为以黄土区所产竹材为制笛最优良之选择,然而此类土壤在铜岭桥所占面积并不多,可见良材之难得。
土
土壤种类:黄土地 沙地 石子地
特性:
土壤养分高,生产竹材结实,占地面积最小。
土壤养分低,竹子质地松软,占地面积较大。
土壤养分中等,但生长竹材易弯曲,不平均。
2﹒阳光:其实多数中国乐器制作上有其哲学或玄学之说法,其中对材质有阴材与阳材之分,如古琴[4]制作中桐木面阳,受到太阳照射的部分为阳材,反之称为阴材,背板面板依不同之搭配,能得不同之音色,对这些哲学性之解释我们无法详尽阐述,但以现代物理观点论之,我们知道受阳面的植物受阳光照射后产生化学变化,质地、水分含量,生长速度皆有所不同,自然与照光少者质地不同;竹材也受阳光影响甚多,以子竹为例是最明显的,制作京胡的老师傅认为能拿来做琴杆的紫竹的标准是很严格而且难得的,除了因为竹子要直,粗细要平均、竹节还要生长在把位的位置上,除此之外他们认为好的紫竹,受阳光影响有四类是最好的,分別是阴阳竹、黑观音、玉腰带、点金沙,因为紫竹受阳光照射部位会呈现紫黑色,未受光照部位呈黄色,阴阳竹指的是竹身明显一半是黑色一半是黃色,黑观音是整枝竹子遍体成深黑色,玉腰带是竹节轮廓明显而仅在此处呈現一环黑色,点金沙是指受细碎的阳光照射呈現斑驳金点在竹身上,此四种情形我认为除了竹材状况会有所不同影响音色外,在美观上的意义势必也是极重要的,不过就现代的观点而言,我们解释紫竹的好坏通常会选择黄色部分较多之竹子,因为黄色部分多表示受阳光照射少,因阳光不够充足竹子将生长缓慢,因此竹材质地将更为密实,以此为例,我们选择白竹的情況下也是以背阳光面山坡所产的竹子易找到好材料,不过我觉得对阳光音色的解释到目前为止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日后研究。
3﹒病虫害:过度严重的虫害都是不利于竹材生长的,除了两种情形,其一是轻微的虫害,意指并未严重破坏竹子生长形态,此时因受虫蛀的竹子会生长缓慢所以同样会比较结实,所以适于制笛,另一特例是所谓铁心笛的状况,曾经访问乐器行将铁心笛夸大甚至误传其形成状況等,其实铁心笛意指竹子受虫蛀了一个洞,被露水、雨水浸湿使的竹子內壁病变,內部整段成黑色,而硬度极高,一般修笛刀不易挖动故称之铁心,通常只要笛子里有一段是铁心音色就会比一般笛子音色再亮,所以当初不肖商人将竹子表皮刮伤,内部浸入特殊药水,使其成黑色,之后以高价卖出以求取暴利,皆是由于多数人夸大铁心笛之功能。
4﹒施肥:随着乐器需求量大增,许多制笛师在土壤上施肥,让竹子生长快速,但是如此的状况下却严重影响竹材品质,因为施肥后竹材快速生长,材质必定松散,制笛后音色往往不佳,实是急功近利的行为。
如果 说现在市场的笛子为什么有的卖的贵,有的便宜,简单的说,不就是一段竹子,几个洞洞吗?怎么相差那么大?说来说去还说说材质和工艺的掌握,这就是普通人和大师之间的区别。
a调笛子制作尺寸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