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典故大辞典

发布时间:2017-06-02 13:48

典故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大家知道爱情典故大辞典吗?下面请欣赏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爱情典故大词典,欢迎欣赏

巫神神女的爱情典故大辞典

简介】巫神神女,即指巫山山上的女神。相传上古时炎帝的女儿瑶姬死后葬在巫山,精魄被仙界封为巫山山神,掌管巫山十二峰,其名因此而来。后瑶姬助大禹治水有功,又被封为妙用真人、云华上宫夫人及紫庭真人。到战国时,宋玉陪伴楚怀王父子游云梦泽,于高唐观睡觉休息的时候都曾在梦中和她交会,因艳情诗文中常引其人其事成典,以写男女艳情。

(一):释名

【出典】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卷五南朝·梁·江淹《潘黄门述哀》诗清·吴北宜注引《宋玉集》:“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野,望朝云馆,有气焉,须臾之间变化无穷。⑴王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昔先王游于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自云:我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台。’⑵”

◆《文选 ·宋玉〈高唐赋〉》唐·李善注引《襄阳耆旧传》:“赤帝女曰姚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故曰巫山之女。⑶楚怀王游于高唐,梦与神女遇,自称巫山之女,王因幸之。⑷遂为置观于巫山之南,号曰朝云。后至襄王时,复游高唐。”

◆《太平广记》卷五六引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云华夫人》:“云华夫人,王母第二十二女,太真王夫人之妹也,名瑶姬。⑸……云华夫人,金母之女也。昔师三元道君,受上清宝经,受书于紫清阙下,为云华上宫夫人,主领教童真之士,理在玉英之台。……而天锡玄珪,以为紫庭真人。”

注:⑴楚襄王:战国时楚国的国王,楚怀王之子。宋玉:屈原的学生,楚国怀、襄二朝时大臣,是著名的文人,参见“宋玉”卷。云梦:古泽名。其地大致包括今湖南益阳、湘阴两县以北、湖北江陵、安陆两县以南及武汉市以西地区。须臾:一会儿。⑵先王:指襄王之父楚怀王。高唐:云梦泽中台观名。观:音guan,楼台。怠:疲倦。昼寝:白天睡觉休息。帝:此所指未详,按下文指“赤帝”,参见下。季女:小女。季,排行最小的。未行:未出嫁。巫山:即巫山十二峰之简称,山在今四川。⑶赤帝:即上古五帝之一炎帝神农氏。按瑶姬为帝之季女之帝名直言赤帝,首揭于此。又炎帝神农氏传为南方之天帝,故《水经注·江水注二》引作“天帝之季女。”阳:山之南面。⑷幸:君王与妃嫔、美女们做爱称幸。⑸云华夫人:即“云华上宫夫人”之简称。王母:即西王母,俗称王母娘娘,传说中女仙之长,居昆仑山瑶池。康按:杜光庭所记,瑶姬系王母之女,当乃神话之别出一支,后世所云瑶姬系王母之女,均本杜说。康又按:此帝,一本作“天帝”,天帝之配偶乃王母,则瑶姬为天帝、王母之女,杜氏所说或本此欤?金母:即王母,王母一称九灵太妙龟山金母,又称太虚九光龟台金母元君,故称。

〖释义〗炎帝之小女瑶姬死葬巫山之南因被封为巫山之女神。后诗文中遂引此神女名用作咏写仙女、美女及巫山、三峡之景观的典实。又由于她死后尸体变成奇异之瑶草(参见下“帝女 草”典),故诗文中又引作花草之神的借指,加之“瑶姬”之“瑶”字义为洁白之美玉,故咏写洁白如玉一类的花卉诗作中最常引之以为状美之词,如常见的白梅等。但“瑶姬”其名称,诗文中引用,变化无常,下面所列,即其各种之变称。

【瑶姬】唐·李白《感兴》诗:“瑶姬天帝女,精彩化朝云。宛转入宵梦,无心向楚君。”唐·李贺《巫山商》诗:“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 老猿。”唐·李商隐《木兰》诗:“瑶姬与神女,长短定何如。”唐·王周《大石岭驿梅花》诗:“仙中姑射接瑶姬,成阵清香拥路歧。”宋·刘克庄《贺新郎·和咏茶 》词:“曾与瑶姬约,恍相逢,翠裳摇曳,珠鞲联络。”宋·闻人武丁《墨梅》诗:“瑶姬驻立缘何事,直到霜飞月堕时。”明·余象斗《四游记·东游记》第四七回:“却说王母者,……有女五人,名华林、媚兰、青娥、瑶姬、玉 。”清·吕熊《女仙外史》第三一回:“瑶姬,帝女也,俗云巫山神女也。”清·随缘下士《林兰香》第二二回:“只是这一来有分教:思瑶姬之狎昵,梦绕巫山;感甄女之欢欣,汀及洛水”。曹绣君《古今情海》卷八《情中灵·欢好如生》:“房间里满是金碗,古书中常有记载:宋玉与瑶姬偶然相见,至于日日相见,而且都在梦中,则是书中很少见到的”。

【媱姬】参见下“ 草”条引刘城淮语。又刘城淮《楚辞直解·山鬼解》:“玩《高唐赋》帝女媱姬未行而亡之言,……这么说来,山鬼若不可能是天帝的季女的媱姬,未及出嫁就死了,葬在巫山之阳,封在巫山之台的那一位公子,那么又是谁呢?”

【姚姬】“姚”“瑶”音同因致讹。见前出典后附《文选》李善注语。康按:《渚宫旧事》引《襄阳耆旧传》此条,“姚”作“瑶”。明·沈谦《神女·书高唐赋后》词:“朝暮怎想象,梦里姚姬,不管深宫细腰苦”(录自赵尊岳《明词彙刊》) 。

【姑媱】据当代学者考证,瑶姬原本名姑瑶,见下面“ 草”条引刘城淮语。又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辑释·精卫》:“释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语云:“按:《御览》卷九二引曰:‘炎帝之女名瑶。’又引《博物志》作‘女媱’。女媱,乃炎帝另一女,《御览》引误。《文选》卷一九《高唐赋》注引《襄阳耆旧传》:‘……’(文见出典下附)《山海经·中次七经》曰:‘……’(文见后“帝女瑶草”典出典引)媱姬、瑶姬、姑瑶、女媱均为一人,《吴都赋》注引作‘赤帝之女姓姜,’不云其名,按古传炎帝姓姜,《御览》卷七八引《帝王世纪》曰:‘神农氏姜姓也。’”按:姑瑶,本神话传说中山名,据刘、李二氏语,此山名之由来,当系姑瑶死葬此山因得名,反过来,以山名而推知其人名。

【姑繇】清·朱起凤《辞通》卷七“二萧”之“姑媱”条下收有“姑瑶”、“姑繇”等异目,按云:“‘媱’、‘瑶’、‘繇’三这并同音通用。《山海经》上文云‘鼓钟之山,帝台之的以觞百神也。’帝台即《穆天子传》‘重璧之台。’是则‘姑繇’即为‘姑媱’无疑。张华《博物志》引《山经》又作‘古 之山’,今本讹为‘右詹’,此读书所以贵善本也。”按:繇,繁体原作“ ”。

【古 】见前“姑繇”条下引。又见下“古 ”条。

【右詹】同前。

【古 】清·朱起凤《辞通》卷一九“十九皓”“草”下之“ 草”条下引《山海经·中次七经》:“又东二百里,曰姑媱之山。”下有括号语云:“《文选》注引此作‘姑瑶’,《博物志》作‘古 ’山,今本《博物志》讹‘古 ’为‘右詹’,《穆天子传》又作‘姑 ’之水。”

【姑 】见前“古 ”条下语。

【姑摇】明·卓人月《虞美人》词:“姑摇山上多瑶草,瑶女精魂绕。服之可以媚于人,还让众心玉映此花身。”摇与“瑶”音同因致误。

【女媱】见“姑瑶”条下引李剑国语。

【瑶华真妃】宋·黄仁杰《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诗:“瑶华零点妃似凤驾,凤马昼下扬 旗。”

【瑶妃】唐·杜甫《奉酬薛十二判官见赠》诗:“自云帝季女。”清·仇北鳌注:“杨慎曰:‘《道藏》:神女名瑶妃,乃西王母之女,曾 禹治水,故称帝女。《水经注》:宋玉谓天帝之季女,名曰瑶姬,封于巫山之台。”宋·周密《梅花引·次韵 房赋落梅》词:“瑶妃鸾影逗仙云,玉成痕,麝成尘。”宋·陈 《水调歌头·千叶红梅送史君》词:“曾是瑶妃消瘦,帝与金丹换骨,酒韵上韶颜。”清·陈维崧《隔帘听·听旧家歌伎隔墙度曲》词:“黄 新作瑶妃侣,状碧海茫茫,琼楼清苦。”清·朱彝尊《五彩结同心·荔子》词:“冰肌绰约看谁似庶梦里,瑶妃无别。”

【瑶女】见前“姑摇”条下引。

【云华】明·汤显祖《广意赋》:“造云华之故岨兮,过夏王之髵蕝。” 明·许自昌《水浒记》第三一出:“恰好的向夜台潜转一灵,似云华魂还长寝,似倩女魂离鬼门”。

【云华君】宋·唐稆《题巫山神女庙》诗:“恭闻云华君,少队体冲融。”

【云华夫人】钟毓龙《上古神话演义》第九二回:“战国时候,有一个楚国的臣子,名叫宋玉,文才颇好,做了一篇《神女赋》,就是指云华夫人而言。因为夫人有这一回化云化雨的故事,他就做了两句叫作‘朝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这不过形容云华夫人的变化,倒亦不去管他。不料楚襄王无端做了一个心记梦,梦见神女来荐枕席。因此后人竟拿了‘云雨’两个字来做男女性交的代名词。”

【云华上宫夫人】见[出典]后附《墉城集仙录》。

【紫庭真人】见出典后附《墉城集仙录》。

【妙用真人】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下:“戊午,乘水退下巫峡。……三十五里,至神女庙。……今庙中石刻引《镛城记》:瑶姬,西王母之女,称云华夫人, 禹驱鬼神,斩石疏波,有功见记,今封为妙用真人。”宋·陆游《入蜀记》卷六:“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真人】即“妙用真人”之省称,见本条下引。

【楚真】宋·孙光宪《南歌子》词:“艳冶青楼女,风流似楚真。”

【仙真】宋·陆游《入蜀记》卷六:“然十二峰者,皆不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

【楚女真】因瑶姬被封为“紫庭真人”、“妙用真人”,又巫山在楚境,故称,下同。唐·曹松《巫峡》诗:“巫山苍翠下通津,下有仙宫楚女真。不逐彩云归碧落,却为幕雨扑行人。”

月中丹桂的爱情典故大辞典

【简介】神话传说,月中有桂花树,高五百丈。相传吴刚学仙出了差错,被罚在月宫之中砍桂花树。可是这株桂树实在太难砍了,随砍随长,总是砍它不断。这样吴刚便无休止地砍下去。有一天吴刚实在砍得太累了,便在桂花树下睡觉休息,不料被正在生长的树创口夹住了他的双脚,使他动弹不得,就这样他被桂花树永运地夹在那儿。今传月中的阴影部分就是桂花树夹吴刚的影子,这个影子在中秋时最为明显。

【出典】《太平御览》卷九五七引《淮南子》:“月中有桂树”。又卷四引晋·虞喜安《天论》:“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初生,见仙人之足,渐已成形,桂树后生焉”。①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②

◆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③

◆《晋书·郤诜传》:“(郤诜)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如何?’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一枝,崑山片玉。’帝笑”。③

◆《楚辞·汉·淮南小山〈招隐士〉》:“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诗一:“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集注引赵次公曰:“言月中有桂也”。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世以登科为折桂,此谓郄诜对策,自云‘桂林一枝’也。自唐以来用之,温庭筠诗‘犹喜故人新折桂’。其后以月中有桂,故又谓之月桂。而月中又言有蟾,故又改桂为蟾,以登科为登蟾宫”。④

注:①淮南子:书名,西汉时淮南王刘安及其门生著。天论:书名,今佚。②旧言:古时传说。异书:指神怪志异之书。斫:砍伐。音zhuo。创:树被砍伐的伤口。合:生长以致吻合。西河:地名不详。谪:贬罪。伐:用斧头砍。③这是唐人宋之问《灵隐寺》诗中的诗句。全诗很长。灵隐寺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北灵隐山下,寺原建于晋代咸和年间。这首诗是作者某一年游灵隐寺时触景而作的。桂子月中落二句: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之处,此诗也因此而闻名。由于月桂相传高五百丈,并且远离陆地高高地生长在天上的月宫之中。当时灵隐寺里栽了不少桂花树,而且寺庙地势较高,故诗人从这些桂花树便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月中的桂花树。天香:指月中桂花的香气。这两句诗意即:当时正是秋天,寺里的桂花树的花香飘得很远,好象是月宫里的桂花香气从天外散发而来。④郤诜:音xishen。晋武帝时人,西晋大臣。康按:“郤”字,诗文中引用又作“郄”、“郗”,三字音义同因相互假用。雍州:古九州之一,约今山西、陕西、甘肃境。刺史:掌管一州的军政长官。武帝:指晋武帝司马炎。卿:犹言您。古时君上对臣下的称呼。举贤良:举,旧时用于科考取士之称,或指考中。贤良,旧时科举取士科目之一。对策:出题发问。回答的人根据所问陈述自已的意见称为对策。崑山:崑,亦作“昆”、“崐”,即昆仑山,相传山中产美玉,是出产美玉的地方。登科:指科举中举。康按:唐代制举中有穿叶附枝科,故后人以“折枝”“折桂枝”来比喻登科及第。正因为如此,后人凡引此典,便和月桂直接联系起来,这是因为月桂是桂中之所崇高者、之所娇娇者,月桂在月中,而月又高高地悬挂在天上,因而人升级或科举高中谓平步青云,或谓一步登天,其渊源本此。故从唐代以来谓登第为折月桂、步蟾宫,实即结合唐代的附枝科和郤诜事而来。

【释义】①月中有桂花树。后诗文中常见的“月中丹桂”、“天上桂”、“云间树”、“广寒桂”、“丹桂枝”、“月中枝”、“蟾枝”、“天枝”这些用典均本此而来,所言即指月宫中的这一桂花树及其树枝,诗文中引用,多用作月亮的代称,或用作咏写月以及人间桂花树的典实;又由于受到郤诜策试时其自谓“桂林一枝”这一事的影响,故诗文中凡引“月中桂”、“月枝”这些典故时,其用意时常和郤诜这一事直接联系起来,多用作祝贺人科举应试而高中的典实,加之郤诜自谓是“桂林一枝”,意思是说他是这些高中的人才中最为优秀的,因此,诗文中引用也借来比喻优秀的人才;又“天根”一词即指月桂之树根;“桂子”、“月中桂子”、“月桂子”、“天上种”这些用典即指月桂的种子;又“月中芳”、“桂华”、“桂花”、“桂英”这些用典即指月桂之花,诗文中引用,径作月亮或月光的代称。

【月中丹桂】唐·刘谦《贻诸学童》诗:“劝汝立身须苦志,月中丹桂且扶疏”。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评》:“元卿年十八第进士,其叔正叟贺之云:‘月中丹桂输先手,镜里朱颜正后生’。” 宋·黄庭坚《洞仙歌·泸守王补之生日》词:“月中丹桂,看破风霜难老,阅尽人间盛衰草”。宋·周密《感时即事作》诗:“森森月中栽丹桂,历历天边种白玉”。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一折:“你只想□鹗起秋风,怎知我月中丹桂非凡种”。明·无名氏《乡襦记》第五出:“万丈龙门只一跳,月中丹桂连根拗”。又第三五出:“龙门峭,万丈高,月中丹桂连根拗”。明·彭孙贻《海棠春·花烛词》词:“月中丹桂三千树,须直上云梯一步”。

【月中仙桂】唐·许浑《和宾客相国咏雪》诗:“驎芝霜下秀,仙桂月中栽”。清·蒲松龄《贺章丘县周素心入泮序》:“而自今日观之,泮水一芹,较之月中仙桂,有倍艰者”。

【月中桂树】唐·顾况《瑶草春》诗:“月中桂树落一枝,池上鵁鶄唳孤影”。唐·权德舆《古兴》诗:“月中有桂树,无翼难上天”。唐·元稹《兔丝》诗:“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又“《酬乐天东南行》诗:“月中分桂树,天上识昌蒲”。唐·李商隐《同学彭道士参寥》诗:“月中桂树高多少,试问西河斫桂人”。唐·杜荀鹤《顾云侍御出二子请诗因遣一绝》诗:“想得月中仙桂树,各从生日长新枝”。清·蒲松龄《窨花坞》诗:“佳卉亦蛰藏月中窨桂树”。

【月中树】唐·雍陶《忆山寄僧》诗:“天晴远见月中树,风便细听烟际钟”。唐·储嗣宗《宿仙馆》诗:“蝉鸣月中树,风落客前花”。明·汤显祖《江中见月怀达公》词:“解到多情情尽处,月中无树影无波”。

【月树】唐·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栽松莳柏,与月树而轮”。唐·李峤《乌》诗:“联翩依月树,迢□绕风竿”。唐·薛能《牡丹》诗:“自高轻月树,非偶戏池莲”。唐·方干《山中寄吴磻》诗:“石溪鱼不大,月树鹊多惊”。宋·吴文英《点绛唇·和吴见山韵》词:“梦长难绕,月树愁鸦悄”。

【月中骞树】《潜确类书》卷一“月中骞树”条下引《云笈七籖》:“月中树名骞树,一名药王,凡有八种,得食其叶者为玉仙,玉仙之身,洞彻如水精琉璃焉”。实即指月桂。

【云间树】明·黄潜《归朝欢·送都宪秦公巡抚北畿》词:“怅明朝想思,两地空望云间树”。

【云中树】明·朱日藩《鹧鸪天》词:“当时曾辨云中树,此日犹勤天际舟”。

【天上树】唐·黄滔《寄同年崔学士》诗:“虽知珠树悬天上,终赖银河挂世间”。

【广寒宫树】唐·陆龟蒙《秋赋有期因寄袭美》诗:“广寒宫树知多少,风送高低便可攀”。宋·吴文英《金琖子》词:“赏月梧圆,恨广寒宫树,晓风摇落”。宋·向子諲《鹧鸪天·绍兴王戍中秋前……》词:“广寒里无双树,无热池边不尽香”。

【广寒桂树】清·心远主人《二刻醒世恒言》卷一二:“见罗慧生来,把门闭其一扇,开其一扇,隐身门内,真如月里嫦娥隐隐跃跃起于广寒桂树之间”。

【桂树】唐·邵偃《赋得春风扇微和》诗“为报东堂客,明朝桂树新”。唐·方干《送弟子伍秀才赴举》诗:“柳条此日同谁折,桂树明年为尔春”。唐·元稹《兔丝》诗:“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金·元好问《车驾东狩后即事》诗:“五云宫阙露盘秋,银汉无声桂树稠”。明·佚名《粉妆楼全传》第一四回:“想桂树琼枝,定不容凡夫攀折。”明·马祖常《冶书再和复次韵》诗:“月移桂树通阶石,芝发铜池谢井床”。清·蒲松龄《为毕子万祭张谈生》:“一经教子,蕙友三昆,连镳并起,桂树丛丛”。又《又祭韩夫人》:“琼芳蕙茂,已发桂树之香”。

【玉兔轮中树】唐·黄滔《和同年赵辈观文》诗:“玉兔轮中方是树,金鼇顶上别无山”。月中有兔,故称,参见下“月中玉兔”典。

【娑罗树】宋·洪迈《容斋四笔》卷六:“世俗多指言月中桂树为娑罗树,不知所起。案:《酉阳杂俎》云:‘巴陵有寺,僧房床下,忽生一木,随伐而长,外国僧见之,曰:此娑罗树也。’”康按: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记有天宝初安西道《进娑罗枝状》一文,其中有“布叶垂阴,邻月中之丹桂;连枝接影,对天上之白榆”语,疑即洪氏所说之本。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月桂》:“月桂:月中桂树,一名娑罗树”。

【蟾宫树】宋·向子諲《鹧鸪天·绍兴已未归休后赋》词:“谁将天上蟾宫树,散作人间水国秋”。宋·姚述尧《点绛脣》词:“玉叶金英,倩谁移下蟾宫树”。月中有蟾蜍,因称月宫为蟾宫,故称。

【月中桂】唐·李白《赠崔司马户文昆季》诗:“欲折月中桂,持为寒折薪”。唐·白居易《庐山桂》诗:“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又《答桐花》诗:“上对月中桂,下覆阶前蓂”。唐·许浑《下第贻友人》诗:“人心高下月中桂,客思往来波上萍”。金·董解元《西厢记》卷八:“幸天了开贤路,因而赴帝里,也已高攀月中桂”。

【月桂】《初学记》卷一引南朝·陈·张正见《薄帷鉴明月》诗:“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南朝·梁·梁元帝《刻漏铭》:“宫槐晚合,月桂宵晖”。唐·李潜《和主司王起》诗:“恩波旧是仙舟客,德宇新添月桂名”。唐·周墀《贺王仆射放榜》诗:“虽欣月桂居先折,更羡春兰最后荣”。唐·许稷《闺月定四时》诗:“月桂亏还正,阶蓂落复滋”。唐·白居易《留题天竺灵隐两寺》诗:“宿因月桂落,醉为海榴开”。五代·杜光庭《普康诸公为后帝修金箓斋词》:“伏愿皇帝明齐月桂,寿比天榆”。宋·梅尧臣《送王秀才归建昌》诗:“莫问鸟爪人,欲取月桂捷”。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八回:“月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嫦娥月桂】邓复梅《烟壶》:“饼上雕了嫦娥月桂,玉兔杵药”。嫦娥为月中仙子,故称。

【玉桂】唐·李山甫《月》诗:“玉桂影摇乌鹊动,金波寒注鬼神惊”。清·惠周惕《夏日写怀》诗:“更有西邻垂白叟,来言玉桂待同攀”。

【丹桂】唐·曹松《中秋月》诗:“遥遥望丹桂,心绪更纷纷”。唐·张乔《对月》诗:“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唐·罗隐《寄徐济进士》诗:“红尘偶别迷前事,丹桂相倾愧后徙”。又《南康道中》诗:“时辈仰前程,丹桂竟多故”。唐·刘闢《登楼望月》诗:“素波流粉壁,丹桂拂飞□”。五代·五定保《唐摭言·为第后久方及第》“温岐滥窜一白衣,罗隐负冤丹桂,”。宋·葛胜仲《虞美人》词:“一轮丹桂窅窳树,光景疑非暮”。宋·王琪《望江南》词:“丹桂不知遥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他折一枝丹桂群儒骇,怎肯十谒朱门九不开”。明·高启《琵琶记·牛相教女》:“回首庭前,凄凉丹桂好伤怀”。《岐路灯》第二四回:“一丛丹桂森梁苑,百里甘棠覆浩州”。

【仙桂】唐·杜牧《赠终南兰若僧》诗:“北阙南山是故乡,两枝仙桂一时芳”。唐·杜荀鹤《经贾岛墓》诗:“仙桂终无分,皇天似有私”。唐·方干《新月》诗:“更怜三五夕,仙桂满轮芳”。唐·罗邺《落第书怀寄友人》诗:“若教仙桂在平地,更有何人肯苦心”。宋·黄裳《蝶恋花》词:“轻纨举,动团圆素月,仙桂婆娑”。

【蟾桂】唐·李贺《巫山高》诗:“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唐·罗隐《九华山费征君所居》诗:“蟾桂自归三径后,鹤书曾降九天来”。又《旅梦》诗:“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五代·杜荀鹤《赠聂尊师》诗:“蟾桂云梯折,鳌山鹤驾遊”。唐·韦琮《月明星稀赋》:“的的悠悠,蟾孤桂秋”。宋·吴文英《宴请都·送马林星赴南宫》词:“家林秀橘霜老,笑分得蟾边桂种”。宋·晁补之《洞仙歌·填卢仝》词:“青楼珠泊,婵娟蟾桂,三五初圆伤二八,还又缺”。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二:“蟾桂骊珠,连岁有兄弟之美;鱼章象简,同时联父子之荣”。宋·龚鼎臣《东原录》:“如巡官《送客》云:‘蟾桂三春捷,鸡林一国荣’。则知皇泽之被于远人,素风渐于殊俗”。

【蟾宫桂】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出“定佳期盼杀蟾宫桂,柳梦梅下卖香梨”。又第五一出:“早是蟾宫桂有香,御酒封题菊半黄”。清·慕真山人《青楼梦》第五九回:“爹爹母亲所训,孩儿敢不谨遵,但是孩儿自已知道蟾宫香桂,何虑难攀”。

【仙人桂】宋·王禹偁《送鞠评事宰兰溪》诗:“科名旧捷仙人桂,县界遥看婺女星”。

【丹霄桂】五代·杜荀鹤《下第出送投郑拾遗》诗:“丹霄桂有枝,未折未为迟”。

【碧落桂】碧落,天空。唐·赵嘏《送薛耽兄辈归谒汉南》诗:“手持碧落新折桂,月在东轩旧选床”。

【天边桂】唐·黄滔《贻张蠙》诗:“惆怅天边桂,谁教岁岁香”。五代·王仁裕《示诸门生》诗:“掷金换得天边桂,凿壁偷将榜上名”。

【天上桂】唐·白居易《东城桂》诗:“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唐·温庭筠《送崔郎中赴幕》诗:“发迹岂劳天上桂,属词还得幕中莲”。

【广寒桂】宋·曹勋《西江月·丹桂》词:“广寒桂与世华殊,不带人间风露”。月宫双称“广寒宫”,参见下“广寒宫”典,故称。下同。

【广寒仙桂】明·无名氏《绣襦记》第二九出:“广寒仙桂香无赛,姮娥亲身栽培”。

【广寒丹桂】宋·周邦彦《减字木兰花》词:“广寒丹桂,岂是夭桃尘俗世,只恐乘风飞上琼楼玉宇中”。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四一出:“广寒丹桂吐层花,谁向云端折下”。

【桂】唐·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葭繁秋引急,桂满夕轮孤”。唐·元稹《赋得数蓂》诗:“桂满丛初合,蟾亏影渐零”。清·洪昇《长生殿·闻乐》:“云中细看天香落,仍倚苍苍桂一轮”。

【月府奇木】元·方夔《感兴》诗:“月府有奇木,根干饱清露”。

【药王】见前[月中骞树]条下引文。

【广寒仙枝】宋·陆游艺室《嘉阳绝无木樨偶得一枝戏》诗:“久客红尘不自怜,眼前初见广寒仙”。

【丹桂枝】明·詹詹外史《情史·王魁》:“海中空却云鳌窟,月里却无丹桂枝”。

【玉轮枝】唐·李咸用《赠友弟》诗:“金埒晓羁千里骏,玉轮寒养一枝高”。

【兔窟枝】犹言“月宫枝”。梁溪司香旧尉《海上尘天影》第四七回:“桂花:一抹捍分兔窟枝”。因月中有兔,故称月宫为兔窟,参见下“月中玉兔”典。

【桂魄枝】五代·后蜀·和凝《宫词》诗:“春官进榜莺离合,月殿香残桂魄枝”。桂魄,月也。参见下“月魄”典。

【月中枝】明·陈霆《木兰花慢》词:“声名直迫三凤,笑燕山落后月中枝”。清·吴赞《阮郎归》词:“栏杆桂子月中枝,吹箫夜夜思”。

【月枝】唐·王初《延平天庆观》诗:“岚气湿衣云叶晚,天香飘户月枝春”。宋·卢襄《上鹿苑寺》诗:“僧户还经石,猨攀啸月枝”。宋·王大受《游鹿苑寺》诗:“僧户翻经石,猨攀碍月枝”。

【桂枝】南朝·梁·简文帝《水月》诗:“非关顾兔没,岂是桂枝浮”。唐·唐太宗《辽城望月》诗:“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影缺”。唐·卢照龄《明月引》诗:“横桂枝于西第,绕菱花于北堂”。唐·钱起《送李四擢第归觐省》诗:“直衿鹦鹉赋,不贵芳桂枝”。又《送郑巨及第后归觐》诗:“多才白华子,初擅桂枝名”。唐·孟浩然《送诜然弟子进士举》诗:“桂枝如已擢,早逐雁南飞”。唐·罗隐《省试秋风生桂枝》诗:“漫随云龙叶动,高傍桂枝生”。唐·岑参《送韩巽入都觐省便赴举》诗:“洛阳才子能几人,明年桂枝是君得”。元·杨弘道《幽怀久不写一首效韩子此日足可惜赠彦深》诗:“明年桂枝春,兄弟双翱翔”。清·浩歌子《萤窗异草·弱翠》:“试阅吾文,黄绢幼妇,而不以桂枝相许,姮娥竟盲也”。

【蟾宫枝】明·冯惟敏《驻云飞·题赠小娥》曲:“玉质冰姿,又是蟾宫第一枝”。

【蟾枝】唐·林宽《献同年孔郎中》诗:“蟾枝交彩清兰署,鸾珮排光映玉除”。五代·李中《送姚端先辈归宁》诗“拜庆庭帏处,蟾枝香满身”。宋·苏轼《次韵景纯见和》诗:“蟾枝不独同攀桂,鸡舌还应共赐香”。宋·孙夫人《风中柳·壮闺情》词:“更那堪鳞鸿信杳,蟾枝高折,愿从今昔对比早”。元·萨都刺《谢人惠木犀》诗:“夜月不留藏兔影,秋风失却桂蟾枝”。清·心远主人《二刻醒世恒言》卷一四:“蟾枝高折,愿从今须早,莫孤负凤帏人老”。

【天枝】唐·李白《赠从孙义兴宰铭》诗:“天子恩茂宰,天枝得英才”。

【丹枝】唐·齐已《贻王秀才》诗:“须教至公手,不惜会丹枝”。唐·罗隐《东归》诗:“唯将白发期公道,不觉丹枝属别人”。

【天根】明·高濂《天仙子》词:“修月窟,露天根,诗外真风若与论”。

【桂子】唐·戎昱《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诗:“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唐·王初《送陈校堪入客》诗:“银台级级连宵汉,桂子香浓月杵低”。唐·李商隐《房中珊瑚散》诗:“月中闲杵臼,桂子擣成尘”。清·蒲松龄《代刺史韩樾依与颜山孙启》:“清光临不夜之城,生桂子于秋殿”。

【月桂子】《锦乡万花谷》前集卷一引《本草》:“月桂子:今江东诸处每到四五月后,每于衢路得之,大如狸豆,破之辛香。古老相传,是月中下也”。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七:“月桂子”条云:“垂拱四年三月,桂子降于台州临海县界”。

【月中桂子】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二:“月桂峰,在(杭州)武陵山,(僧)遵式《月桂峰诗序》云:‘想月中桂子,尝坠此峰,生成大木,其花白,其实丹’。一说云:‘天圣中天降灵实于此山,状如珠玑,识者曰:此月中桂子也’。”宋·蔡京《题神宵宫》诗:“月中桂子看时落,云外仙輧特地来”。清·心远主人《二刻醒世恒言》卷九:“良人佳士,韫椟未信,满图奋翮秋风,向月中仙索桂子”。清·陈维崧《念奴娇》词:“浪说天上琼花,月中桂子,多少闲荣辱”。

【天上种】宋·朱淑真《菩萨蛮·木樨》词:“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不管月宫害寒,将枝并比看”。

【月中芳】唐·贾岛《投孟郊》诗:“月中有孤芳,天下聆薰风”。

【桂华】唐·欧阳詹《玩月诗·序》:“桂华上浮,升东林,入西楼”。唐·许浑《对雪》诗:“阴岭有风梅艳散,寒林无月桂华生。”唐·韩愈《明月赋》:“桂华吐耀,兔影腾精”。宋·范成大《好事近》词:“何待桂华照,有人人如月”。明·彭孙贻《玉漏迟·咏促织》词:“空怅别,雕栏桂华如雪”。

【桂花】南朝·梁·庾信《舟中望月》诗:“天汉看蛛蚌,星桥见桂花”。唐·李贺《有所思》诗:“自从孤馆深锁窗,桂花几度圆和缺”。

【桂芳】宋·杨真弘《月中桂树赋》:“月满于东,桂芳其中”。宋·姚涞《白兔赋》:“毳如丝兮皎皎,眸如珠兮煌煌,璧月满兮露湑,箕风入兮桂芳”。明·翔凤《怨诗》诗:“桂芳徒自蠹,失爱在蛾眉”。

千里婵娟的爱情典故大辞典

【简介】宋·苏轼在他的《水调歌头》词中,以“婵娟” 一词代称明亮的圆月。

【出典】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①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②。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③。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④

注:①天上宫阙:指月宫。即本明皇游月宫事而来。见前“月宫广寒”典。夕:晚上。②琼楼玉宇: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壶史》:“翟天师名乾祜,……曾于江岸与弟子数十玩月,或曰:‘此中竟何有?翟笑曰:‘可随我指观’。弟子中两人见月规半天,琼楼金阙满期焉,数息间不复见’。”苏词即本此而来,即指月中宫殿楼台。高处不胜寒:意即经不住高空的寒冷。③清影:指月。④婵娟:婵娟二句,本南朝·宋·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苏词此二句意即祝愿人身体常健好,千里之外共此明月清辉。婵娟,此指明亮的圆月。以婵娟代称月亮,早在苏轼前就有人用之。如唐·欧阳詹《新月》诗:“云际婵娟出又藏,美人肠断拜金方”。又唐·卢仝《有所思》诗:“天涯婵娟嫦娥月,三五二八圆又缺”等等,即其著例。

〖释义〗①苏轼在他的词中用“婵娟”一词来代称明亮的圆月。后诗文中遂用“婵娟”一词为月亮的代称,常见的“一轮娟”、“琼京”、“瑶宫”这三条用典亦本此而来,用作月亮或月宫的代称;以“婵娟影”、“蝉光”为月光的代称;又嫦娥寄居在月中,故以“婵娥”指嫦娥,亦为月的代称。

【婵娟】宋·张商英《中秋》诗:“素琴鸣此恨,相与对婵娟”。宋·高登《中秋对月》诗:“相望千里共婵娟,苦恨亭亭照离别”。宋·朱淑真《中秋月》诗:“风传漏报天将晓,惆怅婵娟又隔年”。宋·赵大成《闺中秋》诗:“万象敛光增浩荡,四溟收夜助婵娟”。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七回:“风吹列子归何处?夜夜婵娟在柳梢”。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长空万里,见婵娟可爱,全无一点纤凝”。

【一轮娟】明·王夫之《八六子·花朝夜窗中见月》词:“盪春寒,一轮娟初上,烟 云柔”清·钱炎《月华清·中秋无月……》词:“还频嘱五夜休眠,尚待得一轮娟也,绵渺”。

【婵娟影】宋·赵崇滋《悼步月》诗:“不知天上婵娟影,能照人间寂寞魂”。

【蝉光】蝉,即“婵”字开近致讹。唐·徐寅《日月无情赋》:“凭谁筑断东溟路,龙影蝉光免运行”。龙影,日也。参见“日”卷中之“羲和驭日”典。

【婵娥】清·浩歌子《莹窗异草·陆厨》:“归途遇公之厮养某,两人素莫逆,因戏之曰:‘陆大哥今欲始归视阿嫂,恐天上婵娥,不能为汝重圆也’。”

〖释义〗②苏轼在词中用“琼楼玉宇”一词表示月中的宫殿楼台,将月比喻的有形有色,惟妙惟肖,给人一种美好的无限遐想,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后人据此遂引“琼楼玉宇”等用典为月的代称,也指月中的宫殿楼台。又“玉宇光”一词亦本此而来,诗文中引用,借指月光。

【琼楼玉宇】明·屠隆《彩毫记·游玩月宫》:“琼楼玉宇光笼罩,顷刻飞身到,星河逼绛宵”。明·夏言《念奴娇·中秋对月》词:“人在琼楼玉宇,指点江山,几处飞泉瀑”。清·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平山堂)虽全是人工,而奇思幻想,点缀天然,即阑苑瑶池,琼楼玉宇,凉不过此”。清·赵翼《欧北诗钞·〈七言律七·须帘四十韵〉诗》:“琼楼玉宇高悬处,朗映瞳眬晓日迟”。清·徐倬《金缕曲·中秋月食》词:“自有凌云修月斧,奈琼楼玉宇非专典”。顾平旦《对联欣赏》三:“把酒对琼楼玉宇,莫孤负天心月到,水面风来”。

【玉宇琼楼】明·夏言《鹊桥仙》词:“玉宇琼楼,龙墀凤阁,相伴清光艹载”。明·何景明《嫦娥阁》诗:“玉宇琼楼闭早秋,金蟾银兔泣寒夜”。清·康熙帝《口外中秋》诗:“不贪玉宇琼楼看,独在遐陬理外疆”。宁调元《八月十五夜漫书一律》诗:“玉宇琼楼最高处,一天霾雾拔难开”。柳亚子《分湖看月词》诗:“玉宇琼楼不世情,广寒宫殿照蓬瀛”。

【玉楼琼宇】明·夏言《苏武慢·次虞韵题明月楼榭》词:“临水推窗,迎风倚栏,长忆玉楼琼宇”。

【玉宇珠楼】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六八回:“羲轩素魄年岁久,玉宇珠楼何不有”。

【高寒玉宇】元·燕公楠《摸鱼儿·答程雪楼见寄》词:“梅花赋,飞堕高寒宇玉,铣肠还解情语”。

【玉宇】明·王夫之《贺新郎·中秋大病……》词:“问窃药当年,欺罔玉宇,能禁寒彻骨”。清·陈球《燕山外史》卷八:“玉宇光寒,曾向霓裳邀月姊”。

【琼瑶】宋·李邴《雪轩》诗:“四万八千修月手,不知何处琢琼瑶”。“琼”与“瑶”二字,都是美玉的意思,故称。下同。

【瑶阙】清·张廷基《念奴娇·中秋前一日小饮月下》词:“暗想姮娥瑶阙畔,老桂婆娑盈尺”。

【瑶京】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一出:“光莹,我欲吹断玉箫,骖鸾最去,活可处冷瑶京”。

【瑶宫】清·蒲松龄《与益都瑀臣亲家启》:“敕修月户护以瑶宫,寥寥云天”。

【玉楼】明·夏言《念奴娇》词:“狂把金樽眠不得,管甚玉楼寒粟”。

【琼楼】明·陈霆《水调歌头·寿人六秩中秋后三日也》词:“人间望明月,天上启琼楼,嫦娥劝人寿斝,未把玉盘收”。明·夏言《念奴娇》词:“籁籁桂华零粟,光满琼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清·朱祖谋《夜飞鹊·乙夕卯中秋》词:“乘风汗漫,问琼楼,何似人间”。

〖释义〗③苏轼这首词中的某些词句,后世诗文中多见引用,引用的方法,或直接、或宿省,下面所列,即此引用之结果,诗文中引用多见用于中秋饮酒赏月的作品中以为咏写月的典实;亦以“高处不胜寒”这一词句表示将居和已居高位的人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冲击(也包括人们的嫉妒)而深感不适,也婉称人死而魂灵升天;又“高寒”一词亦即本“高处不胜寒”这一词句而来,为月的代称。

【明月几时有】清·黄景仁《舟泊偕稚存饮江市次韵》诗:“不知明月几时有,但见数峯江上清”。顾平旦《对联欣赏》六:“明月几时有,孤云多独自闲”。廉顺有《读苏轼〈水调歌头〉中秋有感》词:“明月几时有,何必问青天。”

【今夕何年】元·乔吉《折桂令·赠罗真真》词:“试问尊前,月落参横,今夕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金·赵秉文《大江东去》词:“我欲从公,乘风归去,散此麒麟花”。

【乘风归去】梁实秋《谈徐志摩》七:“新诗传宇宙,竟尔乘风归去,同学同庚,老友如君先宿草”。

【我欲乘风】柳亚子《中秋夜偕陶公泛禊湖作》诗:“琼楼玉宇知何处?我欲乘风叩九霄”。

【我欲乘风去】清·蒲松龄《把酒问清天》诗:“我欲乘风去,虎豹卧九关”。

【乘风飞上琼楼玉宇中】宋·周邦彦《减字木兰花》词:“广寒丹桂,岂是夭桃尘世俗,只恐乘风飞上琼楼玉宇中”。

【乘风上玉津】明·徐观光《万事不如杯在手》诗:“最宜对月吞 银海,何必乘风上玉津”。玉津,银河也。

【乘风】宋·郑城《玉蕊花》诗:“乘风跃马汗漫游,偷折分繁香分月姊”。清·袁枚《岳阳楼》诗:“几点君山云外立,拟乘风去访蓬莱”。柳亚子《分湖看月》词:“此间便是真灵府,何必乘风叩上清”。

【何似人间】清·朱祖谋《夜飞鹊·乙卯中秋》词:“乘风汗漫,问琼楼,何似人间”。

【把酒问清天】清·蒲松龄有《把酒问清天》诗,见《蒲松龄集》。

【只恐玉宇琼楼,高处不胜寒】庐隐《月夜孤舟》:“十里银河堆雪浪,四顾何茫茫?这一叶孤舟轻荡,荡向那天河深处,只恐玉宇琼楼,高处不胜寒”。

【高处不胜寒】顾平旦《对联欣赏》六:“一声河满,九点齐烟,化鹤重归华表,应愁高处不胜寒。----郁达夫挽徐志摩”。1995年第9、10月号《楚风·谭兴烈〈京澧恩仇记〉》:“然后又拥着董鄂妃,面对月亮,轻轻地吟哦起来:……历尽磨难真情在,玉殿高处不胜寒”。1996年1 月《相宝迎〈困惑,都市知识女性〉》:“玉树临风时难耐寂寞,红杏出墙时又没了从容不迫,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知识女性只能选择‘高处不胜寒’”。2006年第6 期《家庭百事通·舒娜〈遭遇上司情绪失控怎么办?〉》:“其实这个时候上司无非是想找个人说说话,高处不胜寒的她也想有个人可以聊聊天”。

【高寒】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词:“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明·袁宏道《哭江进之》诗:“一笑凌云去,高寒自少尘”。

【月有阴晴圆缺】1995年10月《警坛风云·饶湫波〈冤案〉》:“岂料月有阴晴圆缺,天有不恻风云,预定在香港逗留两天的涂突然提前返回鹿市”。

【但愿人长久】2001年9月26日《怀化日报·仇逸〈王菲上海演唱会爆棚〉》:“在观众的唱和中,王菲演唱了《棋子》、《只爱陌生人》、《但愿人长久》、《执迷不悟》等26首曲子,120分钟的演唱,使申城的观众在阔别了3年之后又欣赏到了这位被誉为亚洲歌坛皇后的女歌手的声音”。

【千里共婵娟】宋·高登《中秋对月》诗:“相望千里共婵娟,苦恨亭亭照离别”。2006年第8期《家长里短·王虎林〈家庭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爱〉》:“只要有爱,家庭中就不会有风雨雷电,只会有享不完的浓情密意,数不尽的风花雪夜;只要有爱,千里万共婵娟;只要有爱,千年万年情不变”。刘伟伟《满庭芳·步名胜乐园》词:“仙桥上,良缘相遇,千里共婵娟”。

(15):月驭望舒

【简介】神话传说:月亮在天上运行,是月乘坐在月车上,是由两个仙人推着月车而行走的。这两个仙人名,一个名叫望舒,一个名叫纤阿。又相传,纤阿系女性,此传说和日御之传说相对称,因此,日中不仅有女性日御羲和驭日行天,,则月中亦有女性月御纤阿驭月行天。又,民间有一关于日月的传说,说:月乃一女子化身,与日同姊妹,日为姐,月为妹。月妹失节,人望之不觉羞,因可以久望,而日姐全节,故人不可久望。当为此传说之增饰。

【出典】战国·楚·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汉·王逸注:“望舒,月御也”。①宋·洪兴祖补注:“《淮南子》曰:‘月御曰望舒,亦曰纤阿’。”◇《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阳子骖乘,纤阿为御”。《集解》:“纤阿,月御也”。唐·司马贞《史记索引》引服虔曰:“纤阿,为月御。或曰美女娇好貌”。又引乐产曰:“纤阿,山名,有女子处其岩,月历岩度,跃入月中,因名月御也”。②

◆《文选·束晳〈补亡〉诗四》:“纤阿案晷,星变其躔”。唐·李善注:“《淮南子》曰:‘纤阿,月御也’”。

注:①御:驾驶车马。②月历岩度:月从这山岩边经过。历:经过。度:缓行。

〖释义〗①望舒,是月中替月驾车的神人。后诗文中“望舒”这一用典即指此月中替月驾车的这一神人,诗文中引用,多用作月亮的代称;但引用时,省作“舒”,又因字音的转变而引作“方诸”;又诗文中所见的“圆舒”、“素舒”、“望景”这三条用典亦本此而来,为月亮的代称,以“舒光”为月光的代称,其中之“舒”、“望”,即“望舒”之省文。

【望舒】汉·张衡《归田赋》:“于是曜灵俄景,继以市县舒,极盘游至乐,虽日夕以忘劬”。《后汉书·蔡邕传》:“元首宽则望舒脁,外层王肃则月侧匿”。晋·谢安《与胡之诗》诗:“夕玩望舒,入室鸣琴”。晋·张协《杂诗十首》诗八:“下车如昨日,望舒四五圆”。晋·杨羲《右英吟》诗:“停驾舒移,回轮返沧浪”。南朝·齐·谢脁《宣城郡内登望》诗:“借问下车日,匪直望舒圆”。唐·耿湋《喜候十七校书见访》诗:“谁为须张烛,凉空有望舒”。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驿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晖”。元·刘壎《隐居通议·〈骈俪〉三》:“今望舒、飞廉使奔属,杂瑶象以驾龙”。明·何景明《告咎文》:“饬望舒以驰範兮,戒羲和以正御”。明·王夫之《薑斋诗话》附《夕堂永日绪论外编》:“有代字之法,诗赋用之,如月曰望舒,星曰玉绳类”。王力《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十九〈古代文化常识〉一〈天文〉》:“古人又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把它们人格化了,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谓之飞廉,……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羲和,月御谓之望舒”。

【方诸】唐·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诗一五:“月娥如有相思泪,祗待方诸寄两行”。唐·王勃《上明员外启》:“瑶兔浮轮,候方诸而吐液”。明·吴绡《忆王孙·秋夜》词:“方诸影转欲黄昏,消息沈沈暗断魂”。明·彭孙贻《丑奴儿·艳情》词:“梦中归信凝思久,月上方诸,玉滴蟾蜍,懒写萧郎别后书”。清·朱祖谋《六丑》词:“到深夜,点缀方诸泪,银河对拭”。康按:方诸,即“蚌”之异称。据后学者考证,“望舒”一词即由“方诸”音转而成。闻一多《古典新议·天问释天》:“古谓月为阴精之宗,其象为水,故每取水族以配月,而蚌与月色并白而形圆,故言蚌者尤多,……天上之月即水中之蚌,……蚌一名方诸,月御曰望舒,即方诸之音转也”。

【舒】唐·皮日休《九夏歌》诗:“厥明御舒,如王出焉”。厥,月也。

【圆舒】《晋书·〈后妃传〉下》:“史臣曰:“圆舒循晷,配羲曜以齐明”。南朝·梁·萧统《铜博山香炉赋》:“吐圆舒以东岳,匿丹曦于西岭”。

【素舒】《文选·谢脁〈齐景皇后哀策文〉》:“轩曜怀光,素舒伫德”。唐·李周翰注:“素舒,谓月,亦比后妃也”。

【望景】南朝·梁·江淹《建平王庆明帝疾和礼上表》:“而望景暂亏,轮光少暖”。

【舒光】唐·刘禹锡《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夜玩月》诗:“整御当西陆,舒光丽上云”。

〖释义〗②望舒替月驾车。后诗文中常见的“望舒月御”等用典均本此而来,所言即指望舒替月驾车这件事,诗文中引用,多用作咏写月的典实。

【望舒月御】《幼学故事琼林·天文》:“望舒是月之御”。

【望舒御月】睡耀明《长歌行》诗:“望舒御月控骅骝,羲和兄弟驰八驺”。

【望舒辔】清·张锡祚《月蚀》诗:“望舒镳辔顿金枢,栋倾舟覆迷南北”。

〖释义〗③纤阿,是月中又一个替月驾车的女神人。后诗文中常见的“纤阿”这一用典即本此而来,所言即指此月中替月驾车的这一女仙,诗文中引用,径作月亮的代称,但引用时,“纤阿”又引作“孅阿”。又“纤阿毂”这条用典亦即本纤阿替月驾车这件事而来,指月的车轮,月轮也。

【纤阿】南朝·宋·谢灵运《前缓声歌》诗:“羲和纤阿去嵯峨,睹物知命,使余转欲悲歌”。宋·刘克庄《东阿王纪梦行》诗:“帝遣纤阿控彩鸾,崑崙低小海如席”。明·沈谦《宝鼎现·月夜泛平湖》词:“谁忍把,纤阿推上,浩彩团圆生”。

【孅阿】康按:纤,繁体作“纖”,与“孅”字形近似,因不察,或致误。又,因纤阿系女性,故人们将“纖”字去“纟”而一“女”字,变“纖(纤)”为“孅”,亦如“常娥”、“恒娥”中之“常”、姮”二字变成“嫦”、“姮”二字,是同一道理。是否如此?俟更高明!《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阳子骖乘,孅阿为御”。唐·李善注:“郭璞曰:‘孅阿,古之善御者’。”康按: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所载《子虚赋》,作“纤”。清朱祖谋《三姝媚·十六夕风雨,独坐轮香堂,四鼓始见月》词:“算委辔孅阿,梦边无路,……盼极金波辅堂,谁磨桂斧”。

【纤阿毂】毂,车轮。清·崔迈《浩歌》诗:“嫦娥厌听羽衣曲,纤阿谁为辚辚毂”。

〖释义〗③望舒、纤阿,都是肩负着替月驾车的职责。后诗文中常见的“月御”、“大明辔”、“阴魄飞轮”等用典均本此而来,所言即指望舒、纤阿替月驾车这件事及其所驾之车和车轮之谓,诗文中引用,多用作月的代称,也指月的运行;又纤阿山岩住有一女子,引女子后来跃入月中为月御,就是纤阿,“岩阿”一词即由此而来,借指纤阿;亦以“月车”借指豪华富丽之车;又“月驷”、“”这一用典亦本望舒、纤阿二人事而来,即指为月驾车的那四匹大马。

【月御】南朝·梁·王僧儒《礼佛唱导发愿文》:“尺波寸景,大刀所不能住;月御日车,雄才莫能遇”。清·曹寅《雨霁半阁玉兰初开忆西轩依安节韵》诗:“有分千巵迎月御,尽倾残温洗梅妆”。《宋书·天地郊迎送神歌》:“月诈按节,星驱扶轮”。唐·陆龟蒙《代南阳广文欲干荆襄卜居酬袭美赠诗韵》诗:“鹤庙不曾齐月年,鹿门聊拟并云窗”。

【月驭】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七回:“功媲风娲之炼石,道符月驭以行天”。

【月驾】清·张廷玉《骈字类编》卷七“月驾”条下引北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泰山山高入云,远望增状若巅,纡羲轩,驻月驾”。清·钱谦益《留题湖舫》诗:“净扫波心邀月姊,平辅水而展云衣”。

【蟾驾】犹言“月驾”。清·钱谦益《沓石参天》诗:“岭住龙车云滃郁,峰邀蟾驾月低回”。

【大明辔】《文选·木华〈海赋〉》:“若乃大明摝辔于金枢之穴,翔阳逸于扶桑之津”。唐·李善注:“言月将夕也”。大明,月也。……月有关御,故曰辔也。”

【月车】唐·王勃《九成宫颂》:“赤骝俟驾,苍虬按节,月车宵移,星闱晓列”。唐·窦痒《酬韩愈侍郎登岳阳楼见赠》诗:“月车才碾浪,日御已翻溟”。明·无心子《金雀记·临任》:“不识河中金雀女,可能再会月车人”。

【月驷】唐·沈一贯《日方升赋》:“盖月驷之所不能追,而云螭之所不敢池也”。

【阴魄飞轮】唐·李敬方《天台晴望》诗:“阳乌明展翅,阴魄夜飞轮”。

【岩阿】《群英类选·〈溉园记·后园相窥〉》:“徐徐抱瓮向岩阿,欲问天孙借玉河”。明·夏言《沁园春·赠凃佥宪东潭见访》词:“念南浦,遥遵江路,龙冈策马,直访岩阿”。

爱情典故大辞典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