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梦征文:读者·作者·记者
不知不觉间,离开大学校园已经11年多了。然而,挥之不去的记忆有许多,但一辆旧自行车和一张早已过期的稿费单留给我的记忆却是久远的。
刚进入江苏省扬州大学校园,可谓是“无所事事”,一心想着要好好玩一玩。然而,出行最大的困难便是没有交通工具。于是,在同乡的介绍下,花50元钱买了一辆旧自行车。时间不长,扬州城里的大街小巷,好玩的地方、不好玩的地方都逛了个遍。
春节去表叔家去拜年,说来也巧,表叔是扬州大学合并前的扬州师范学院毕业的,两人一起聊了很多。当表叔问我,业余时间都干什么时,我如实相告:到好玩的地方去逛逛。表叔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建议说:“学习之余,可以有个好的爱好,计算机、写作等等,都可以,对将来会有用处的”。其实,那时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我知道了表叔说这话的意思。
就这样,幼时对记者的向往又被激发了起来。就我个人而言,刚开始,是读报。回忆起来就像是在昨天,一拿到校报,便一一翻看起来,自然少不了对校报上的新闻“评头论足”一番,特别亲切的是读到身边人、身边事。记忆犹新的有:我国首例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羊,帕米尔高原的“白衣圣人”吴登云,“硕士鸡倌”程立力……
说干就干,很快,我便学着报纸上新闻的格式,认认真真地写了几篇自认为很不一般的稿子,但都没有勇气投出去。后来,越是不敢投、越是想写。终于有一天,吃过午饭,瞒着同学,骑上那辆旧自行车到校本部《扬州大学报》去送稿。遗憾的是,铁将军把门,我只得从门缝里把稿子塞了进去。紧接着,就是漫长的等待,希望下一期报纸上能有自己的名字。然而,投了几次,都是满怀喜悦而去,但最后都失望极了,也渐渐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过了一段时间,一位经常在报纸上露脸的学兄找到我,并带来校报编辑老师的话:最近是不是学习紧张,怎么没有写稿的。有时间到校报去,和他们谈谈。
第二天,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又骑起那辆旧自行车,忐忑不安地来到了校报编辑部,薛小平、拾景炎、戴健、吴锡平等几位老师都在。老师们十分热情,还给我端了椅子、倒了茶水。受宠若惊的我,红着脸、低着头,聆听着老师的教诲。尽管激动着的我听了很多,可记下来的却不多,但有一句至今难忘:好新闻不是想出来的,而是靠腿跑出来的。
这一次的谈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不仅仅使儿时手写到铅字的梦想得以实现,同时对新闻也有了更多的理解。我知道了新闻并非最初印象中那样只是新人新事的简单描写,新闻更载有思想、负有良知、担有责任,新闻记者也不是印象中一路绿灯的顺利和轻松,记者的意义不止于记录者,更是一个思想者、“传教士”、实干家。
接下来的日子,当别人在打牌、闲聊、上网之时,我便找来几份报纸“研究”起来;当校园里有什么活动时,我便凑上去看看、问问,觉得能够写成新闻的,就认真地构思写出来。一有时间,就带上稿件,骑上那辆自行车去投稿。
终于有一天,在校报老师的关心下,我的一篇新闻变成了铅字。尽管篇幅不长,但我心里依然是那么激动,毕竟这是我的“处女作”。我至今还保留着第一次发表的短讯、稿费单,26个字、5元钱的稿费。
慢慢的,我的稿子发得多了,稿费也越来越“多”。记得第一次,拿着好几张稿费单到瘦西湖校区财务处去领稿费,尽管只有10多元钱,但我分明看出柜台里几位会计脸上赞许的目光,心里由衷的感到高兴。
正所谓青春年少,大概每个人都怀揣梦想,充满激情,但是未必所有人都能成功地找到满意的方向,甚至因此而放弃坚守最初尚孜孜以求的理想。而我,因为找到了一个可以通向理想的方向而使之更为坚定,而这份幸运很大程度上缘自那时对新闻的热爱与选择,尽管这种热爱与选择也许带有偶尔性,但这种偶然却成就了一种必然。
后来,在校报的老师鼓励下,有时我也偶尔把稿件投给《扬州日报》、《扬州晚报》、《江苏共青团》、《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慢慢的,就陆续有北京、南京等地的稿费单“飞”来。
1999年7月,我报名参加了理学院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来到了沭阳。在团委老师的指导下,撰写了几篇调研报告,宿迁当地的刊物进行了刊登,还加了时任宿迁市市长佘义和号召全市青少年加入到调查研究中去的编者按。2000年7、8月,我和另外三名同学一起参加了校暑期社会实践宣传报道工作。在吴锡平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较好的完成了任务,在《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中央、省级媒体发表文章数十篇。
2000年底,当许多同学还在为工作奔波之时,已有数家新闻单位答应接受我。面临毕业实习的我而是来到《生活周刊》、《扬州广播电视报》,开始了半是实习、半是兼职的合同记者工作。2001年6月,我选择了《扬州广播电视报》,做起了“视点”等栏目的记者、编辑。2002年底,进入向往已久的《新华日报》,并被派驻泰州。
尽管离扬州远了,但每次经过扬州,我都尽量抽空到校报去,听听老师们的指点;或是找几份校报看看,或是上网浏览浏览,找回那份曾经让我心动的感觉。因为我知道,如果没有校报通讯员这样一段经历,我的职业生涯也许会是另一番景象。庆幸的是,校报老师给予了我太多的鼓励和帮助。2009年,我又考入扬州大学农业推广硕士班,开始了三年短暂的学习,与老师们的交流又多了起来。
近几年来,我在《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国内重点报刊发表新闻作品1500多篇(幅),获全国省级党报、华东九报等省级以上新闻奖10多篇(次),在省内外叫响了党政干部下访、“爱心奶奶”、“板凳会议”、“快乐从心开始”等10多个“泰州经验”和“泰州品牌”,李源潮、梁保华等对部分经验给予肯定,为宣传泰州“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张云泉、郁建兴、何健忠、陈燕萍等先后走进我的新闻作品。我自己也先后获得“泰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省科普宣传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新华日报》、《新闻战线》、《新闻实践》、《传媒观察》等报刊,介绍了我的新闻采访经验。
感谢《扬州大学报》,让我又一次重温“历史”,上了一课。说心里话,就《扬州大学报》来说,扬大人与扬大报人都是幸运的。10年、20年、30年后,也许你们也能够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只要认真面对,你我都能唱好这出戏。
我的中国梦征文:读者·作者·记者的评论条评论