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员工的小故事

发布时间:2016-12-24 11:31

这个世界几乎不合所有人的梦想。只是有些人可以学会遗忘,有些人却坚持,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激励员工的小故事。

激励员工的小故事

激励员工的小故事1:成功者和失败者

中国最大的硅橡胶制造企业宏达化工集团的老板朱德洪,在中国的技术专家们没有办法帮助他解决技术难题的情况下,这位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居然自学高分子化学理论,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生产管理技术,使他生产的硅橡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现在,这个企业和西方企业在全球展开了竞争。这期间,朱德洪所付出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华东著名的阿明瓜子,老板尹文明本来仅仅是一位生产队长,为了脱贫致富,带着一班群众,开始炒瓜子。历经十几年风风雨雨,艰辛曲折,终于将阿明这个作坊型企业发展成为上海的著名企业。

云南山泉近几年在云南获得了高速的发展,在中国水品牌几乎全部被跨国企业垄断和击垮的恶劣环境中,它响亮地喊出了“云南人喝咱自己的山泉”这个感动云南人的口号,

展开了民族弱势品牌和强大竞争对手的争夺战。云南山泉在大品牌全方位的挤压下不仅没有退缩,反过来却将那些不可一世的大品牌一步一步地逼出了云南市场。

亿利集团的老板本是来自内蒙古沙漠深处的一位农民,为了改变贫穷的命运,带着一班伙计到沙漠深处挖钾盐来卖,然后又用换回的钱买甘草来覆盖沙漠,与大自然作顽强抗争。

这些企业都是在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靠企业家的顽强拼搏,甚至是其身体的加速透支,来换取企业的生存和成长的。

然而,大量的企业却没有这么幸运,他们被竞争的大潮所淹没。有些企业是在大潮来临的时候主动退缩的,比如天府可乐,这个品牌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畅销全国,还拥有会员单位100余家,其生产规模、设备和效益在中国饮料行业中颇具优势。就是这样一个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在竞争中主动退让,挡不住合资的诱惑,被美国的百事可乐收编,然后被无情地埋葬了。

成功和不成功之间的因素差异到底在哪里?是物质资源吗?

那为什么很多企业在上市以后拿到巨额资金,反而被搞垮?为什么中国那些曾经闻名的亚洲崂山饮料、熊猫、菊花电器却失败了呢?为什么金鸡鞋油、孔雀电视、洁银牙膏在它们风靡全国的时候,却低价委身于他人,被买主束之高阁呢?

反之,为什么一些原始资源几乎为零的企业,却能够不断地发展壮大,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呢?

成功与不成功之间的最大差异,来自于理念的差异。

成功的人永远在找方法,失败的人永远在找借口!

激励员工的小故事2:你需要一个系统?

还记得几年前市场上新冒出来的可乐品牌Fiasco吗?这很可能是自福特汽车公司发布旗下品牌Edsel之后最失败的新上市产品了,或许这是历史上最失败的产品。瑟吉欧·柴曼,这个负责市场推广的家伙,是他最初启动了新可乐策略,最后在策略失败后黯然辞职。在拥有另一份新工作之前的几年里,他在多家公司担任咨询师。

你们知道是谁最后雇用了他吗?准备好知道答案了吗?是可口可乐公司,也是他辞职前所在的公司,看看!

当可口可乐公司总裁罗伯特·高兹耶达谈到决定雇用瑟吉欧·柴曼,这个曾导演出新可乐悲剧的人时,说了下面一席话:

“我们越来越不能忍受错误,因此变得越来越没有竞争力。当避免失败成为激励你做事的动机之后,你的创造力便开始走向休止状态。你只有在奔跑时,才会跌倒。”

现在思考一下这句话吧!如果可口可乐公司总裁鼓励自己的员工去冒险(用几十亿的美元去冒风险),那么你我又怎能在创业路上求个安稳呢?我相信如果你并没有太多身价,那么这是冒险的最佳时机,因为你没有太多可失去的!不论你做什么,千万不要气馁。

历史长河中有太多曾经历失败的英雄。沃尔特·迪斯尼曾经以“极其缺乏绘画能力”而被辞退。迪斯尼和亨利·福特在家喻户晓之前,早期创业都曾惨遭破产。

你们觉得在破产那一刻,他们的感觉会是什么?我可以肯定地说,他们当时被击垮了!然而他们并没有放弃,并没有水晶球能够告诉他们,下一次创业就一定能大获全胜。让我们面对这个事实吧,伟大的成功背后总藏着伟大的失败。即使福特和迪斯尼这样的传奇人物也和你我一样,并没有对失败免疫的能力。

他们也曾有过怀疑和绝望,他们也曾心存失望和沮丧。但他们把失败看成一时的挫折,而不是终身宣判。就这样,事情全部改变了!

嘿,我不知道你是否有成为下一个福特的潜质,或许你甚至没有维持企业不倒闭的能力,更不要说留名青史。但我可以肯定一件事,你可以把这句话刻在石头上:如果你不去尝试,你永远不知道结果是什么。

你还在一成不变吗?

我们好像到处都能看到这样的人:安于现状,喜欢缩在自己的安乐窝里。他们是习惯的奴隶,而不是习惯的主人。这些人喜欢追求体验情感,沉浸在自我的小天地里。用卢梭的话去解释,这些人就是“令生活失去希望”的人。当然,我们都需要舒适生活,这无可厚非。但如果我们成为了它的奴隶,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那叫做自甘堕落。我们都喜欢舒适的生活,远离危险,避免失败,这样确实很安稳。但为了向前行进,你必须学会把自己从舒适生活中摆脱出来。

尝试一些新鲜事物,体验它们的价值。也许它们有价值,也许毫无价值,但如果你不去尝试,你永远不知道结果是什么。我可以确定一件事情,那就是,只要你沉迷于舒适生活,你就永远得不到成长。是的,抛开舒适的生活也许令人感觉不舒服。但是相信我,这会让你成长!

人们对改变的反应能够决定他们是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抑或是富足舒适的生活。关于这点,我想到一个经典的例子,这个故事发生在佛罗里达州的坦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坦帕市被誉为“世界雪茄之都”。事实上,已经有3代的雪茄工人生活和工作在一个名叫依波城的城镇上。这个小镇有20个街区,并且以它的第一位雪茄工厂主的名字来命名。

在20世纪20年代,依波城里有20多家雪茄工厂。五六层的高大砖砌厂房住着成千上万来这里工作的工人,这些人每天工作10小时,手工卷制雪茄,雪茄工厂年产量超过1000万。

雪茄工人每周能拿到多达20美元的薪水,这在当时算是不错的工资了,正是这些钱支撑着几百家生意兴隆的城市商业公司。直到20世纪40年代,雪茄仍是这里的主导产业,在依波城,人们过着很惬意的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厂主开始引进机器设备来取代雪茄工人,这些机器能在更短时间内以更低的成本完成同等量的工作。更好的是,机器永远不会罢工,也永远不会请病假或者要求涨工资。

更糟的是,抽雪茄已经不再那么流行。一个令人恐惧的C字母打头的词——改变——弥漫在依波城的街道上,很多只会做雪茄的男女工人从此失业。

人们失去了赎回房屋抵押品的权利。那些母亲们开始给别人洗衣服来挣点生活费,父亲们却开始酗酒,越来越多的家庭破裂了。

仅在10年之内,依波城从一座繁荣的城市沦为一片萧条之地。

占有一席之地

那么有钱人到底是如何创造财富的?答案肯定不一而足。有些人是具备某项专业技能的专家,像医生、会计或者律师。其他人就在保险业、华尔街、房地产行业或者经销行业大赚一笔。如果还要列举的话,还能列出一张长长的清单。但美国所有最有钱的人都毫无例外地拥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拥有。他们了解拥有是多么值得自豪的事情,同时了解拥有能创造利润。

如果你拥有自己的房子的话,你就能明白我的话的含义了!

最富有的美国人可能拥有房地产、股票和证券,也可能拥有一两家公司,还可能同时拥有所有这些。然而我想说:他们拥有的东西并不是真正创造财富的秘诀。

创造财富的秘诀是拥有制原则本身!

对于这句话,我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和你们分享,听完之后,你们就会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了。1960年,一个名叫韦恩的20岁小伙子从大学退学后,找到了一份在垃圾车上工作的活儿。这是多么没有前途的工作!但是韦恩并没有嫌弃这份工作没有社会地位,工资微薄。他看到的是一个创造财富的机会!他开始学习这个行业,最后一路努力,当上了经理,他省下一笔钱,最后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垃圾车。

没过多长时间,韦恩开始收购当地比较小的垃圾处理公司,然后购买附近城市所有的垃圾处理公司,最后他购买了美国全国各地所有的垃圾处理公司。10年后,韦恩已经是废品处理公司的老板之一了,这是世界上行业内最大的一家公司,每年年收入高达20亿美元!

1986年,韦恩看到了另外一个商机,那就是正在崛起的录像带租赁市场。他买入了一家录像产品连锁商店,命名为“Blockbuster录像租赁公司”(美国最大的录像租赁公司)。7年后,最初的这3家录像带商店已经在10个国家开了4500家分店。

今天,韦恩拥有迈阿密区的3支职业运动队,其中包括迈阿密海豚足球队!

或许你们已经猜到了,韦恩的全名是韦恩·修伊赞加,他现在家产至少有几亿美元,这还只是保守估计。现在我想问你,如果修伊赞加花费大半辈子寻找更好的工作,而不是寻找更好的机会,你认为他会创造他今天拥有的财富吗?你和我都知道答案是什么!

朋友们,看看吧,拥有制原则就是如此简单、如此明显、如此基本,以至于我为每一位工作着的美国人不能充分利用它而感到无比吃惊!

就看看你周围吧。谁在赚钱?房东还是房客?谁过得更好?是为省钱而去沃尔玛购物的消费者还是持有沃尔玛股份的那个人?谁坐头等舱旅行?是汽车代理商还是在那里工作的机械工?

激励员工的小故事3:五个啤酒瓶

陈娟今年二十五岁,在一家叫渔乐酒家的小饭馆当服务员。这天中午她正在大厅里为一桌客人点菜,忽然看见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拎着个蛇皮袋,朝餐桌边走了过来。小女孩胆怯地朝陈娟瞄了一眼,快速弯腰将地上的空酒瓶拾起来往袋子里装。

这时,酒家的王老板怒气冲冲地跑过来,对小女孩恶语相加,又推了她几下,小女孩哇哇大哭起来。见女孩哭,陈娟赶紧把她拉出了店门,算是结束了一场以大欺小的战争。

陈娟下班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当她走出店门时,却又看到了中午在酒店里捡瓶子的那个小女孩。看她衣着破旧不入时,想必也是穷人家的孩子,陈娟就上前一步问她:“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那么晚了还不回家啊?”

小女孩怯生生地答道:“我……我叫丫丫,我要捡酒瓶……”

“为啥要捡酒瓶?”陈娟又追问了一句。

原来丫丫家里很穷。妈妈死后,就随父亲和后妈从外地来到了这里。父亲和后妈在一家企业打工,收入并不多,丫丫年纪小,就靠捡垃圾赚点钱。丫丫很想去学校读书,可后妈却说如果丫丫能在这个夏天捡到3000个酒瓶,就让她上学。所以,这段时间丫丫就起早摸黑地出来捡酒瓶。

听丫丫说完,陈娟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想:大街上哪有那么多酒瓶让她捡啊?分明是后妈故意刁难,根本不打算让丫丫上学。

丫丫说,大街上捡不到酒瓶,有时候她就到小区里去,向好心的老奶奶们说明原因,求她们把家里的空酒瓶拿出来给她;有时候也偷偷溜进餐馆里……

陈娟心里酸酸的,说:“今天已经这么晚了,我送你回去吧?”

陈娟陪着丫丫回到了丫丫父母租住的极其简易的房子,陈娟看到靠墙边整整齐齐地码起了一堆空酒瓶,丫丫说这里有1376个,还差1624个,这孩子把酒瓶当宝贝一样,一共有几个,她心里比谁都记得准。

陈娟算了算时间,离开学还有30多天,如果捡不到那1600多个,后妈就不让丫丫上学了。陈娟沉思了一会,对丫丫说道:“这样吧,以后我把客人们喝空的酒瓶放到我们饭店东面的窗台上,你在外边悄悄推开玻璃窗,就能把酒瓶拿到手,这样谁也不会发现你。”

丫丫使劲地点头,又一脸感激地望着陈娟说:“大姐姐,你真好!”

为了让丫丫上学,第二天开始,陈娟就把客人们喝空的酒瓶有意识地拿一些放到窗台上,中午放几个,傍晚再放几个。丫丫就等在外边偷偷地把酒瓶取走。快餐店的生意好得不得了,老板似乎也没注意到酒瓶的问题。

一个月过得真快,一下就到了八月底,明天就是学校报名的日子了,不知道丫丫是不是已经攒够了3000个酒瓶,陈娟很着急。这天晚上,丫丫刚把渔乐酒家窗台外面的酒瓶装到塑料袋里,准备离开的时候,渔乐酒家的王老板不知从哪个角落里蹿了出来,一把夺过她装酒瓶的袋子,呵斥道:“这回被我逮到了哦,小丫头片子,敢到我这来偷东西!滚!下次再让我见到,看我不打死你!”

其实王老板对丫丫的举动已经有所察觉,他想一定是店里有人故意把酒瓶放到窗台上的,这几天就留心观察,今天终于发现是陈娟所为,就立马出来逮人了。

赶走小姑娘后,王老板板着脸把陈娟叫过去:“陈娟,没想到你吃里扒外。我这里不是慈善机构,你滚蛋吧。”

陈娟沮丧地从渔乐酒家走出来,看见丫丫蹲在离店不远的地方正哭得伤心,就赶紧走了过去。丫丫边哭边说:“那五个酒瓶要是不被老板夺走,加起来正好3000个,明天我就可以上学了,可现在……”

陈娟不忍心告诉丫丫,正因为她自己丢了工作,只是对她说:“你回去吧,五个酒瓶明天早上一定给你送过去。”

与丫丫分开后,陈娟去了一家露天大排档,要了啤酒猛灌自己。可才喝了两瓶啤酒,肚子就已撑得不行。就在这时候,她发现邻座有个小伙子,戴副眼镜,文质彬彬的样子,可能是有什么心事,和她一样也正拿啤酒猛灌,不一会儿身边就扔了五个空酒瓶。陈娟想把他身边的酒瓶拿过来,可她刚伸出手还没抓到酒瓶,就被小伙子发现了:“你干什么?”

陈娟不高兴了,看他把空酒瓶揽到身边护得紧紧的,冷哼一声道:“亏你还是个男人,几个空酒瓶看得那么金贵。”

小伙子却故意跟她斗嘴:“我拿回去让女朋友灌酱油装醋,你管得着吗?”

“小气鬼!”陈娟气呼呼地嘀咕道,“就你这样的人,还女朋友呢!哪个女孩会愿意做你这种人的女朋友哦?起码我是不会的。”

“那倒不一定。”小伙子边说边站起身,向老板要了个塑料袋,把那五个啤酒瓶装起来,提着走了,气得陈娟对准他的背影“呸”了一声。陈娟没办法,只得又要了三瓶啤酒,喝不了,倒掉,最后总算弄了五只酒瓶,也要了一个塑料袋装了起来。

除了上班,陈娟从没在街上呆这么晚回去,更不会那么晚了一个人还在外面喝酒。她提着五个啤酒瓶壮着胆子往出租房赶去。从排档摊到租房的路需要经过一条小巷子,没有路灯。就在这时候,从暗处蹿出一条大黄狗,向她直叫唤。陈娟打小就最怕狗,她后退一步,迅速从塑料袋里抽出一个啤酒瓶握在手中,口中振振有词:“你别过来啊,否则我就对你不客气!”可大黄狗哪听得懂她的话呀,叫声比先前更凶了,有扑上来咬人的势头。慌忙中,陈娟抡起一个酒瓶朝黄狗砸去,然后打算开溜,可大黄狗对她似乎有点不依不饶,吓得陈娟把还装着四个啤酒瓶的袋子一股脑儿砸向了大黄狗,头也不回,撒腿就跑……

陈娟一口气跑回了出租屋,惊吓之余仍惦记着丫丫上学的事,可她那五个啤酒瓶在巷子里全被打碎了。唉,只能等明天再去买五瓶啤酒了。

第二天早上,陈娟去一家商店买酒时,经过一家文具店,想到丫丫马上就要上学了,就走了进去,想先给丫丫买点笔啊啥的。没想到冤家路窄,昨晚和她斗嘴的小伙子也在店里,更让她想不到的是,他身边还放着昨晚上他带走的那五个啤酒瓶。小伙子正在买书包,陈娟趁他付钱的工夫,提起五个装酒瓶的塑料袋朝他调侃道:“嗨,这五个酒瓶先借一下啊!”然后转身就跑。

陈娟提着五个装酒瓶的塑料袋来到丫丫那儿,把那五个啤酒瓶交给她。丫丫高兴得不得了,欢天喜地地跑进屋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后妈。

就在这时候,屋外又传来一个声音:“丫丫,快看我给你送什么来了!”陈娟和丫丫迎出来,只见一个小伙子肩上挎着书包,手里提着个塑料袋,里边装着正好五瓶啤酒。陈娟和那小伙子四目相对,两个人同时愣在了那里,因为那小伙子不是别人,正是夜排档和文具店里那位青年,陈娟带给丫丫那五个啤酒瓶的主人。

原来,小伙子叫张亮,也在一家快餐店打工,跟陈娟的情况一样,因为给丫丫提供方便,经常瞒着老板给丫丫送酒瓶,被老板发现后给炒了鱿鱼。昨天当他得知丫丫还差五个酒瓶时,就去那家大排档喝啤酒,没想到与陈娟“狭路相逢”,刚才又被陈娟“盗”走了那五个空酒瓶,没办法,张亮就又去商店里买了五瓶啤酒给丫丫送来了。

丫丫的后妈不好意思言而无信,就算不情愿,也还是决定马上送丫丫去附近的学校报名读书。

这时,小伙子张亮指着他带来的那五瓶啤酒对陈娟说:“走!为了庆贺丫丫上学,咱们找个地方喝几杯去!”

陈娟红着脸说:“今儿个我请客!”

就这样,陈娟和张亮来到一家小餐馆点了点菜,边喝边谈,他们俩从丫丫的酒瓶谈到今后的工作,真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有着同样经历的陈娟和张亮只一顿饭的工夫就成了知己,两个被各自老板炒了鱿鱼的青年男女商量着合开一家小餐馆,把顾客留下的酒瓶攒起来留给丫丫,好让她明年继续上学……

激励员工的小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